卷之六
關燈
小
中
大
名醫錄》雲∶汾州王氏得病在脅,有聲如蝦蟆,常欲手按之,不則有聲聲相接,群醫莫能辨。
聞留陽山人趙巒善診,趙曰∶此因驚氣入于髒腑,不治而成疾,故常作聲。
王氏曰∶因水邊行次,有大蝦蟆躍高數尺,蓦作一聲,忽驚叫,便覺右脅牽痛,自後作聲尚似蝦蟆也。
趙診其脈,右關脈伏結,此積病也,當作積病治。
用六神丸洩下青涎,類蝦蟆之衣,遂瘥。
《楊氏直指方》雲∶有人患癌瘡,上高下深,顆顆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帶青,頭上各露一舌。
因毒深穿孔,男則多發于腹,女則多發于乳,或項或背,令人昏迷。
急宜用地膽為君,佐以白牽牛、滑石、木通利小便,以宣其毒,更服童便灌滌餘邪,乃可得安也。
《五湖漫聞》雲∶無錫一人,遍身膚肉有紅蟲如線,長二三寸,時或遊動,了了可見,癢不可當,醫莫能治。
一日偶思食水蛙,蛙至蟲遂不見,乃市蛙為脯,旦晚食之,月餘其蟲漸消。
又雲∶吳城一人腰間生一疖,膿中流出蛔蟲四條,醫亦甚駭,耳目所未經者,疖後自愈,不緻傷生。
楓橋瘍醫龔生,目睹人,小腹生疖,流出蛔蟲兩條,俱長六七寸,後亦《端效方》雲∶有人患白口惡瘡,其瘡如木耳,因肝木濕熱所生,不拘大人小兒,俱用五倍子、青黛等分為末,以筒吹之自愈。
《危氏方》雲∶有人患身體生泡如甘棠梨狀,每個出水内有石一片,如指甲大,其泡複生抽盡肌肉即不可治。
用荊三棱、蓬莪術各五兩為末,分三服,酒調連進愈。
〔源按〕此症因邪客于皮膚之内,分肉之間,而衛氣逆,逆則利用之肺金變而為頑金矣。
不但不能主氣,反将頑劣之性以幹脾土,土即随金施化,而金質堅剛,因此肌肉化為石片。
即《内經》所謂其性剛,其化堅斂是也。
至石片從水而出,蓋因人身全賴金氣榮養,氣能管束津液,化精微而榮養于内,乃肺為邪毒所幹,緻頑劣其性,不但不能束津液而化精微,反化肉為石,緻津液并随所化之處發為水泡,故石片從水中出耳。
治用三棱、莪術破其血氣,兼散其毒,毒散氣和則金氣複利。
肉裡得順,其病自瘳。
本草雲∶二物能治瘡硬,性能治塊消癖故也。
是症非此不能治堅剛石片,故用之相宜。
或問∶人有足底發泡,如泡平之後,以指破之,間有硬片如皮生内,亦是肌肉所化否?予曰∶非也。
此泡初即刺破,則但有水而無硬片也。
此水感金氣所生,故泡平之後,而有此片,并非如肌肉化石,由水中出也。
李樓《怪症方》雲∶一人灸火至五壯,血出如尿不止,手冷欲絕,以酒炒黃芩二錢為末,酒服即止。
《外台秘要》雲∶有人患身疽如石狀,如痤疖而皮濃,名曰石疽。
以谷子搗敷即愈。
〔源按〕本草雲∶谷子即楮實,山野中處處有之,其樹汁粘如膠漆,即俗呼谷樹脂是也。
《衍義》雲∶有人遍身患熱毒痛而不癢,手足尤甚,至項而止,粘着衣被,曉夕不得寐,痛不可忍。
有人教以石菖蒲三鬥锉,日幹之,春籮為末,布席上,使患者恣卧其間,仍以衣被覆之,既不粘着。
又複得睡五日七日間,其瘡如失,後有患此者,治之應手取效。
其石菖蒲根絡石生者節密入藥須此等。
《聖濟錄》雲∶人有患脅漏出水不止,用烏牛耳垢敷之即瘥。
劉禹錫《傳信方》雲∶貞元十年,崔員外言有人為蜘蛛咬腹,大如妊,遍身生絲,其家棄之乞食,有僧教啖羊乳,未幾即平也。
又張薦員外住劍南,張延賞判官忽被蜘蛛咬頭上。
一宿咬處有二道赤色,細如箸繞頂上,從胸前下至心。
經兩宿,頭面腫疼大如數升,腹漸腫,幾至不救。
張公出錢五百千,并薦家财又數百千,募能療者,忽一人應召雲∶可治。
張公不信,欲驗其方,答雲∶不谙方,但療人性命耳。
遂取藍汁一碗,以蜘蛛投之,至汁而死。
又取藍汁加麝香、雄黃更以一蛛投入,随化為水。
張公因甚異之,遂令點以咬處,兩日悉平,作小瘡而愈。
《千金方》雲∶有人患肉中忽生點,大者如豆,細者如黍粟,甚者如梅李有根,痛傷應心,久則四面腫泡,逐脈入髒者死,名曰瘭疽,乃熱毒也。
以溫醋米泔洗淨,用胡燕巢土和百日,男兒尿敷之。
又一種善着十指,狀如代指,根深至肌,能壞筋骨,毒瓦斯入髒殺人。
宜燒鐵烙之,或灸百壯,日飲犀角汁即瘥。
《救急方》雲∶一兒初生如魚泡,又如水晶,碎則流水。
用蜜佗僧籮極細,摻之而愈。
又雲∶一兒初生無皮,俱是赤肉,乃因母自懷胎十月,樓居不得地氣故也。
取兒安泥地卧一宿,皮即長。
又方用米粉幹撲之,候生皮乃止。
《小兒秘訣》雲∶有小兒驚風,遍身烏都者,名烏紗驚風。
急推向下,将黃土一碗搗末,入陳醋一鐘,炒熟絹包定熨之,引下至手足刺破為妙。
《南史》雲∶将軍房伯玉,服五石散十許劑,更患冷痰,夏日常複衣。
徐嗣伯診之曰∶乃伏熱也,須以水發之,非冬不可。
十一月冰雪大盛時,令伯玉解衣坐石上,取新汲冷水從頭澆之,盡二十斛,口噤氣絕。
家人啼哭請止,嗣伯執谏者,又盡水百斛,伯玉始能動,背上彭彭有氣,俄而起坐雲∶熱不可忍,乞冷凍飲料,嗣伯以水一升飲之,疾遂愈。
自後常熱,冬月猶單衫,體更肥壯。
〔源按〕經雲∶火郁則發之。
嗣伯所治前症,以十一月至後,陽氣在内之時,用平旦以水激之,蓋平旦陽氣初升時也。
将郁久之熱,激發而汗解。
即《素問》
聞留陽山人趙巒善診,趙曰∶此因驚氣入于髒腑,不治而成疾,故常作聲。
王氏曰∶因水邊行次,有大蝦蟆躍高數尺,蓦作一聲,忽驚叫,便覺右脅牽痛,自後作聲尚似蝦蟆也。
趙診其脈,右關脈伏結,此積病也,當作積病治。
用六神丸洩下青涎,類蝦蟆之衣,遂瘥。
《楊氏直指方》雲∶有人患癌瘡,上高下深,顆顆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帶青,頭上各露一舌。
因毒深穿孔,男則多發于腹,女則多發于乳,或項或背,令人昏迷。
急宜用地膽為君,佐以白牽牛、滑石、木通利小便,以宣其毒,更服童便灌滌餘邪,乃可得安也。
《五湖漫聞》雲∶無錫一人,遍身膚肉有紅蟲如線,長二三寸,時或遊動,了了可見,癢不可當,醫莫能治。
一日偶思食水蛙,蛙至蟲遂不見,乃市蛙為脯,旦晚食之,月餘其蟲漸消。
又雲∶吳城一人腰間生一疖,膿中流出蛔蟲四條,醫亦甚駭,耳目所未經者,疖後自愈,不緻傷生。
楓橋瘍醫龔生,目睹人,小腹生疖,流出蛔蟲兩條,俱長六七寸,後亦《端效方》雲∶有人患白口惡瘡,其瘡如木耳,因肝木濕熱所生,不拘大人小兒,俱用五倍子、青黛等分為末,以筒吹之自愈。
《危氏方》雲∶有人患身體生泡如甘棠梨狀,每個出水内有石一片,如指甲大,其泡複生抽盡肌肉即不可治。
用荊三棱、蓬莪術各五兩為末,分三服,酒調連進愈。
〔源按〕此症因邪客于皮膚之内,分肉之間,而衛氣逆,逆則利用之肺金變而為頑金矣。
不但不能主氣,反将頑劣之性以幹脾土,土即随金施化,而金質堅剛,因此肌肉化為石片。
即《内經》所謂其性剛,其化堅斂是也。
至石片從水而出,蓋因人身全賴金氣榮養,氣能管束津液,化精微而榮養于内,乃肺為邪毒所幹,緻頑劣其性,不但不能束津液而化精微,反化肉為石,緻津液并随所化之處發為水泡,故石片從水中出耳。
治用三棱、莪術破其血氣,兼散其毒,毒散氣和則金氣複利。
肉裡得順,其病自瘳。
本草雲∶二物能治瘡硬,性能治塊消癖故也。
是症非此不能治堅剛石片,故用之相宜。
或問∶人有足底發泡,如泡平之後,以指破之,間有硬片如皮生内,亦是肌肉所化否?予曰∶非也。
此泡初即刺破,則但有水而無硬片也。
此水感金氣所生,故泡平之後,而有此片,并非如肌肉化石,由水中出也。
李樓《怪症方》雲∶一人灸火至五壯,血出如尿不止,手冷欲絕,以酒炒黃芩二錢為末,酒服即止。
《外台秘要》雲∶有人患身疽如石狀,如痤疖而皮濃,名曰石疽。
以谷子搗敷即愈。
〔源按〕本草雲∶谷子即楮實,山野中處處有之,其樹汁粘如膠漆,即俗呼谷樹脂是也。
《衍義》雲∶有人遍身患熱毒痛而不癢,手足尤甚,至項而止,粘着衣被,曉夕不得寐,痛不可忍。
有人教以石菖蒲三鬥锉,日幹之,春籮為末,布席上,使患者恣卧其間,仍以衣被覆之,既不粘着。
又複得睡五日七日間,其瘡如失,後有患此者,治之應手取效。
其石菖蒲根絡石生者節密入藥須此等。
《聖濟錄》雲∶人有患脅漏出水不止,用烏牛耳垢敷之即瘥。
劉禹錫《傳信方》雲∶貞元十年,崔員外言有人為蜘蛛咬腹,大如妊,遍身生絲,其家棄之乞食,有僧教啖羊乳,未幾即平也。
又張薦員外住劍南,張延賞判官忽被蜘蛛咬頭上。
一宿咬處有二道赤色,細如箸繞頂上,從胸前下至心。
經兩宿,頭面腫疼大如數升,腹漸腫,幾至不救。
張公出錢五百千,并薦家财又數百千,募能療者,忽一人應召雲∶可治。
張公不信,欲驗其方,答雲∶不谙方,但療人性命耳。
遂取藍汁一碗,以蜘蛛投之,至汁而死。
又取藍汁加麝香、雄黃更以一蛛投入,随化為水。
張公因甚異之,遂令點以咬處,兩日悉平,作小瘡而愈。
《千金方》雲∶有人患肉中忽生點,大者如豆,細者如黍粟,甚者如梅李有根,痛傷應心,久則四面腫泡,逐脈入髒者死,名曰瘭疽,乃熱毒也。
以溫醋米泔洗淨,用胡燕巢土和百日,男兒尿敷之。
又一種善着十指,狀如代指,根深至肌,能壞筋骨,毒瓦斯入髒殺人。
宜燒鐵烙之,或灸百壯,日飲犀角汁即瘥。
《救急方》雲∶一兒初生如魚泡,又如水晶,碎則流水。
用蜜佗僧籮極細,摻之而愈。
又雲∶一兒初生無皮,俱是赤肉,乃因母自懷胎十月,樓居不得地氣故也。
取兒安泥地卧一宿,皮即長。
又方用米粉幹撲之,候生皮乃止。
《小兒秘訣》雲∶有小兒驚風,遍身烏都者,名烏紗驚風。
急推向下,将黃土一碗搗末,入陳醋一鐘,炒熟絹包定熨之,引下至手足刺破為妙。
《南史》雲∶将軍房伯玉,服五石散十許劑,更患冷痰,夏日常複衣。
徐嗣伯診之曰∶乃伏熱也,須以水發之,非冬不可。
十一月冰雪大盛時,令伯玉解衣坐石上,取新汲冷水從頭澆之,盡二十斛,口噤氣絕。
家人啼哭請止,嗣伯執谏者,又盡水百斛,伯玉始能動,背上彭彭有氣,俄而起坐雲∶熱不可忍,乞冷凍飲料,嗣伯以水一升飲之,疾遂愈。
自後常熱,冬月猶單衫,體更肥壯。
〔源按〕經雲∶火郁則發之。
嗣伯所治前症,以十一月至後,陽氣在内之時,用平旦以水激之,蓋平旦陽氣初升時也。
将郁久之熱,激發而汗解。
即《素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