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回 僧道較藝梅花莊 英雄暗探白蓮寺(四)

關燈
第6回 僧道較藝梅花莊 英雄暗探白蓮寺(四) 将黃爺搭到大堂之上,縣署公廳的風一吹,值掌站班的喊道:“醒醒!”黃爺醉眼朦胧一看衆人,縣官升了大堂,自己是繩鎖加身,英雄不由的一怔,跪在堂前說道:“縣太爺,為何鎖拿小民?”錢塘縣一拍驚堂木,遂說道,“大盜黃昆!你手下有多少江洋大盜?在錢塘縣作了多少案子?還不從實的招來!”黃爺叫道:“縣太爺!口角留德。

    民子就知道保镖為生,不知道什麼叫坐地分贓。

    太爺你派差役去查,我保的是某号之镖。

    ”縣太爺問道:“黃昆,你回來多少日子了?”黃爺說道:“小民回來一個多月了。

    ”縣太爺問道:“這一個多月,你什麼事做不了?”黃爺說道:“是何人将小民告了?有何為憑?”縣太爺将焦公子托人招陶氏所寫的狀紙,并将陶三小與陶氏出首報告之事,俱都告訴了黃爺。

    黃爺說道:“我沒有内兄。

    ”縣太爺問道:“黃昆,你妻子苦苦的勸你,你不但不聽,你反倒打罵你的妻子,你的妻子被逼不過,跑回娘家去,你的内兄出外剛才回來,這才知道此事。

    你坐地分贓,你都不高明,你告訴你的夥計偷民戶呀,為何單偷焦少爺的綢緞店、估衣鋪、雜貨鋪?連本縣都擔待不了呀。

    ”黃昆一聽這一片言詞,在大堂上機伶伶打了一個寒戰:“焦公子失盜,陶氏報告自己,一定是陶氏與焦公子有染。

    我可冤屈了我那仁義道德的徒兒了。

    ”黃爺有心要在當堂将陶氏水性楊花,焦公子酒色之徒,在縣太爺面前訴明;又一想,憑浙江紹興府黃昆,在大堂上說出這樣不人物的話來,豈不愧死?思索至此,遂對縣太爺說道:小民之婦,年輕無知,他告小民坐地分贓,贓物現在何處?”縣太爺哈哈一笑,遂說道:“三班人等,前去東門外搜贓物去。

    ”萬惡的淫尼,早将估衣綢緞包了兩個包袱,與陶氏娘子送去了。

    馬快班頭去不多時,一個人背着包袱,兩個人在後跟着,來到大堂之上。

    遂說道:“回禀老爺,差人到黃家搜翻贓物,在箱子之中,搜出兩個包袱,俱是估衣綢緞。

    ”縣太爺一聲吩咐:“傳估衣鋪、綢緞店掌櫃的。

    ”綢緞店與估衣鋪掌櫃的來到大堂之上,綢緞店掌櫃的說道:“回禀縣太爺,你看這緞子上有我們的字号。

    ”估衣鋪掌櫃的說道:“回禀縣太爺,我們估衣上都有碼子,十兩的号二八,俱都如此。

    司有一宗,我們丢的還多,這并不夠數兒。

    ”綢緞店掌櫃的也說不夠所失之數。

    又打開了那個包袱,也是綢緞、估衣,内中還有綢緞店孫掌櫃自己的衣服。

    兩包袱共合二十多件綢緞,綢緞店丢有六十多件。

    縣太爺叫綢緞店将緞子暫且領去,容後再破了案,追出贓來的時候,再前來領物。

    估衣鋪也是如此。

    縣太爺問道:“黃昆,綢緞店掌櫃的與你有仇沒有?”黃爺說道:“無仇無恨。

    小民實在沒做此事。

    ”縣太爺哈哈一笑,遂說道:“出首的,認贓的,俱都有證人,你還敢刁賴?若不動刑罰,量你也不招認。

    ”遂叫道:“左右,将黃昆重打八十大闆!”這八十大闆,将黃爺打的皮開肉爛,死而複生。

    縣太爺問道:“大盜黃昆,你手下有多少匪人?姓什名誰?速速招來,以免你皮肉吃苦。

    ”黃爺說道:“小民就知道保镖為業,安善為本。

    ”知縣将驚堂木一拍,遂說道:“請大刑!”衙役等立時将鎖鍊夾棍取過來,俱都放在大堂之上。

    平日衙門内的官人,俱都與黃爺是朋友,到了這個時候,可就沒有交情啦。

    叫道:“姓黃的,招了吧!”黃爺仍是分辯,縣太爺咐咐将黃昆上了夾棍,将黃爺上了頂多五成刑,黃爺就死過去了。

    衙役遂将夾棍慢慢的松開,用涼水噴頭,黃爺蘇醒過來,知縣說道:“黃昆你要不招,本縣要用非刑拷問。

    ”黃爺心中暗想:“不怕仇人,就怕仇官。

    ”黃爺叫道:“縣太爺!你一輩為官,輩輩為官。

    坐地分贓,我為首,可沒有夥計。

    ”知縣說:“你先畫供吧。

    ”黃爺哆裡哆嗦畫了供,砸鐐收獄。

    前清的獄規,每頓飯兩個小馍馍頭。

    黃爺在監獄之中,外面無人知曉,每日隻靠着兩個小馍馍頭度命,這且不提。

    且說焦公子自從黃爺下獄之後,每日與陶氏肆無忌憚,貪歡取樂。

    老尼姑這日到了陶宅,問道:“焦公子,你為何不急速把黃昆即刻害死呢?倘若日子一長了,黃家知道黃昆下獄,煩出門子來,将他救出去,豈不誤了你與陶氏終身的大事?”焦公子說道:“還是老師傅有遠慮。

    ”于是自己帶了四百兩銀子,奔錢塘縣而來。

    到了縣衙,直接進了監獄,面見管獄的朱四頭,遂對朱四頭說道:“四頭,我托你點事。

    大盜黃昆與我作對,他專叫他的夥計偷我,我煩你在暗中将他害了。

    我這裡有點心意。

    ”語畢,将銀子放在朱四的面前說道:“這是四百兩。

    ”朱四說道:“大盜黃昆現已問成了死罪,不久就要出紅差啦,你何必花錢呢?你拿四百兩銀子,小人也不敢收,小人天膽也不敢在私下裡害人。

    ”焦公子聞聽,把臉向下一沉,提起銀包,拂袖而去,仍然夠奔黃宅。

    過了幾天,老尼姑假意到黃宅串門子,問焦公子道:“黃昆之事怎麼樣了?”焦公子說道:“朱四不敢辦。

    ”老尼姑說道:“你怎麼這樣糊塗呢?你是府台大人的少爺,他敢收你的銀子嗎?你派一位别人去就行啦。

    貪贓枉法,是多大的罪孽?他焉能敢辦呢?”焦公子聞聽,這才恍然大悟,遂說道:“若不是師傅高才,吾哪裡想的到呢?”老尼姑走後,焦公平遂托了一個刀筆,此人名叫李鐵筆,二人當面講的,四百兩銀子,必将黃昆害死在獄内。

    李鐵筆收了焦公子四百兩銀子,遂來到縣衙,見了朱四頭,言明三百兩銀子害死黃昆。

    朱四頭說道:“焦少爺親自來的,要花四百兩銀子。

    你花三百兩就要辦事?”李鐵筆說道:“我還能白跑嗎?實話對你說,我淨落一百兩銀子。

    我這一百兩銀子不能白落,我給你出主意害黃昆,連病呈也不用遞。

    ”朱四頭說道:“你出什麼主意呢?”李鐵筆說道:“黃昆此時無有通達信息之人,他這宗案子,也沒有人敢與他送飯,你就給他斷了飲食,他七天準得死,然後一報告,錢算落下啦。

    這件事還不缺德,他出紅差是殺罪,這樣他還落一個整屍首。

    ”朱四說道:“咱就這樣辦吧。

    ”于是監獄裡的大小夥計等,分了二百兩,管獄的朱四頭落了一百兩,黃昆從此就斷了飲食。

    三天水米未進,又加以身上闆子夾棍之傷,大丈夫刀槍不怕,饑餓難當,隻餓得七竅生煙,遂叫道:“上差老爺們!給我點涼水喝。

    ”看獄的說道:“姓黃的,你自從打了官司,您連一文錢都沒拿出來。

    獄裡也沒有井,您等打了井再喝吧。

    ”正在此時,就聽看獄門的說道:“二頭,别說閑話,朋友來啦。

    ”這人進了獄門,向黃爺說道:“咱們都是朋友,您打了官司啦,我們實在無法照應您,誰也救不了您。

    現在您有朋友來看您來啦,要是别人我們就不叫他見啦,誰叫咱們是朋友呢?”黃爺說道:“是何人前來探監?”這個獄吏說道:“姓趙名得勝。

    ”黃爺說道:“叫他進來吧。

    ” 你道趙得勝被黃爺擠兌的在朋友家住着,忽然聽說此事,趙得勝遂回來見了他的老娘,放聲大哭說道:“母親,我師傅現在被我那下賤師娘害的身入監牢,問成了死罪,此事必是焦公子從中所為。

    母親,咱娘倆的生命都是我那恩師所救,将兒撫養十載,要回家産,若不然,母親與孩兒早就沒有命啦。

    孩兒打算豁出咱們這幾十頃地,我要與我恩師動動官司。

    ”趙老太太聞聽,遂叫道:“吾兒,有恩不報非為君子。

    無奈大清的律條,既已問成了死罪,怎能更改呢?咱們這點财力,買不了這樣的案子。

    你先拿着三二百兩銀子,到獄中先運動運動獄吏,叫你師傅别受罪。

    此外再與獄卒們三二兩銀子,叫獄卒們與你師傅買些吃食,然後再為設法。

    ”趙得勝遂包了二百兩銀子,另外又包了二十多兩散碎銀子,來到了錢塘的監獄裡,打聽了黃爺的案子,然後拜見管獄的頭目。

    趙得勝與管獄的頭目見了面,叫道:“上差,現在獄裡收着一股差事,姓黃名昆,那是我的師傅。

    我打算與他老人家見上一面。

    ”管獄的頭目說道:“不行,不行,現在查獄的老爺們查的太緊啦。

    前者有我們的親戚打了官司,我去談了談話,被查獄的老爺撞見了,受了一頓申斥。

    ”趙得勝說:“老爺,我有點薄禮,你給擔點不是吧。

    ”語畢,由腰間掏出一大封銀子,雪花白二百兩。

    管獄的一見銀子,遂說道:“黃爺都與我們是朋友,你既與黃爺是師徒,咱們也是朋友。

    此事我一人也不敢專主,把二頭請來,先商議商議。

    ”于是打發小夥計将二頭請來,大頭對二頭與趙得勝二人一介紹,說道:“這是趙少爺,現在要探監看看黃爺。

    這兒有點小心意。

    ”用手指着二百兩銀子。

    又說道:“這是給大家買一雙鞋穿的。

    ”二頭說道:“這有何難?我先到裡面言語一聲。

    ”二頭遂到裡面,一看吏卒正與黃昆說損話呢,故此二頭當時相攔說道:“朋友來啦。

    有你一位徒弟趙得勝前來探監,黃爺見嗎?”黃昆此時餓得将死,恨不得一見親人呢,遂說道:“請你将他帶進來,我師徒見上一面吧,我黃昆死後也忘不了大恩大德。

    ”二頭遂将趙得勝帶到死囚牢内,趙得勝一見恩師蓬頭垢面,好似活鬼一般,牢中臭味難聞。

    趙得勝跪在黃爺面前說道:“老師受這樣之罪,弟子來遲,實在是弟子不知。

    ”大英雄黃昆此時淚如雨下,遂說道:“為師實在對不起你,我拿刀找你一十三次,你不記為師之仇。

    ”趙得勝也哭得淚如雨下,遂說道:“師傅的大恩大德,弟子豈敢忘去?以前之事,都是我那下賤的師娘之過。

    ”黃昆叫道:“得勝兒!為師三日夜一口水都未進,你叫獄吏給我一口涼水喝吧,我此時幹得說不出話來啦。

    ”趙得勝遂回頭叫道:“上差!你賞給我恩師一口水喝吧。

    ”獄吏說道:“趙少爺,黃爺有夾棍之傷,不能喝茶。

    白水沖紅糖,能愈夾棍之傷,紅糖能活血。

    ”語畢,獄吏端過來一碗紅糖水。

    大英雄黃昆,接過水碗,淚如雨下,眼淚都灑在碗中啦,因為渴的難受,眼淚糖水俱都喝下去了。

    獄吏又給拿過來一包點心,黃昆糖水就點心,三日得此一飽。

    趙得勝叫道:“老師!你畫了供沒有?”黃昆說道:“我畫了供啦。

    ”趙得勝說道:“你為何畫供呢?”黃昆叫道:“孩子,人心似鐵非似鐵,官法如爐真是爐。

    八十大闆打得我皮開肉爛,夾棍夾在身上,暈死過去數次,焉能受的了呢?”此時獄吏見他師徒說話的工夫太大啦,不耐煩催出了死囚牢獄。

    趙得勝低聲說道:“師博你存心忍耐些時,孩兒三日之内,救你出牢獄。

    ”黃昆說道:“得勝兒呀,你與老夫所學的工夫,沒有盜獄的本領,你救不出我去,你的小命也就饒上啦。

    ”趙得勝說道:“我怎麼沒有盜獄的能為呢?我必要救你出獄。

    ”黃昆說道:“此事萬不可為。

    ”趙得勝說道:“孩兒不能辦得到,此事誰能辦得到呢?”黃昆說道:“你勝三大爺他能辦的到,可惜現在已經回家啦。

    若是你哥哥黃三太在此,他的學業雖不能盜獄,他可能聘請高人,他也認識俠劍客。

    除去此二人,誰也不能下此死力來救為師。

    ”趙得勝說道:“我勝三大爺現在哪兒居住呢?”黃昆說道:“住在直隸莫州古城村。

    ”趙得勝說道:“老師,直隸莫州離此太遠,我黃三哥不準在镖局内,這二人都來不及了,等他們來到,你就出了紅差啦。

    你放心吧,這三日之内,孩兒若救不出恩師,孩兒誓不生存,願與義父同歸地下。

    老師你存心忍耐些時吧。

    ”語至此,吏卒已經進了牢獄中,趙得勝由袖中抽手巾包兒,将包打開,裡面是二三十兩散碎白銀。

    趙得勝叫道:“上差老爺們,你多作德吧,與我師傅結個鬼緣,他欲吃什麼,就給他買點什麼。

    我今年十七歲,決不忘老爺們的大恩大德。

    ”獄吏說道:“你就望安吧,黃爺自有我們照應呢。

    我們在飯館内有折子,黃爺吃不吃,每日三餐,必給送到。

    ”黃爺問道:“得勝,這個手捧子,你可以叫他們與我卸下去。

    ”趙得勝聞聽此言,遂與獄吏一要求,獄吏說道:“這有何難?”當時下了捧子。

    趙得勝說道:“你多忍耐吧,孩兒走了。

    ”黃昆叫道:“得勝兒!你且回來,為師尚有幾句言詞。

    ”趙得勝回轉身軀,黃昆在趙得勝耳邊低聲說道:“盜獄之事千萬别辦,你的學業不成。

    為師還活五十多歲嗎?半百有餘,死也不為夭壽了。

    ”又大聲說道:“為師隻有兩個親人,黃三太與汝。

    三太是我侄兒,你是我螟蛉義子,又是我的徒弟。

    可惜三太未在跟前。

    我死之後,你将我埋在地邊兒上,買一口十兩八兩的柳木白皮材足矣。

    千萬好好孝敬你的老娘,武學隻求強身體足矣,不要恃勇械鬥。

    逢年遇節,與為師燒一點紙。

    還有一件要事,為師出了紅差之後,千萬央求官人,花錢雇人将為師的首級縫在屍上。

    别的千萬别辦。

    ”語畢,淚如雨下。

    趙得勝叫道:“恩師忍耐光明吧!”又低聲在耳旁說道:“你放心吧,三日之内我若救不出你去,孩兒也就不活在這昏亂的世上了。

    ”語畢,出了牢獄。

    回到家中,自己喝了兩杯悶酒,躺下就睡,睡的這個工夫不小,趙得勝的老娘,将他喚醒了,喝了點菜,吃了點東西,候到日落之時,也快關城打點啦,趙得勝收拾利落,帶上鋼刀百寶囊,奔縣城而來。

    順着馬道進了縣城,來在獄門之外,獄門已經緊閉,獄牆甚高,如此兩夜,未能上了獄牆。

    等到第三夜四更半天,又奔縣城的馬道,被勝爺看見。

    勝爺第三次盜獄,未見賈明,遂奔了錢塘縣,又奔縣城的馬道,故此看見趙得勝。

    勝爺由背後跟下他去,到了窪内樹林叢中,趙得勝上吊,自言自語:“非勝爺與黃三太不能辦理。

    ”勝爺一聽,這又是一件逆事,因為他自己辦不了,急得要上吊,非我與三太不可。

    勝爺聽至此處,這才趕奔進前,由背後拍了趙得勝一掌,打着了火折子問道:“你認識勝英嗎?我就是神镖将勝英。

    ”趙得勝喜出望外,跪倒磕頭,細說根由。

    勝爺說道:“得勝,憑你的孝義,我必救你師傅。

    要将你抛開了,黃昆是我盟弟,我也得前去相救。

    等到晚間,我救了你師傅,我再領着你見三太,要不然叫三太知道了此事,他比你性情還急呢。

    我救我的盟侄也是三天沒有救出來呢。

    現在三太他們在錢塘堤破廟後呢,我今天也不便回去了,等到夜晚辦完了,我再領着你與你師哥三太等相見。

    ”列位,勝爺與趙得勝在樹林中說話,想不到樹上有人竊聽,強中更有強中手,暫且不提。

     單說趙得勝解下繩套,同着勝爺回了趙家村。

    到趙家村之時,天氣微明,趙得勝敲門,家人出來将門開放,趙得勝叫道:“勝三伯父,請進去吧。

    ”家人問道:“這是何人?”趙得勝說道:“不必多言,頭前領路。

    ”趙得勝将勝爺讓到客廳,家人獻茶,勝爺喝茶休息,一日無書。

    到了晚間,趙得勝問:“勝爺,盜獄都用何物?”勝爺說道:“什麼都不用,我這裡都預備好了。

    ”勝爺遂打開包袱,取出獨睡毯子,叫道:“得勝,你将你的家夥,也帶着,俱都放在毯條之内,背着同我進城。

    ”趙得勝遂将自己的單刀零碎俱都包在毯條之内,背在身上,随着勝爺進了縣城。

    天氣不過剛黑,爺倆進了縣城,找了個僻靜所在,休息了會兒,天到二更,爺兒倆這才奔監獄而來。

    監獄的牆上,都是放着棗樹枝棘。

    來到獄牆的東面,趙得勝将包袱放在地上,打開了包袱,取出零碎東西。

    勝爺拾了毯條,叫道:“得勝,你可别離這兒,我将你師傅救出監獄,仍然打這兒出來。

    ”趙得勝說道:“你請放心,我決不他去。

    ”勝爺遂将毯條仍然抛到牆頭之上,掏出飛抓百鍊鎖,一抖飛抓抓住了牆頭,勝爺倒繩而上。

    到了獄牆上面,将獨睡毯條用手向下一按,壓倒棗樹枝棘,勝爺跨在獨睡毯條之上。

    趙得勝在牆底下一看,心中暗想:“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

    我要知道如此,我也能夠上獄牆啦。

    ”就見勝爺在牆上,由腰内掏出問路石,先問了道路,然後摘下飛抓,帶在腰間。

    飄身下了大牆,拾起問路石子,帶在腰間,奔領班房獄吏住的房子而來。

    縱上房去,腳尖扣住陰陽瓦,用珍珠倒挂的工夫,濕破窗紙向屋中觀看。

    見一張八仙桌,左右各坐一人,外面坐着兩個人,床鋪上坐着兩個人。

    勝爺一看左邊坐着這個人,大胡爪,就聽此人說道:“這不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