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治諸風
(附腳氣)
卷之一 治諸風
至寶丹
療猝中急風不語,中惡氣絕,中諸物毒暗風,中熱疫毒,陰陽二毒,山岚瘴氣水毒,産後血暈,口鼻血出,惡血攻心,煩躁氣喘,吐逆,難産悶難(一本作亂),下。
以上諸疾,并用童子小便一合,生姜自然汁三、五滴,入于小便内溫過,化下三丸,神效。
又療心肺積熱,伏熱嘔吐,邪氣攻心,大腸風秘,神魂恍惚,頭目昏眩,安,唇口幹燥,傷寒狂語,并皆療之。
生烏犀屑(研)朱砂(研飛)雄黃(研飛)生玳瑁屑(研)琥珀(研,各一兩)麝香(研,半兩)熬成膏),成劑,盛不津器中,并旋丸如猝中客忤,不得眠睡,煩躁風 卷之一 治諸風 靈寶丹 (有三名:一名歸命丹,又名返魂丹,入芒硝者名破棺丹)治中風手足不仁,言澀。
或痛連骨髓,或痹襲皮膚,瘙癢如蟲行,頑痹如鐵石;或多痰好睡;或健忘多嗔,不行,肉色幹瘦;或久在床枕,起便須人,語澀面浮,惟覺不健;或偶萦疾苦,猝暴而并皆治之。
硫黃(打如皂莢子大,絹袋盛,以無灰酒煮三伏時,取出研如粉,一兩)自然銅(打碎,一兩)光明以上四味,用一有蓋瓷瓶子,先以金箔三片鋪于瓶子底上,便入硫黃,又以金箔兩片蓋之。
次入雄黃,又金箔兩片蓋之。
次入朱砂,又金箔兩片蓋之。
次入自然銅,又金箔三片蓋之。
以瓶子蓋合卻,不用固濟,于灰池内坐瓶子令穩,以火養三日三夜。
第一日,用熟炭火半斤,圍瓶子三寸。
第二日,用熟火十兩,去瓶子二寸半。
第三日,用火一斤,去瓶子二寸,以火盡為度。
候冷,取藥出瓶子,以紙三重裹藥,于淨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細。
磁石(燒,以醋淬二十遍,搗羅研如粉)紫石英(研如粉)陽起石(研如粉)長理石以上四味,各三分,用一有蓋瓷瓶子,先入磁石,次入陽起石,次入長理石,次入紫石英。
其所入金箔,一依前法,重重入之,以蓋子合其口,不固濟。
用火養三日三夜,第一日,用熟炭火一斤,去瓶子三寸。
第二日,用火半稱,去瓶子二寸半。
第三日,用火半稱,去瓶子二寸。
一日至夜,任火自消。
候冷,取出藥,用紙裹,入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極細。
虎胫骨(酒塗炙令黃)腽肭臍(酒刷微炙)龍齒龍腦麝香牛黃以上六味,各一兩,搗羅為末,更細研如粉。
鐘乳(十兩,絹袋盛。
先以長流水煮半日,棄其水,别用五鬥,煎取一鬥,煮諸草藥。
留鐘乳水三合,磨生犀角三分)天麻(去苗)遠志(去心)仙靈脾巴戟烏蛇(酒浸,微以上七味,搗為粗散,以前鐘乳水一鬥,煎至七升,用生絹濾去滓澄清。
肉桂(去粗皮)鹿茸(去毛,酥炙微黃)木香肉豆蔻(各一兩半)延胡索胡桐律(以上六味,搗粗羅為末,以前鐘乳汁七升,煎至四升,以生絹濾去滓澄清。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當歸(去苗,各一兩)以上二味,搗粗羅為末,以前鐘乳汁四升,煎至三升,以生絹濾去滓澄清。
生地黃汁童子小便無灰酒(各一升)皂莢仁(打羅如粉,一兩半)上件地黃汁等,合前藥汁,都計六升,内銀鍋中,于靜室内,以文武慢火養至一升。
下金石藥末在内,以柳木篦攪,勿令住手,看稀稠得所,去火。
然後入牛黃等六物,攪令極勻,即下皂莢仁末,及磨了犀角水,以綿濾過,入在藥内。
然後乳缽内以錘令力士研三、五千下,研訖分為三分,内一分入芒硝一兩,更研勻,(名破棺丹。
)丸如綠豆大。
凡治風病及撲傷肢熱茶投徹,當患至重撲損多者,但粒,以如有中要常服 卷之一 治諸風 潤體丸 治諸風手足不遂,神志昏愦,語言謇澀,口眼僻,筋脈攣急,骨節煩疼,頭恍惚不甯,健忘怔忪,痰涎壅滞,及皮膚頑濃,麻痹不仁。
防風(去蘆及叉,一兩半)白龍腦(别研)乳香(别研如麻)羚羊角末(别研如粉)附香蔓荊子(去雄黃(研飛)麝香(羌活(去蘆)原蠶蛾(微炒珠末(别研如粉)獨活(去蘆,各三分生姜汁炒)川烏頭(炮,去皮、臍,搗碎炒肉)天麻(去苗,各三兩)琥珀(别研如粉)膩粉(研)白豆蔻仁(各半兩)金箔(六十片為衣)上為細末,入研藥令勻,煉蜜搜和,丸如雞頭大。
每服一丸,細嚼,溫酒下,荊芥茶下亦得。
加至二丸。
如破傷中風,脊強手搐,口噤發痫,即以熱豆淋酒化破三丸,斡口開灌下少時再服,汗出乃愈。
若小兒驚風諸痫,每服半丸,薄荷湯化下,不拘時。
卷之一 治諸風 烏犀丸 治丈夫、婦人猝中諸風,牙關緊急,膈上多痰,或語言謇澀,口眼斜。
用薄各少許,化三丸服之,良久再服,立有大效。
又治癱瘓,暗風痫病,手足潮搐,心遍身煩麻,腸風痔,腎髒風毒,上攻下注。
婦人血風,頭旋吐逆,皮膚腫癢,遍白術(米泔浸一宿,切,焙幹微炒)白芷幹姜(炮)枳殼(去瓤麸炒)天竺黃(細研)煮過,切,香(杵碎,炒)活(去蘆)麝香(苓(去皮)獨活(去苗(燒令通赤,留煙少許,入坑内,黃(去根、節)白僵蠶(去絲、嘴,微白花蛇(酒浸一宿,炙熟用肉)烏蛇(酒浸一一兩)石斛(去根)水銀蟬殼(去土微炒)川芎肉豆蔻(去殼微炮)硫黃(末,用瓷盞盛,慢火養成汁,入前水銀,急炒如青泥,腦(别研)朱砂(研飛)雄黃(研飛)牛黃(别研取,同烏鴉一隻,入新瓦罐内,以瓦盆子蓋頭,用泥固濟,取出,候冷,研令極細用)烏鴉(一隻,臘月采取,去嘴、當歸(去蘆酒浸,焙,炒)烏犀(鎊,各二兩)上五十八味,并須如法修事,搗研令細,煉白蜜合和,入酥,再搗五千下,丸如梧子大常服一丸,不計時,薄荷湯或茶嚼下。
卷之一 治諸風 牛黃清心丸 治諸風緩縱不随,語言謇澀,心怔健忘,恍惚去來,頭目眩冒,胸中煩郁精神昏愦。
又治心氣不足,神志不定,驚恐怕怖,悲憂慘戚,虛煩少睡,喜怒颠,神情昏亂。
白芍藥麥門冬(去心)黃芩當歸(去苗)防風(去苗)白術(各一兩半)柴胡桔神曲(各一兩)肉桂(姜(炮,各七錢半)牛山藥(七兩)甘草(锉,炒,五枚,蒸熟去皮、核,研成膏)上除棗、杏仁、金箔、二角末及牛黃、麝香、雄黃、龍腦四味外,為細末,入餘藥和勻,用煉蜜與棗膏為丸,每兩作一十丸,用金箔為衣。
每服一丸,溫水化下,食後服之。
小兒驚痫,即酌度多少,以竹葉湯溫溫化下。
卷之一 治諸風 摩挲丸 治中風癱瘓,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語謇澀,精神昏塞,步履艱難;或肌足曳;或筋脈拘攣,不得屈伸及氣痹,并諸風身體疼痛。
黑參(揀潤者洗,焙幹)地榆(去苗)川烏(炮,去皮、臍)木香丁香(各八兩)天研)辰砂(研珠末(細研二兩,缺上一十五味,為末研勻,煉蜜和丸如楮實大。
每服一丸,溫酒化下,不拘時候。
服訖,避風處,衣被蓋覆令汗出。
患重者服一月全安,輕者半月瘥,初患五、七服可安。
卷之一 治諸風 透冰丹 治一切風毒上攻,頭面腫癢,痰涎壅塞,心胸不利,口舌幹澀;風毒下注,腰腫痛生瘡,大便多秘,小便赤澀。
及治中風癱緩,一切風疾。
蔓荊子(去白皮)白茯苓(去皮)川大黃(去粗皮)山栀子(去皮)益智子(去皮)威各一錢)茯麻(去苗)仙靈脾上細末,入藥研勻,煉蜜搜和,如麥飯相似。
以真酥塗杵臼,搗萬杵,如幹,旋入蜜令得所,和搜成劑。
每服旋丸如梧子大,用薄荷自然汁同溫酒化下兩丸。
如猝中風,涎潮昏塞,煎皂莢白礬湯放溫,化四丸灌之。
癱緩風,每日服三、五丸,漸覺有效,常服一丸。
疏痰利膈,用溫酒下,食後服;小兒驚風,入膩粉少許,薄荷汁化下半丸,立效。
治瘰用蔥湯下一丸,忌動風、毒物。
卷之一 治諸風 龍腦天麻煎 治一切風及癱緩風,半身不遂,口眼斜,語澀涎盛,精神昏愦。
或筋脈痹,百節疼痛,手足顫掉。
及腎髒風毒上攻,頭面虛腫,耳鳴重聽,鼻塞口幹下注腰腿,腳膝緩弱,腫痛生瘡。
又治婦人血風攻注,身體疼痛,面浮肌瘦,旋目眩,昏困多睡。
或皮膚瘙癢,瘾疹生瘡。
暗風夾腦風,偏正頭痛,并皆治甜瓜子(湯洗令淨)浮萍草(揀,洗淨)川烏(炮,去皮、臍)地榆(去苗,刮削令淨)以上六味,為細末,用雪水、白沙蜜各一十五斤零一十兩同化開,用絹袋子濾過,銀、石器内慢火熬成稠膏。
生龍腦(研,八兩)麝香(研,四兩)上為細末,除龍、麝外,用天麻烏頭膏和搜令勻,放冷,入龍、麝再搜令勻。
入臼内搗千百杵,搓為挺子。
每服一皂莢子大,與薄荷同嚼,茶酒任下。
不計時候。
治癱緩風,并見效。
如破傷風,黑豆淋酒下。
要發汗,用煨蔥、熱酒并服三服,常服亦得。
卷之一 治諸風 牛黃小烏犀丸 治諸風筋脈拘急,手足麻痹,語言謇澀,口面斜,心怔恍惚,痰涎壅肢節煩疼。
及中風癱緩,暗風痫病。
腎風上攻,面腫耳鳴;下注腰腳,沉重頭旋吐逆,皮膚腫癢,遍身疼痛。
天麻(去苗,二十兩)川烏(炮,去皮、臍)地榆(去苗,洗,焙)玄參(洗,焙,各以上四味,為細末,以水少許化蜜,同于石鍋内,慢火熬攪成稠膏,放冷,次入後藥。
浮萍草(淨洗,焙)龍腦薄荷葉(去土)甜瓜子(各十兩)生犀朱砂(研飛,各五上為細末,與前膏子一處搜和,丸如雞頭大。
每服一丸,細嚼,荊芥茶下,溫酒亦得,不計時候。
卷之一 治諸風 婁金丸 治諸風神志不定,恍惚去來,舌強語澀,心怔煩悶,口眼僻,手足曳;及頭目昏痛;或旋運僵仆,涎潮搐搦,猝中急風,不省人事。
小兒驚風諸痫,并皆甘菊(去土,四兩)黃(去蘆頭)本(洗)白僵蠶(去絲、嘴,)甘草()羌芷(洗)南星(末風(去蘆)川芎(各一兩竺黃(各一兩)白花蛇(酒浸,去皮升,入蜜一兩,酒二升,酥一兩半,慢火熬上為細末,以地黃汁膏子搜和,每兩作五十丸,以金箔為衣。
每服一丸,細嚼,溫酒下若中風涎潮不語,昏塞甚者,加至三丸,用薄荷自然汁同溫酒共半盞,化藥灌之。
常服一濃煎人參湯嚼下,薄荷湯亦得。
小兒每服皂莢子大,薄荷湯化下。
卷之一 治諸風 龍虎丹 治丈夫、婦人新得、久患急、緩風,半身
以上諸疾,并用童子小便一合,生姜自然汁三、五滴,入于小便内溫過,化下三丸,神效。
又療心肺積熱,伏熱嘔吐,邪氣攻心,大腸風秘,神魂恍惚,頭目昏眩,安,唇口幹燥,傷寒狂語,并皆療之。
生烏犀屑(研)朱砂(研飛)雄黃(研飛)生玳瑁屑(研)琥珀(研,各一兩)麝香(研,半兩)熬成膏),成劑,盛不津器中,并旋丸如猝中客忤,不得眠睡,煩躁風 卷之一 治諸風 靈寶丹 (有三名:一名歸命丹,又名返魂丹,入芒硝者名破棺丹)治中風手足不仁,言澀。
或痛連骨髓,或痹襲皮膚,瘙癢如蟲行,頑痹如鐵石;或多痰好睡;或健忘多嗔,不行,肉色幹瘦;或久在床枕,起便須人,語澀面浮,惟覺不健;或偶萦疾苦,猝暴而并皆治之。
硫黃(打如皂莢子大,絹袋盛,以無灰酒煮三伏時,取出研如粉,一兩)自然銅(打碎,一兩)光明以上四味,用一有蓋瓷瓶子,先以金箔三片鋪于瓶子底上,便入硫黃,又以金箔兩片蓋之。
次入雄黃,又金箔兩片蓋之。
次入朱砂,又金箔兩片蓋之。
次入自然銅,又金箔三片蓋之。
以瓶子蓋合卻,不用固濟,于灰池内坐瓶子令穩,以火養三日三夜。
第一日,用熟炭火半斤,圍瓶子三寸。
第二日,用熟火十兩,去瓶子二寸半。
第三日,用火一斤,去瓶子二寸,以火盡為度。
候冷,取藥出瓶子,以紙三重裹藥,于淨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細。
磁石(燒,以醋淬二十遍,搗羅研如粉)紫石英(研如粉)陽起石(研如粉)長理石以上四味,各三分,用一有蓋瓷瓶子,先入磁石,次入陽起石,次入長理石,次入紫石英。
其所入金箔,一依前法,重重入之,以蓋子合其口,不固濟。
用火養三日三夜,第一日,用熟炭火一斤,去瓶子三寸。
第二日,用火半稱,去瓶子二寸半。
第三日,用火半稱,去瓶子二寸。
一日至夜,任火自消。
候冷,取出藥,用紙裹,入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極細。
虎胫骨(酒塗炙令黃)腽肭臍(酒刷微炙)龍齒龍腦麝香牛黃以上六味,各一兩,搗羅為末,更細研如粉。
鐘乳(十兩,絹袋盛。
先以長流水煮半日,棄其水,别用五鬥,煎取一鬥,煮諸草藥。
留鐘乳水三合,磨生犀角三分)天麻(去苗)遠志(去心)仙靈脾巴戟烏蛇(酒浸,微以上七味,搗為粗散,以前鐘乳水一鬥,煎至七升,用生絹濾去滓澄清。
肉桂(去粗皮)鹿茸(去毛,酥炙微黃)木香肉豆蔻(各一兩半)延胡索胡桐律(以上六味,搗粗羅為末,以前鐘乳汁七升,煎至四升,以生絹濾去滓澄清。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當歸(去苗,各一兩)以上二味,搗粗羅為末,以前鐘乳汁四升,煎至三升,以生絹濾去滓澄清。
生地黃汁童子小便無灰酒(各一升)皂莢仁(打羅如粉,一兩半)上件地黃汁等,合前藥汁,都計六升,内銀鍋中,于靜室内,以文武慢火養至一升。
下金石藥末在内,以柳木篦攪,勿令住手,看稀稠得所,去火。
然後入牛黃等六物,攪令極勻,即下皂莢仁末,及磨了犀角水,以綿濾過,入在藥内。
然後乳缽内以錘令力士研三、五千下,研訖分為三分,内一分入芒硝一兩,更研勻,(名破棺丹。
)丸如綠豆大。
凡治風病及撲傷肢熱茶投徹,當患至重撲損多者,但粒,以如有中要常服 卷之一 治諸風 潤體丸 治諸風手足不遂,神志昏愦,語言謇澀,口眼僻,筋脈攣急,骨節煩疼,頭恍惚不甯,健忘怔忪,痰涎壅滞,及皮膚頑濃,麻痹不仁。
防風(去蘆及叉,一兩半)白龍腦(别研)乳香(别研如麻)羚羊角末(别研如粉)附香蔓荊子(去雄黃(研飛)麝香(羌活(去蘆)原蠶蛾(微炒珠末(别研如粉)獨活(去蘆,各三分生姜汁炒)川烏頭(炮,去皮、臍,搗碎炒肉)天麻(去苗,各三兩)琥珀(别研如粉)膩粉(研)白豆蔻仁(各半兩)金箔(六十片為衣)上為細末,入研藥令勻,煉蜜搜和,丸如雞頭大。
每服一丸,細嚼,溫酒下,荊芥茶下亦得。
加至二丸。
如破傷中風,脊強手搐,口噤發痫,即以熱豆淋酒化破三丸,斡口開灌下少時再服,汗出乃愈。
若小兒驚風諸痫,每服半丸,薄荷湯化下,不拘時。
卷之一 治諸風 烏犀丸 治丈夫、婦人猝中諸風,牙關緊急,膈上多痰,或語言謇澀,口眼斜。
用薄各少許,化三丸服之,良久再服,立有大效。
又治癱瘓,暗風痫病,手足潮搐,心遍身煩麻,腸風痔,腎髒風毒,上攻下注。
婦人血風,頭旋吐逆,皮膚腫癢,遍白術(米泔浸一宿,切,焙幹微炒)白芷幹姜(炮)枳殼(去瓤麸炒)天竺黃(細研)煮過,切,香(杵碎,炒)活(去蘆)麝香(苓(去皮)獨活(去苗(燒令通赤,留煙少許,入坑内,黃(去根、節)白僵蠶(去絲、嘴,微白花蛇(酒浸一宿,炙熟用肉)烏蛇(酒浸一一兩)石斛(去根)水銀蟬殼(去土微炒)川芎肉豆蔻(去殼微炮)硫黃(末,用瓷盞盛,慢火養成汁,入前水銀,急炒如青泥,腦(别研)朱砂(研飛)雄黃(研飛)牛黃(别研取,同烏鴉一隻,入新瓦罐内,以瓦盆子蓋頭,用泥固濟,取出,候冷,研令極細用)烏鴉(一隻,臘月采取,去嘴、當歸(去蘆酒浸,焙,炒)烏犀(鎊,各二兩)上五十八味,并須如法修事,搗研令細,煉白蜜合和,入酥,再搗五千下,丸如梧子大常服一丸,不計時,薄荷湯或茶嚼下。
卷之一 治諸風 牛黃清心丸 治諸風緩縱不随,語言謇澀,心怔健忘,恍惚去來,頭目眩冒,胸中煩郁精神昏愦。
又治心氣不足,神志不定,驚恐怕怖,悲憂慘戚,虛煩少睡,喜怒颠,神情昏亂。
白芍藥麥門冬(去心)黃芩當歸(去苗)防風(去苗)白術(各一兩半)柴胡桔神曲(各一兩)肉桂(姜(炮,各七錢半)牛山藥(七兩)甘草(锉,炒,五枚,蒸熟去皮、核,研成膏)上除棗、杏仁、金箔、二角末及牛黃、麝香、雄黃、龍腦四味外,為細末,入餘藥和勻,用煉蜜與棗膏為丸,每兩作一十丸,用金箔為衣。
每服一丸,溫水化下,食後服之。
小兒驚痫,即酌度多少,以竹葉湯溫溫化下。
卷之一 治諸風 摩挲丸 治中風癱瘓,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語謇澀,精神昏塞,步履艱難;或肌足曳;或筋脈拘攣,不得屈伸及氣痹,并諸風身體疼痛。
黑參(揀潤者洗,焙幹)地榆(去苗)川烏(炮,去皮、臍)木香丁香(各八兩)天研)辰砂(研珠末(細研二兩,缺上一十五味,為末研勻,煉蜜和丸如楮實大。
每服一丸,溫酒化下,不拘時候。
服訖,避風處,衣被蓋覆令汗出。
患重者服一月全安,輕者半月瘥,初患五、七服可安。
卷之一 治諸風 透冰丹 治一切風毒上攻,頭面腫癢,痰涎壅塞,心胸不利,口舌幹澀;風毒下注,腰腫痛生瘡,大便多秘,小便赤澀。
及治中風癱緩,一切風疾。
蔓荊子(去白皮)白茯苓(去皮)川大黃(去粗皮)山栀子(去皮)益智子(去皮)威各一錢)茯麻(去苗)仙靈脾上細末,入藥研勻,煉蜜搜和,如麥飯相似。
以真酥塗杵臼,搗萬杵,如幹,旋入蜜令得所,和搜成劑。
每服旋丸如梧子大,用薄荷自然汁同溫酒化下兩丸。
如猝中風,涎潮昏塞,煎皂莢白礬湯放溫,化四丸灌之。
癱緩風,每日服三、五丸,漸覺有效,常服一丸。
疏痰利膈,用溫酒下,食後服;小兒驚風,入膩粉少許,薄荷汁化下半丸,立效。
治瘰用蔥湯下一丸,忌動風、毒物。
卷之一 治諸風 龍腦天麻煎 治一切風及癱緩風,半身不遂,口眼斜,語澀涎盛,精神昏愦。
或筋脈痹,百節疼痛,手足顫掉。
及腎髒風毒上攻,頭面虛腫,耳鳴重聽,鼻塞口幹下注腰腿,腳膝緩弱,腫痛生瘡。
又治婦人血風攻注,身體疼痛,面浮肌瘦,旋目眩,昏困多睡。
或皮膚瘙癢,瘾疹生瘡。
暗風夾腦風,偏正頭痛,并皆治甜瓜子(湯洗令淨)浮萍草(揀,洗淨)川烏(炮,去皮、臍)地榆(去苗,刮削令淨)以上六味,為細末,用雪水、白沙蜜各一十五斤零一十兩同化開,用絹袋子濾過,銀、石器内慢火熬成稠膏。
生龍腦(研,八兩)麝香(研,四兩)上為細末,除龍、麝外,用天麻烏頭膏和搜令勻,放冷,入龍、麝再搜令勻。
入臼内搗千百杵,搓為挺子。
每服一皂莢子大,與薄荷同嚼,茶酒任下。
不計時候。
治癱緩風,并見效。
如破傷風,黑豆淋酒下。
要發汗,用煨蔥、熱酒并服三服,常服亦得。
卷之一 治諸風 牛黃小烏犀丸 治諸風筋脈拘急,手足麻痹,語言謇澀,口面斜,心怔恍惚,痰涎壅肢節煩疼。
及中風癱緩,暗風痫病。
腎風上攻,面腫耳鳴;下注腰腳,沉重頭旋吐逆,皮膚腫癢,遍身疼痛。
天麻(去苗,二十兩)川烏(炮,去皮、臍)地榆(去苗,洗,焙)玄參(洗,焙,各以上四味,為細末,以水少許化蜜,同于石鍋内,慢火熬攪成稠膏,放冷,次入後藥。
浮萍草(淨洗,焙)龍腦薄荷葉(去土)甜瓜子(各十兩)生犀朱砂(研飛,各五上為細末,與前膏子一處搜和,丸如雞頭大。
每服一丸,細嚼,荊芥茶下,溫酒亦得,不計時候。
卷之一 治諸風 婁金丸 治諸風神志不定,恍惚去來,舌強語澀,心怔煩悶,口眼僻,手足曳;及頭目昏痛;或旋運僵仆,涎潮搐搦,猝中急風,不省人事。
小兒驚風諸痫,并皆甘菊(去土,四兩)黃(去蘆頭)本(洗)白僵蠶(去絲、嘴,)甘草()羌芷(洗)南星(末風(去蘆)川芎(各一兩竺黃(各一兩)白花蛇(酒浸,去皮升,入蜜一兩,酒二升,酥一兩半,慢火熬上為細末,以地黃汁膏子搜和,每兩作五十丸,以金箔為衣。
每服一丸,細嚼,溫酒下若中風涎潮不語,昏塞甚者,加至三丸,用薄荷自然汁同溫酒共半盞,化藥灌之。
常服一濃煎人參湯嚼下,薄荷湯亦得。
小兒每服皂莢子大,薄荷湯化下。
卷之一 治諸風 龍虎丹 治丈夫、婦人新得、久患急、緩風,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