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議焉。
如風色當青。
寒色當黑。
暑色當赤。
濕色當黃。
風令脈緩。
寒令脈急。
暑令脈虛。
濕令脈澀。
脈緩者。
尺之皮膚亦緩。
脈急者。
尺之皮膚亦急。
脈滑者。
尺之皮膚亦滑。
脈澀者。
尺之皮膚亦澀。
脈大者。
尺之皮膚亦贲而起。
脈小者。
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
合色脈皮膚而參觀。
則風令脈緩者。
當色青而皮膚緩。
寒令脈急者。
當色黑而皮膚急。
暑令脈虛者。
當色赤而皮膚減而少氣。
濕令脈澀者。
當色黃而皮膚澀。
夫如是而風寒暑濕之色。
難以形容者。
不亦心解矣乎。
不甯唯是。
又如喜則氣散。
怒則氣逆。
思則氣結。
恐則氣下。
悲則氣消者。
亦可因其氣之變。
而拟議之也。
何也。
喜色油然以出。
怒色厲然以侮。
欲色妪然以愉。
懼色薄然以下。
憂悲之色。
瞿然以靜也。
色者氣之華。
有諸内必形諸外也。
更進而推展之。
如經言風寒中于人。
使人毫毛畢直。
皮膚閉而為熱。
夫皮膚既閉。
則其面色亦閉矣。
此可因經言皮膚閉。
而知其面色閉。
又可因病患面色閉。
而知其皮膚閉。
即可因面色閉。
皮膚閉。
而知其傷于寒也。
傷寒一日。
太陽受之。
太陽主表。
其證頭項痛。
腰脊強。
惡寒無汗。
夫惡寒無汗。
則其皮膚閉也可知。
皮膚閉則其面色閉也又可知。
此可因惡寒無汗。
而知其面色閉。
即可因面色閉而知其惡寒無汗。
又可因惡寒無汗而知其頭項痛。
腰脊強。
即可因頭項痛。
腰脊強。
惡寒無汗。
而知其太陽病。
傷于寒矣。
傷寒論雲。
太陽病。
或已發熱。
或未發熱。
必惡寒體痛嘔逆。
斯時也。
未發熱者。
色或慘然而黑。
此外寒之色也。
已發熱者。
色或怫郁而赤。
此表熱之色也。
若未得汗。
其色當閉。
若已得汗。
其色當開。
若将汗未汗。
則色當有閉而欲開之象矣。
匪直此也。
更可因其赤色之微甚。
而知其熱之輕重。
因其赤色之浮沉。
而知其熱之進退。
因其赤色之散抟。
而知其病之聚散。
因其赤色之澤夭。
而知其症之成敗。
而凡六部十法。
與夫四時五色。
莫不可推。
傷寒如此。
諸病亦然。
神而明之。
存乎其人。
難以筆楮形容矣。
主病條目大意 色自内而達外。
已言其相應矣。
醫從外以知内。
當講夫主病焉。
夫相應之與主病。
其義一也。
其義一。
其用二。
如濕病色黃。
疸病色黃。
脾病色黃。
此内外相應之理也。
萬殊之所以一本也。
然脾病之黃。
不同于疸。
疸病之黃。
不同于濕。
此氣色主病之分也。
一本之所以萬殊也。
蓋相應者。
言其色之同。
主病者。
辨其氣之異。
夫色之同者。
拟議非難。
而氣之異者。
形容不易。
故今條目諸篇。
惟集古聖先賢所言者。
分錄于後。
學人不以文害辭。
不以辭害意。
以意逆志。
是為得之。
否則如刻舟求劍。
膠柱鼓瑟矣。
至若病症不齊。
氣色各異。
可以象求。
難以言盡。
然能熟其提綱。
識其部位。
參伍診法。
錯綜病情。
雖四海之大。
百世之遠。
萬病之殊。
皆可因望而知變。
因變而知治。
大哉。
至哉。
範圍天地而不過。
曲成萬物而不遺。
非岐黃之至聖。
其孰能與于斯。
青色主病條目 經雲。
青黑為痛。
夫青者。
肝膽之色。
亦風木之色也。
雖為痛為風。
宜以部位診法參觀。
然後言其寒熱虛實。
如鼻頭色青者。
腹中痛也。
青黑甚者。
痛甚為攣也。
面青而唇口撮者。
疼痛方殷也。
鼻頭色青腹中痛。
若冷者。
死證也。
心痛色蒼蒼如死狀。
終日不得太息者。
肝心痛也。
頭痛頰青黃。
目眩暈不欲閉。
身體沉重。
兀兀欲吐者。
厥陰太陰為病。
痰厥頭痛也。
腹痛。
尿白。
爪甲白。
面多青。
喜熱飲。
或腹滿下利者。
寒痛也。
腹中作痛。
面色乍赤乍青乍白。
其痛時作時止。
時吐清水者。
蟲也。
色青。
脈至長而左右彈者。
有積氣在心下肢。
名曰肝痹。
得之寒濕。
與疝同法。
腰痛足清。
頭痛也。
青而閉滞者。
痹痛也。
環目鼻而青者。
筋骨酸痛也。
目間青脈見者。
膽滞掣痛也。
面目青。
身痛如被杖。
咽喉痛。
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者。
陰毒之為病也。
煩躁如狂。
心腹攪痛。
頭旋欲吐。
面目青黑。
四肢冷逆者。
中砒霜之毒也。
中毒。
手足面皆青者。
時過救之。
恐不及也。
青者。
肝病也。
色微蒼。
嗌幹。
善悲。
善怒。
時憎女子。
多汗惡風。
目下色青者。
肝風也。
風門青者。
風病發搐也。
乍赤乍青者。
螈也。
面青吐沫。
卒不知人者。
痫也。
面青目反視。
手足搖者。
肝痫也。
痫發手足厥冷。
偃卧拘急。
面青吐沫。
聲音微小。
脈沉細者。
陰痫也。
病發似癫痫。
面色青黃者。
食芹得之。
蛟龍病也。
色蒼而爪枯者。
肝熱也。
耳前青者。
風也。
肝病色青。
手足拘急。
脅下苦滿。
或時眩冒。
其脈弦長者。
可治之證也。
面青心悶亂。
吐逆嘔沫。
脅痛頭眩重。
耳不聞人聲。
偏枯筋急。
曲拳而卧者。
肝風發也。
色青蒼白。
見于目下。
善悲。
指爪皆痛。
好轉筋者。
筋虛傷風。
為肝虛風也。
善怒嗌幹。
咳則脅下痛。
不能轉側。
腳下滿痛者。
筋實傷熱。
為肝實風也。
面目青黑。
卒然喑啞不聲。
踞坐不得。
四肢緩弱。
遺失便利者。
肝虛寒。
厲風所損也。
面青頰赤者。
瘧病寒熱也。
瘧病色蒼蒼然太息者。
肝瘧也。
先頭重頰痛。
顔青欲嘔身熱。
熱争則腰痛不可以俯仰。
腹滿洩。
兩颔痛者。
脾熱病也。
小兒面青肉冷。
目陷幹嘔。
利下如水者。
夏月積冷。
暴涼加之。
而胃氣虛弱也。
小兒夜啼。
面色青白。
手足俱冷。
不欲吮乳。
曲腰不伸者。
脾寒也。
兩頰如青黛者。
中惡也。
卒然面青氣促者。
驚怖也。
小兒初生。
眉青臉赤口撮者。
臍風也。
小兒上氣氣逆。
面青喘嗽。
晝夜不息者。
風冷入肺也。
面青目瞠者。
氣喘也。
小兒面色時青時白時赤時黑者。
險證也。
青遮口角者。
必難治也。
目下胞青者。
胃寒也。
青而紫者。
惡血也。
瘀血上沖。
中心悶亂。
色青者。
死證也。
筋痹好悲思。
顔色蒼白。
四肢痿痹。
手足拘攣。
伸動縮急。
腹中轉痛者。
筋虛極也。
色青逆噫。
喜恍惚失氣。
狀似悲泣之後。
舌強咽喉幹。
寒熱惡風。
不可動。
不嗜食。
苦眩。
善妄言者。
脈極也。
青黑慘暗者。
陽氣虛也。
青白形瘦如柴者。
元氣衰弱也。
青或兼白者。
陽虛陰勝也。
脈澀面色青者。
營氣不足也。
目下色青者。
或多憂驚。
或多色欲也。
面如塵垢者。
少陽病也。
咳嗽面青者。
肝乘肺也。
面青奪色者。
久病也。
色青脈弦而細。
兩脅下痛。
邪氣走心下。
足胫寒。
脅痛引小腹。
善轉筋。
爪甲枯黑。
春瘥秋劇者。
肝積之病。
男子積疝。
女子瘕淋也。
婦人面青者。
肝強脾弱。
或多怒少食。
或經脈不調也。
妊娠右目下青者。
女胎也。
妊娠目上青者。
生女又産難也。
妊娠溝洫青者。
雙生也。
無病而青色見于天庭者。
将病瘟疫也。
青如點染者。
晦氣時侵也。
山根年壽青者。
頻逢疾病也。
面青多言而熱者。
陰中之陽邪也。
面青多言而寒者。
陰中之陰邪也。
面青不言而寒者死。
陰之極也。
面青目黃者。
必難治也。
青白色如拇指大。
點見于顔頰上者肝病。
雖少愈。
必卒死也。
青黑色如拇指大。
點見于顔頰上者脾病。
雖少愈。
必卒死也。
青色橫于正面者。
行屍也。
脫色而面蒼蒼然者。
陰陽俱脫。
表裡相離也。
吐瀉目陷。
睑青如磕傷者。
土敗木賊也。
青色繞耳者。
半年損壽也。
勞病青色自發際接印堂者。
死在六十日也。
勞病青色自發際接印堂至鼻者。
死在三十日也。
勞病青色自發際至鼻及人中者。
死在十七日也。
滿面色青者。
即死也。
耳聾百節皆縱。
目HT系絕。
色先青白。
乃死者。
少陽終也。
痰涎壅極。
吞吐不能。
呃逆不止。
腹脹色青黑者。
脾胃氣絕也。
眼閉不開。
躁急擾亂懊。
囊縮。
色青灰白者。
肝髒絕也。
面青但欲伏眠。
汗出如水不止者。
肝絕也。
四肢習。
唇吻反青者。
肝絕也。
面色青。
眼視人不直。
數淚出者。
肝絕也。
真肝脈至。
中外急。
如循刀刃。
責責然。
如按琴瑟弦。
色青不澤。
毛折乃死者。
脈無胃氣。
金克木也。
脾病色黃體青。
夫溲直視。
唇反張。
爪甲青。
飲食吐逆。
體重節痛。
四肢不舉。
其脈當浮大而緩。
今反弦急。
其色當黃而反青者。
此是木克土。
為大逆。
十死不治。
是皆青色之目也。
赤色主病條目 經雲。
赤為熱。
夫赤者。
心與包絡小腸之色。
亦暑熱之色也。
然熱有表裡陰陽虛實之辨。
色有浮沉清濁微甚之分。
推而言之。
則四時六部。
亦各不同。
如額赤者。
上熱也。
頤赤者。
下熱也。
目痛鼻幹面赤者。
陽明病也。
面赤如醉者。
胃熱也。
兩頰微赤。
環目鼻而青者。
惡寒發熱也。
面色緣緣正赤者。
陽氣怫郁在表也。
頰赤面青者。
寒熱往來也。
面赤多言而寒者。
陽中之陰邪也。
面赤多言而熱者。
陽中之陽邪也。
面赤而光者。
上熱下寒也。
面赤而郁者。
下熱上寒也。
少陰病。
不利清谷。
手足厥逆。
脈微欲絕。
身反不惡寒。
其人面色赤者。
裡寒外熱也。
傷寒太陽病。
得之八九日。
如瘧狀。
發熱惡寒。
熱多寒少。
面色反有熱色者。
未欲解也。
面赤不退者。
邪盛病進也。
面赤漸退者。
邪解病退也。
脈浮而遲。
面赤而戰惕者。
六七日當汗出而解。
反發熱者瘥遲。
遲為無陽。
不能作汗。
其身必癢也。
多唾口燥。
寸脈沉。
尺脈微。
手足厥逆。
氣從小腹上沖胸咽。
手足痹。
其面翕熱如醉狀。
因複下流陰股。
小便難。
時複冒者。
當治其氣沖也。
陽明病。
面合赤色。
不可攻之。
攻之必發熱。
色黃。
小便不利也。
先不樂數日乃熱。
熱争則卒心痛。
煩悶善嘔。
頭痛。
面赤無汗者。
心熱病也。
傷寒下利。
脈沉而遲。
其人面少赤。
身有微熱。
下利清谷者。
必郁冒汗出而解。
所以然者。
其面戴陽。
下虛故也。
腸滿善喘咳。
面赤身熱。
喉咽中如核狀。
右寸陽實者。
手陽明大腸熱實也。
滿面色紅而氣盛者。
實熱也。
面色微赤。
或隐或見者。
虛熱也。
頰上赤青唇白者。
中風也。
面赤目上竄者。
風中太陽也。
色赤身熱自汗口渴。
脈虛者。
傷暑也。
面赤斑斑如錦紋。
咽喉痛。
吐膿血。
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者。
陽毒之為病也。
小兒發熱。
面赤氣粗。
涕淚交流。
四末獨冷。
鼓栗惡寒者。
痘疹也。
發熱面赤。
眼中含淚。
指梢冷者。
痘也。
頭痛身熱。
咳嗽噴嚏。
呵欠頓悶。
鼻流清涕。
面腫腮赤者。
疹也。
面浮赤。
而眼光利射者。
狂病也。
面赤心下有熱。
短氣息微者。
心痫也。
痫發身熱。
自汗。
仰卧面赤。
牙關緊急。
啼叫不已。
口吐涎沫。
脈象洪數者。
陽痫也。
痫發。
吐吞急叫。
面色乍紅乍白。
悚惕不安。
如人将捕之狀者。
驚而緻痫也。
面翕然赤。
熱有汗。
胸中煩熱。
洗洗惡寒。
翕翕發熱者。
肝中寒也。
小兒夜啼。
面赤唇紅。
身腹俱熱。
小便不利而煩躁者。
心熱也。
鼻紅燥者。
脾熱也。
兒生頭面肢體赤若塗丹者。
胎赤之病也。
咳嗽病。
面赤咽幹。
痰黃氣穢。
多帶稠粘。
頻頻咳嗽者。
熱嗽也。
太陽紅黑。
面如桃色者。
痢疾也。
口幹臉赤。
五心煩熱。
痢不止者。
中巴豆之毒也。
喜寐不知痛處。
面赤如醉。
下利膿血。
其下部孔稷稷然赤者。
瘡也。
乍赤乍白乍黑者。
狐惑也。
顴如塗紅粉者。
腰痛也。
身熱足寒。
頸項強急。
惡寒。
時頭熱。
面赤。
獨頭搖。
卒口噤。
背反張者。
有汗不惡寒。
為柔痙。
無汗反惡寒。
為剛痙也。
年壽赤光者。
多生膿血也。
肝與腎脈并至。
其色蒼赤者。
當病毀傷也。
胃脈搏堅而長。
其色赤。
當病折髀。
其而散者。
當病食痹也。
疠風面紫發泡者。
病在肝也。
年壽目堂赤者。
疝氣也。
蘭台庭畔赤如絲者。
遺精白濁也。
面色唇舌紫黯者。
中毒也。
顴上起紅點如火者。
男痔瘡。
女産厄也。
妊娠左目下赤者。
男胎也。
妊娠無病。
身更輕健。
其性多喜。
面色加紅。
左脈大者。
男胎也。
妊娠準頭赤者。
必産難也。
産後發熱。
面正赤。
喘而頭痛者。
中風也。
色赤焦絕。
善怒吓。
多汗惡風。
甚則言不可快。
口色赤者。
心風也。
面赤翕然而熱。
悲傷嗔怒。
張目呼喚者。
心風發也。
脈沉而芤。
胸滿悸。
腹中熱。
上下無常處。
面赤咽幹。
心煩掌中熱。
甚則唾血。
身螈。
夏瘥冬劇者。
心積之病也。
心病色赤。
心痛短氣。
手掌煩熱。
或啼笑罵詈。
悲思愁慮。
身熱脈實大而數者。
可治之證也。
色赤而絡脈溢者。
心熱也。
面若塗朱者。
心火也。
氣滿胸中。
喘息。
面赤者。
氣海有餘之病也。
色赤。
脈喘而堅者。
有積氣在中。
時害于食。
名曰心痹。
得之外疾。
思慮而心虛。
故邪從之也。
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
心中痛。
自煩發熱。
當臍跳。
其脈弦者。
此為心髒受傷所緻也。
顴赤舌卷短者。
心病也。
赤甚者。
血病也。
午後色赤如妝者。
血虛也。
兩顴深赤者。
陰火上乘。
虛損勞疾也。
兩顴鮮赤。
如指如縷者。
陰虛也。
兩顴鮮赤。
或作或止者。
戴陽也。
兩頰炎赤者。
骨蒸勞疰也。
赤而索澤者。
氣虛也。
面赤目白。
憂恚思慮。
心氣内索。
面色反好者。
不過十日死也。
中風面赤如妝者。
不可治也。
面赤目白喘氣者。
火克金也。
虛極面赤。
發喘痰多。
身熱趺腫。
溏洩。
脈緊不食者。
死證也。
人病面上忽見紅點者。
多死證也。
呼吸不相通。
五色不華者。
魂之損也。
茏蔥華色者。
魂之至也。
耳目顴頰皆赤者。
死在五日中也。
熱病汗不出。
大顴發赤。
哕者。
死證也。
赤色出于顴。
大如拇指者。
病雖少愈。
必卒死。
大氣入于髒腑也。
肺病赤黑如拇指。
點見顔頰上者。
病雖少愈。
必卒死也。
神氣脫而昏沉不醒。
面赤黑者。
心絕也。
面赤如脂者。
心絕也。
面赤黑。
汗綴如珠者。
心絕也。
真心脈至。
堅而搏。
如循薏苡子。
累累然。
色赤黑不澤。
毛折乃死者。
脈無胃氣。
水克火也。
肺病身當有熱。
咳嗽短氣。
唾出膿血。
其脈當短澀。
今反浮大。
其色當白而反赤者。
此是火之克金。
為大逆。
十死不治。
是皆赤色之目也。
(稷稷然一作搜搜然) 黃色主病條目 經雲。
黃赤為風。
又雲。
黃赤為熱。
夫黃者。
脾胃之色。
亦濕土之色也。
六部十法。
鹹可交推。
五色四時。
皆當參究者也。
如一身盡疼。
發熱。
身色如熏黃者。
濕家之為病也。
面黃發熱。
身重體痛者。
濕在表也。
面黃潤而微者。
濕熱也。
濕家病。
身上疼痛。
發熱面黃而喘。
頭痛鼻塞而煩。
其脈大。
自能飲食。
腹中和無病。
病在頭中寒濕。
故鼻塞也。
黃而昏滞者。
寒濕也。
身痛。
面色微黃。
齒垢黃。
爪甲上黃者。
黃膽也。
黃如栀子者。
黃膽也。
風濕相搏。
食谷即眩。
谷氣不消。
胃中苦濁。
濁氣下流。
小便不通。
陰被其寒。
熱流膀胱。
身體盡黃者。
谷疸也。
黃而昏黑者。
女勞酒疸也。
目青面黑。
心中如啖蒜齑狀。
大便正黑。
皮膚不仁。
其脈浮弱。
雖黑微黃者。
黑疸也。
疸病面紅黃。
口渴。
尿赤色亮。
身熱者。
陽黃也。
疸病口不渴。
面色暗黃。
身冷如冰者。
陰黃也。
疸病面黑黃。
作渴腹脹者。
難治也。
兒生遍體面目皆黃。
其色如金者。
苔黃也。
一身面目黃腫。
其脈沉。
小便不利者。
裡水也。
唇黃者。
脾病也。
色萎黃者。
脾虛也。
鼻端色黃。
腠理開。
汗大洩。
體癢淫淫如鼠走者。
肌痹不已。
複感于邪。
内合于脾也。
風氣二池如黃土者。
脾傷也。
色薄微黃。
不嗜食。
身體怠惰。
四肢不欲動。
多汗惡風。
鼻上色黃者。
脾風也。
面黃身體不仁。
不能行步。
飲食失味。
夢寐倒錯。
與亡人相随者。
脾風發也。
面黃腹大。
喜痢者。
脾痫也。
痫發面黃腹滿。
吐利酸臭。
時時發搐者。
食痫也。
色黃而肉濡動者。
脾熱也。
面黃目赤。
季脅痛滿者。
脾熱也。
喜欠善嚏。
清涕出。
發熱色黃者。
中寒也。
黃而兼白者。
脾胃虛寒也。
黃而兼青者。
脾虛洩瀉也。
黃白無澤者。
脾肺氣虛也。
黃而枯者。
胃病虛熱也。
黃而色淡者。
胃病虛寒也。
腹脹食少。
精神倦怠。
面黃肌瘦者。
虛脹也。
黃而虛腫食少者。
虛極也。
色蒼黃。
腹筋起。
腹脹身皆大。
大與膚脹等者。
鼓脹也。
面黃大便黑。
喜忘如狂者。
内有蓄血也。
凡面黃者。
知其大便難也。
一黃一白如蟹爪路者。
食積也。
安卧色黃。
脈小而澀者。
不嗜食也。
小兒面黃腫者。
積證也。
面色青黃。
肌肉消瘦。
皮毛憔悴。
眼睛發HT。
腹堅且大。
青筋暴露者。
如風色當青。
寒色當黑。
暑色當赤。
濕色當黃。
風令脈緩。
寒令脈急。
暑令脈虛。
濕令脈澀。
脈緩者。
尺之皮膚亦緩。
脈急者。
尺之皮膚亦急。
脈滑者。
尺之皮膚亦滑。
脈澀者。
尺之皮膚亦澀。
脈大者。
尺之皮膚亦贲而起。
脈小者。
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
合色脈皮膚而參觀。
則風令脈緩者。
當色青而皮膚緩。
寒令脈急者。
當色黑而皮膚急。
暑令脈虛者。
當色赤而皮膚減而少氣。
濕令脈澀者。
當色黃而皮膚澀。
夫如是而風寒暑濕之色。
難以形容者。
不亦心解矣乎。
不甯唯是。
又如喜則氣散。
怒則氣逆。
思則氣結。
恐則氣下。
悲則氣消者。
亦可因其氣之變。
而拟議之也。
何也。
喜色油然以出。
怒色厲然以侮。
欲色妪然以愉。
懼色薄然以下。
憂悲之色。
瞿然以靜也。
色者氣之華。
有諸内必形諸外也。
更進而推展之。
如經言風寒中于人。
使人毫毛畢直。
皮膚閉而為熱。
夫皮膚既閉。
則其面色亦閉矣。
此可因經言皮膚閉。
而知其面色閉。
又可因病患面色閉。
而知其皮膚閉。
即可因面色閉。
皮膚閉。
而知其傷于寒也。
傷寒一日。
太陽受之。
太陽主表。
其證頭項痛。
腰脊強。
惡寒無汗。
夫惡寒無汗。
則其皮膚閉也可知。
皮膚閉則其面色閉也又可知。
此可因惡寒無汗。
而知其面色閉。
即可因面色閉而知其惡寒無汗。
又可因惡寒無汗而知其頭項痛。
腰脊強。
即可因頭項痛。
腰脊強。
惡寒無汗。
而知其太陽病。
傷于寒矣。
傷寒論雲。
太陽病。
或已發熱。
或未發熱。
必惡寒體痛嘔逆。
斯時也。
未發熱者。
色或慘然而黑。
此外寒之色也。
已發熱者。
色或怫郁而赤。
此表熱之色也。
若未得汗。
其色當閉。
若已得汗。
其色當開。
若将汗未汗。
則色當有閉而欲開之象矣。
匪直此也。
更可因其赤色之微甚。
而知其熱之輕重。
因其赤色之浮沉。
而知其熱之進退。
因其赤色之散抟。
而知其病之聚散。
因其赤色之澤夭。
而知其症之成敗。
而凡六部十法。
與夫四時五色。
莫不可推。
傷寒如此。
諸病亦然。
神而明之。
存乎其人。
難以筆楮形容矣。
主病條目大意 色自内而達外。
已言其相應矣。
醫從外以知内。
當講夫主病焉。
夫相應之與主病。
其義一也。
其義一。
其用二。
如濕病色黃。
疸病色黃。
脾病色黃。
此内外相應之理也。
萬殊之所以一本也。
然脾病之黃。
不同于疸。
疸病之黃。
不同于濕。
此氣色主病之分也。
一本之所以萬殊也。
蓋相應者。
言其色之同。
主病者。
辨其氣之異。
夫色之同者。
拟議非難。
而氣之異者。
形容不易。
故今條目諸篇。
惟集古聖先賢所言者。
分錄于後。
學人不以文害辭。
不以辭害意。
以意逆志。
是為得之。
否則如刻舟求劍。
膠柱鼓瑟矣。
至若病症不齊。
氣色各異。
可以象求。
難以言盡。
然能熟其提綱。
識其部位。
參伍診法。
錯綜病情。
雖四海之大。
百世之遠。
萬病之殊。
皆可因望而知變。
因變而知治。
大哉。
至哉。
範圍天地而不過。
曲成萬物而不遺。
非岐黃之至聖。
其孰能與于斯。
青色主病條目 經雲。
青黑為痛。
夫青者。
肝膽之色。
亦風木之色也。
雖為痛為風。
宜以部位診法參觀。
然後言其寒熱虛實。
如鼻頭色青者。
腹中痛也。
青黑甚者。
痛甚為攣也。
面青而唇口撮者。
疼痛方殷也。
鼻頭色青腹中痛。
若冷者。
死證也。
心痛色蒼蒼如死狀。
終日不得太息者。
肝心痛也。
頭痛頰青黃。
目眩暈不欲閉。
身體沉重。
兀兀欲吐者。
厥陰太陰為病。
痰厥頭痛也。
腹痛。
尿白。
爪甲白。
面多青。
喜熱飲。
或腹滿下利者。
寒痛也。
腹中作痛。
面色乍赤乍青乍白。
其痛時作時止。
時吐清水者。
蟲也。
色青。
脈至長而左右彈者。
有積氣在心下肢。
名曰肝痹。
得之寒濕。
與疝同法。
腰痛足清。
頭痛也。
青而閉滞者。
痹痛也。
環目鼻而青者。
筋骨酸痛也。
目間青脈見者。
膽滞掣痛也。
面目青。
身痛如被杖。
咽喉痛。
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者。
陰毒之為病也。
煩躁如狂。
心腹攪痛。
頭旋欲吐。
面目青黑。
四肢冷逆者。
中砒霜之毒也。
中毒。
手足面皆青者。
時過救之。
恐不及也。
青者。
肝病也。
色微蒼。
嗌幹。
善悲。
善怒。
時憎女子。
多汗惡風。
目下色青者。
肝風也。
風門青者。
風病發搐也。
乍赤乍青者。
螈也。
面青吐沫。
卒不知人者。
痫也。
面青目反視。
手足搖者。
肝痫也。
痫發手足厥冷。
偃卧拘急。
面青吐沫。
聲音微小。
脈沉細者。
陰痫也。
病發似癫痫。
面色青黃者。
食芹得之。
蛟龍病也。
色蒼而爪枯者。
肝熱也。
耳前青者。
風也。
肝病色青。
手足拘急。
脅下苦滿。
或時眩冒。
其脈弦長者。
可治之證也。
面青心悶亂。
吐逆嘔沫。
脅痛頭眩重。
耳不聞人聲。
偏枯筋急。
曲拳而卧者。
肝風發也。
色青蒼白。
見于目下。
善悲。
指爪皆痛。
好轉筋者。
筋虛傷風。
為肝虛風也。
善怒嗌幹。
咳則脅下痛。
不能轉側。
腳下滿痛者。
筋實傷熱。
為肝實風也。
面目青黑。
卒然喑啞不聲。
踞坐不得。
四肢緩弱。
遺失便利者。
肝虛寒。
厲風所損也。
面青頰赤者。
瘧病寒熱也。
瘧病色蒼蒼然太息者。
肝瘧也。
先頭重頰痛。
顔青欲嘔身熱。
熱争則腰痛不可以俯仰。
腹滿洩。
兩颔痛者。
脾熱病也。
小兒面青肉冷。
目陷幹嘔。
利下如水者。
夏月積冷。
暴涼加之。
而胃氣虛弱也。
小兒夜啼。
面色青白。
手足俱冷。
不欲吮乳。
曲腰不伸者。
脾寒也。
兩頰如青黛者。
中惡也。
卒然面青氣促者。
驚怖也。
小兒初生。
眉青臉赤口撮者。
臍風也。
小兒上氣氣逆。
面青喘嗽。
晝夜不息者。
風冷入肺也。
面青目瞠者。
氣喘也。
小兒面色時青時白時赤時黑者。
險證也。
青遮口角者。
必難治也。
目下胞青者。
胃寒也。
青而紫者。
惡血也。
瘀血上沖。
中心悶亂。
色青者。
死證也。
筋痹好悲思。
顔色蒼白。
四肢痿痹。
手足拘攣。
伸動縮急。
腹中轉痛者。
筋虛極也。
色青逆噫。
喜恍惚失氣。
狀似悲泣之後。
舌強咽喉幹。
寒熱惡風。
不可動。
不嗜食。
苦眩。
善妄言者。
脈極也。
青黑慘暗者。
陽氣虛也。
青白形瘦如柴者。
元氣衰弱也。
青或兼白者。
陽虛陰勝也。
脈澀面色青者。
營氣不足也。
目下色青者。
或多憂驚。
或多色欲也。
面如塵垢者。
少陽病也。
咳嗽面青者。
肝乘肺也。
面青奪色者。
久病也。
色青脈弦而細。
兩脅下痛。
邪氣走心下。
足胫寒。
脅痛引小腹。
善轉筋。
爪甲枯黑。
春瘥秋劇者。
肝積之病。
男子積疝。
女子瘕淋也。
婦人面青者。
肝強脾弱。
或多怒少食。
或經脈不調也。
妊娠右目下青者。
女胎也。
妊娠目上青者。
生女又産難也。
妊娠溝洫青者。
雙生也。
無病而青色見于天庭者。
将病瘟疫也。
青如點染者。
晦氣時侵也。
山根年壽青者。
頻逢疾病也。
面青多言而熱者。
陰中之陽邪也。
面青多言而寒者。
陰中之陰邪也。
面青不言而寒者死。
陰之極也。
面青目黃者。
必難治也。
青白色如拇指大。
點見于顔頰上者肝病。
雖少愈。
必卒死也。
青黑色如拇指大。
點見于顔頰上者脾病。
雖少愈。
必卒死也。
青色橫于正面者。
行屍也。
脫色而面蒼蒼然者。
陰陽俱脫。
表裡相離也。
吐瀉目陷。
睑青如磕傷者。
土敗木賊也。
青色繞耳者。
半年損壽也。
勞病青色自發際接印堂者。
死在六十日也。
勞病青色自發際接印堂至鼻者。
死在三十日也。
勞病青色自發際至鼻及人中者。
死在十七日也。
滿面色青者。
即死也。
耳聾百節皆縱。
目HT系絕。
色先青白。
乃死者。
少陽終也。
痰涎壅極。
吞吐不能。
呃逆不止。
腹脹色青黑者。
脾胃氣絕也。
眼閉不開。
躁急擾亂懊。
囊縮。
色青灰白者。
肝髒絕也。
面青但欲伏眠。
汗出如水不止者。
肝絕也。
四肢習。
唇吻反青者。
肝絕也。
面色青。
眼視人不直。
數淚出者。
肝絕也。
真肝脈至。
中外急。
如循刀刃。
責責然。
如按琴瑟弦。
色青不澤。
毛折乃死者。
脈無胃氣。
金克木也。
脾病色黃體青。
夫溲直視。
唇反張。
爪甲青。
飲食吐逆。
體重節痛。
四肢不舉。
其脈當浮大而緩。
今反弦急。
其色當黃而反青者。
此是木克土。
為大逆。
十死不治。
是皆青色之目也。
赤色主病條目 經雲。
赤為熱。
夫赤者。
心與包絡小腸之色。
亦暑熱之色也。
然熱有表裡陰陽虛實之辨。
色有浮沉清濁微甚之分。
推而言之。
則四時六部。
亦各不同。
如額赤者。
上熱也。
頤赤者。
下熱也。
目痛鼻幹面赤者。
陽明病也。
面赤如醉者。
胃熱也。
兩頰微赤。
環目鼻而青者。
惡寒發熱也。
面色緣緣正赤者。
陽氣怫郁在表也。
頰赤面青者。
寒熱往來也。
面赤多言而寒者。
陽中之陰邪也。
面赤多言而熱者。
陽中之陽邪也。
面赤而光者。
上熱下寒也。
面赤而郁者。
下熱上寒也。
少陰病。
不利清谷。
手足厥逆。
脈微欲絕。
身反不惡寒。
其人面色赤者。
裡寒外熱也。
傷寒太陽病。
得之八九日。
如瘧狀。
發熱惡寒。
熱多寒少。
面色反有熱色者。
未欲解也。
面赤不退者。
邪盛病進也。
面赤漸退者。
邪解病退也。
脈浮而遲。
面赤而戰惕者。
六七日當汗出而解。
反發熱者瘥遲。
遲為無陽。
不能作汗。
其身必癢也。
多唾口燥。
寸脈沉。
尺脈微。
手足厥逆。
氣從小腹上沖胸咽。
手足痹。
其面翕熱如醉狀。
因複下流陰股。
小便難。
時複冒者。
當治其氣沖也。
陽明病。
面合赤色。
不可攻之。
攻之必發熱。
色黃。
小便不利也。
先不樂數日乃熱。
熱争則卒心痛。
煩悶善嘔。
頭痛。
面赤無汗者。
心熱病也。
傷寒下利。
脈沉而遲。
其人面少赤。
身有微熱。
下利清谷者。
必郁冒汗出而解。
所以然者。
其面戴陽。
下虛故也。
腸滿善喘咳。
面赤身熱。
喉咽中如核狀。
右寸陽實者。
手陽明大腸熱實也。
滿面色紅而氣盛者。
實熱也。
面色微赤。
或隐或見者。
虛熱也。
頰上赤青唇白者。
中風也。
面赤目上竄者。
風中太陽也。
色赤身熱自汗口渴。
脈虛者。
傷暑也。
面赤斑斑如錦紋。
咽喉痛。
吐膿血。
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者。
陽毒之為病也。
小兒發熱。
面赤氣粗。
涕淚交流。
四末獨冷。
鼓栗惡寒者。
痘疹也。
發熱面赤。
眼中含淚。
指梢冷者。
痘也。
頭痛身熱。
咳嗽噴嚏。
呵欠頓悶。
鼻流清涕。
面腫腮赤者。
疹也。
面浮赤。
而眼光利射者。
狂病也。
面赤心下有熱。
短氣息微者。
心痫也。
痫發身熱。
自汗。
仰卧面赤。
牙關緊急。
啼叫不已。
口吐涎沫。
脈象洪數者。
陽痫也。
痫發。
吐吞急叫。
面色乍紅乍白。
悚惕不安。
如人将捕之狀者。
驚而緻痫也。
面翕然赤。
熱有汗。
胸中煩熱。
洗洗惡寒。
翕翕發熱者。
肝中寒也。
小兒夜啼。
面赤唇紅。
身腹俱熱。
小便不利而煩躁者。
心熱也。
鼻紅燥者。
脾熱也。
兒生頭面肢體赤若塗丹者。
胎赤之病也。
咳嗽病。
面赤咽幹。
痰黃氣穢。
多帶稠粘。
頻頻咳嗽者。
熱嗽也。
太陽紅黑。
面如桃色者。
痢疾也。
口幹臉赤。
五心煩熱。
痢不止者。
中巴豆之毒也。
喜寐不知痛處。
面赤如醉。
下利膿血。
其下部孔稷稷然赤者。
瘡也。
乍赤乍白乍黑者。
狐惑也。
顴如塗紅粉者。
腰痛也。
身熱足寒。
頸項強急。
惡寒。
時頭熱。
面赤。
獨頭搖。
卒口噤。
背反張者。
有汗不惡寒。
為柔痙。
無汗反惡寒。
為剛痙也。
年壽赤光者。
多生膿血也。
肝與腎脈并至。
其色蒼赤者。
當病毀傷也。
胃脈搏堅而長。
其色赤。
當病折髀。
其而散者。
當病食痹也。
疠風面紫發泡者。
病在肝也。
年壽目堂赤者。
疝氣也。
蘭台庭畔赤如絲者。
遺精白濁也。
面色唇舌紫黯者。
中毒也。
顴上起紅點如火者。
男痔瘡。
女産厄也。
妊娠左目下赤者。
男胎也。
妊娠無病。
身更輕健。
其性多喜。
面色加紅。
左脈大者。
男胎也。
妊娠準頭赤者。
必産難也。
産後發熱。
面正赤。
喘而頭痛者。
中風也。
色赤焦絕。
善怒吓。
多汗惡風。
甚則言不可快。
口色赤者。
心風也。
面赤翕然而熱。
悲傷嗔怒。
張目呼喚者。
心風發也。
脈沉而芤。
胸滿悸。
腹中熱。
上下無常處。
面赤咽幹。
心煩掌中熱。
甚則唾血。
身螈。
夏瘥冬劇者。
心積之病也。
心病色赤。
心痛短氣。
手掌煩熱。
或啼笑罵詈。
悲思愁慮。
身熱脈實大而數者。
可治之證也。
色赤而絡脈溢者。
心熱也。
面若塗朱者。
心火也。
氣滿胸中。
喘息。
面赤者。
氣海有餘之病也。
色赤。
脈喘而堅者。
有積氣在中。
時害于食。
名曰心痹。
得之外疾。
思慮而心虛。
故邪從之也。
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
心中痛。
自煩發熱。
當臍跳。
其脈弦者。
此為心髒受傷所緻也。
顴赤舌卷短者。
心病也。
赤甚者。
血病也。
午後色赤如妝者。
血虛也。
兩顴深赤者。
陰火上乘。
虛損勞疾也。
兩顴鮮赤。
如指如縷者。
陰虛也。
兩顴鮮赤。
或作或止者。
戴陽也。
兩頰炎赤者。
骨蒸勞疰也。
赤而索澤者。
氣虛也。
面赤目白。
憂恚思慮。
心氣内索。
面色反好者。
不過十日死也。
中風面赤如妝者。
不可治也。
面赤目白喘氣者。
火克金也。
虛極面赤。
發喘痰多。
身熱趺腫。
溏洩。
脈緊不食者。
死證也。
人病面上忽見紅點者。
多死證也。
呼吸不相通。
五色不華者。
魂之損也。
茏蔥華色者。
魂之至也。
耳目顴頰皆赤者。
死在五日中也。
熱病汗不出。
大顴發赤。
哕者。
死證也。
赤色出于顴。
大如拇指者。
病雖少愈。
必卒死。
大氣入于髒腑也。
肺病赤黑如拇指。
點見顔頰上者。
病雖少愈。
必卒死也。
神氣脫而昏沉不醒。
面赤黑者。
心絕也。
面赤如脂者。
心絕也。
面赤黑。
汗綴如珠者。
心絕也。
真心脈至。
堅而搏。
如循薏苡子。
累累然。
色赤黑不澤。
毛折乃死者。
脈無胃氣。
水克火也。
肺病身當有熱。
咳嗽短氣。
唾出膿血。
其脈當短澀。
今反浮大。
其色當白而反赤者。
此是火之克金。
為大逆。
十死不治。
是皆赤色之目也。
(稷稷然一作搜搜然) 黃色主病條目 經雲。
黃赤為風。
又雲。
黃赤為熱。
夫黃者。
脾胃之色。
亦濕土之色也。
六部十法。
鹹可交推。
五色四時。
皆當參究者也。
如一身盡疼。
發熱。
身色如熏黃者。
濕家之為病也。
面黃發熱。
身重體痛者。
濕在表也。
面黃潤而微者。
濕熱也。
濕家病。
身上疼痛。
發熱面黃而喘。
頭痛鼻塞而煩。
其脈大。
自能飲食。
腹中和無病。
病在頭中寒濕。
故鼻塞也。
黃而昏滞者。
寒濕也。
身痛。
面色微黃。
齒垢黃。
爪甲上黃者。
黃膽也。
黃如栀子者。
黃膽也。
風濕相搏。
食谷即眩。
谷氣不消。
胃中苦濁。
濁氣下流。
小便不通。
陰被其寒。
熱流膀胱。
身體盡黃者。
谷疸也。
黃而昏黑者。
女勞酒疸也。
目青面黑。
心中如啖蒜齑狀。
大便正黑。
皮膚不仁。
其脈浮弱。
雖黑微黃者。
黑疸也。
疸病面紅黃。
口渴。
尿赤色亮。
身熱者。
陽黃也。
疸病口不渴。
面色暗黃。
身冷如冰者。
陰黃也。
疸病面黑黃。
作渴腹脹者。
難治也。
兒生遍體面目皆黃。
其色如金者。
苔黃也。
一身面目黃腫。
其脈沉。
小便不利者。
裡水也。
唇黃者。
脾病也。
色萎黃者。
脾虛也。
鼻端色黃。
腠理開。
汗大洩。
體癢淫淫如鼠走者。
肌痹不已。
複感于邪。
内合于脾也。
風氣二池如黃土者。
脾傷也。
色薄微黃。
不嗜食。
身體怠惰。
四肢不欲動。
多汗惡風。
鼻上色黃者。
脾風也。
面黃身體不仁。
不能行步。
飲食失味。
夢寐倒錯。
與亡人相随者。
脾風發也。
面黃腹大。
喜痢者。
脾痫也。
痫發面黃腹滿。
吐利酸臭。
時時發搐者。
食痫也。
色黃而肉濡動者。
脾熱也。
面黃目赤。
季脅痛滿者。
脾熱也。
喜欠善嚏。
清涕出。
發熱色黃者。
中寒也。
黃而兼白者。
脾胃虛寒也。
黃而兼青者。
脾虛洩瀉也。
黃白無澤者。
脾肺氣虛也。
黃而枯者。
胃病虛熱也。
黃而色淡者。
胃病虛寒也。
腹脹食少。
精神倦怠。
面黃肌瘦者。
虛脹也。
黃而虛腫食少者。
虛極也。
色蒼黃。
腹筋起。
腹脹身皆大。
大與膚脹等者。
鼓脹也。
面黃大便黑。
喜忘如狂者。
内有蓄血也。
凡面黃者。
知其大便難也。
一黃一白如蟹爪路者。
食積也。
安卧色黃。
脈小而澀者。
不嗜食也。
小兒面黃腫者。
積證也。
面色青黃。
肌肉消瘦。
皮毛憔悴。
眼睛發HT。
腹堅且大。
青筋暴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