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回 僧道較藝梅花莊 英雄暗探白蓮寺(六)

關燈


    ”二少寨主答道:“少俠客遠來,身臨賤地,我奉家嚴之命,接待來遲,多要原諒。

    ”銀龍說道:“二位少寨主過獎了。

    ”語畢,互相抱拳,二少寨主引路上船。

    銀龍一看,船上的旌旗行舒就卷,一層層,一排排,密布刀槍,令人望而生畏。

    有心不上船,暗想:“我是幹什麼來啦?”于是随着二位少寨主上船,喽卒擡到船上一張方桌,彼此謙讓,分賓主落座。

    二少寨主玉麒麟由囊中取出令字旗,藍綢子地白七星,這杆旗合山的寨主與喽卒俱都遵旗而行,真是展旗山搖動,傳令神鬼驚。

    二少寨主一展令旗,鳴金、撤跳、起錨,掉過船頭,向正西寨内而去,仍是十隻船在南,十隻船在北。

    三位坐在船頭,喽卒垂手侍立,二少寨主白俊與銀龍談古論今,大少寨主樸實,随聲附和。

    他們二位彼問此答,談了些江湖的英雄,四海的豪傑,以及各種武術,彼此對答如流。

    不大的工夫,船到山坡切近,蕭銀龍觀看山上,黑壓壓,碧森森,閘口的水,恰似牛吼一般向外直流。

    此處安設有銅鐵栅欄,欄栅的柱子是四方的,有一尺來寬,一尺來厚,每栅欄相隔半尺有餘,此閘要用人力,千八百人提也不起來,非用兩邊的千斤不能開閘。

    隻見二少寨主将令子旗一展,遂說道:“我家老寨主令迎請下帖之人,開閘!”船上的人将船桅放倒,山上的喽卒們絞起千斤閘,将閘提起,二十隻戰船排為一行,魚貫向閘門行去。

    三十隻船進了頭道閘,離二道閘切近,二道閘的分量就輕了。

    蕭銀龍留神細看,暗吃一驚,在頭道閘口未曾看明,此閘是鐵柱子,用風磨銅包的,寶刀寶劍不能斷。

    船到切近,喽卒絞起二道閘門。

    如此進了十一道閘,到了十二道閘,閘的分量又重,閘口尤其堅固。

    外面第一道閘重有兩千餘斤,裡面第一道閘重有兩千餘斤,當中的十道閘重各一千餘斤。

    老寨主白玉祥制造這十二道閘,約有三年的工夫,花費了無數的金錢。

    此閘并非混鐵所造,乃是四方的柏木柱子,外面鑄以生鐵,生鐵之外包以風磨銅。

    此銅出在台灣,銀龍故此認識,要是别位來,必以為是鐵的。

    進了十二道閘口,十隻船在西,十隻船在東,頭南舵北,水手立桅拉棚,二少寨主一展令字旗,落閘開船。

    這十二道閘口,有五百人把守,裡閘是一百人把守,外閘是一百人把守,當中每閘是三十人把守。

    銀龍聞聽一聲令下,唏啦嘩啦,落了十二道閘。

    銀龍心中暗想:“這就叫撒手不由人。

    要想出去,除非肋生雙翅。

    ”船向南去一裡之遙,看見水内竹城一道,俱都是半尺餘粗的竹子,用鐵絲擰的銅鐵網挂在竹城之上,年久風吹雨灑,生了鏽如同長在竹子上一般,簡直就是銅城鐵壁。

    二少寨主令旗一晃,說道:“下帖之人已到,開竹城!”此竹城是十二隻大船所做,一面六隻,喽卒們聞聽令下,竹城六隻向東,六隻向西。

    船底下有鐵掃帚,連魚都過不去。

    二十隻戰船過了竹城,來到寨前,下了戰船登岸,是三合土砸地,兩旁栽種的樹木,半由天力,半由人工,每樹相隔,俱都一丈來遠。

    來到頭道山口外,二百名削刀手都是年青力壯的人,比平常人都高一頭,太陽平西的時候,削刀被日光一照,耀眼铮光。

    蕭銀龍心中暗想:“為我一個下帖之人,何必如此誇張?”蕭銀龍又一轉想:“也許是為三位老前輩的聲名,才這樣舉動。

    ”不表蕭銀龍心中思想,二少寨主叫道:“蕭少俠客!敝山每遇高朋下顧,必然擺隊迎接,少俠客前行一步吧。

    ”蕭銀龍說道:“二位少寨主,在下造次了,貴山有這樣山威,在下要先行了。

    ”語畢,向前走去。

    削刀手相隔一丈來遠,雙手帶搭着架子,刃兒朝下,人的身量,五尺來高,刀刃離地四尺多高,非叫人的腦袋擦着刀刃不可。

    蕭銀龍哈着腰,向削刀手隊内行去,刀刃俱都微擦粉嫩色壯帽。

    蕭銀龍向前走着,心中思想:“明朝吳三桂在關東盛京鑽過刀山,喝過血酒;我勝三大爺在蓮花湖也鑽過刀山。

    我雖不敢比古人吳三桂與今人我勝三大爺,我蕭銀龍也可稱鑽刀山的第三個了。

    ”不表蕭銀龍心中思想的事,再表二位少寨主在旁觀看,蕭銀龍從刀下鑽過,猶如無事人兒一般,小英雄真可比三國時的常山趙子龍,混身都是膽。

    少寨主看罷,一聲令下:“削刀手撤隊!”這一聲令下,削刀手俱都轉身形,背向而立,兩排人各向上走一步,當中讓出一丈來寬的檔子。

    過了頭道山口,來到二道山口外,蕭銀龍舉目觀看,二百名長箭手,每人都張弓執矢,紉扣搭弦,身穿虎皮色的衣服,一個個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嬰兒。

    小俠客心中明白:“這是賣弄威風,決不能亂箭攢人。

    何況還有二位少寨主陪着我呢。

    ”銀龍是視有如無,向前大搖大擺而行,二位少寨主暗中佩服銀龍,不愧是俠客的後人。

    走到相隔長箭手兩三丈遠,二少寨主一聲令下:“長箭手撤隊!”長箭手撤下箭去,将弓向背後一背,一排排,一行行,垂手而立。

    過了二道山口,來到三道山口,栅欄門兒之外,二百名撓勾手,所使的家夥以本山出産的藤子作杆,有六尺來長,安着六寸長鋼尖子帶倒須勾,一百名在東面,一百名在西面,具都伸着槍杆子,相隔一尺來寬的檔子,尖兒對着尖兒。

    人要是打當中走,必被槍尖紮上,倒須勾挂着。

    蕭銀龍走到距撓勾三二尺遠,仍然是徐步而前,自自在在,獨如無物一般。

    二少寨主令旗一展,撓勾手将撓勾抱在懷内,向兩旁站立,大氣兒不聞。

    蕭銀龍進了紅油漆栅欄門,有兩個大漢,身體魁梧,一個面似熟蟹蓋,疙哩疙疸;一個面似藍靛,兇若瘟神,俱各懷抱撲刀。

    見了銀龍,一聲喊嚷:“什麼人敢進寨門?”二少寨主說道:“這是下帖人,少俠客蕭銀龍。

    我弟兄奉老寨主之命前去迎請。

    ”這兩名大漢微聲說道:“少俠客,見了我家老寨主,你要小心哪。

    ”銀龍帶笑答道:“多承指教。

    ”走了不遠,又見兩個大漢,也是如此。

    一連走過了三對大漢,迎面有一座高台,三丈餘高,四角見方,南北長百餘丈,東西寬百餘丈。

    白玉祥占山四十餘年,煞費苦心,工程浩大,建設非隻一日,九龍山内有七座磚瓦窯,九座石灰場窯,石匠工人三千餘名,九龍山的寨子牆,大半是石頭所作,又有稻田,竹葦藤等出産,山坡良田共有千頃,喽卒都以耕耘為業,大麥二秋之後,捕魚獲利,喽卒寨主都有家眷,女子學養蠶織布,俱都是按治理國家之法。

    二位少寨主陪着銀龍奔西面漢白玉台階,蕭銀龍一上台階,就見有兩個挎綠鲨魚皮鞘腰刀的攔阻,二少寨主說明情由,這才放過去,如此經過三撥盤诘,這才到了台上。

    銀龍心中思想:“不是二位少寨主迎接于我,插翅難進九龍山。

    ”到了台上向南走,見有四扇灑金花綠垂花門,二少寨主說道:“蕭少俠客,且停貴步,容在下與少俠客通禀。

    ”大少寨主陪着銀龍,二少寨主進垂花門,到了大廳之内,向正座上躬身,口中說道:“天倫老寨主,曹二叔,我弟兄已将下書人請到,現在垂花門外。

    ”銀龍在外面,就聽裡面一聲大笑說道:“這必是效蘇秦、張儀故智,前來下說辭來了。

    你就将下帖之人請進。

    ”二少寨主白俊出了垂花門,叫道:“蕭镖頭,我家老寨主有請。

    ”蕭銀龍正一正壯帽,撣一撣身上的塵土,大搖大擺進了中平大寨聚義廳。

    銀龍留神一看,但見正當中面南背北,兩張金交椅上并肩端坐二人,東邊這位,頭上帶銀灰色虎殼腦的老虎帽,頂門顫巍巍的素芙蓉花,面皮皺紋堆累,白雲緞的大氅,銀灰色短靠,腰系十字絆,一巴掌寬的英雄帶,颔下銀髯飄灑胸前,精神百倍,七十餘歲的年紀腰闆不塌。

    銀龍看罷,便知上座必是大明朝末科的武狀元。

    西面坐着的這位老者黑臉鋼髯,銀龍認識,這位正是台灣省的三千歲曹士彪,此人在台灣,除去張奇善、石朗,就屬着他了。

    他為何落在此處呢?皆因他不遵台灣的法律,不論何人,他要一不順氣,就用擂鼓點金錘碰死,石朗出主意,叫張奇善多給他金銀,叫他離開台灣。

    張奇善說道:“有何法可使他離開此地呢?”石朗說道:“我自有良謀。

    ”這一日曹士彪與石朗閑談,談到凡人莫不思想故土,曹士彪遂亦露出思回祖國之意。

    石朗說道:“賢弟如有歸意,我與王駕千歲商議,多與三千歲金銀珠寶,三千歲可以回歸祖國,骨肉團圓。

    ”曹士彪有三個侄子,俱都在九龍山,曹寶江、曹寶海、曹寶河。

    石朗這樣一說,将曹士彪心說活了,遂禀明千歲,他願回祖國與侄子相聚,于是張奇善贈了他幾隻船,船上滿載金銀細軟之物,另外是一船風磨銅,贈送白玉祥的。

    曹士彪來到九龍山,見了白玉祥,遂将離開台灣之意,告訴了白玉祥,交了風磨銅。

    白玉祥心中明白,人家這是暗着取消他的三千歲了,白玉祥遂說道:“賢弟既願與愚兄相聚,你就為九龍山的二老寨主。

    ”因此曹士彪落于此處。

    閑言叙過,書歸正傳。

    蕭銀龍扭項回頭向東一看,東敞廳下有八個大紅油漆栅欄,上面有黑地金字匾,每栅欄上的镖上有三個小字,上書前八寨第一寨,向下看第二塊匾,上書前八寨第二寨,直至第八寨;西面八個紅字油漆栅欄,匾上三個小字,後八寨第一寨,直至第八寨。

    兩面共合十六塊匾。

    北面的東邊有三小寨,就是曹家哥兒三個;北面的西邊也有三小寨,就是白家哥兒三個的小寨。

    前八寨南邊有四個紅油漆栅欄,上頭挂着黑面金字匾,中平第一寨,中平第二寨,中平第三寨,中平第四寨;後八寨南邊有四個紅油漆栅欄,也挂着中平第一寨,第二寨,第三寨,第四寨。

    每寨之中都端坐一位正寨主,寨主後面站立十餘家寨主的,有站立二十來家寨主的,真是穿紅的紅似血,穿白的白似雪,一個個精神百倍,器宇軒昂,胖胖,瘦瘦,高高,矮矮,醜醜,俊俊,等等不一。

     蕭銀龍看罷,向北面抱拳說道:“老寨主,下帖人拜見。

    ”聚義廳兩旁站百餘名削刀手,俱都手擎樸刀,叫道:“下書人跪下!這是老寨主。

    ”銀龍佯作未聞。

    削刀手說道:“你怎麼不言語?吓傻啦?快跪下呀,一句話将汝剁成肉泥。

    ”老寨主文韬武略之士,心中明白,站起身軀,手撚銀髯說道:“你們不要一齊喊叫,俱都壓言。

    ”又對銀龍說道:“少镖頭來到敝山十海島,有何言下教?”蕭銀龍說道:“老寨主,十三省總镖頭我勝伯父遣我前來,在下不避刀斧,拜見高明,怕誤了老寨主的呼喚,鬥膽進了大廳。

    現因綠林道有不法之人,目無國法,在江蘇省院衙門盜去欽差大人的寶印,刀殺二命。

    老寨主請想,我們是保镖的,以作生意為本,不能管這些閑事。

    皆因盜印之後在牆上留下詩句,寫的是:'民子鬥膽拜天顔,叩禀大人虎駕前。

    皆因勝英實萬惡,苦害黎民真可憐。

    憤氣來到院署内,攜印暫歸九龍山。

    三俠若到十海島,大半子川不歸還。

    皆因為王大人是一國的忠良,恐怕屈枉了民人,未便鎖拿我勝三大爺,這才委派我勝三大爺為原辦,追拿盜印之人。

    我勝三伯父,久聞老寨主占據九龍山,開墾為業,并不作非禮之事,命我前來,請問老寨主一言,黃金印若落在九龍山,我回镖局子回複我勝三伯父;如其未落在貴山,我勝三伯父好到别處找盜印之人。

    如果官兵一到,老寨主縱有驚天動地之能,老寨主也不能與官兵抗衡,作違背國法之事。

    老寨主,自古皆有死,民無情不立,想老寨主決不能妄言,有則言有,無則言無。

    并且欽差大人他又是個一國的忠良,清似水明如鏡,老寨主必不緻暗害忠良,恐怕老寨主被他人朦誤,故此我勝三伯父才命我前來下帖,請示一切。

    ”老寨主聞聽蕭銀龍所說之話,聲音洪亮,字句清楚,談笑自若,老寨主手撚銀髯微笑無言。

    二寨主曹士彪站起身軀說道:“蕭銀龍,前三年你在蕭金台說服天下的英雄,如今你又來到九龍山動說詞,你膽量真不小。

    ”遂站起身形,趕奔進前,劈胸一掌,抓住蕭銀龍的英雄帶,一仰手蕭銀龍離地三四尺。

    蕭銀龍在山口鑽刀時面無懼色,此時銀龍桃花臉兒一紅,沉了沉氣說道:“老寨主,吾以情理而來,請問老寨主這是怎的?”曹士彪哈哈一笑說道:“我是愛你英雄蓋世,你敢進九龍山,我敬你三杯美酒。

    ”語畢,遂将銀龍放下,叫道:“左右,酒上來呀!”敞廳的西暗間有盛酒的器具,預備山外來人使用,兵卒答應,急忙将酒送到,曹士彪接過酒來說道:“我敬你三鬥。

    ”您道這杯是錫的,約有小茶杯大小,這一鬥沒有十二兩也有半斤。

    滿斟一杯遞與銀龍,銀龍說道:“謝過老寨主的美意。

    ”雙手捧酒鬥叫道:“老寨主!厚承錯愛,我蕭銀龍量淺,請老寨主恕過。

    ”白老寨主在座上說道:“二寨主,且敬一杯吧,銀龍年幼。

    ”曹士彪說:“一杯吧。

    ”銀龍看此酒杯外面是錫的,比銀子還白,裡面可是景泰藍的,此物乃北京所造,但是酒在裡面看不出清濁。

    銀龍心中暗想:“景泰藍的酒杯裡,倘酒内若有毒物,殺人不用刀。

    ”銀龍又看白、曹二公不像暗昧之人,自己一咬銀牙,心中暗想:“既來之,則安之。

    ”一仰脖,一杯酒入腹,叫道:“二位老寨主!酒杯幹了。

    ”曹士彪在座上哈哈大笑道:“好好好,老子英雄兒好漢。

    看菜來!”左右端過來一盤,大塊豆腐一般的一塊燒羊肉,這是曹士彪打台灣省帶來的廚子做的,他專好吃此物,伺候他的人,将此物端在曹士彪面前,盤中放着明亮亮的刀子。

    曹士彪拿起刀子,切了一塊四方塊兒,用刀子挑起,對銀龍說道:“你來這塊。

    ”銀龍心中暗想:“我從來不愛吃醬羊肉,要是在盤裡,叫我自己吃,我可就不吃啦,如今他用刀子紮着,我可不能不吃。

    ”思想至此,趕奔進前先說:“謝過二老寨主。

    ”然後一張口,接過羊肉,整塊的就咽将下去了。

    曹士彪一看,雖然長得像女子,吃東西猶如虎狼一般,遂說道:“好小子!好小子!”此時白老寨主已然想起答複之語來了,遂對銀龍說道:“少壯士,黃金印倒是落在我的九龍山了。

    因何落在我這裡呢?皆因為他們在我這裡住着,常常言說勝老者害的他們家敗人亡,他們要到院衙内遞狀子告勝老者,我以為告狀焉有不可,哪知他們是這麼告法,将黃金寶印盜來,帶在九龍山。

    黃金寶印,是國家的制度,雖然在我這裡,我決不能損壞,容某與大家相商,必叫少義士好回複勝老者。

    少義士你看,現在天已平西,水路出山,有三十餘裡,天色已晚,少義士在九龍山下榻一夜,明日再送少義士出山如何?”老寨主語至此,遂叫道:“白義、白俊!将少義士陪到光輝寨上賓館安歇。

    ” 過來兩個童子年皆十四五歲,在頭前帶路,白義、白俊奉陪銀龍,出西垂花門,向西北而去,有三丈餘高,漢白玉石頭台階,左右有漢白玉的欄杆,向西北去有一所大寨,進寨子猶如樓台一般,北面是明五暗七的上賓館。

    非老寨主至親至友,不能向這裡陪。

    銀龍一進上賓館,清香樸鼻,紅油漆架子的花盆,擺定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春之草,當中養魚缸,四犄角設有如同大水缸似的大瓷盆,裡面有醉仙桃,醉仙桃有一圍粗。

    此時兩個童子掀軟簾,裡邊秉燈燭,蕭銀龍一看,後檐牆花梨紫檀的條案,條案上古瓷盤中擺設着各樣翠玉的玩物,有翡翠盤中擺着雕成的桃梨等果品、翡翠的白菜、翡翠的西瓜,真是希世之寶。

    西暗間挂着茶青綢子簾,上面懸挂一塊橫匾,黑地金字是“光輝寨” 。

    東暗間也有一塊黑子金字匾,上書“上賓館”。

    三位英雄相讓,遂分賓主落座,有從人獻過香茶,茶罷擱盞,廚役擦抹桌案,從新又擺上等酒席,三位喝酒,談古論今。

    大少寨主白義忠厚樸誠,是位志誠的君子,二少寨主白俊,通今博古,與蕭銀龍談話,一問一答,倒很投機,真稱起交友投分。

    二少寨主問廚役:“酒菜預備齊了嗎?”廚役答道:“酒菜均已備齊。

    ”二少寨主屏退左右,如有呼喚再進來伺候。

    廚役等退出去,二少寨主說道:“蕭義士,我兄弟有不好啟齒的兩句話。

    ”銀龍說道:“二位少寨主有話,隻管賜教。

    ”二少寨主說道:“我兄弟要高攀,與少俠客結義為友。

    ”蕭銀龍站起身軀,控背躬身,遂說道:“多承二位兄長的美意。

    但公事尚未蒙老寨主吩咐,今若與二位兄長結為金蘭之好,恐老寨主嗔怪。

    一俟公事完畢後,我蕭銀龍與二位兄長結盟,是求之不得了。

    ”二位少寨主又道:“我們暫先為兄弟,以後再為磕頭如何?”銀龍當即應允。

    雖結為口盟弟兄,銀龍可不問印的事,從此再說話,可呼兄喚弟了,不以義士、寨主呼之了。

    您道這也是天命,勝三爺不該遭難,欽差大人的洪福,要不然,焉能打得了九龍山呢?偏偏銀龍來下書,結拜了盟兄弟,先占了人和。

    閑言不表,話說白俊叫道:“賢弟!你的酒少喝吧,你進寨的時候,我看有對你不悅之人。

    ”銀龍說道:“我知道。

    我一進大寨聚義廳的時候,有林士佩抱着狼牙鑽,程士俊抱着方天畫杆戟,他們二人在第一排。

    第二排,白蓮寺的長院僧法藍在左,右面上有-位道人,背後背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