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關燈
小
中
大
一宿,刮去皮,切碎,取蔥白一握,同炒黃色,去蔥)上為細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卷之五 〔淳新添方〕 樂令建中湯 治血氣勞傷,五髒六腑虛損,腸鳴神倦,榮衛不和,退虛熱,除百病。
前胡細辛黃(蜜塗炙)人參桂心橘皮(去白)當歸(洗去土)白芍藥茯苓上咀。
每服四錢,姜四片,棗一個,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微熱服,不拘時候。
卷之五 〔淳新添方〕 金鈴子丸 治腎氣發動,牽引疼痛,臍腹弦急,攻沖不定。
金鈴子(去核,炒,四兩)益智仁葫蘆巴(炒)石菖蒲破故紙(炒)茴香(炒)巴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子大。
每五十丸,鹽湯、溫酒任下。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張走馬玉霜丸 療男子元陽虛損,五髒氣衰,夜夢遺洩,小便白濁,臍下冷疼,陽事不漸緻瘦弱,變成腎勞,眼昏耳鳴,腰膝酸疼,夜多盜汗,并宜服之,自然精洩,留濁去清,精神安健。
如婦人宮髒冷,月水不調,赤白帶漏,久無子息退不生,肌肉幹黃,容無光澤,并宜服此藥。
大川烏(用蚌粉半斤同炒,候裂,去蚌粉不用)川楝子(麸炒,各八兩)破故紙(炒)巴戟(去心,各四兩)茴香(焙,六兩)上件碾為細末,用酒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用酒或鹽湯下,空心食前。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降心丹 心腎不足,體熱盜汗,健忘遺精,及服熱藥過多,上盛下虛,氣血不降,小便濁不清。
常服鎮益心神,補虛養血,益丹田,秘精氣。
熟幹地黃(淨洗,酒浸,蒸,焙幹)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三兩)茯苓(去不見火)朱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煎人參湯吞下。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黃鼈甲散 治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口燥咽幹,頰赤心忪,日盜汗,胸脅不利,減食多渴,咳唾稠粘,時有膿血。
人參肉桂(去粗皮)苦梗(各一兩六錢半)生幹地黃(洗,焙幹,三兩三錢)半夏(冬(去心,焙土)柴胡(去蘆,各上锉為粗末。
每服二大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四神丹 治百病,補五髒,遠疫疠,卻岚瘴,除屍疰蠱毒,辟鬼魅邪氣。
大治男子、婦損,精髓耗傷,形羸氣乏,中滿下虛,緻水火不交,及陰陽失序,精神困倦,面色血盜汗,遺瀝失精,大便自利,小便滑數,夢寐驚恐,陽事不舉,腰腿沉重,筋脈治一切沉寒痼冷,癖疝瘕,臍腹絞痛,久瀉久痢,傷寒陰證,脈候沉微,身涼自厥冷。
婦人百病,胎髒久冷,絕孕無子,赤白帶下,月候不調,服諸藥久不瘥,悉此丹假陰陽造化之功,得天地中和之氣,即與尋常一一煉僭燥丹藥功效不同。
此髓,安魂定魄,悅澤顔色,輕身保壽。
苟不恃藥力縱情欲,久久服之,可通仙道。
雄黃雌黃硫黃朱砂(各五兩)上件研細,入瓷盒内,将馬鞭草為末,鹽泥固濟,慢火四圍燒,一日一夜取出,再研細末,以糯米粽研為糊,丸如豆大。
每服一粒,絕早空心,新汲水吞下。
妊婦不可服。
忌羊血、葵菜。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十全大補湯 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疼痛,夜夢遺精,面色萎黃,腳膝無力,一切病後氣不如舊,憂愁思慮傷動血脾腎氣弱,五心煩悶,并皆治之。
此藥性溫不熱,平補有效,養氣育神,醒邪,溫暖脾腎,其效不可具述。
人參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川芎地黃(洗,酒蒸,焙)茯苓(焙)白術(焙)甘上一十味,锉為粗末。
每服二大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子二個,同煎至七分,不拘時候溫服。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秦艽鼈甲散 治男子、婦人氣血勞傷,四肢倦怠,肌體消弱,骨節煩疼,頭昏頰赤,肢萎黃,唇焦口幹,五心煩熱,痰涎咳嗽,腰背引痛,乍起乍卧,夢寐不甯,神盜汗,口苦無味,不美飲食;及治山岚瘴氣,寒熱往來,并能治之。
荊芥(去梗)貝母(去心)天仙藤前胡(去蘆)青皮(去白)柴胡(去蘆)甘草(炙)兩,焙)白芷肉桂(去粗皮)羌活(各半兩)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稍熱服,不拘時候,酒調亦得常服養氣血,調榮衛,解倦怠。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沉香鼈甲散 治男子、婦人五勞七傷,氣血虛損,腰背拘急,手足沉重,百節酸疼,面倦怠,行動喘乏,胸膈不快,咳嗽痰涎,夜多異夢,盜汗失精,嗜卧少力,肌飲食,日漸羸弱,一切勞傷,諸虛百損,并能治之。
幹蠍(二錢半)沉香(不見火)人參(去蘆)木香(不見火)巴戟(去心)牛膝(去蘆宿,炒)川當歸(鼈甲(醋浸,去裙,炙黃豆蔻(四個)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蔥白二寸,生姜三片,棗子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小菟絲子丸 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少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幹燥,目氣短,夜夢驚恐,精神困倦,喜怒無常,悲憂不樂,飲食無味,舉動乏力,心痿緩,小便滑數,房室不舉,股内濕癢,水道澀痛,小便出血,時有遺瀝,并填骨髓,續絕傷,補五髒,去萬病,明視聽,益顔色,輕身延年,聰耳明目。
石蓮肉(二兩)菟絲子(酒浸,研,五兩)白茯苓(焙,一兩)山藥(二兩,内七錢半上為細末,用山藥糊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服。
如腳膝無力,木瓜湯下,晚食前再服。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沉香鹿茸丸 治真氣不足,下元冷憊,臍腹絞痛,脅肋虛脹,腳膝緩弱,腰背拘急,肢精光,唇口幹燥,目暗耳鳴,心忪氣短,夜多異夢,晝少精神,喜怒無時,悲盜汗,飲食無味,舉動乏力,夜夢鬼交,遺洩失精,小便滑數,時有餘瀝,陰不興,并宜服之。
沉香(一兩)附子(炮,去皮、臍,四兩)巴戟(去心,二兩)鹿茸(燎去毛,酒浸,兩)上件為細末,入麝香一錢半,别研入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四、五十粒,好酒或鹽湯空心吞下。
常服養真氣,益精髓,明視聽,悅色駐顔。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椒附丸 補虛壯氣,溫和五髒。
治下經不足,内挾積冷,臍腹弦急,痛引腰背,四肢倦黧黑,唇口幹燥,目暗耳鳴,心忪短氣,夜多異夢,晝少精神,時有盜汗,小便滑白濁,腳膝緩弱,舉動乏力,心腹脹滿,不進飲食,并宜服之。
附子(炮,去皮、臍)川椒(去目,炒出汗)槟榔(各半兩)陳皮(去白)牽牛(微炒)上八味锉碎,以好米醋,于瓷器内,用文武火煮,令幹,焙為細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鹽酒或鹽湯空心食前吞下。
婦人血海冷,當歸酒下。
洩瀉,飯飲下。
冷痢,姜湯下。
赤痢,甘草湯下。
極暖下元,治腎氣虧乏,及療腰疼。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平補鎮心丹 治證與前平補鎮心丹同。
熟幹地黃生幹地黃幹山藥天門冬麥門冬(去心)柏子仁茯神〔各四兩,(一本七兩)〕辰砂(别研為衣)苦梗(炒,各三兩)石菖蒲(節密者,十六兩)遠志(去心,以甘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飯飲吞下,溫酒亦得,漸加至五十丸。
宜常服,益精髓,養氣血,明視聽,悅色駐顔。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青娥丸 治證與前青娥丸同。
胡桃肉(三十個,去皮、膜,别研如泥)補骨脂(用芝麻同于銀器内炒熟)杜仲皮(去上為細末,入研藥令勻,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溫酒、鹽湯下,空心食前服。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威喜丸 治丈夫元陽虛憊,精氣不固,餘瀝常流,小便白濁,夢寐頻洩,及婦人血海久白漏、白淫,下部常濕,小便如米泔;或無子息。
黃蠟(四兩)白茯苓(去皮,四兩,作塊,用豬苓一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餘沸,出,曬幹,不用豬苓)上以茯苓為末,熔黃蠟搜為丸,如彈子大。
空心細嚼,滿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為度。
忌米醋,隻吃糠醋,切忌使性氣。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遠志丸 治丈夫、婦人心氣不足,腎經虛損,思慮太過,精神恍惚,健忘多驚,睡卧不耗敗,遺瀝洩精,小便白濁,虛汗盜汗,耳或聾鳴,悉主之。
遠志(去心,姜汁炒)牡蛎(,取粉,各二兩)白茯苓(去皮)人參幹姜(炮)辰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粒,空心,食前,煎燈心鹽湯下,溫酒亦可。
此藥性溫無毒,常服補益心腎,聰明耳目,定志安神,滋養氣血。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小安腎丸 治腎氣虛乏,下元冷憊,夜多旋溺,肢體倦怠,漸覺羸瘦,腰膝沉重,嗜卧昏愦,耳作蟬鳴,面無顔色,洩瀉腸鳴,眼目昏暗,牙齒蛀痛,并皆治之。
香附子川烏川楝子(以上各一斤,用鹽四兩,水四升同煮,候幹锉,焙)熟幹地黃上六味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卧服,鹽湯、鹽酒任下。
常服補虛損,益下元。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三建丹 壯元陽,補真氣。
治勞傷虛損,下經衰竭,腎氣不固,精溺遺失,髒腑自利,或脈理如絲,形肉消脫,或惡聞食氣,聲嘶失音。
陽起石(火通紅)附子(炮,去皮、臍)鐘乳粉(各等分)上為細末和勻,用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米飲送下,食前服忌豉汁、羊血。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伏火二氣丹 治真元虛損,精髓耗傷,腎氣不足,面黑耳焦,下虛上盛,頭目眩暈,心吐逆,虛勞盜汗,水氣喘滿,全不入食。
婦人血氣久冷,崩中漏下,症瘕塊癖造化之功,濟心腎交養之妙,大補諸虛。
硫黃(四兩)黑錫水銀丁香(不見火)幹姜(各半兩)上先熔黑錫,後下水銀,結砂子,與硫黃一處,再研成黑灰色,次入餘藥研勻,用生姜自然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粒至十五粒,濃煎生姜湯下,空心,食前。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靈砂 性溫無毒,主五髒百病,益精養神,補氣明目,安魂魄,通血脈,止煩滿,殺邪治榮衛不交養,陰陽不升降,上盛下虛,頭旋氣促,心腹冷痛,翻胃吐逆,霍亂轉筋滑洩,赤白下痢。
久服通神,輕身不老,令人心靈。
此丹按仙經服餌之法,會五行符體性輕清,不随煙焰飛走,男女老幼皆可服。
水銀(一斤)硫黃(四兩)上二味,用新鐵铫炒成砂子,或有煙焰即以醋灑,候研細,入水火
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卷之五 〔淳新添方〕 樂令建中湯 治血氣勞傷,五髒六腑虛損,腸鳴神倦,榮衛不和,退虛熱,除百病。
前胡細辛黃(蜜塗炙)人參桂心橘皮(去白)當歸(洗去土)白芍藥茯苓上咀。
每服四錢,姜四片,棗一個,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微熱服,不拘時候。
卷之五 〔淳新添方〕 金鈴子丸 治腎氣發動,牽引疼痛,臍腹弦急,攻沖不定。
金鈴子(去核,炒,四兩)益智仁葫蘆巴(炒)石菖蒲破故紙(炒)茴香(炒)巴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子大。
每五十丸,鹽湯、溫酒任下。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張走馬玉霜丸 療男子元陽虛損,五髒氣衰,夜夢遺洩,小便白濁,臍下冷疼,陽事不漸緻瘦弱,變成腎勞,眼昏耳鳴,腰膝酸疼,夜多盜汗,并宜服之,自然精洩,留濁去清,精神安健。
如婦人宮髒冷,月水不調,赤白帶漏,久無子息退不生,肌肉幹黃,容無光澤,并宜服此藥。
大川烏(用蚌粉半斤同炒,候裂,去蚌粉不用)川楝子(麸炒,各八兩)破故紙(炒)巴戟(去心,各四兩)茴香(焙,六兩)上件碾為細末,用酒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用酒或鹽湯下,空心食前。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降心丹 心腎不足,體熱盜汗,健忘遺精,及服熱藥過多,上盛下虛,氣血不降,小便濁不清。
常服鎮益心神,補虛養血,益丹田,秘精氣。
熟幹地黃(淨洗,酒浸,蒸,焙幹)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三兩)茯苓(去不見火)朱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煎人參湯吞下。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黃鼈甲散 治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口燥咽幹,頰赤心忪,日盜汗,胸脅不利,減食多渴,咳唾稠粘,時有膿血。
人參肉桂(去粗皮)苦梗(各一兩六錢半)生幹地黃(洗,焙幹,三兩三錢)半夏(冬(去心,焙土)柴胡(去蘆,各上锉為粗末。
每服二大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四神丹 治百病,補五髒,遠疫疠,卻岚瘴,除屍疰蠱毒,辟鬼魅邪氣。
大治男子、婦損,精髓耗傷,形羸氣乏,中滿下虛,緻水火不交,及陰陽失序,精神困倦,面色血盜汗,遺瀝失精,大便自利,小便滑數,夢寐驚恐,陽事不舉,腰腿沉重,筋脈治一切沉寒痼冷,癖疝瘕,臍腹絞痛,久瀉久痢,傷寒陰證,脈候沉微,身涼自厥冷。
婦人百病,胎髒久冷,絕孕無子,赤白帶下,月候不調,服諸藥久不瘥,悉此丹假陰陽造化之功,得天地中和之氣,即與尋常一一煉僭燥丹藥功效不同。
此髓,安魂定魄,悅澤顔色,輕身保壽。
苟不恃藥力縱情欲,久久服之,可通仙道。
雄黃雌黃硫黃朱砂(各五兩)上件研細,入瓷盒内,将馬鞭草為末,鹽泥固濟,慢火四圍燒,一日一夜取出,再研細末,以糯米粽研為糊,丸如豆大。
每服一粒,絕早空心,新汲水吞下。
妊婦不可服。
忌羊血、葵菜。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十全大補湯 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疼痛,夜夢遺精,面色萎黃,腳膝無力,一切病後氣不如舊,憂愁思慮傷動血脾腎氣弱,五心煩悶,并皆治之。
此藥性溫不熱,平補有效,養氣育神,醒邪,溫暖脾腎,其效不可具述。
人參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川芎地黃(洗,酒蒸,焙)茯苓(焙)白術(焙)甘上一十味,锉為粗末。
每服二大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子二個,同煎至七分,不拘時候溫服。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秦艽鼈甲散 治男子、婦人氣血勞傷,四肢倦怠,肌體消弱,骨節煩疼,頭昏頰赤,肢萎黃,唇焦口幹,五心煩熱,痰涎咳嗽,腰背引痛,乍起乍卧,夢寐不甯,神盜汗,口苦無味,不美飲食;及治山岚瘴氣,寒熱往來,并能治之。
荊芥(去梗)貝母(去心)天仙藤前胡(去蘆)青皮(去白)柴胡(去蘆)甘草(炙)兩,焙)白芷肉桂(去粗皮)羌活(各半兩)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稍熱服,不拘時候,酒調亦得常服養氣血,調榮衛,解倦怠。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沉香鼈甲散 治男子、婦人五勞七傷,氣血虛損,腰背拘急,手足沉重,百節酸疼,面倦怠,行動喘乏,胸膈不快,咳嗽痰涎,夜多異夢,盜汗失精,嗜卧少力,肌飲食,日漸羸弱,一切勞傷,諸虛百損,并能治之。
幹蠍(二錢半)沉香(不見火)人參(去蘆)木香(不見火)巴戟(去心)牛膝(去蘆宿,炒)川當歸(鼈甲(醋浸,去裙,炙黃豆蔻(四個)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蔥白二寸,生姜三片,棗子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
卷之五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小菟絲子丸 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少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幹燥,目氣短,夜夢驚恐,精神困倦,喜怒無常,悲憂不樂,飲食無味,舉動乏力,心痿緩,小便滑數,房室不舉,股内濕癢,水道澀痛,小便出血,時有遺瀝,并填骨髓,續絕傷,補五髒,去萬病,明視聽,益顔色,輕身延年,聰耳明目。
石蓮肉(二兩)菟絲子(酒浸,研,五兩)白茯苓(焙,一兩)山藥(二兩,内七錢半上為細末,用山藥糊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服。
如腳膝無力,木瓜湯下,晚食前再服。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沉香鹿茸丸 治真氣不足,下元冷憊,臍腹絞痛,脅肋虛脹,腳膝緩弱,腰背拘急,肢精光,唇口幹燥,目暗耳鳴,心忪氣短,夜多異夢,晝少精神,喜怒無時,悲盜汗,飲食無味,舉動乏力,夜夢鬼交,遺洩失精,小便滑數,時有餘瀝,陰不興,并宜服之。
沉香(一兩)附子(炮,去皮、臍,四兩)巴戟(去心,二兩)鹿茸(燎去毛,酒浸,兩)上件為細末,入麝香一錢半,别研入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四、五十粒,好酒或鹽湯空心吞下。
常服養真氣,益精髓,明視聽,悅色駐顔。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椒附丸 補虛壯氣,溫和五髒。
治下經不足,内挾積冷,臍腹弦急,痛引腰背,四肢倦黧黑,唇口幹燥,目暗耳鳴,心忪短氣,夜多異夢,晝少精神,時有盜汗,小便滑白濁,腳膝緩弱,舉動乏力,心腹脹滿,不進飲食,并宜服之。
附子(炮,去皮、臍)川椒(去目,炒出汗)槟榔(各半兩)陳皮(去白)牽牛(微炒)上八味锉碎,以好米醋,于瓷器内,用文武火煮,令幹,焙為細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鹽酒或鹽湯空心食前吞下。
婦人血海冷,當歸酒下。
洩瀉,飯飲下。
冷痢,姜湯下。
赤痢,甘草湯下。
極暖下元,治腎氣虧乏,及療腰疼。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平補鎮心丹 治證與前平補鎮心丹同。
熟幹地黃生幹地黃幹山藥天門冬麥門冬(去心)柏子仁茯神〔各四兩,(一本七兩)〕辰砂(别研為衣)苦梗(炒,各三兩)石菖蒲(節密者,十六兩)遠志(去心,以甘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飯飲吞下,溫酒亦得,漸加至五十丸。
宜常服,益精髓,養氣血,明視聽,悅色駐顔。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青娥丸 治證與前青娥丸同。
胡桃肉(三十個,去皮、膜,别研如泥)補骨脂(用芝麻同于銀器内炒熟)杜仲皮(去上為細末,入研藥令勻,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溫酒、鹽湯下,空心食前服。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威喜丸 治丈夫元陽虛憊,精氣不固,餘瀝常流,小便白濁,夢寐頻洩,及婦人血海久白漏、白淫,下部常濕,小便如米泔;或無子息。
黃蠟(四兩)白茯苓(去皮,四兩,作塊,用豬苓一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餘沸,出,曬幹,不用豬苓)上以茯苓為末,熔黃蠟搜為丸,如彈子大。
空心細嚼,滿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為度。
忌米醋,隻吃糠醋,切忌使性氣。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遠志丸 治丈夫、婦人心氣不足,腎經虛損,思慮太過,精神恍惚,健忘多驚,睡卧不耗敗,遺瀝洩精,小便白濁,虛汗盜汗,耳或聾鳴,悉主之。
遠志(去心,姜汁炒)牡蛎(,取粉,各二兩)白茯苓(去皮)人參幹姜(炮)辰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粒,空心,食前,煎燈心鹽湯下,溫酒亦可。
此藥性溫無毒,常服補益心腎,聰明耳目,定志安神,滋養氣血。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小安腎丸 治腎氣虛乏,下元冷憊,夜多旋溺,肢體倦怠,漸覺羸瘦,腰膝沉重,嗜卧昏愦,耳作蟬鳴,面無顔色,洩瀉腸鳴,眼目昏暗,牙齒蛀痛,并皆治之。
香附子川烏川楝子(以上各一斤,用鹽四兩,水四升同煮,候幹锉,焙)熟幹地黃上六味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卧服,鹽湯、鹽酒任下。
常服補虛損,益下元。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三建丹 壯元陽,補真氣。
治勞傷虛損,下經衰竭,腎氣不固,精溺遺失,髒腑自利,或脈理如絲,形肉消脫,或惡聞食氣,聲嘶失音。
陽起石(火通紅)附子(炮,去皮、臍)鐘乳粉(各等分)上為細末和勻,用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米飲送下,食前服忌豉汁、羊血。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伏火二氣丹 治真元虛損,精髓耗傷,腎氣不足,面黑耳焦,下虛上盛,頭目眩暈,心吐逆,虛勞盜汗,水氣喘滿,全不入食。
婦人血氣久冷,崩中漏下,症瘕塊癖造化之功,濟心腎交養之妙,大補諸虛。
硫黃(四兩)黑錫水銀丁香(不見火)幹姜(各半兩)上先熔黑錫,後下水銀,結砂子,與硫黃一處,再研成黑灰色,次入餘藥研勻,用生姜自然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粒至十五粒,濃煎生姜湯下,空心,食前。
卷之五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靈砂 性溫無毒,主五髒百病,益精養神,補氣明目,安魂魄,通血脈,止煩滿,殺邪治榮衛不交養,陰陽不升降,上盛下虛,頭旋氣促,心腹冷痛,翻胃吐逆,霍亂轉筋滑洩,赤白下痢。
久服通神,輕身不老,令人心靈。
此丹按仙經服餌之法,會五行符體性輕清,不随煙焰飛走,男女老幼皆可服。
水銀(一斤)硫黃(四兩)上二味,用新鐵铫炒成砂子,或有煙焰即以醋灑,候研細,入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