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

關燈
腸鳴洩瀉,日夜頻并,四面無顔色,肌肉消瘦,不進飲食,及疳氣羸瘦,肚大青筋,口幹煩渴,小便白濁,或發虛腫,寒熱往來,或因食甘肥,蟲動作痛,叫哭合眼,并能治之。

     幹漆(炒)丁香(各一兩)青皮(去白)京三棱(炮,各六兩)蓬莪術(半斤)上為細末,水糊為丸,如粟米大。

    每二歲兒,可服五丸,淡姜湯吞下,不拘時候,更量歲數、虛實,加減與之。

     卷之十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龍膽丸 治疳病發熱。

     龍膽草(去蘆)黃連(去須,微炒)青皮(去白)使君子(去皮,炒)上等分為細末,豬膽汁和為丸,如蘿蔔子大。

    每服二十粒,以意加減,臨卧熱水下。

     卷之十 諸湯 豆蔻湯 治一切冷氣,心腹脹滿,胸膈痞滞,哕逆嘔吐,洩瀉虛滑,水谷不消,困倦少飲食。

     丁香枝杖(七斤)甘草(炒,十一斤)白面(炒,六斤)肉豆蔻(面裹,煨,八斤)上炒鹽十三斤同為末。

    每服一錢,沸湯點服,食前。

     卷之十 諸湯 木香湯 治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脅肋脹滿,飲食減少,噫氣吞酸,嘔逆噎悶,一切氣治之。

     木香青皮(各三斤)姜黃麥柏(炒,各五斤)甘草(炒)鹽(炒,各一十一斤)蓬上為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不計時候。

     卷之十 諸湯 桂花湯 治一切冷氣,心腹刺痛,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嘔逆惡心,飲食無味。

     幹姜(炮,九兩)桂心甘草(炒,各九斤)縮砂仁(三斤十四兩)上炒鹽十四斤,同為末。

    每服一錢,沸湯點服,食前。

     卷之十 諸湯 破氣湯 治一切冷氣,攻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噫氣吞酸,嘔逆惡心,胸膈噫塞少。

     青皮(不去白)陳皮(不去白)回香(揀炒,各十二兩)杏仁(去皮、尖,麸炒,别搗)半)鹽(炒,上為末。

    每服一錢,沸湯點,食前服。

     卷之十 諸湯 玉真湯 治一切冷氣,痰逆惡心,胸膈痞悶,臍腹撮痛,口苦無味,飲食不美。

     阿魏(面裹,煨)茴香(揀淨,炒,各三斤)檀香(一斤半)胡椒(九兩)幹姜(炮,白面(炒,上為末。

    每服一錢,沸湯點服,食前。

     卷之十 諸湯 薄荷湯 消風壅,化痰涎。

    治頭昏目眩,鼻塞咽幹,心胸煩悶,精神不爽。

     荊芥穗鹽(炒,各三斤)雞蘇葉(七斤半)栝蒌根(十一兩)縮砂仁(三兩)甘草(上為末。

    每服一錢,沸湯點,食後服。

     卷之十 諸湯 紫蘇湯 調氣利膈,消痰止嗽。

    治心胸煩悶,口幹多渴。

     紫蘇葉(六斤)烏梅(去核,微炒,九斤)甘草(炒,十斤)杏仁(去皮、尖,麸炒,上炒鹽十斤同為末。

    每服一錢,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卷之十 諸湯 棗湯 治脾胃不和,幹嘔惡心,脅肋脹滿,不美飲食。

     棗(去核,一斤)生姜(洗,切,五斤)甘草(炙,锉,三斤)上三味一處拌勻,用盆器盛貯,以布蓋罨一宿,焙幹,搗為末。

    每服一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

    常服健脾胃,順氣進食。

     卷之十 諸湯 二宜湯 治冒暑引飲,冷熱不調,洩瀉多渴,心腹煩悶,痢下赤白,腹痛後重。

     桂心(四斤四兩)幹姜(砂炒,四斤)甘草(用砂炒,三十斤)杏仁(去皮、尖,砂炒上為末。

    每服一錢,沸湯點服。

    如傷暑煩渴,新水調下,不計時。

     卷之十 諸湯 濃樸湯 治脾胃虛冷,腹痛洩瀉,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嘔逆惡心,不思飲食。

     濃樸(去粗皮,十斤,用生姜二斤,制)棗(一鬥六升)丁香皮(八兩)甘草(炒,十一上為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姜三片,棗二個,擘破,同煎至七分,熱服。

    常服溫中順氣,進飲食。

    每服一錢,沸湯點服,食前。

     卷之十 諸湯 五味湯 溫中益氣。

    治胸膈痞滿,心腹刺痛,短氣噎悶,咳嗽痰唾,嘔逆惡心,不思飲五味子(洗,九斤)良姜(炒)陳皮(去白)茴香(炒,各一斤半)甘草(炒,十七斤上為末,每服二錢,沸湯點服,食前。

     卷之十 諸湯 仙術湯 辟瘟疫,除寒濕,溫脾胃,進飲食。

     蒼術(去皮,四十八斤)棗(去核,二鬥四升)幹姜(炮,二十四兩)杏仁(去皮、尖上為細末,入杏仁和勻。

    每服一錢,沸湯點服,食前。

    常服延年,明目駐顔,輕身不老 卷之十 諸湯 杏霜湯 調肺氣,利胸膈,治咳嗽,止痰逆。

     粟米(炒,一鬥六升)甘草(炒,十斤半)鹽(炒,十六斤)杏仁(去皮、尖,麸炒,上為末。

    每服一錢,沸湯點服,不拘時。

    常服悅澤顔色,光潤皮膚。

     卷之十 諸湯 生姜湯 治酒食所傷,心胸煩滿,口吐酸水,嘔逆不定,飲食無味,胸膈不快。

     幹生姜(二斤)白面(炒,三斤)甘草(炒,十三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研,上炒鹽二十二斤同為末。

    每服半錢,如茶點吃。

    常服一字,消食化痰,寬利胸膈,不拘時候。

     卷之十 諸湯 益智湯 治一切冷氣,嘔逆惡心,臍腹脅肋,脹滿刺痛,胸膈痞悶,飲食減少。

     益智仁(四斤半)京三棱(煨,一斤半)幹姜(炮,三兩)青皮蓬莪術陳皮(各上為細末。

    每服一錢,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常服順氣寬中,消宿冷,調脾胃。

     卷之十 諸湯 茴香湯 療元髒氣虛冷,臍腹脹滿,刺疼痛,不思飲食,一切冷氣,并皆治之。

    (又茴香(去土,炒,六斤)川楝子(洗,炒)陳皮(各二斤)甘草(炒,七斤)鹽(炒,上為末。

    每服一錢,如茶點吃,常服溫中益氣,利胸膈,進飲食。

     卷之十 〔寶慶新增方〕 茴香湯 治療與前茴香湯同。

     白芷(不見火)肉桂(不見火,各二兩)桔梗(焙,三十兩)茴香甘草(并炒,各六上為末。

    每服一錢,鹽少許,沸湯點,食前。

    常服寬中,益氣溫胃。

     卷之十 〔寶慶新增方〕 檀香湯 治精神不爽,頭目昏眩,心忪煩躁,志意不定。

     川芎(不見火)白芷(不見火,各二兩)桔梗(焙,三十兩)檀香(不見火,三兩)甘上為細末。

    每服一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

    調中順氣,安神定志,清爽頭目。

     卷之十 〔寶慶新增方〕 縮砂湯 治一切冷氣,心腹刺痛,胸膈痞悶,脅腹脹滿,嘔逆惡心,飲食無味,脾胃不多傷,嘔吐不止。

     縮砂仁(不見火)甘草〔炒,各十二兩(一本作各二兩)〕桔梗(焙,六十兩)丁香皮(上為細末。

    每服一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食前。

    常服消滞氣,寬胸膈,健脾胃,進飲食,止嘔吐。

     卷之十 〔寶慶新增方〕 胡椒湯 治脾胃受寒,胸膈不利,心腹疼痛,嘔逆惡心。

    常服溫暖脾胃,去寒順氣。

     紅豆肉桂(不見火,各一兩)胡椒(六兩)幹姜(焙,三兩)桔梗(焙,三十兩)甘上為細末。

    每服一大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不拘時。

     卷之十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撾脾湯 治脾胃不快,宿酲留滞,嘔吐酸水,心腹脹痛,不思飲食,傷冷洩瀉,并宜服麻油(四兩)良姜(十五兩)茴香(炒,七兩半)甘草(十一兩七錢半)上炒鹽一斤同藥炒,為細末。

    每服一錢,白湯點下。

    常服快氣,大解中酒,美進飲食。

     卷之十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小理中湯 治脾胃中和,中寒上沖,胸脅逆滿,心腹痛,飲酒過度,痰逆惡心,或時虛脹,隔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羸困,溫中逐水去濕。

    又治腸胃冷濕,洩瀉注分,腹中雷鳴,霍亂吐利,手足厥冷,胸痹心痛,逆氣結氣,并皆治之。

     蒼術(米泔浸,焙,五兩)生姜(五斤)甘草(生用,十兩)鹽(炒,十五兩)上锉碎同碾,淹一宿,焙幹,碾為細末。

    每一錢,沸湯點,空心服。

     卷之十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白梅湯 治中熱,五心煩躁,霍亂嘔吐,口幹煩渴,津液不通。

     白梅(研破,二十九斤)檀香(十四兩)甘草(十三斤半)鹽(炒,十五斤)上為末。

    每一錢,擦生姜、新汲水下。

    如酒後幹哕,惡心舌澀,如茶吃。

     卷之十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三倍湯 治脾胃中和,胸膈悶滿,飲食不化,嘔逆惡心,或霍亂嘔吐,心腹刺痛,腸鳴谷不分。

     草豆蔻仁(二兩)甘草(一兩)生姜鹽(炒,各五兩)上件拌和勻,入瓷器内淹一宿,焙幹,為末。

    沸湯點服。

     卷之十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鐵刷湯 治胃氣不和,心腹疼痛,飲酒過度,嘔哕惡心,脾痛翻胃,内感風冷,腸鳴洩血氣刺痛,并皆治之。

     香附子(六兩)桔梗(一斤半)甘草(一斤)幹姜(半斤)肉桂(去粗皮,四兩)茴香上除肉桂外,同炒,為細末。

    每服一錢,入鹽少許,沸湯點下。

    常服快氣,不拘時候。

     卷之十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快湯 大治脾胃虛冷,酒食所傷,胸膈不快,嘔逆惡心,吞酸吐水,口淡舌澀,不思飲宜服之。

     甘草(炙,十八兩)幹姜(炮,二斤半)粟米(炒,三十兩)桔梗(炒,三斤)上炒鹽一百二十錢重,同為細末。

    每服一錢,沸湯點,食前。

     卷之十 諸香 芬積香 沉香(锉,二十五兩)箋香檀香(锉,茶青浸,炒黃)甲香(炭火煮兩日,以蜜、酒各十兩)腦子(研,三兩)梅花腦(研,二兩)上除研藥外,為細末,用蜜十兩煉,同研藥,常法燒。

     卷之十 諸香 衙香 甲香(制法同前)沉香(锉)箋香(锉,各六兩)腦子(研)麝香(研,各九兩)牙硝香)上為末,入研藥,用蜜搜和令勻,如常法燒。

     卷之十 諸香 降真香 紫檀香(锉,三十兩,建茶末一兩,湯調濕,拌勻,慢火炒,勿焦,未氣盡為度)白茅不用滓,熬成霜淨)丁香皮霍香上為末,入研藥,煉蜜搜和,如常法燒。

     玄參(揀淨,各五兩)香白芷藿香(锉,各三兩)香附子(揀淨)甘松(揀淨,各十 卷之十 諸香 清遠香 降真香(紫藤者)零陵香茅香(各六兩)丁香皮上為末,煉蜜搜和,用如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