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急,痰涎壅滞,腸大小便難。

     黃連(去須)犀角(鎊,各十兩)人參(去蘆,二十兩)大黃(八十兩)黑牽牛(一百上與牽牛粉合和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臨卧溫水下。

     更量虛實加減。

     卷之一 治諸風 皂角丸 治風氣攻注,頭面腫癢,遍身拘急,痰涎壅滞,胸膈煩悶,頭痛目眩,鼻塞口瘙癢,腰腳重痛,大便風秘,小便赤澀,及咳嗽喘滿,痰唾稠濁,語澀涎多,手足風痫病,偏正頭痛,夾腦風;婦人血風攻注,遍身疼痛,心怔煩躁,瘾疹瘙癢,并宜皂角(捶碎,以水一十八兩六錢揉汁,用蜜一斤,同熬成膏)幹薄荷葉槐角(,各五兩)青橘皮(去瓤)知母貝母(去心,炒黃)半夏(湯洗七次)威靈仙(洗)白礬(枯過)上為末,以皂角膏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食後,生姜湯下。

    痰實咳嗽,用蛤粉汁下;手足麻痹,用生姜薄荷湯下。

    語澀涎盛,用荊芥湯下。

    偏正頭疼、夾腦風,用薄荷湯下。

     卷之一 治諸風 小續命湯 治猝暴中風,不省人事,漸覺半身不遂,口眼斜,手足戰掉,語言謇澀,神情氣亂,頭目眩重,痰涎并多,筋脈拘攣,不能屈伸,骨節煩疼,不得轉側,服之皆驗。

    若治腳氣緩弱,久服得瘥。

    久病風人,每遇天色陰晦,節候變更,宜防喑。

     防己肉桂(去粗皮)黃芩杏仁(去皮、尖,炒黃)芍藥(白者)甘草()芎臍,半兩)上除附子、杏仁外,搗為粗末,後入二味令勻。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取一盞,去滓,稍熱服。

    食前,加棗一枚尤好。

     卷之一 治諸風 防風湯 治風虛發熱,項背拘急,肢節不遂,恍惚狂言,來去無時,不自覺悟。

    亦治腳效。

    此藥溫和,不虛人。

     秦艽(去苗土)獨活(去蘆)麻黃(去節)半夏(湯洗七次,切片)防風(去蘆,各二志(去心)人參(去蘆,各一兩)上粗末,入半夏片令勻。

    每服四錢,水二中盞,生姜七、八片,煎至一盞,去滓,取清汁六分,入麝香末少許,食後、臨卧帶熱服。

     卷之一 治諸風 排風湯 男子、婦人風虛冷濕,邪氣入髒,狂言妄語,精神錯亂。

    肝風發則面青心悶,脅滿頭眩重,耳不聞人聲,偏枯筋急,曲拳而卧。

    心風發則面赤翕然而熱,悲傷呼喚。

    脾風發則面黃,身體不仁,不能行步,飲食失味,夢寐倒錯,與亡人相随面白,咳逆唾膿血,上氣奄然而極。

    腎風發則面黑,手足不随,腰痛難以俯仰若有此候,令人心驚,志意不定,恍惚多忘。

    服此湯安心定志,聰耳明目,通髒白藓皮當歸(去蘆,酒浸一宿)肉桂(去粗皮)芍藥(白者)杏仁(去皮、尖,麸炒)節)茯苓(去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生姜四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卷之一 治諸風 大通聖白花蛇散 大治諸風,無問新久,手足曳,腰腳緩弱,行步不正,精神昏冒,澀,痰涎壅盛,或筋脈攣急,肌肉頑痹,皮膚瘙癢,骨節煩疼,或痛無常風氣上攻,面浮耳鳴,頭痛目眩;下注腰腳,腰疼腿重,腫癢生瘡,并宜海桐皮(去粗皮)杜仲(锉,炒)天麻(去苗)幹蠍(炒)郁李仁赤箭當歸(去蘆頭(去土)白附子(炮炙)白芷山藥白花蛇(酒苗)甘草(炙)威靈仙(去土,各一上等分,為末。

    每服一錢至二錢,溫酒調下,荊芥湯亦得,空心服之。

    常服祛逐風氣,通行榮衛,久病風人,尤宜常服,輕可中風,不過二十服,平複如故。

     卷之一 治諸風 消風散 治諸風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肢體煩疼,肌肉蠕動,目眩旋暈,耳嘯蟬好睡,鼻塞多嚏,皮膚頑麻,瘙癢瘾疹。

    又治婦人血風,頭皮腫癢,眉棱骨痛,旋痰逆惡心。

     荊芥穗甘草(炒)芎羌活白僵蠶(炒)防風(去蘆)茯苓(去皮用白底)蟬殼熟)陳皮(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茶清調下。

    如久病偏風,每日三服,便覺輕減。

    如脫着沐浴,暴感風寒,頭痛身重,寒熱倦疼,用荊芥茶清調下,溫酒調下亦得,可并服之。

    小兒虛風,目澀昏困,及急、慢驚風,用乳香荊芥湯調下半錢,并不計時候。

     卷之一 治諸風 羌活散 治風氣不調,頭目昏眩,痰涎壅滞,遍身拘急,及風邪寒壅,頭痛項強,鼻塞節煩疼,天陰風雨,預覺不安。

     前胡(去蘆)羌活(去蘆)麻黃(去根、節)白茯苓(去皮)川芎黃芩甘草()(去梗)防風(去蘆上為末,入石膏研勻。

    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入生姜三、四片,薄荷三、兩葉,同煎至七分,稍熱服,不拘時候。

     卷之一 治諸風 八風散 治風氣上攻,頭目昏眩,肢體拘急煩疼,或皮膚風瘡癢痛;及治寒壅不調,鼻藿香(去土,半斤)白芷前胡(去蘆,各一斤)黃(去蘆)甘草()人參(去蘆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中盞,入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臘茶清調一大錢亦得。

    小兒虛風,乳香臘茶清調下半錢,更量兒大小加減服。

     卷之一 治諸風 清神散 消風壅,化痰涎。

    治頭昏目眩,心忪面熱,腦痛耳鳴,鼻塞聲重,口眼動,肢體疼倦,頸項緊急,心膈煩悶,咽嗌不利。

     檀香(锉)人參(去蘆)羌活(去苗)防風(去苗,各一十兩)薄荷(去土)荊芥穗上為末。

    每服二錢,沸湯點服,或入茶末點服亦得,食後服。

     卷之一 治諸風 虎骨散 治風毒邪氣,乘虛攻注皮膚骨髓之間,與血氣相搏,往來交擊,痛無常處,遊晝靜夜甚,少得眠睡,筋脈拘急,不能屈伸。

    一名乳香趁痛散。

     蒼耳子(微炒)骨碎補自然銅(酒淬,細研)麒麟竭(細研)白附子(炮)赤芍藥(膝(去苗,酒炙)敗龜(酥炙,上件搗、羅為末,入研藥勻。

    每服一錢,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卷之一 治諸風 骨碎補丸 治肝腎風虛,上攻下注,筋脈拘攣,骨節疼痛,頭面浮腫,手臂少力,腰背緩弱,屈伸不利,行履艱難,并宜服。

     荊芥穗白附子(炮)牛膝(酒浸,焙幹)肉苁蓉(酒浸一宿,切作片,焙,各一兩)藥(各二錢半)上同為細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丸至七丸,溫酒下;婦人醋湯或當歸酒下 卷之一 〔紹興續添方〕 烏荊丸 治諸風緩縱,手足不遂,口眼斜,言語謇澀,眉目動,頭昏腦悶,筋脈拘屈伸,遍身麻痹,百節疼痛,皮膚瘙癢,抓成瘡瘍。

    又治婦人血風,渾身痛癢,頭又腸風髒毒,下血不止,服之尤效。

    久服令人顔色和悅,力強輕健,須發不白。

     川烏(炮,去皮、臍,一兩)荊芥穗(二兩)上為細末,醋、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粒,酒或熱水下。

    有疾食空時,日三、四服,無疾早晨一服。

    (有少府郭監丞,少病風攣搐,頭颔寬不收,手承颔,然後能食,服此六、七服即瘥。

    遂長服之,已五十餘年。

    年七十餘,強健,須發無白者。

    此藥療腸風下血尤妙,屢有人得效。

    予所目見,下血人服而瘥者,一歲之内,已數人矣) 卷之一 〔紹興續添方〕 加減三五七散 治八風、五痹,癱瘓曳,口眼斜,眉角牽引,項背拘強,牙關緊急,心中愦悶,神色如醉,遍身發熱,骨節煩痛,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膚動或如蟲行。

     風寒入腦,目旋暈轉,有似舟船之上,耳内蟬鳴或如風雨之聲。

    應風寒濕痹并能治之。

    (即系大三五七散)山茱萸幹姜(炮)茯苓(去皮,各三斤)附子(炮,去皮、臍,三十五個)細辛(一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溫酒調下,食前。

     卷之一 〔紹興續添方〕 太陽丹 (方見傷寒類)。

     卷之一 〔紹興續添方〕 如聖餅子 (方見一切氣類)。

     卷之一 〔紹興續添方〕 沒藥降聖丹 (方見瘡腫傷折類)。

     卷之一 〔紹興續添方〕 乳香沒藥丸 治男子婦人一切風氣,通經絡,活血脈。

    治筋骨疼痛,手足麻痹,半身不偏正頭風,小中急風,手足疼痛,牙關緊急,四肢軟弱。

    腎髒風毒,上攻頭生瘡,遍體疼酸,并宜服之。

     撫芎(一百八兩)踯躅花(炒)木鼈仁白膠香(揀淨)藿香(揀,炒)白僵蠶(洗,首烏(二百四十上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丸,不可多服,食後,用薄荷茶吞下,溫酒亦得。

     有孕婦人不可服。

     卷之一 〔紹興續添方〕 白龍丸 治男子、婦人一切風,遍身瘡癬,手足頑麻,偏正頭疼,鼻塞腦悶,大解傷寒,治頭風。

     本(去土)細辛白芷川芎甘草上為細末,各等分,用藥四兩,入石膏末一斤,系了者,水搜為丸,每兩八粒。

    薄荷茶嚼下,每服一粒,食後服。

    風牙,一粒分作三服,幹揩後用鹽湯漱之,更用蔥茶嚼下。

     卷之一 〔紹興續添方〕 七聖散 治風濕流注經絡間,肢節緩縱不随;或腳膝疼痛,不能步履。

     續斷獨活防風杜仲萆牛膝(酒浸一宿)甘草(等分)上件各修事淨,焙幹半兩,為細末。

    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卷之一 〔紹興續添方〕 活血應痛丸 治風濕客于腎經,血脈凝滞,腰腿重疼,不能轉側,皮膚不仁,遍身麻木虛腫,耳内常鳴;下注,腳膝重痛少力,行履艱難。

    亦治項背拘攣,不得舒暢壯筋骨,使氣脈宣流。

     狗脊(去毛,四斤)蒼術(米泔浸一宿,去皮,六斤)香附子(去毛,炒,七斤半)陳斤半,半上為細末,用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粒至二十粒,溫酒或熟水任下,不拘時候。

    久服忌桃、李、雀、鴿、諸血物。

     卷之一 〔紹興續添方〕 四生散 治男子、婦人肝腎風毒,上攻,眼赤癢痛,不時羞明多淚;下注,腳膝生瘡,癬,服藥不驗,居常多覺兩耳中癢,正宜服此,無不取效。

     黃川羌活蒺藜(沙苑)白附子(各等分,生用)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薄荷酒調下。

    如腎髒風毒下注生瘡,以腰子批開,以藥末二錢合定,裹煨香熟,空心,細嚼,以鹽酒送下。

     卷之一 〔紹興續添方〕 通關散 治中風、傷寒,發熱惡風,頭痛目眩,鼻塞聲重,肩背拘急,身體酸痛,肌肉動,牙關緊急,久新頭風,攻痰眼暗,并宜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