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五龍二俠二打蓮花湖 老劍客出首力解重圍(六)
關燈
小
中
大
天下英雄失了信義。
茶餘酒後談論起來,勝英雖死猶榮。
闵老寨主不必懷疑,勝某必踐前言。
但是天氣尚早,若至東方閃爍時,我必然給老寨主立下字據,就此住北京投案,打這場盜燈的官司。
我歐陽兄弟就是盜不出燈來,也必得見我一面,絕不能匿而不見。
”勝三爺語至此,就聽金頭虎說道:“十陣賭輸赢,我們赢了四陣,賊們打退堂鼓,這回賊可得着理啦。
大蠻子盜不出燈來,從此他還見镖行的人?他非背地跑了不可。
玩笑有他,辦真事他還辦的了?勝三大爺不定跟他有多大的仇呢?他這是借刀殺人,報仇呢。
什麼叫三天三夜盜燈賭輸赢,盜不出來打官司?沒那麼打過官司的。
幹脆咱們血肉紛紛亂—陣吧。
”道爺說道:“賈明不要胡說,你三大爺為人言而有信,别說是打官司,就是此時刀放在脖子上,也不能食言。
孺子無知,胡言亂道,再要饒舌,必受重責。
”賈明一翻母狗眼,低聲說道:“勝三大爺跟老道也不知有什麼深仇哇?不教咱言語,等到天亮時看看,有話你們說,反正我不打算出蕭金台。
真教我三大爺立字,得先将我宰了再說别的。
”不表金頭虎嘴裡嘟囔,此時黃三太趴伏在桌子上,淚如雨下,心中暗說:“歐陽叔父,你怎麼這樣荒唐?沒有金鋼鑽,你别攬瓷活。
你真就将我恩師送在北京,打盜燈的官司?我之恩師向來事無大小,言出如山,沒有失過信。
你盜不出燈來,你倒是見上大衆一面啊。
”其餘镖行之人,個個愁眉不展,唉聲歎氣,東廊下好似愁雲漠漠,凄涼景況充滿了庭院。
台灣的大帥石朗都暗中替勝三爺為難:這大年歲,行俠作義,落得這樣下場。
西廊下群賊是喜形于色,除了十三省總镖頭勝英,綠林道中拔去眼中之釘,肉中之刺,從此綠林道中少了一個勁敵。
人心向背,憂喜出于自然。
不表兩造衆英雄悲悲喜喜,再說闵士瓊第三次站起身形,又教勝三爺立字據打官司。
勝三爺未及答言,忽聽天棚銅鐵網上有人叫道:“勝三哥,小弟來也!唔呀,闵老寨主不要得理不容人,三哥不要着急,珍珠燈盜出來啦!”兩方的群雄仰面向上觀看,就見皮襖馬褂,踢啦踢蹋。
闵士瓊說道:“現在已經天明了,盜出來沒有用啦。
”歐陽大義士一句話,提醒了台灣的石朗,觀看星鬥,果然尚且不到四更天。
韓秀等又都來到外面觀看,闵德俊對老寨主闵士瓊說道:“父親,孩兒與韓秀大哥觀看星鬥,果然是四更不到,三更半天将過。
”闵士瓊聞聽,不啻揚子江心翻船,萬丈高樓失腳,目瞪口呆,不能作一語,天下衆英雄莫不覺着毛骨竦然,暗中稱奇,歐陽大義士這一盜出萬壽燈來,鎮住天下群雄。
闵士瓊在座上如木雕泥塑的一般。
勝三爺道:“闵老寨主,這一次量不能失信了?沒有别的,請你打窩主的官司吧。
”列位,大凡人要是真正理短情屈了,被人家若是問住,真正的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闵士瓊這樣的反複,到了此時也是水盡山窮,實在沒有反複之餘地了,講的是五鼓雞鳴,犬吠為止,人家三更半天将燈盜出,當着十四省英雄,要是再說出不算來,那還夠人格嗎? 闵士瓊正在無言以對之時,勝三爺逼闵士瓊打窩主的官司,就聽後院有腳步聲音,噔噔噔,腳往前院跑,大聲喊道:“就這樣的打官司,我家老寨主倒願意去,我有點不願意。
咱們得見個輸赢勝負!”衆人舉目觀看,正是恬不知恥的賊子闵德潤,手持金鼎龍頭搠,耀武揚威,自己不知自己有多大本領。
勝爺一看,是無恥不知自愛的闵德潤,遂說道:“孺子看看項上加刀,尚且不知,滅門九族之罪,你父子豈能打得了這樣罪大彌天之官司?反複無常的賊子,你有幾個腦袋?屢次饒你不死,你不知勝某以恩德待人,真是無恥之徒。
”闵德潤說道:“勝英你不要大言欺人,今天勝得了我闵大寨主的金鼎龍頭搠,大少寨主便替父替友打這一場盜燈的官司,殺剮存留,不能連累好朋友。
大少寨主并非反複無常,我們父子也是為朋友,你無故與綠林道作對,開镖局子是買賣,你破二郎山,火焚蓮花峪,綠林道與你誓不兩立。
蕭金台就算打這兒冰消瓦解,隻要綠林道不絕迹,就與你姓勝的對付。
哪一個不服,過來,與大少寨主較量較量。
”勝爺回頭向東廊下叫道:“哪一位辛苦辛苦,将窩主捉住?”勝三爺話言未了,早有一人越衆當先,大聲答道:“勝三哥,小弟尚無寸功,我願拿此賊,權當見面之禮。
但不知要死的要活的?”勝爺一看,原來是蔣伯芳。
勝爺微然含笑道:“此賊乃是要犯,藏匿匪人,窩存贓物,較比盜燈的正犯還要緊呢,拿住活的還得解往京都,千萬不可傷了他的性命。
拿住之後,經官廳訊出口供,那才算咱交了差,完了咱們的責任呢。
五弟多要小心。
”蔣伯芳道:“小弟明白了,捉拿此無名小輩,猶如探囊取物耳,何勞囑咐?”語畢,雙手合着亮銀盤龍棍,龍行虎步,來到聚義廳當中,真是威風凜凜,精神百倍,八大名山之人聞名喪膽,蕭金台神鬼皆驚。
蔣五爺叫道:“闵德潤小輩,休要猖狂,還不過來受死!”闵德潤一見蔣五爺,分外眼紅,叫道:“小兒蔣伯芳不必誇口,看搠!”人到搠到,直奔五爺頂梁上,壓山蓋頂砸來。
蔣五爺不慌不忙,閃開大山賊的龍頭搠,仍按行者棒,接續着打韓家四猛的招數向下使。
大山賊力大絕倫,金鼎龍頭搠上中下、前後左右,圍着蔣五爺身形。
蔣五爺因為方才戰了四猛,不肯與大山賊碰家夥,專使純熟的招數,一條亮銀盤龍棍,舞得如同銀蛇亂蹿,隻見棍不見人,風雨不透,大山賊的龍頭搠,無論如何也遞不進去。
大山賊以為蔣五爺不敢碰他家夥,越打越向蔣五爺棍上找。
蔣五爺心中暗道:“小冤家,我這一棍要砸上你的搠,我叫你一輩子忘不了姓蔣的。
”二人戰得正在興高采烈之際,龍頭搠一砸亮銀盤龍棍,蔣五爺用盡平生之力向外一棍,棍與搠繃在一處,恰似半空中打了一個霹雷相似,山谷應聲,火星子冒起五七尺高。
天下群雄,不約而同俱都打了一個冷戰,隻見大山賊連晃了三晃身軀,腳步站立不穩,雖然沒将搠出手,幾乎虎口震裂,蔣五爺倒退了兩步,棍法仍然不亂,大山賊此時可就有點勉強招架了。
勝三爺在旁叫道:“五弟,要活的,棍下留情!”蔣五爺抖擻精神,棍法變招,奔山賊胸前一點,山賊咬着牙,用搠向外一碰棍,蔣五爺未等大山賊找上棍,急忙将棍抽回,大山賊的搠沒繃上棍,身形就有點不穩,蔣五爺趁勢裹手一棍,奔賊腰間打去,山賊欲待躲閃,可就來不及啦,這一棍正打在腰下臀骨之上。
五爺使了三成勁,要使十分勁,就沒有山賊的命啦。
山賊金鐘罩的工夫已然破啦,氣力受了硬傷,究竟沒有以前膂力大了,要不然與蔣五爺對棍的時候,就是蔣五爺力大,山賊也不至如此不中用。
閑文少叙,一棍将大山賊打倒,兵刃出手,闵德潤趴伏就地,并将龍頭搠抛出去五七尺遠。
金頭虎賈明賣精神,一聲喊叫:“楊香五小子,你還不過去捆!”楊香五一晃馬尾透風巾,趕奔近前,金頭虎一攏大山賊的胳膊,被大山賊一撥拉,金頭虎幾乎鬧了一個筋鬥。
楊香五向前一按,大山賊雙手扶地,向上一起,楊香五鬧了一個趔趄。
金頭虎喊叫:“我的姥姥!人家躺下啦,我都辦不了。
大小子,快過來吧!”孟金龍、李永泰二人過去,這才将山賊四馬倒攢蹄捆住,提到東廊下,真是油皮都沒有傷損。
此時闵士瓊在聚義廳金交椅上看得真而且真,花白胡須亂抖,心中猶如刀攪的一般。
闵士瓊心内暗想:“隻想我父子天下無敵,德潤力大絕倫,不想今竟被獲遭擒!悔不聽劉氏夫人之言,前幾日他說我父子十天之内,必然山破人亡,到了此時,果然應了夫人之言。
”闵士瓊思索至此,打下牙來往肚子裡咽,後悔不及。
天下群雄一語全無,聚義廳上靜悄悄,愁雲慘慘。
少許工夫,隻見東西兩廊下交頭接耳,紛紛議論。
不關心的,道短論長,關心的人替闵家父子擔驚害怕,燈被镖行盜出,大少寨主被獲遭擒,眼睜睜一座百年事業的蕭金台,就要冰消瓦解。
此時勝三爺面對闵士瓊說道:“闵老寨主,在下勝英幾次進忠告,老寨主你不知嘉納,按說在下與老寨主談不到進忠告二字,老寨主身為綠林,在下做保镖的生意,本來冰炭不能相同。
但是勝英因素知老寨主出身清白,為亂世所迫,栖身綠林,雖然異路殊途,久有互相仰慕之誠,是以不忍坐視老寨主你的成敗,故爾累次饒舌。
今者勝英尚有不得已于言者,不敢言忠告,也不敢望老寨主必聽餘言,惟有望老寨主你莫悔不聽餘言而已。
盜燈之賊,并不是有氣節的男兒,這宗賊專恃血氣之勇,不懂大義,以勝某之忠誠待人,尚且不能化此頑梗,他與閣下不過聞名之交,并非通家之好,他今見令郎被擒,珍珠燈已失,他的初志,所為設計陷害人,計不得逞,必然遁去,倘他逃走,沒有盜燈的正犯,你一家老少萬死不足以償。
”闵士瓊理短情屈,不能答一語。
勝三爺這一提盜燈之人,天下群雄莫不以秦尤為目标,老寨主闵士瓊舉目向西廊下三層人後觀看秦尤,手撚花白胡須,面沉似水,大丈夫說不出後悔的話,人亡山破,多半世英名喪于秦尤之手,真是有口難訴。
此時西廊下忽有一人越衆當先,大聲叫道:“老兒勝英!不必動唇齒之才,自言仁義,以買人心,老虎帶念珠,假充善人。
想當初吾兄與汝歃血為盟,明清八義,誓成義舉,你中途反目,镖打拜弟,誰人不知?今尚敢在衆人面前大言欺人,口是心非!你要想見盜燈之人,勢比登天還難!”勝三爺舉目觀看,此人紫緞色壯帽,長臉膛,燕尾胡須,背後背十二顆镖槍,襯烈火苗,身穿品藍色短靠,青綢子底衣,青緞子薄底快靴,背後斜插柳背定一口樸刀,握刀夠奔聚義廳當中而來,精神百倍,有不可一世之概,年在半百以外。
勝爺觀罷,心中明白,叫道:“秦老二!你是有始無終,賢愚不分,有眼無珠的小人!你聘請本山二少寨主,去北京盜獄救秦尤,成全他寡母孤兒,你是他叔父,分所當然。
但是你的用意,未必是隻救秦尤,你乃奸亂成性,助秦尤為非,暗害好人。
你救出秦尤,你就當同他回家,叫他寡母孤兒可以安善度日,教訓秦尤改邪歸正,成為明理的好人,你才夠長輩的資格。
你計不出此,救出秦尤之後,你慫恿秦尤小兒,二次夜入皇宮内院,盜康熙聖上、太後老佛爺的萬壽燈,你與二少寨主題詩巡風,你助纣為虐,使秦尤罪上加罪。
秦老二!你是救秦尤,你是害秦尤呢?可惜你身為長輩,不能教化子侄,反陷汝侄于大逆。
太後老佛爺的懿旨,康熙聖上的聖旨,十三省一體嚴拿,務獲解究。
秦老二,你憑血氣之勇,做下大罪彌天之事,你難道不曉得大清國的律例嗎?秦老二,你與我秦八弟是當族弟兄,你又有救秦尤一點熱心,不然,我勝某絕不能對牛操琴。
這場官司,你有三顆首級都不夠打的:第一件越獄,第二件盜燈,第三件聚衆行兇。
你要識時務,你别在人前逞能,你還不快快逃命去麼?”秦義龍聽罷,默然良久,心中暗道:“此禍由我一人所起,現在大少寨主被擒,萬壽燈也被镖行之人盜走,眼見蕭金台大勢将去,我秦義龍若此時一走,我叫什麼朋友?人家闵家父子為朋友,還能犧牲一切呢,我若真個一走,豈不被天下群雄笑罵我有始無終?老勝英明着是用良言勸我,暗含着是要我拚命,他言說我是有始無終之輩。
”秦義龍思索至此,大聲叫道:“勝英!你是胡言亂道,你是人中敗類,真稱得言行相反。
你镖打盟弟,中途變心,你還敢在衆人叢中搖唇鼓舌?你就是能将死人說得複生,我也知道你的來曆。
我秦氏門中與老兒有不共戴天之仇,今日正是我秦某報仇雪恨之日!若不将老兒碎屍萬段,不足以消吾恨。
”勝三爺哈哈大笑,說道:“秦老二,你是活膩啦!”秦義龍手擎樸刀,夠奔勝三爺,夠上步位,将刀一橫,攔腰便剁。
勝三爺并不揠刀,見刀來至切近,腳尖滑地,橫着縱出五七尺遠。
秦義龍第二刀紮胸前挂二肋,勝爺一閃身形躲開。
一連三刀,俱被勝三爺躲過,勝三爺又厲聲說道:“老賊你逃命去吧!倘若動起手來,收招不住,你難免認母投胎,你不是勝某的敵手。
”飛賊秦義龍三刀沒剁着勝爺,氣得七竅生煙,恨不能刀刀見血,片片透肉,哪裡能聽勝爺良語相勸?并不答話,一刀緊跟着一刀。
西廊下綠林道中有沒見過勝爺的,一看勝爺真有容人之量,個個心中起敬,有那宗無知小輩,他還說勝爺怯陣,不是秦義龍的敵手呢。
閑文少叙,勝爺一看老賊秦義龍真是不知進退,就是一夜不與他還手,他也不能知止而罷,勝三爺遂亮出魚鱗紫金刀,接架相還。
勝爺向來是,愈當着有名的人物動手,愈長精神,這就是好貨不賤賣,貨賣識家。
按老賊秦義龍,也是三十年的苦功,這一跟勝爺對上刀,可就顯出不行啦,真是好貨就怕樣子比。
勝三爺手眼身法步,腕胯肘膝間,一招一式,刀遞出去七面見清,刀尖、刀背、刀刃、刀柄、燈籠穗,看着清清楚楚,藍汪汪的藍魚,紫微微的魚鱗,尖長背厚刃飛薄,真可以上畫譜。
天下群雄莫不暗贊老英雄的刀法絕倫,無怪乎一把魚鱗紫金刀,縱橫南七北六十三省。
勝三爺愈殺愈勇,老賊秦義龍是愈殺愈松懈,戰不到五六十個回合,老賊的刀隻有招架之功,并無還手之力。
勝三爺抖擻精神,當着天下群雄,為的是戲耍老賊,老賊欲落敗,都跳不出圈去,隻累得老賊熱汗直流,喘得猶如牛吼,兩廊未有不匿笑者。
勝三爺故意的刀法一懈勁,老賊趁勢劈頭探腦一刀砍來,使了個十足勁,勝三爺并不躲閃,反向裡進步,看看與秦義龍挨身,一反腕子,連刀柄帶老賊的腕子一并捋住,叫道:“老兒,這邊來!”勝三爺一叫勁,秦老二随着手過去。
勝三爺左手持着老賊的刀柄與腕子,右手的刀,此時是愛紮就紮,愛剁就剁。
勝爺的刀臨到老賊的面門,未肯下絕情,偏着刀向老賊面門上一按,口中說道:“我本當将你殺了,看在我那故去的秦八弟之面,秦老二你逃命去吧!”刀在老賊面門又一晃,老賊一閉眼,勝爺底下一腳,正踢在老賊胸下,上邊的手一松,秦義龍鬧了一個仰面朝天。
金頭虎跑将過去,抖開了飛抓就要捆人,勝爺擺手說道:“明兒,不許造次!他是你秦八叔之弟,不許無禮。
他有救秦尤一點熱心。
”賈明不敢違背,諾諾而退。
老賊秦義龍由就地爬起來,滿面通紅,又羞又惱,厲聲說道:“勝英!在下不是你敵手,你的刀法絕倫,人所共曉。
我雖然不是你的敵手,我輸給你啦,我心中尚不甘服。
你有個外号叫神镖将,當着天下英雄,咱倆過過镖,你先打我也成,我先打你也成,你要是用镖再赢了我,從今以後,我不再與你為仇作對。
你要是一镖将我打死,那算你成全我秦義龍啦,皆因為闵家父子為我叔侄之事,家破山崩,在所不惜,我姓秦的若是臨陣而逃,叫天下英雄笑我畏刀避劍。
你的镖隻管照我緻命處打,你一镖打死我,我死而無怨;你要說給我留情不傷我,那是你藝業不高,自诩其能。
”勝爺聞聽,微然點頭笑道:“秦義龍,你不必咬言咋字,你要明白大義,你還不至于教秦尤作下大逆不赦之事呢。
今者你既不含糊,我也别埋沒你的技藝,我也知道,你镖槍打的好,三十年的苦功,今當天下英雄,叫你獻一獻絕藝。
可是有話說在頭裡,恐怕沒有你的便宜。
”秦義龍道:“勝英,你要赢得了姓秦的镖槍,我便心服口服。
”勝爺說道:“如此還是你先打我,你的镖槍要将姓勝的衣服皮肉傷損一點,我将珍珠燈雙手奉獻,我替你叔侄與闵家父子,打盜燈及窩主的官司。
勝英言而有信,你就獻絕藝吧。
”秦義龍方要取背後的镖槍,勝爺說道:“且慢,你的镖槍能打多遠見準?”秦義龍說道:“我的镖槍能在三丈之外見準。
”勝爺道:“咱倆人站好了,你在北面我在南面,北面上有人,南面上沒有人,防備打不着我,打着看熱鬧的。
咱倆相距三丈遠,你的镖槍自然達得到,你不要慌,沉住了氣,露臉成名就在此一舉了。
”語畢,勝爺繞到南邊,秦義龍轉到北面,相距三丈來遠,勝爺道:“你打吧。
”秦義龍伸右手背後取镖槍。
镖槍較比镖長,在背後筒内插着,用的時候伸手撕镖槍的旗子,抽出來就打出去啦,較比用镖還便利,用镖總得打兜囊裡向外登,這宗東西一摸旗子就算打出去啦。
老賊右手摸镖槍旗,一隻镖槍奔勝爺胸前而去,勝爺見镖槍來到胸前,約有半尺遠,勝爺一閃身軀,镖槍落地;第二隻左手的镖槍,又奔勝爺當中而來,镖槍切近,勝爺向上一縱,縱起五七尺高,镖槍落空;第三隻右手的镖槍又照左井肩穴打來。
說時遲,那時快,秦義龍左右手撕镖槍,“嗖嗖嗖”,直奔勝爺打去,好似雪花兒一般,鴨尾巾上的镖槍方過去,胸中的又打來。
隻見勝爺銀髯亂飄,方閃開又縱起來,方低頭又撤步,在镖槍如狂風驟雨時,勝爺用雙腳踢镖槍。
一霎時十二隻镖槍打完。
勝爺身形站穩,哈哈大笑,口中說道:“秦老二多受累了!”說着話,雙手一抱:“我接了你兩隻镖槍!”列位,天下群雄在秦義龍打镖槍時,俱都微聲喝彩,隻聽東西兩廊下,隻喝:“打的好哇!躲的好哇!”誰也沒看着勝三爺在什麼時間接住老賊的镖槍,就連秦義龍自己都不知道勝三爺在什麼時候接住他的镖槍。
天下群雄無不納悶,有說勝三爺真神藝也,無怪乎人稱神镖将呢。
秦義龍看着發愣。
勝爺說道:“秦老二,我曾打镖,衆人擡愛我,稱我為神镖将,我接你的镖槍,還不算什麼奇事,我再打你,不能使我自己的金镖,仍然使你的镖槍,還是就用接住你的這兩隻,要用三隻镖打着你,那算我經師不到,學藝不高。
如果這兩隻镖槍,俱都打不着你,我将珍珠燈送給你,還是我打盜燈的官司。
”列位,勝爺這一句話說出來不要緊,東廊下镖行之人,第一位諸葛道爺先大吃一驚,心中暗道:“勝三弟,這不是自找其禍嗎?人家十二隻镖槍打不着你,你用兩隻镖槍就要打着人家?倘若打不着人家,也不要緊,你為何還用珍珠燈賭賽呢?”不表大衆全擔驚駭怕,單說秦義龍聞聽勝爺用兩隻镖槍要将自己打着,心中暗道:“我三十年工夫,不但我會打镖,我還會躲镖,别說你兩隻镖槍,就是三隻金镖,也不能讓你打着我。
你要打不着我,再要反悔,我可就有了理啦。
莫非說大話人栽筋鬥,都栽在絕藝之下?我還以為我用不了三镖槍,就要将他打倒呢,誰想十二隻都無濟于事。
”老賊思索至此,面帶悅色,說道:“一言出口。
”勝爺說道:“驷馬難追!你也站在南面,我上北面打你。
”秦義龍到了南面,勝爺站在北面,伸出左手的镖槍,說道:“勝某打暗器向來不暗算,打的時候必有一個着字,敵人隻要有本事就躲得開。
我左手這隻镖可打不着你,咱先說頭裡,第一隻右手的镖要打你上中下、中上下、下中上,反正這三個部位不定哪兒,可沒有準。
打上是點到而已,不過取個笑兒,也許衣服紮破,也許傷點肉皮,要是見了血,那就是走了手啦。
”秦義龍說道:“不必費唇舌啦,你就打吧。
”勝爺左手的镖槍對準老賊說道:“着!”老賊一看,镖槍出來,特别另樣,真是貨賣識家,老賊心中暗含着佩服,外行可看不出來,外行看着很不出奇,就好像不會打镖一樣。
皆因為勝爺說的明白,這隻镖可不能打着,所以這隻出去的非常之慢,槍尖子四平,镖旗筆直。
内行人看着可就有了工夫啦,秦義龍的镖槍出去,槍尖子雖然不擺,不能頭尾四平,多遠出去,都一條直線一般,要不然絕不能指哪打哪。
這隻镖來到老賊胸前半尺來遠,老賊一閃身出去三四尺遠。
秦義龍本來是能打镖能躲镖,要外行躲镖,離着老遠的他就躲閃,未等閃開這一隻,那一隻又到啦,準得打上。
秦義龍倒是行家,镖至胸前才躲閃,閃過去一看,這隻镖槍,不偏不倚,正插在方磚地的十字花上,筆杆條直。
就這一手工夫,就可以壓倒群雄,慢說是打出去插在方磚地上,就用手直插去,都不準插的那樣準,要不然老英雄就敢開口說下大話,打不上奉還珍珠燈,真得說是神镖。
讀者問道,你說的太懸虛啦,打的準固然可以,怎麼平着打出去,還能紮在地上呢? 列位,古人有一位養由基,人稱養一箭,載于《史記》。
養由基在楚共王駕下為臣,又有一個大将潘黨,也在楚共王駕前為臣。
有一天楚晉交兵,兩國俱都出兵,安營下寨已畢,還沒有交戰時候,将士們閑暇無事,叫大将潘黨射鹄,潘黨于百步外,一箭正中紅光,潘黨面有得色,大小将士俱各誇贊潘黨,不絕于口。
适養由基亦到,身背弓,腰挎箭袋。
大衆說道:“養叔來啦,也叫他射一回看看。
”養由基遂走到大衆眼前,說道:“射紅鹄不足為奇,我能連發三矢,俱中一處,由紅光上一個窟窿射過。
”拾箭的小校将箭拾回說道:“三矢俱由一個窟窿穿過。
”潘黨說道:“巧勁耳。
”養由基說道:“射鹄是巧勁,我能于百步之外,箭射楊樹葉。
”潘黨說道:“滿樹樹葉,誰不能之?”養由基說道:“命人将楊樹葉畫上記号,我到樹下看完了,然後我百步之外射之。
”潘黨遂打發人到樹上,将樹葉用筆畫好黑記,養由基到樹下看準,退到百步之外,一箭射去,不見箭落,潘黨說道:“箭被樹枝架住,不能下落,遑言穿楊樹葉呢?”養由基說道:“此箭穿過楊樹葉,兩頭被樹枝搭着,可叫小卒上樹去取。
”打發兵士上樹取箭,果然如言。
潘黨仍然說是巧啦。
養由基說道:“可命小卒記三個樹葉,畫上一二三,我拿出三支雕翎, 也都畫上一二三,我這三支箭,不許射錯了。
”于是打發兵卒上樹,如法記好,三支箭發出去,果然都中上,與頭一次那箭無異。
潘黨無言,大衆俱都喝彩。
潘黨又說道:“我能射透七層甲。
”命軍士将七層鎖甲放在鹄前,潘黨也在百步外,彎弓搭箭,嗖的一聲射去,果透七層甲,箭簇看看紮在紅鹄之上,大衆喝彩,潘黨面有得色。
大衆說道:“看養叔的射法吧。
”命小卒取箭,箭透七層甲,小卒取之不下,養由基說道:“我有送箭之法,不用射铠甲,我能一箭射去,将潘将軍之箭頂出
茶餘酒後談論起來,勝英雖死猶榮。
闵老寨主不必懷疑,勝某必踐前言。
但是天氣尚早,若至東方閃爍時,我必然給老寨主立下字據,就此住北京投案,打這場盜燈的官司。
我歐陽兄弟就是盜不出燈來,也必得見我一面,絕不能匿而不見。
”勝三爺語至此,就聽金頭虎說道:“十陣賭輸赢,我們赢了四陣,賊們打退堂鼓,這回賊可得着理啦。
大蠻子盜不出燈來,從此他還見镖行的人?他非背地跑了不可。
玩笑有他,辦真事他還辦的了?勝三大爺不定跟他有多大的仇呢?他這是借刀殺人,報仇呢。
什麼叫三天三夜盜燈賭輸赢,盜不出來打官司?沒那麼打過官司的。
幹脆咱們血肉紛紛亂—陣吧。
”道爺說道:“賈明不要胡說,你三大爺為人言而有信,别說是打官司,就是此時刀放在脖子上,也不能食言。
孺子無知,胡言亂道,再要饒舌,必受重責。
”賈明一翻母狗眼,低聲說道:“勝三大爺跟老道也不知有什麼深仇哇?不教咱言語,等到天亮時看看,有話你們說,反正我不打算出蕭金台。
真教我三大爺立字,得先将我宰了再說别的。
”不表金頭虎嘴裡嘟囔,此時黃三太趴伏在桌子上,淚如雨下,心中暗說:“歐陽叔父,你怎麼這樣荒唐?沒有金鋼鑽,你别攬瓷活。
你真就将我恩師送在北京,打盜燈的官司?我之恩師向來事無大小,言出如山,沒有失過信。
你盜不出燈來,你倒是見上大衆一面啊。
”其餘镖行之人,個個愁眉不展,唉聲歎氣,東廊下好似愁雲漠漠,凄涼景況充滿了庭院。
台灣的大帥石朗都暗中替勝三爺為難:這大年歲,行俠作義,落得這樣下場。
西廊下群賊是喜形于色,除了十三省總镖頭勝英,綠林道中拔去眼中之釘,肉中之刺,從此綠林道中少了一個勁敵。
人心向背,憂喜出于自然。
不表兩造衆英雄悲悲喜喜,再說闵士瓊第三次站起身形,又教勝三爺立字據打官司。
勝三爺未及答言,忽聽天棚銅鐵網上有人叫道:“勝三哥,小弟來也!唔呀,闵老寨主不要得理不容人,三哥不要着急,珍珠燈盜出來啦!”兩方的群雄仰面向上觀看,就見皮襖馬褂,踢啦踢蹋。
闵士瓊說道:“現在已經天明了,盜出來沒有用啦。
”歐陽大義士一句話,提醒了台灣的石朗,觀看星鬥,果然尚且不到四更天。
韓秀等又都來到外面觀看,闵德俊對老寨主闵士瓊說道:“父親,孩兒與韓秀大哥觀看星鬥,果然是四更不到,三更半天将過。
”闵士瓊聞聽,不啻揚子江心翻船,萬丈高樓失腳,目瞪口呆,不能作一語,天下衆英雄莫不覺着毛骨竦然,暗中稱奇,歐陽大義士這一盜出萬壽燈來,鎮住天下群雄。
闵士瓊在座上如木雕泥塑的一般。
勝三爺道:“闵老寨主,這一次量不能失信了?沒有别的,請你打窩主的官司吧。
”列位,大凡人要是真正理短情屈了,被人家若是問住,真正的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闵士瓊這樣的反複,到了此時也是水盡山窮,實在沒有反複之餘地了,講的是五鼓雞鳴,犬吠為止,人家三更半天将燈盜出,當着十四省英雄,要是再說出不算來,那還夠人格嗎? 闵士瓊正在無言以對之時,勝三爺逼闵士瓊打窩主的官司,就聽後院有腳步聲音,噔噔噔,腳往前院跑,大聲喊道:“就這樣的打官司,我家老寨主倒願意去,我有點不願意。
咱們得見個輸赢勝負!”衆人舉目觀看,正是恬不知恥的賊子闵德潤,手持金鼎龍頭搠,耀武揚威,自己不知自己有多大本領。
勝爺一看,是無恥不知自愛的闵德潤,遂說道:“孺子看看項上加刀,尚且不知,滅門九族之罪,你父子豈能打得了這樣罪大彌天之官司?反複無常的賊子,你有幾個腦袋?屢次饒你不死,你不知勝某以恩德待人,真是無恥之徒。
”闵德潤說道:“勝英你不要大言欺人,今天勝得了我闵大寨主的金鼎龍頭搠,大少寨主便替父替友打這一場盜燈的官司,殺剮存留,不能連累好朋友。
大少寨主并非反複無常,我們父子也是為朋友,你無故與綠林道作對,開镖局子是買賣,你破二郎山,火焚蓮花峪,綠林道與你誓不兩立。
蕭金台就算打這兒冰消瓦解,隻要綠林道不絕迹,就與你姓勝的對付。
哪一個不服,過來,與大少寨主較量較量。
”勝爺回頭向東廊下叫道:“哪一位辛苦辛苦,将窩主捉住?”勝三爺話言未了,早有一人越衆當先,大聲答道:“勝三哥,小弟尚無寸功,我願拿此賊,權當見面之禮。
但不知要死的要活的?”勝爺一看,原來是蔣伯芳。
勝爺微然含笑道:“此賊乃是要犯,藏匿匪人,窩存贓物,較比盜燈的正犯還要緊呢,拿住活的還得解往京都,千萬不可傷了他的性命。
拿住之後,經官廳訊出口供,那才算咱交了差,完了咱們的責任呢。
五弟多要小心。
”蔣伯芳道:“小弟明白了,捉拿此無名小輩,猶如探囊取物耳,何勞囑咐?”語畢,雙手合着亮銀盤龍棍,龍行虎步,來到聚義廳當中,真是威風凜凜,精神百倍,八大名山之人聞名喪膽,蕭金台神鬼皆驚。
蔣五爺叫道:“闵德潤小輩,休要猖狂,還不過來受死!”闵德潤一見蔣五爺,分外眼紅,叫道:“小兒蔣伯芳不必誇口,看搠!”人到搠到,直奔五爺頂梁上,壓山蓋頂砸來。
蔣五爺不慌不忙,閃開大山賊的龍頭搠,仍按行者棒,接續着打韓家四猛的招數向下使。
大山賊力大絕倫,金鼎龍頭搠上中下、前後左右,圍着蔣五爺身形。
蔣五爺因為方才戰了四猛,不肯與大山賊碰家夥,專使純熟的招數,一條亮銀盤龍棍,舞得如同銀蛇亂蹿,隻見棍不見人,風雨不透,大山賊的龍頭搠,無論如何也遞不進去。
大山賊以為蔣五爺不敢碰他家夥,越打越向蔣五爺棍上找。
蔣五爺心中暗道:“小冤家,我這一棍要砸上你的搠,我叫你一輩子忘不了姓蔣的。
”二人戰得正在興高采烈之際,龍頭搠一砸亮銀盤龍棍,蔣五爺用盡平生之力向外一棍,棍與搠繃在一處,恰似半空中打了一個霹雷相似,山谷應聲,火星子冒起五七尺高。
天下群雄,不約而同俱都打了一個冷戰,隻見大山賊連晃了三晃身軀,腳步站立不穩,雖然沒将搠出手,幾乎虎口震裂,蔣五爺倒退了兩步,棍法仍然不亂,大山賊此時可就有點勉強招架了。
勝三爺在旁叫道:“五弟,要活的,棍下留情!”蔣五爺抖擻精神,棍法變招,奔山賊胸前一點,山賊咬着牙,用搠向外一碰棍,蔣五爺未等大山賊找上棍,急忙将棍抽回,大山賊的搠沒繃上棍,身形就有點不穩,蔣五爺趁勢裹手一棍,奔賊腰間打去,山賊欲待躲閃,可就來不及啦,這一棍正打在腰下臀骨之上。
五爺使了三成勁,要使十分勁,就沒有山賊的命啦。
山賊金鐘罩的工夫已然破啦,氣力受了硬傷,究竟沒有以前膂力大了,要不然與蔣五爺對棍的時候,就是蔣五爺力大,山賊也不至如此不中用。
閑文少叙,一棍将大山賊打倒,兵刃出手,闵德潤趴伏就地,并将龍頭搠抛出去五七尺遠。
金頭虎賈明賣精神,一聲喊叫:“楊香五小子,你還不過去捆!”楊香五一晃馬尾透風巾,趕奔近前,金頭虎一攏大山賊的胳膊,被大山賊一撥拉,金頭虎幾乎鬧了一個筋鬥。
楊香五向前一按,大山賊雙手扶地,向上一起,楊香五鬧了一個趔趄。
金頭虎喊叫:“我的姥姥!人家躺下啦,我都辦不了。
大小子,快過來吧!”孟金龍、李永泰二人過去,這才将山賊四馬倒攢蹄捆住,提到東廊下,真是油皮都沒有傷損。
此時闵士瓊在聚義廳金交椅上看得真而且真,花白胡須亂抖,心中猶如刀攪的一般。
闵士瓊心内暗想:“隻想我父子天下無敵,德潤力大絕倫,不想今竟被獲遭擒!悔不聽劉氏夫人之言,前幾日他說我父子十天之内,必然山破人亡,到了此時,果然應了夫人之言。
”闵士瓊思索至此,打下牙來往肚子裡咽,後悔不及。
天下群雄一語全無,聚義廳上靜悄悄,愁雲慘慘。
少許工夫,隻見東西兩廊下交頭接耳,紛紛議論。
不關心的,道短論長,關心的人替闵家父子擔驚害怕,燈被镖行盜出,大少寨主被獲遭擒,眼睜睜一座百年事業的蕭金台,就要冰消瓦解。
此時勝三爺面對闵士瓊說道:“闵老寨主,在下勝英幾次進忠告,老寨主你不知嘉納,按說在下與老寨主談不到進忠告二字,老寨主身為綠林,在下做保镖的生意,本來冰炭不能相同。
但是勝英因素知老寨主出身清白,為亂世所迫,栖身綠林,雖然異路殊途,久有互相仰慕之誠,是以不忍坐視老寨主你的成敗,故爾累次饒舌。
今者勝英尚有不得已于言者,不敢言忠告,也不敢望老寨主必聽餘言,惟有望老寨主你莫悔不聽餘言而已。
盜燈之賊,并不是有氣節的男兒,這宗賊專恃血氣之勇,不懂大義,以勝某之忠誠待人,尚且不能化此頑梗,他與閣下不過聞名之交,并非通家之好,他今見令郎被擒,珍珠燈已失,他的初志,所為設計陷害人,計不得逞,必然遁去,倘他逃走,沒有盜燈的正犯,你一家老少萬死不足以償。
”闵士瓊理短情屈,不能答一語。
勝三爺這一提盜燈之人,天下群雄莫不以秦尤為目标,老寨主闵士瓊舉目向西廊下三層人後觀看秦尤,手撚花白胡須,面沉似水,大丈夫說不出後悔的話,人亡山破,多半世英名喪于秦尤之手,真是有口難訴。
此時西廊下忽有一人越衆當先,大聲叫道:“老兒勝英!不必動唇齒之才,自言仁義,以買人心,老虎帶念珠,假充善人。
想當初吾兄與汝歃血為盟,明清八義,誓成義舉,你中途反目,镖打拜弟,誰人不知?今尚敢在衆人面前大言欺人,口是心非!你要想見盜燈之人,勢比登天還難!”勝三爺舉目觀看,此人紫緞色壯帽,長臉膛,燕尾胡須,背後背十二顆镖槍,襯烈火苗,身穿品藍色短靠,青綢子底衣,青緞子薄底快靴,背後斜插柳背定一口樸刀,握刀夠奔聚義廳當中而來,精神百倍,有不可一世之概,年在半百以外。
勝爺觀罷,心中明白,叫道:“秦老二!你是有始無終,賢愚不分,有眼無珠的小人!你聘請本山二少寨主,去北京盜獄救秦尤,成全他寡母孤兒,你是他叔父,分所當然。
但是你的用意,未必是隻救秦尤,你乃奸亂成性,助秦尤為非,暗害好人。
你救出秦尤,你就當同他回家,叫他寡母孤兒可以安善度日,教訓秦尤改邪歸正,成為明理的好人,你才夠長輩的資格。
你計不出此,救出秦尤之後,你慫恿秦尤小兒,二次夜入皇宮内院,盜康熙聖上、太後老佛爺的萬壽燈,你與二少寨主題詩巡風,你助纣為虐,使秦尤罪上加罪。
秦老二!你是救秦尤,你是害秦尤呢?可惜你身為長輩,不能教化子侄,反陷汝侄于大逆。
太後老佛爺的懿旨,康熙聖上的聖旨,十三省一體嚴拿,務獲解究。
秦老二,你憑血氣之勇,做下大罪彌天之事,你難道不曉得大清國的律例嗎?秦老二,你與我秦八弟是當族弟兄,你又有救秦尤一點熱心,不然,我勝某絕不能對牛操琴。
這場官司,你有三顆首級都不夠打的:第一件越獄,第二件盜燈,第三件聚衆行兇。
你要識時務,你别在人前逞能,你還不快快逃命去麼?”秦義龍聽罷,默然良久,心中暗道:“此禍由我一人所起,現在大少寨主被擒,萬壽燈也被镖行之人盜走,眼見蕭金台大勢将去,我秦義龍若此時一走,我叫什麼朋友?人家闵家父子為朋友,還能犧牲一切呢,我若真個一走,豈不被天下群雄笑罵我有始無終?老勝英明着是用良言勸我,暗含着是要我拚命,他言說我是有始無終之輩。
”秦義龍思索至此,大聲叫道:“勝英!你是胡言亂道,你是人中敗類,真稱得言行相反。
你镖打盟弟,中途變心,你還敢在衆人叢中搖唇鼓舌?你就是能将死人說得複生,我也知道你的來曆。
我秦氏門中與老兒有不共戴天之仇,今日正是我秦某報仇雪恨之日!若不将老兒碎屍萬段,不足以消吾恨。
”勝三爺哈哈大笑,說道:“秦老二,你是活膩啦!”秦義龍手擎樸刀,夠奔勝三爺,夠上步位,将刀一橫,攔腰便剁。
勝三爺并不揠刀,見刀來至切近,腳尖滑地,橫着縱出五七尺遠。
秦義龍第二刀紮胸前挂二肋,勝爺一閃身形躲開。
一連三刀,俱被勝三爺躲過,勝三爺又厲聲說道:“老賊你逃命去吧!倘若動起手來,收招不住,你難免認母投胎,你不是勝某的敵手。
”飛賊秦義龍三刀沒剁着勝爺,氣得七竅生煙,恨不能刀刀見血,片片透肉,哪裡能聽勝爺良語相勸?并不答話,一刀緊跟着一刀。
西廊下綠林道中有沒見過勝爺的,一看勝爺真有容人之量,個個心中起敬,有那宗無知小輩,他還說勝爺怯陣,不是秦義龍的敵手呢。
閑文少叙,勝爺一看老賊秦義龍真是不知進退,就是一夜不與他還手,他也不能知止而罷,勝三爺遂亮出魚鱗紫金刀,接架相還。
勝爺向來是,愈當着有名的人物動手,愈長精神,這就是好貨不賤賣,貨賣識家。
按老賊秦義龍,也是三十年的苦功,這一跟勝爺對上刀,可就顯出不行啦,真是好貨就怕樣子比。
勝三爺手眼身法步,腕胯肘膝間,一招一式,刀遞出去七面見清,刀尖、刀背、刀刃、刀柄、燈籠穗,看着清清楚楚,藍汪汪的藍魚,紫微微的魚鱗,尖長背厚刃飛薄,真可以上畫譜。
天下群雄莫不暗贊老英雄的刀法絕倫,無怪乎一把魚鱗紫金刀,縱橫南七北六十三省。
勝三爺愈殺愈勇,老賊秦義龍是愈殺愈松懈,戰不到五六十個回合,老賊的刀隻有招架之功,并無還手之力。
勝三爺抖擻精神,當着天下群雄,為的是戲耍老賊,老賊欲落敗,都跳不出圈去,隻累得老賊熱汗直流,喘得猶如牛吼,兩廊未有不匿笑者。
勝三爺故意的刀法一懈勁,老賊趁勢劈頭探腦一刀砍來,使了個十足勁,勝三爺并不躲閃,反向裡進步,看看與秦義龍挨身,一反腕子,連刀柄帶老賊的腕子一并捋住,叫道:“老兒,這邊來!”勝三爺一叫勁,秦老二随着手過去。
勝三爺左手持着老賊的刀柄與腕子,右手的刀,此時是愛紮就紮,愛剁就剁。
勝爺的刀臨到老賊的面門,未肯下絕情,偏着刀向老賊面門上一按,口中說道:“我本當将你殺了,看在我那故去的秦八弟之面,秦老二你逃命去吧!”刀在老賊面門又一晃,老賊一閉眼,勝爺底下一腳,正踢在老賊胸下,上邊的手一松,秦義龍鬧了一個仰面朝天。
金頭虎跑将過去,抖開了飛抓就要捆人,勝爺擺手說道:“明兒,不許造次!他是你秦八叔之弟,不許無禮。
他有救秦尤一點熱心。
”賈明不敢違背,諾諾而退。
老賊秦義龍由就地爬起來,滿面通紅,又羞又惱,厲聲說道:“勝英!在下不是你敵手,你的刀法絕倫,人所共曉。
我雖然不是你的敵手,我輸給你啦,我心中尚不甘服。
你有個外号叫神镖将,當着天下英雄,咱倆過過镖,你先打我也成,我先打你也成,你要是用镖再赢了我,從今以後,我不再與你為仇作對。
你要是一镖将我打死,那算你成全我秦義龍啦,皆因為闵家父子為我叔侄之事,家破山崩,在所不惜,我姓秦的若是臨陣而逃,叫天下英雄笑我畏刀避劍。
你的镖隻管照我緻命處打,你一镖打死我,我死而無怨;你要說給我留情不傷我,那是你藝業不高,自诩其能。
”勝爺聞聽,微然點頭笑道:“秦義龍,你不必咬言咋字,你要明白大義,你還不至于教秦尤作下大逆不赦之事呢。
今者你既不含糊,我也别埋沒你的技藝,我也知道,你镖槍打的好,三十年的苦功,今當天下英雄,叫你獻一獻絕藝。
可是有話說在頭裡,恐怕沒有你的便宜。
”秦義龍道:“勝英,你要赢得了姓秦的镖槍,我便心服口服。
”勝爺說道:“如此還是你先打我,你的镖槍要将姓勝的衣服皮肉傷損一點,我将珍珠燈雙手奉獻,我替你叔侄與闵家父子,打盜燈及窩主的官司。
勝英言而有信,你就獻絕藝吧。
”秦義龍方要取背後的镖槍,勝爺說道:“且慢,你的镖槍能打多遠見準?”秦義龍說道:“我的镖槍能在三丈之外見準。
”勝爺道:“咱倆人站好了,你在北面我在南面,北面上有人,南面上沒有人,防備打不着我,打着看熱鬧的。
咱倆相距三丈遠,你的镖槍自然達得到,你不要慌,沉住了氣,露臉成名就在此一舉了。
”語畢,勝爺繞到南邊,秦義龍轉到北面,相距三丈來遠,勝爺道:“你打吧。
”秦義龍伸右手背後取镖槍。
镖槍較比镖長,在背後筒内插着,用的時候伸手撕镖槍的旗子,抽出來就打出去啦,較比用镖還便利,用镖總得打兜囊裡向外登,這宗東西一摸旗子就算打出去啦。
老賊右手摸镖槍旗,一隻镖槍奔勝爺胸前而去,勝爺見镖槍來到胸前,約有半尺遠,勝爺一閃身軀,镖槍落地;第二隻左手的镖槍,又奔勝爺當中而來,镖槍切近,勝爺向上一縱,縱起五七尺高,镖槍落空;第三隻右手的镖槍又照左井肩穴打來。
說時遲,那時快,秦義龍左右手撕镖槍,“嗖嗖嗖”,直奔勝爺打去,好似雪花兒一般,鴨尾巾上的镖槍方過去,胸中的又打來。
隻見勝爺銀髯亂飄,方閃開又縱起來,方低頭又撤步,在镖槍如狂風驟雨時,勝爺用雙腳踢镖槍。
一霎時十二隻镖槍打完。
勝爺身形站穩,哈哈大笑,口中說道:“秦老二多受累了!”說着話,雙手一抱:“我接了你兩隻镖槍!”列位,天下群雄在秦義龍打镖槍時,俱都微聲喝彩,隻聽東西兩廊下,隻喝:“打的好哇!躲的好哇!”誰也沒看着勝三爺在什麼時間接住老賊的镖槍,就連秦義龍自己都不知道勝三爺在什麼時候接住他的镖槍。
天下群雄無不納悶,有說勝三爺真神藝也,無怪乎人稱神镖将呢。
秦義龍看着發愣。
勝爺說道:“秦老二,我曾打镖,衆人擡愛我,稱我為神镖将,我接你的镖槍,還不算什麼奇事,我再打你,不能使我自己的金镖,仍然使你的镖槍,還是就用接住你的這兩隻,要用三隻镖打着你,那算我經師不到,學藝不高。
如果這兩隻镖槍,俱都打不着你,我将珍珠燈送給你,還是我打盜燈的官司。
”列位,勝爺這一句話說出來不要緊,東廊下镖行之人,第一位諸葛道爺先大吃一驚,心中暗道:“勝三弟,這不是自找其禍嗎?人家十二隻镖槍打不着你,你用兩隻镖槍就要打着人家?倘若打不着人家,也不要緊,你為何還用珍珠燈賭賽呢?”不表大衆全擔驚駭怕,單說秦義龍聞聽勝爺用兩隻镖槍要将自己打着,心中暗道:“我三十年工夫,不但我會打镖,我還會躲镖,别說你兩隻镖槍,就是三隻金镖,也不能讓你打着我。
你要打不着我,再要反悔,我可就有了理啦。
莫非說大話人栽筋鬥,都栽在絕藝之下?我還以為我用不了三镖槍,就要将他打倒呢,誰想十二隻都無濟于事。
”老賊思索至此,面帶悅色,說道:“一言出口。
”勝爺說道:“驷馬難追!你也站在南面,我上北面打你。
”秦義龍到了南面,勝爺站在北面,伸出左手的镖槍,說道:“勝某打暗器向來不暗算,打的時候必有一個着字,敵人隻要有本事就躲得開。
我左手這隻镖可打不着你,咱先說頭裡,第一隻右手的镖要打你上中下、中上下、下中上,反正這三個部位不定哪兒,可沒有準。
打上是點到而已,不過取個笑兒,也許衣服紮破,也許傷點肉皮,要是見了血,那就是走了手啦。
”秦義龍說道:“不必費唇舌啦,你就打吧。
”勝爺左手的镖槍對準老賊說道:“着!”老賊一看,镖槍出來,特别另樣,真是貨賣識家,老賊心中暗含着佩服,外行可看不出來,外行看着很不出奇,就好像不會打镖一樣。
皆因為勝爺說的明白,這隻镖可不能打着,所以這隻出去的非常之慢,槍尖子四平,镖旗筆直。
内行人看着可就有了工夫啦,秦義龍的镖槍出去,槍尖子雖然不擺,不能頭尾四平,多遠出去,都一條直線一般,要不然絕不能指哪打哪。
這隻镖來到老賊胸前半尺來遠,老賊一閃身出去三四尺遠。
秦義龍本來是能打镖能躲镖,要外行躲镖,離着老遠的他就躲閃,未等閃開這一隻,那一隻又到啦,準得打上。
秦義龍倒是行家,镖至胸前才躲閃,閃過去一看,這隻镖槍,不偏不倚,正插在方磚地的十字花上,筆杆條直。
就這一手工夫,就可以壓倒群雄,慢說是打出去插在方磚地上,就用手直插去,都不準插的那樣準,要不然老英雄就敢開口說下大話,打不上奉還珍珠燈,真得說是神镖。
讀者問道,你說的太懸虛啦,打的準固然可以,怎麼平着打出去,還能紮在地上呢? 列位,古人有一位養由基,人稱養一箭,載于《
養由基在楚共王駕下為臣,又有一個大将潘黨,也在楚共王駕前為臣。
有一天楚晉交兵,兩國俱都出兵,安營下寨已畢,還沒有交戰時候,将士們閑暇無事,叫大将潘黨射鹄,潘黨于百步外,一箭正中紅光,潘黨面有得色,大小将士俱各誇贊潘黨,不絕于口。
适養由基亦到,身背弓,腰挎箭袋。
大衆說道:“養叔來啦,也叫他射一回看看。
”養由基遂走到大衆眼前,說道:“射紅鹄不足為奇,我能連發三矢,俱中一處,由紅光上一個窟窿射過。
”拾箭的小校将箭拾回說道:“三矢俱由一個窟窿穿過。
”潘黨說道:“巧勁耳。
”養由基說道:“射鹄是巧勁,我能于百步之外,箭射楊樹葉。
”潘黨說道:“滿樹樹葉,誰不能之?”養由基說道:“命人将楊樹葉畫上記号,我到樹下看完了,然後我百步之外射之。
”潘黨遂打發人到樹上,将樹葉用筆畫好黑記,養由基到樹下看準,退到百步之外,一箭射去,不見箭落,潘黨說道:“箭被樹枝架住,不能下落,遑言穿楊樹葉呢?”養由基說道:“此箭穿過楊樹葉,兩頭被樹枝搭着,可叫小卒上樹去取。
”打發兵士上樹取箭,果然如言。
潘黨仍然說是巧啦。
養由基說道:“可命小卒記三個樹葉,畫上一二三,我拿出三支雕翎, 也都畫上一二三,我這三支箭,不許射錯了。
”于是打發兵卒上樹,如法記好,三支箭發出去,果然都中上,與頭一次那箭無異。
潘黨無言,大衆俱都喝彩。
潘黨又說道:“我能射透七層甲。
”命軍士将七層鎖甲放在鹄前,潘黨也在百步外,彎弓搭箭,嗖的一聲射去,果透七層甲,箭簇看看紮在紅鹄之上,大衆喝彩,潘黨面有得色。
大衆說道:“看養叔的射法吧。
”命小卒取箭,箭透七層甲,小卒取之不下,養由基說道:“我有送箭之法,不用射铠甲,我能一箭射去,将潘将軍之箭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