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指南總論 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諸虛上熱下冷,百病皆生者,可與小白薇丸、禹餘糧丸、陽起石丸。
先有寒冷,心腹刺痛,或腫或寒,下痢不止,及少氣者,可與吳茱萸湯、活血湯。
血風攻注,五心煩熱,遍身瘙癢,或生瘾疹,或發赤腫,可與人參荊芥散、人參當歸散、消風散、四物湯加荊芥煎逍遙散,甚者,可與服皂莢煎丸。
血氣凝滞者,可服青木香丸疏通開導。
論産前藥忌産前所忌損動胎氣藥物,盧醫《周鼎集》為歌曰:蟹水蛭地膽蟲,烏頭附子及天雄。
踯躅野葛蝼蛄類,烏喙側子與虻蟲。
牛黃水銀并巴豆,大戟蛇蛻及蜈蚣。
牛膝藜蘆加薏苡,金石錫粉對雌雄。
牙樸芒硝牡丹煎,蜥蜴飛生更蟲。
代赭蚱蟬胡腦麝,芫花薇蘅草三棱。
槐子牽牛并皂角,桃子蛴螬和茅根。
根砂與幹漆,亭長溲流莽草中。
蘧麥茼茹蟹爪甲,皮鬼箭赤頭紅。
馬刀石蠶衣魚等,半夏南星通草同。
幹姜蒜雞及鴨子,驢馬兔肉不須供。
切忌婦人産前用,此時宜記在心中。
論産前諸疾妊娠三、兩月,日心中煩愦,頭目眩重,颠倒不安,嘔吐煩悶,此惡阻病,隻可與人參丁香散、半夏茯苓湯、茯苓丸、小七香丸、藥丁香。
妊娠下血,胎動不安,名曰漏胎,可與安胎飲、四物湯、膠艾湯、保生丸、琥珀丸、澤蘭丸。
臨産月,常服滑胎散、安胎飲、保生丸。
産難或橫或逆,或三、二日不産者,及胎死腹中,或胞衣不下,可與花蕊石散,或用保安膏,一貼作一服,丸如梧桐子大,溫酒吞下,如未下,再服。
産婦生理不順,橫生、逆生者,可與服兔髓丸。
産兒已出,但胞衣不下,臍腹堅脹急痛者,可與服牛膝湯。
論産後諸疾皆因新産去血過多,津液燥少,陰陽俱虛,髒腑怯弱,切不可發汗,及轉積令吐、瀉藥,亦不可服太燥熱藥補之,隻可用溫和藥,漸次加減調理,不可取目前之急,亂投湯藥,反生他疾,罪福非輕,切宜戒之。
新産血氣俱虛,不可太補,恐增寒熱,當令惡露去盡為佳,可與黑神散、大聖散、澤蘭散、蒲黃散。
産後去血過多,昏迷暈悶,精神錯亂,皆因去血過多,氣血無所主,可與芎湯、大聖散飯飲調下。
不效者,與花蕊石散、保安膏。
産婦常用聞醋炭氣為佳。
産後忽然發熱,渾身拘急者,可與四物湯,兼用人參當歸散、逍遙散。
産後腹中塊上下作痛者,皆由惡露未盡,新血與敗血相搏,可與黑神散、蒲黃散依前煎,兼與蓬煎丸、琥珀丸。
産後惡露方下,忽然斷絕,寒熱往來,晝靜暮劇,語言狂亂,如見鬼神狀,此因熱入血室,可與琥珀丸、四物湯淨加柴胡一錢重煎服。
如不退者,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三、兩莖,捶碎同煎服。
産後去血多,津液少,陰陽皆虛,凡有傷寒、時氣之疾,雖當發汗者,切不可太過,但可與輕骨散、五積散、敗毒散、神術散、和解散、大聖散之類。
産後六、七日,忽然臍腹作痛,皆因呼吸之間,冷氣乘虛而入,可與當歸建中湯、理中丸、通真丸、溫經湯、大沉香丸、鹽煎散。
不退者,與服平胃散吞下茴香丸。
産後腹痛甚者,可與花蕊石散、太嶽活血丹。
産後煩渴欲飲冷者,皆因去血過多,陰氣衰少,客陽乘之,當助其内,可與四物湯,每服加烏梅兩個同煎。
渴不止,與五苓散,熟湯調服。
産後驚風,狂言亂語,如對神鬼,精神不定者,可與龍虎丹,三丸作一服,研好朱砂,溫酒調下,兼服琥珀丸。
産後血風頻增,昏沉不省,身如針刺,發随梳落,或遍身虛腫者,可與龍虎丹,三丸作一服,用當歸煎酒嚼下。
如瘙癢者,兼服人參荊芥散。
産後乳汁不行者,不可服諸行血藥,緻生他病,隻可服滋養血氣藥,自然血脈旺盛,乳汁自調,可與四物湯、熟幹地黃丸、白薇丸、内補當歸丸、益陰丹、大順散、澤蘭散之類。
産後大便不通,或秘澀者,緣内無津液,腸胃幹燥,切不可用猛烈藥下之,恐生他疾,可與四物湯,加青皮去白,每服入半錢,拌勻同煎服。
更不通者,可與麻仁丸、三和散。
附:指南總論 卷下 論小兒諸疾 論小兒疹痘證小兒患瘡疹,其證乍熱乍涼,呵欠煩悶,咳嗽噴嚏,耳鼻冷及腳冷,但隻惡熱,不惡風,渾身熱甚者,或發搐或不搐,一向發熱者,此乃痘疹也。
可與升麻葛根湯、惺惺散、消毒犀角飲。
已瀉者,不可與他藥,隻服惺惺散。
論小兒瘡癬證渾身疥瘡及濕奶癬、可與清心飲、頭瘡等疾,消毒飲、化毒丹通用之,次用論小兒雀目證雀目,日間都無事,遇夜不見物者,是雀目也。
可時常與五福化毒丹,臨卧用粟米飲調下。
先有寒冷,心腹刺痛,或腫或寒,下痢不止,及少氣者,可與吳茱萸湯、活血湯。
血風攻注,五心煩熱,遍身瘙癢,或生瘾疹,或發赤腫,可與人參荊芥散、人參當歸散、消風散、四物湯加荊芥煎逍遙散,甚者,可與服皂莢煎丸。
血氣凝滞者,可服青木香丸疏通開導。
論産前藥忌産前所忌損動胎氣藥物,盧醫《周鼎集》為歌曰:蟹水蛭地膽蟲,烏頭附子及天雄。
踯躅野葛蝼蛄類,烏喙側子與虻蟲。
牛黃水銀并巴豆,大戟蛇蛻及蜈蚣。
牛膝藜蘆加薏苡,金石錫粉對雌雄。
牙樸芒硝牡丹煎,蜥蜴飛生更蟲。
代赭蚱蟬胡腦麝,芫花薇蘅草三棱。
槐子牽牛并皂角,桃子蛴螬和茅根。
根砂與幹漆,亭長溲流莽草中。
蘧麥茼茹蟹爪甲,皮鬼箭赤頭紅。
馬刀石蠶衣魚等,半夏南星通草同。
幹姜蒜雞及鴨子,驢馬兔肉不須供。
切忌婦人産前用,此時宜記在心中。
論産前諸疾妊娠三、兩月,日心中煩愦,頭目眩重,颠倒不安,嘔吐煩悶,此惡阻病,隻可與人參丁香散、半夏茯苓湯、茯苓丸、小七香丸、藥丁香。
妊娠下血,胎動不安,名曰漏胎,可與安胎飲、四物湯、膠艾湯、保生丸、琥珀丸、澤蘭丸。
臨産月,常服滑胎散、安胎飲、保生丸。
産難或橫或逆,或三、二日不産者,及胎死腹中,或胞衣不下,可與花蕊石散,或用保安膏,一貼作一服,丸如梧桐子大,溫酒吞下,如未下,再服。
産婦生理不順,橫生、逆生者,可與服兔髓丸。
産兒已出,但胞衣不下,臍腹堅脹急痛者,可與服牛膝湯。
論産後諸疾皆因新産去血過多,津液燥少,陰陽俱虛,髒腑怯弱,切不可發汗,及轉積令吐、瀉藥,亦不可服太燥熱藥補之,隻可用溫和藥,漸次加減調理,不可取目前之急,亂投湯藥,反生他疾,罪福非輕,切宜戒之。
新産血氣俱虛,不可太補,恐增寒熱,當令惡露去盡為佳,可與黑神散、大聖散、澤蘭散、蒲黃散。
産後去血過多,昏迷暈悶,精神錯亂,皆因去血過多,氣血無所主,可與芎湯、大聖散飯飲調下。
不效者,與花蕊石散、保安膏。
産婦常用聞醋炭氣為佳。
産後忽然發熱,渾身拘急者,可與四物湯,兼用人參當歸散、逍遙散。
産後腹中塊上下作痛者,皆由惡露未盡,新血與敗血相搏,可與黑神散、蒲黃散依前煎,兼與蓬煎丸、琥珀丸。
産後惡露方下,忽然斷絕,寒熱往來,晝靜暮劇,語言狂亂,如見鬼神狀,此因熱入血室,可與琥珀丸、四物湯淨加柴胡一錢重煎服。
如不退者,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三、兩莖,捶碎同煎服。
産後去血多,津液少,陰陽皆虛,凡有傷寒、時氣之疾,雖當發汗者,切不可太過,但可與輕骨散、五積散、敗毒散、神術散、和解散、大聖散之類。
産後六、七日,忽然臍腹作痛,皆因呼吸之間,冷氣乘虛而入,可與當歸建中湯、理中丸、通真丸、溫經湯、大沉香丸、鹽煎散。
不退者,與服平胃散吞下茴香丸。
産後腹痛甚者,可與花蕊石散、太嶽活血丹。
産後煩渴欲飲冷者,皆因去血過多,陰氣衰少,客陽乘之,當助其内,可與四物湯,每服加烏梅兩個同煎。
渴不止,與五苓散,熟湯調服。
産後驚風,狂言亂語,如對神鬼,精神不定者,可與龍虎丹,三丸作一服,研好朱砂,溫酒調下,兼服琥珀丸。
産後血風頻增,昏沉不省,身如針刺,發随梳落,或遍身虛腫者,可與龍虎丹,三丸作一服,用當歸煎酒嚼下。
如瘙癢者,兼服人參荊芥散。
産後乳汁不行者,不可服諸行血藥,緻生他病,隻可服滋養血氣藥,自然血脈旺盛,乳汁自調,可與四物湯、熟幹地黃丸、白薇丸、内補當歸丸、益陰丹、大順散、澤蘭散之類。
産後大便不通,或秘澀者,緣内無津液,腸胃幹燥,切不可用猛烈藥下之,恐生他疾,可與四物湯,加青皮去白,每服入半錢,拌勻同煎服。
更不通者,可與麻仁丸、三和散。
附:指南總論 卷下 論小兒諸疾 論小兒疹痘證小兒患瘡疹,其證乍熱乍涼,呵欠煩悶,咳嗽噴嚏,耳鼻冷及腳冷,但隻惡熱,不惡風,渾身熱甚者,或發搐或不搐,一向發熱者,此乃痘疹也。
可與升麻葛根湯、惺惺散、消毒犀角飲。
已瀉者,不可與他藥,隻服惺惺散。
論小兒瘡癬證渾身疥瘡及濕奶癬、可與清心飲、頭瘡等疾,消毒飲、化毒丹通用之,次用論小兒雀目證雀目,日間都無事,遇夜不見物者,是雀目也。
可時常與五福化毒丹,臨卧用粟米飲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