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關燈
卷之八 治雜病 耆婆萬病丸 治七種癖塊,五種癫病,十種注忤,七種飛屍,十二種蠱毒,五種黃病,十種水病,八種大風,十二種痹,并風入頭,眼暗漠漠,及上氣咳嗽,喉中得卧,飲食不作肌膚,五髒滞氣,積聚不消,壅閉不通,心腹脹滿,連及胸背流入四肢,或腹叉心膈氣滿,時定時發,十年、二十年不瘥。

    五種下痢,疳蟲、諸蟲。

    上下冷熱,久積痰飲,令人多眠睡,消瘦無力,蔭入骨髓,便成飲食嘔逆,腰腳酸疼,四肢沉重,不能久行久立。

    婦人因産,冷入子髒,不通,胞中瘀血冷滞,出流不盡,時時疼痛為患,或因此斷産,并小兒赤耳聾、鼻塞等病。

    服此藥,以三丸為一劑,服不過三劑,萬病悉除,說無名之。

    瘧病,未發前服一丸,未瘥,如前更服。

     芍藥肉桂(去粗皮)芎(不見火)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幹姜(炮)防赤)茯苓(研飛)蒲黃(微炒)前胡(去蘆)大戟(锉,炒)葶苈(炒)麝香(研)細辛(去苗)雄黃(研飛)朱砂(研飛蚣(十二節,去頭、足,炙)芫青(二十八枚用)石蜥蜴(去頭、尾、足,炙,四寸)上為細末,入研藥勻,煉蜜為丸,如小豆大,若一歲以下小兒有疾者,令乳母服兩小豆大,亦以吐利為度。

    近病及卒病用多服,積久疾病即少服,常服微溏利為度。

    卒病欲死,服一、二丸,取吐利即瘥;卒中惡,口噤,服二丸,漿一合下,利即瘥;五注鬼刺客忤,服二丸。

    男、女邪病歌哭,腹大如妊身,服二丸,日三、夜一,間食服之。

    蠱毒吐血,腹痛如刺,服二丸,不瘥,更服。

    瘧病,未發前服一丸,未瘥,更服。

    諸有痰飲者,服三丸。

    冷癖,服三丸,日三服,皆間食,常令微溏利。

    宿食不消,服二丸,取利。

    瘕症積聚,服二丸,日三服。

    拘急,心腹脹滿,心痛,服三丸。

    上氣嘔逆,胸滿不得卧,服二丸,不瘥,更服。

    大痢,服二丸,日三服。

    疳濕,服二丸,以一丸如杏仁大,和醋二合,灌下部中。

    水病,服三丸,日再服,間食服之,瘥止,人弱,即隔日服。

    頭痛惡寒,服二丸,複取汗。

    傷寒天行,服二丸,日三服,間食服之。

    小便不通,服二丸,不瘥,明日再服。

    大便不通,服三丸,又内一丸下部中即通。

    耳聾、耳,以綿裹如棗核,塞之。

    鼻衄,服二丸。

    癰腫、疔腫、破腫,内一丸如麻子大,日一敷之,根亦自出。

    犯疔腫血出,以豬脂和塗,有孔,内孔中,瘥。

     癞瘡,以酢泔洗訖,取藥和豬脂敷之;漏瘡有孔,以一丸内孔中,和豬脂敷上。

    痔瘡,塗綿筋上,内孔中,日别易,瘥止。

    瘰,以酢和塗上,瘥。

    癬瘡,以布揩令汗出,以酢和塗上,日一易,瘥,止。

    胸、背、腰、脅腫,以醋和敷腫上,日一易,又服二丸。

    諸冷瘡積年不瘥,以酢和,塗之。

    惡刺,以一丸内瘡孔中,即瘥。

    蝮蛇螫,以少許内螫處,若毒入腹,心煩欲絕者,服三丸。

    蜂螫,以少許敷之瘥。

    婦人諸疾,胞衣不下,服二丸。

    小兒驚痫,服一丸如米許,以塗乳,令嗍之,看兒大小加減。

    小兒客忤,服一丸如米,和乳塗乳頭,令嗍之。

    以意量之。

    蠍螫,以少許敷之瘥。

    小兒乳不消,心腹脹滿,服一丸如米許,塗乳頭令嗍之,即瘥。

     卷之八 治雜病 神應丸 治腎經不足,風冷乘之,腰痛如折,引背膂俯仰不利,轉側亦難,或因役用過于腎,或因寝冷濕,地氣傷腰,或因墜堕傷損,或因風寒客搏,皆令腰痛,并皆治威靈仙(去土,二十兩)當歸肉桂(去粗皮,各十兩)上為末,以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溫酒或煎茴香湯下,食前服。

    婦人煎桂心湯下,加至二十丸。

    有孕婦人不得服,忌食茗。

     卷之八 治雜病 集效丸 治因髒腑虛弱,或多食甘肥,緻蛔蟲動作,心腹攪痛,發作腫聚,往來上下,腹中煩熱,口吐涎沫,即是蛔咬,宜服此藥,若積年不瘥,服之亦愈。

    又療下部癢痛。

     大黃(锉,炒)十五兩木香(不見火)槟榔诃黎勒(煨,去核,酒浸,焙幹)附子(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食前,橘皮湯下,婦人醋湯下。

     卷之八 治雜病 乳香丸 治諸痔下血,肛邊生肉,或結核腫疼,或生瘡癢痛,或大便艱難,肛腸脫出。

     下血,無問新久,及諸,根在髒腑,悉能治之。

     枳殼(去瓤,麸炒)牡蛎(火)荜澄茄芫青(去頭、翅、足,糯米炒,以米黃色為上為末,粟米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至十五丸。

    如治腸風,臘茶清下。

    諸痔,煎薤白湯下。

    諸,煎鐵屑湯下,并食前服。

     卷之八 治雜病 解毒雄黃丸 解毒,治纏喉風及急喉痹,卒然倒仆,失音不語,或牙關緊急,不省人事。

     郁金雄黃(研飛,各一分)巴豆(去皮,出油,十四個)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用熱茶清下七丸,吐出頑涎,立便蘇省,未吐再服。

    如至死者,心頭猶熱,灌藥不下,即以刀、尺、鐵匙斡開口灌之,藥下喉嚨,無有不活,吐瀉些小無妨。

    及治上膈壅熱,痰涎不利,咽喉腫痛,赤眼癰腫,一切毒熱,并宜服之。

    如小兒患喉嚨赤腫,及驚熱痰涎壅塞,服二丸或三丸,量兒大小加減。

     卷之八 治雜病 克效餅子 治一切瘧病,發作有時,先覺伸欠,乃作寒栗,鼓振頤颔,中外皆寒,腰脊既已,内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飲冷,或痰積胸中,煩滿欲嘔,或先熱後寒,或寒多熱少,或熱多寒少,或寒熱相半,或但熱不寒,或但寒不熱,或一日一發,或一發後六、七日再發,并能主之。

     甘草()綠豆末荷葉(,各五兩)定粉(研)龍腦(研)麝香(研,各半兩)金上為末,煉蜜搜和,每兩作二十丸,捏扁,以金箔為衣。

    每服一餅子,以新汲水磨化。

     日發者,未發前服之。

    間日者,不發夜服。

    隔數日發者,前一日夜服。

    連日者,淩晨服。

     卷之八 治雜病 烏梅丸 治髒寒蛔蟲動作,上入膈中,煩悶嘔吐,時發時止,得時即嘔,常自吐蛔有此之蛔厥,此藥主之。

    又治久痢。

     烏梅(三百個)黃柏(炙)細辛(去苗)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人參(姜(炮,十兩上異搗,篩,合治之,以醋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鬥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内臼中與煉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溫米飲下,食前服。

     卷之八 治雜病 神助散 (舊名葶苈散)治十種水氣,面目,四肢、遍身俱腫,以手按急,不得安卧,腹大腫脹,口苦舌幹,小便赤澀,大便不利。

     澤瀉(二兩)椒目(一兩半)豬苓(去黑皮,二兩)黑牽牛(微炒,取末,二兩半)葶上為細末。

    每服以蔥白三莖,漿水一盞,煎至半盞,入酒半盞,調藥三錢,絕早面向東服。

    如人行十裡久,以漿水蔥白煮稀粥,至蔥爛,入酒五合熱啜,量人啜多少,須啜一升許。

    不得吃鹽并面。

    自早至午,當利小便三、四升,或大便利,喘定腫減七分,隔日再服。

    既平之後,必須大将息,及斷鹽、房室等三年。

     卷之八 治雜病 立效散 治下焦結熱,小便黃赤,淋閉疼痛,或有血出,及大小便俱出血者,亦宜服之山栀子(去皮,炒,半兩)瞿麥穗(一兩)甘草(炙,三分)上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