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關燈
小
中
大
鼎,醋調赤石脂封口鐵線紮縛曬幹,鹽泥固濟,用炭二十斤,如鼎子裂,筆蘸赤石脂頻抹其處。
火盡為度,宿取出,研為細末,糯米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三粒,空心,棗湯、米飲、井華水、人湯任下,量病輕重增至五、七粒。
忌豬、羊血,綠豆粉、冷滑之物。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上丹 養五髒,補不足,固真元,調二氣,和榮衛,保神守中,久服輕身耐老,健力美降心火,交腎水,益精氣。
男子絕陽,庶事不興。
女子絕陰,不能妊娠。
腰膝重痛敗,面色黧黑,心勞志昏,寤寐恍惚,煩愦多倦,餘瀝夢遺,膀胱邪熱,五勞七傷瘦,上熱下冷,難任補藥,服之半月,陰陽自和,容色肌肉光潤悅澤。
開心意,安飲食,養胃氣。
五味子(半斤)蛇床子百部根(酒浸一宿)菟絲子(酒浸,别研)白茯苓肉苁蓉(藥遠志(去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食前溫酒、鹽湯任下三十丸。
春煎幹棗湯;夏加五味子四兩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鹿茸四斤丸 治肝腎虛熱淫于内,緻筋骨痿弱,不自勝持,起居須人,足不任地,驚恐作,飲食無味,不生氣力,諸虛不足。
肉苁蓉(酒浸)天麻鹿茸(燎去毛,酥炙)菟絲子(酒浸通軟,别研細)熟地黃牛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溫酒、米湯,食前下。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玄兔丹 治三消渴利神藥,常服禁遺精,止白濁,延年。
菟絲子(酒浸通軟,乘濕研,焙幹,别取末,十兩)五味子(酒浸,别為末,稱七兩)白上為末,别碾幹山藥末六兩,将所浸酒餘者添酒煮糊,搜和得所,搗數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湯下,空心食前。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龍齒鎮心丹 治心腎氣不足,驚悸健忘,夢寐不安,遺精面少色,足胫酸疼。
龍齒(水飛)遠志(去心,炒)天門冬(去心)熟地黃山藥(各六兩,炒)茯神麥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溫酒、米湯任下。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羊肉丸 治真陽耗竭,下元傷憊,耳葉焦枯,面色黧黑,腰重腳弱,元氣衰微。
常服固益精駐顔。
川楝子(炒)續斷(炒,去絲)茯苓茴香補骨脂(炒)附子(炮,去皮、臍)葫蘆皮、尖,别上為末,精羊肉四兩,酒煮爛,研極細,入面煮糊,丸如梧桐子大。
鹽湯、溫酒,空心任下三、五十丸。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苁蓉大補丸 治元髒虛憊,血氣不足,白濁遺洩,自汗自利,口苦舌幹,四肢羸瘦,婦之。
木香(炮)附子(炮,去皮、臍)茴香(炒)肉苁蓉(酒浸)川椒(炒去汗,各十兩)澤瀉葫蘆巴上為細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鹽酒、鹽湯空腹任下三、五十丸。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十四友丸 補心腎虛,怔忪昏愦,神志不甯,睡卧不安。
故《經》曰:“髒有所傷,情不能知其病,則卧不安。
”熟地黃白茯苓白茯神(去木)人參酸棗仁(炒)柏子仁(别研)紫石英(别研)砂(别研,上為末,同别研四味,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食後棗湯下。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鐘乳白澤丸 治丈夫諸虛百損,五勞七傷,真氣不足,元髒不固,神志俱耗,筋力頓衰耳内虛鳴,心腹急痛,氣逆嘔吐,痰嗽喘促,胸膈脹悶,脾洩下痢,遺精便濁脈微欲絕。
婦人血海虛冷,崩漏不止,赤白帶下,經候不調,臍腹時痛,面無進。
但是一切虛勞之疾,并宜服之。
白檀香(取末)滴乳香(别研,各一兩)陽起石(令通紅,研)附子(炮,去皮、臍,上和勻,滴水搜成劑,分作六十丸。
每服一丸,水一盞,煎化及七分盞,空心熱服,如急病,不拘時。
久服補益精血,助陽消陰,安心神,定魂魄,延年增壽,起死回生。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三建湯 治真氣不足,元陽久虛,寒邪攻沖,肢節煩疼,腰背酸痛,自汗厥冷,大便滑白濁,及中風涎潮,不省人事,傷寒陰證,厥逆脈微,皆可服之。
天雄(炮,去皮、臍)附子(炮,去皮、臍)大川烏(炮,去皮、臍,各等分)上為粗末。
每服四錢,水二盞,生姜十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十全飲 治諸虛百損,榮衛不和,形體羸瘦,面色痿黃,腳膝酸疼,腰背倦痛,頭眩耳舌幹,骨熱内煩,心忪多汗,飲食進退,寒熱往來,喘嗽吐衄,遺精失血。
婦人崩不調。
凡病後未複舊,及憂慮傷動血氣,此藥平補有效,最宜服之。
熟幹地黃白茯苓人參桂(去粗皮,不見火)川當歸(去蘆)白芍藥川芎白術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卷之五 治痼冷 (附消渴) 卷之五 治痼冷 二氣丹 助陽消陰,正氣溫中。
治内虛裡寒,冷氣攻擊,心脅臍腹,脹滿刺痛,洩利無不止,自汗時出,小便不禁,陽氣漸微,手足厥冷,及傷寒陰證,霍亂轉筋,久下氣羸困,一切虛寒痼冷,并宜服之。
硫黃(細研)肉桂(去皮,為末,各一分)幹姜(炮,為末)朱砂(研為衣,各二錢)上并研勻,用細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煎艾鹽湯放冷下,空心食前服。
卷之五 治痼冷 崔氏烏頭丸 治風冷邪氣,入乘心絡,或腑髒暴感風寒,上乘于心,令人卒然心痛,或乍甚,經久不瘥,并宜服之。
附子(炮,去皮、臍)川烏(炮,去皮、臍)赤石脂(各三兩)蜀椒(去目及閉口者,上六件搗,羅細末,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丸,溫酒下,覺至痛處,痛即止。
若不止,加至五、六丸,以知為度。
若早朝服,無所覺,至午時再服三丸,夜又服三丸。
若久心痛,每旦服三丸,稍加至十丸,盡一劑遂終身不發。
忌豬肉、生蔥。
卷之五 治痼冷 曹公卓鐘乳丸 主五勞七傷,肺損氣急。
療丈夫衰老,陽氣絕,手足冷,心中少氣,髓煩,口幹不能食。
此藥下氣消食,長肌和中,安五髒,除萬病。
菟絲子(酒浸,搗,焙)石斛(去根,各一兩)鐘乳粉(二兩)吳茱萸(湯洗七次,炒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七丸,空心,溫酒或溫湯、米飲下,日再。
服訖行數百步,飲溫酒三合,複行二、三百步,覺口胸内熱稍定,即食幹飯豆醬,過一日食如常,須暖将息。
不得聞見屍穢等氣,亦不可食粗、臭、陳惡食。
初服七日内勿為陽事,過七日後任性,然亦不宜傷多。
服過半劑覺有效,即相續服三劑,終身更無所忌。
卷之五 治痼冷 金液丹 固真氣,暖丹田,堅筋骨,壯陽道,除久寒痼冷,補勞傷虛損。
治男子腰腎久積聚,脅下冷癖,腹中諸蟲,失精遺溺,形羸力劣,腳膝疼弱,冷風頑痹,上氣衄寒熱,霍亂轉筋,虛滑不利。
又治痔濕生瘡,下血不止。
及婦人血結寒熱,陰硫黃(淨揀去砂石,十兩,研細飛過,用瓷盒子盛,以水和赤石脂封口,以鹽泥固濟,曬幹,地内先埋一小罐子,盛水令滿,安盒子在上,用泥固濟訖,慢火養七日七夜,候足,加頂火一斤,候冷取出,研為細末)上藥末一兩,用蒸餅一兩,湯浸,握去水,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多至百丸,溫米飲下,空心服之。
又治傷寒陰證,身冷脈微,手足厥逆,或吐或利,或自汗自止,或小便不禁,不拘丸數,宜并服之。
得身熱脈出為度。
卷之五 治痼冷 橘皮煎丸 治久虛積冷,心腹疼痛,嘔吐痰水,飲食減少,脅肋虛滿,臍腹弦急,大腸虛滑,小便利數,肌膚瘦悴,面色痿黃,肢體怠惰,腰膝緩弱。
及治癖積聚,上氣咳嗽,腸風痔。
婦人血海虛冷,赤白帶下,久無子息,并宜服之。
當歸(去蘆,先焙)萆濃樸(去粗皮,姜汁制)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幹)如粉)石斛(者,焙幹)鹿茸(茄子搗)三棱(煨熟,乘熱搗碎十五兩)上為細末,用酒五升,于銀、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卻将諸藥末入在内,一處攪和搜勻,仍入臼内,搗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鹽湯亦得。
卷之五 治痼冷 附子理中丸 治脾胃冷弱,心腹絞痛,嘔吐洩利,霍亂轉筋,體冷微汗,手足厥寒,心雷鳴,嘔哕不止,飲食不進,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
附子(炮,去皮、臍)人參(去蘆)幹姜(炮)甘草(炙)白術(各三兩)上為細末,用煉蜜和為丸,每兩作一十丸。
每服一丸,以水一盞化破,煎至七分,稍熱服之,空心食前。
卷之五 治痼冷 北亭丸 治脾元氣弱,久積陰冷,心腹脅肋,脹滿刺痛,面色青黃,肌體瘦弱,怠惰嗜多傷,噫氣吞酸,哕逆惡心,腹中虛鳴,大便洩利,胸膈痞塞,食飲不下,嘔哕霍轉筋,及五膈五噎,癖瘕聚,翻胃吐食,久痛久痢,并皆治之。
縮砂仁胡椒肉桂(去粗皮)濃樸(去粗皮,姜汁炙)附子(炮,去皮、臍)川芎北亭(即半)阿魏(醋化上為末,用銀、石鍋,内入好酒,醋五升,白沙蜜一十兩,先下北亭、阿魏、青鹽三味,并好頭面一升,同煎稠粘,便下藥末半斤以來,更煎如稀面糊,漸漸入藥末煎得所,離火取出,更以幹藥末和搜成劑,更搗一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微嚼破,用生姜鹽湯下,溫酒亦得,空心服之。
忌羊血、豉汁。
卷之五 〔紹興續添方〕 沉香荜澄茄散 治下經不足,内挾積冷,臍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黃,手足厥冷,困倦,髒腑自利,小便滑數。
附子(炮,去皮、臍)四兩沉香荜澄茄葫蘆巴(微炒)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烏(炮,去上同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入鹽末少許,煎八分,去滓,稍熱服之。
如盲腸、小腸一切氣痛,服之有效,空心,食前服。
卷之五 〔寶慶新增方〕 清心蓮子飲 治心中蓄積,時常煩躁,因而思慮勞力,憂愁抑郁,是緻小便白濁,或有洩,遺瀝澀痛,便赤如血;或因酒色過度,上盛下虛,心火炎上,肺金受克,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婦人帶下赤白;及病後氣不收斂,心煩熱。
藥性溫平,不冷不熱,常服清心養神,秘精補虛,滋潤腸胃,調順血黃芩麥門冬(去心)地骨皮車前子甘草(炙,各半兩)石蓮肉(去心)白茯苓上锉散。
每三錢,麥門冬十粒,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冷,空心,食前服發熱加柴胡、薄荷煎。
卷之五 〔寶慶新增方〕 獨活寄生湯 治腎氣虛弱,腰背疼痛,此病因卧冷濕地當風所得,不時速治,流入腳膝緩弱疼重。
或腰痛腳重、攣痹,宜急服此。
獨活(三兩)桑寄生(《古今錄驗》用續斷,即寄生亦名,非正續斷)當歸(酒浸,焙皮)防風(草(炙,各
火盡為度,宿取出,研為細末,糯米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三粒,空心,棗湯、米飲、井華水、人湯任下,量病輕重增至五、七粒。
忌豬、羊血,綠豆粉、冷滑之物。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上丹 養五髒,補不足,固真元,調二氣,和榮衛,保神守中,久服輕身耐老,健力美降心火,交腎水,益精氣。
男子絕陽,庶事不興。
女子絕陰,不能妊娠。
腰膝重痛敗,面色黧黑,心勞志昏,寤寐恍惚,煩愦多倦,餘瀝夢遺,膀胱邪熱,五勞七傷瘦,上熱下冷,難任補藥,服之半月,陰陽自和,容色肌肉光潤悅澤。
開心意,安飲食,養胃氣。
五味子(半斤)蛇床子百部根(酒浸一宿)菟絲子(酒浸,别研)白茯苓肉苁蓉(藥遠志(去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食前溫酒、鹽湯任下三十丸。
春煎幹棗湯;夏加五味子四兩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鹿茸四斤丸 治肝腎虛熱淫于内,緻筋骨痿弱,不自勝持,起居須人,足不任地,驚恐作,飲食無味,不生氣力,諸虛不足。
肉苁蓉(酒浸)天麻鹿茸(燎去毛,酥炙)菟絲子(酒浸通軟,别研細)熟地黃牛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溫酒、米湯,食前下。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玄兔丹 治三消渴利神藥,常服禁遺精,止白濁,延年。
菟絲子(酒浸通軟,乘濕研,焙幹,别取末,十兩)五味子(酒浸,别為末,稱七兩)白上為末,别碾幹山藥末六兩,将所浸酒餘者添酒煮糊,搜和得所,搗數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湯下,空心食前。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龍齒鎮心丹 治心腎氣不足,驚悸健忘,夢寐不安,遺精面少色,足胫酸疼。
龍齒(水飛)遠志(去心,炒)天門冬(去心)熟地黃山藥(各六兩,炒)茯神麥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溫酒、米湯任下。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羊肉丸 治真陽耗竭,下元傷憊,耳葉焦枯,面色黧黑,腰重腳弱,元氣衰微。
常服固益精駐顔。
川楝子(炒)續斷(炒,去絲)茯苓茴香補骨脂(炒)附子(炮,去皮、臍)葫蘆皮、尖,别上為末,精羊肉四兩,酒煮爛,研極細,入面煮糊,丸如梧桐子大。
鹽湯、溫酒,空心任下三、五十丸。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苁蓉大補丸 治元髒虛憊,血氣不足,白濁遺洩,自汗自利,口苦舌幹,四肢羸瘦,婦之。
木香(炮)附子(炮,去皮、臍)茴香(炒)肉苁蓉(酒浸)川椒(炒去汗,各十兩)澤瀉葫蘆巴上為細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鹽酒、鹽湯空腹任下三、五十丸。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十四友丸 補心腎虛,怔忪昏愦,神志不甯,睡卧不安。
故《經》曰:“髒有所傷,情不能知其病,則卧不安。
”熟地黃白茯苓白茯神(去木)人參酸棗仁(炒)柏子仁(别研)紫石英(别研)砂(别研,上為末,同别研四味,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食後棗湯下。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鐘乳白澤丸 治丈夫諸虛百損,五勞七傷,真氣不足,元髒不固,神志俱耗,筋力頓衰耳内虛鳴,心腹急痛,氣逆嘔吐,痰嗽喘促,胸膈脹悶,脾洩下痢,遺精便濁脈微欲絕。
婦人血海虛冷,崩漏不止,赤白帶下,經候不調,臍腹時痛,面無進。
但是一切虛勞之疾,并宜服之。
白檀香(取末)滴乳香(别研,各一兩)陽起石(令通紅,研)附子(炮,去皮、臍,上和勻,滴水搜成劑,分作六十丸。
每服一丸,水一盞,煎化及七分盞,空心熱服,如急病,不拘時。
久服補益精血,助陽消陰,安心神,定魂魄,延年增壽,起死回生。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三建湯 治真氣不足,元陽久虛,寒邪攻沖,肢節煩疼,腰背酸痛,自汗厥冷,大便滑白濁,及中風涎潮,不省人事,傷寒陰證,厥逆脈微,皆可服之。
天雄(炮,去皮、臍)附子(炮,去皮、臍)大川烏(炮,去皮、臍,各等分)上為粗末。
每服四錢,水二盞,生姜十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十全飲 治諸虛百損,榮衛不和,形體羸瘦,面色痿黃,腳膝酸疼,腰背倦痛,頭眩耳舌幹,骨熱内煩,心忪多汗,飲食進退,寒熱往來,喘嗽吐衄,遺精失血。
婦人崩不調。
凡病後未複舊,及憂慮傷動血氣,此藥平補有效,最宜服之。
熟幹地黃白茯苓人參桂(去粗皮,不見火)川當歸(去蘆)白芍藥川芎白術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卷之五 治痼冷 (附消渴) 卷之五 治痼冷 二氣丹 助陽消陰,正氣溫中。
治内虛裡寒,冷氣攻擊,心脅臍腹,脹滿刺痛,洩利無不止,自汗時出,小便不禁,陽氣漸微,手足厥冷,及傷寒陰證,霍亂轉筋,久下氣羸困,一切虛寒痼冷,并宜服之。
硫黃(細研)肉桂(去皮,為末,各一分)幹姜(炮,為末)朱砂(研為衣,各二錢)上并研勻,用細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煎艾鹽湯放冷下,空心食前服。
卷之五 治痼冷 崔氏烏頭丸 治風冷邪氣,入乘心絡,或腑髒暴感風寒,上乘于心,令人卒然心痛,或乍甚,經久不瘥,并宜服之。
附子(炮,去皮、臍)川烏(炮,去皮、臍)赤石脂(各三兩)蜀椒(去目及閉口者,上六件搗,羅細末,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丸,溫酒下,覺至痛處,痛即止。
若不止,加至五、六丸,以知為度。
若早朝服,無所覺,至午時再服三丸,夜又服三丸。
若久心痛,每旦服三丸,稍加至十丸,盡一劑遂終身不發。
忌豬肉、生蔥。
卷之五 治痼冷 曹公卓鐘乳丸 主五勞七傷,肺損氣急。
療丈夫衰老,陽氣絕,手足冷,心中少氣,髓煩,口幹不能食。
此藥下氣消食,長肌和中,安五髒,除萬病。
菟絲子(酒浸,搗,焙)石斛(去根,各一兩)鐘乳粉(二兩)吳茱萸(湯洗七次,炒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七丸,空心,溫酒或溫湯、米飲下,日再。
服訖行數百步,飲溫酒三合,複行二、三百步,覺口胸内熱稍定,即食幹飯豆醬,過一日食如常,須暖将息。
不得聞見屍穢等氣,亦不可食粗、臭、陳惡食。
初服七日内勿為陽事,過七日後任性,然亦不宜傷多。
服過半劑覺有效,即相續服三劑,終身更無所忌。
卷之五 治痼冷 金液丹 固真氣,暖丹田,堅筋骨,壯陽道,除久寒痼冷,補勞傷虛損。
治男子腰腎久積聚,脅下冷癖,腹中諸蟲,失精遺溺,形羸力劣,腳膝疼弱,冷風頑痹,上氣衄寒熱,霍亂轉筋,虛滑不利。
又治痔濕生瘡,下血不止。
及婦人血結寒熱,陰硫黃(淨揀去砂石,十兩,研細飛過,用瓷盒子盛,以水和赤石脂封口,以鹽泥固濟,曬幹,地内先埋一小罐子,盛水令滿,安盒子在上,用泥固濟訖,慢火養七日七夜,候足,加頂火一斤,候冷取出,研為細末)上藥末一兩,用蒸餅一兩,湯浸,握去水,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多至百丸,溫米飲下,空心服之。
又治傷寒陰證,身冷脈微,手足厥逆,或吐或利,或自汗自止,或小便不禁,不拘丸數,宜并服之。
得身熱脈出為度。
卷之五 治痼冷 橘皮煎丸 治久虛積冷,心腹疼痛,嘔吐痰水,飲食減少,脅肋虛滿,臍腹弦急,大腸虛滑,小便利數,肌膚瘦悴,面色痿黃,肢體怠惰,腰膝緩弱。
及治癖積聚,上氣咳嗽,腸風痔。
婦人血海虛冷,赤白帶下,久無子息,并宜服之。
當歸(去蘆,先焙)萆濃樸(去粗皮,姜汁制)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幹)如粉)石斛(者,焙幹)鹿茸(茄子搗)三棱(煨熟,乘熱搗碎十五兩)上為細末,用酒五升,于銀、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卻将諸藥末入在内,一處攪和搜勻,仍入臼内,搗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鹽湯亦得。
卷之五 治痼冷 附子理中丸 治脾胃冷弱,心腹絞痛,嘔吐洩利,霍亂轉筋,體冷微汗,手足厥寒,心雷鳴,嘔哕不止,飲食不進,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
附子(炮,去皮、臍)人參(去蘆)幹姜(炮)甘草(炙)白術(各三兩)上為細末,用煉蜜和為丸,每兩作一十丸。
每服一丸,以水一盞化破,煎至七分,稍熱服之,空心食前。
卷之五 治痼冷 北亭丸 治脾元氣弱,久積陰冷,心腹脅肋,脹滿刺痛,面色青黃,肌體瘦弱,怠惰嗜多傷,噫氣吞酸,哕逆惡心,腹中虛鳴,大便洩利,胸膈痞塞,食飲不下,嘔哕霍轉筋,及五膈五噎,癖瘕聚,翻胃吐食,久痛久痢,并皆治之。
縮砂仁胡椒肉桂(去粗皮)濃樸(去粗皮,姜汁炙)附子(炮,去皮、臍)川芎北亭(即半)阿魏(醋化上為末,用銀、石鍋,内入好酒,醋五升,白沙蜜一十兩,先下北亭、阿魏、青鹽三味,并好頭面一升,同煎稠粘,便下藥末半斤以來,更煎如稀面糊,漸漸入藥末煎得所,離火取出,更以幹藥末和搜成劑,更搗一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微嚼破,用生姜鹽湯下,溫酒亦得,空心服之。
忌羊血、豉汁。
卷之五 〔紹興續添方〕 沉香荜澄茄散 治下經不足,内挾積冷,臍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黃,手足厥冷,困倦,髒腑自利,小便滑數。
附子(炮,去皮、臍)四兩沉香荜澄茄葫蘆巴(微炒)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烏(炮,去上同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入鹽末少許,煎八分,去滓,稍熱服之。
如盲腸、小腸一切氣痛,服之有效,空心,食前服。
卷之五 〔寶慶新增方〕 清心蓮子飲 治心中蓄積,時常煩躁,因而思慮勞力,憂愁抑郁,是緻小便白濁,或有洩,遺瀝澀痛,便赤如血;或因酒色過度,上盛下虛,心火炎上,肺金受克,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婦人帶下赤白;及病後氣不收斂,心煩熱。
藥性溫平,不冷不熱,常服清心養神,秘精補虛,滋潤腸胃,調順血黃芩麥門冬(去心)地骨皮車前子甘草(炙,各半兩)石蓮肉(去心)白茯苓上锉散。
每三錢,麥門冬十粒,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冷,空心,食前服發熱加柴胡、薄荷煎。
卷之五 〔寶慶新增方〕 獨活寄生湯 治腎氣虛弱,腰背疼痛,此病因卧冷濕地當風所得,不時速治,流入腳膝緩弱疼重。
或腰痛腳重、攣痹,宜急服此。
獨活(三兩)桑寄生(《古今錄驗》用續斷,即寄生亦名,非正續斷)當歸(酒浸,焙皮)防風(草(炙,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