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關燈
小
中
大
止。
第二集·推拿法 掐前承山穴法 夏英白曰:此穴在腿下節前面膝下,亦名中廉穴,兒風望後跌,在此穴久掐最效。
塗蔚生曰:查《針灸大成》,并無中廉穴之名稱,隻有上廉下廉二穴,條口居于其間。
想英白之所謂中廉穴,亦即指針灸之所謂條口邊。
至此穴之取法,須沿外膝眼下量起,至下八寸止,胫上兩筋骨罅宛宛中。
因上廉離外穴眼六寸,下廉離上廉三寸,而條口則在下廉上一寸邊。
塗蔚生曰:以上推拿諸法,猶本草之藥味羅列,性質畢布,可謂臨時治兒者選擇之工具也。
然病有輕重,法有繁簡,有一病而隻用一方者,有一病而須用數方者,前後變換不同,臨時施用自異。
在醫師之良者,固可因病求法而為适宜之推拿。
若夫醫師之下者,則胸無成竹,未免臨症眩迷。
如其臨症亂推亂拿,不知因症以求法,何若另立法門,使之根據法治症。
故餘于采用夏英白推拿諸法而外,另将陳紫山之分門推拿諸法列入。
雖治法未克精良,療病未必完善,而随症增減采用,多亦可為醫師之一助雲耳。
第二集·推拿法 夜啼門推法 陳紫山曰:夜啼有四:有風熱,有心熱,有寒疝,有誤受驚恐。
風熱者,為衣裳太濃、過于溫暖,邪熱攻心,心與小腸為表裡,夜啼而遺溺者是也。
心熱者,見燈愈哭者是也。
寒疝者,遇寒即啼是也。
誤受驚恐者,面色紫黑,氣郁如怒,若有恐懼,睡中驚跳是也。
治法:推上三關,推下六腑,清心經,水底撈明月,分陰陽法,掐肝經。
如寒疝痛啼,宜運動四橫紋,揉臍下,并一窩風。
塗蔚生曰:凡陳紫山之所謂驚字,與風字有混者,餘概以風字易之。
若其字句間有可簡裁者,餘亦略為删去,務使其言簡而意赅,理明而詞達。
至推拿法有可乘者,餘仍錄之,以為補助。
茲附陳紫山水底撈明月法。
陳紫山曰:醫以左手拿住兒掌向上,以右手滴一點水于兒内勞宮,随用右手四指扇七下。
再滴水于心經,又滴水于天河,天河即肱灣。
醫者用口吹上四五口,将兒中指屈之,醫者仍用左大指掐住,右手捏拳,将中指節自心經上按摩到曲池,橫空在下二指。
如此四五次,在三關踢、涼行背上往六腑踢,涼入心肌。
此大涼之法,不可任意亂用。
第二集·推拿法 重舌門推法 陳紫山曰:凡重舌者生于舌下,挺露如舌,故曰重舌。
然脾之絡脈系舌旁,肝之絡脈系舌本,心之絡脈系舌根,此三經或為濕熱風寒所中,則舌卷縮,或舒長,或腫滿。
木舌者舌腫硬而妨乳食,由于風熱盛也。
蓋舌者心之苗,心熱則生瘡破裂,肝壅則血出如湧泉,脾閉則白苔如雲,熱則腫滿,風則強木,口合不開,四肢壯熱,氣喘語澀即其候也。
治法:推上三關,心經,脾經,推下六腑,運八卦,運水入土,分陰陽,清天河水。
塗蔚生曰:舌雖為心之苗,而他髒亦分發于其上。
脾屬土,宜居舌之中間;肝屬木,宜居舌之兩旁;腎屬水,宜居舌之根本;心屬火,宜居舌尖;肺屬金,雖無所配,而其位居至高,就舌尖以診寒熱,亦可診肺之寒熱矣。
紫山所配舌之位次,未免有誤。
第二集·推拿法 鵝口門推法 陳紫山曰:凡鵝口者,始生嬰兒,自一月内外,至半歲以上,忽口内白屑滿舌,而上戴礙,狀如鵝口,開而不合,語聲不出,乳食多難,或生于牙齒上下,名曰馬牙,皆由熱毒上攻,名雖異治則一也。
治法:推上三關,退下六腑,分陰陽,打馬過天河。
再用扁銀簪腳,将牙龈刮破出血,以軟絹拭淨,以陳墨塗之。
塗蔚生曰:馬牙系生黃色之小尖牙,與鵝口有異,餘亦有治法見後。
至其鵝口之推法,亦甚簡略,須參用各種涼法亦可。
第二集·推拿法 風症門推法 陳紫山曰:小兒熱盛生風,風甚發搐,又甚則牙關緊急,而八候生焉。
八候者搐搦掣顫反引竄視是也。
搐者,四肢收縮也;搦者,十指開合者;掣者,勢如相撲也;顫者,橫身鼓栗也;反者,身仰後面;引者,臂者開合;穿者,目直視似怒;視者,露睛不和也,是為八候,其症風寒熱是也。
又曰:小兒初生下地,或軟或硬,目不開,光不全,不啼哭,人事不省,乃胎受驚也。
治法:推上三關,分陰陽,脾上,運五經紋,飛經走氣,天門入虎口,六腑,揉鬥肘。
陳紫山曰:小兒落地眼紅口撮,頭偏左右,手捏拳頭,哭聲不出,是胎熱毒,或月内受風,痰壅心口也。
治法:三關,運八卦,四橫紋,蒼龍擺尾,揉臍及龜尾,中指節,内勞宮,闆門掐之。
青筋縫上,燈火七。
氣急臍上七。
陳紫山曰:小兒身熱,氣吼,口渴眼紅,四肢掣跳,乃傷食感寒而成也。
治法:推三關,分陰陽,肺經,推二扇門。
如出汗推六腑,清心經,水底撈明月。
陳紫山曰:肚響食嘔,四肢厥逆,人事昏迷,是胃經傷食受寒也。
治法:推三關,分陰陽,肺經,脾土,運八卦,四橫紋,飛經走氣,鳳凰單展翅。
陳紫山曰:面青唇白,肚響作瀉,眼翻作渴,人事昏迷,四肢六腑有寒。
乃乳食所傷也。
治法:推上三關,分陰陽,大腸,脾土,二扇門,黃蜂入洞,揉臍及龜尾,臍周遭七。
陳紫山曰:寒熱不均,氣喘眼白,飲食不進,青筋滿肚,肚腹脹瀉,皆因食後感寒,脾不能運也。
治法:推三關,肺經,脾土,運八卦,分陰陽,揉臍,向導穴,按弦搓摩,鳳凰單展翅,用燈火肚上青筋四。
塗蔚生曰:以上四症,乃腸胃虛寒生風,慢風之一種也。
故均主用溫補脾胃,以回元陽。
但其所用推三關法,是專指男兒說,女兒宜用六腑。
陳紫山曰:氣吼肚脹,飲食不進,人瘦體弱,肚起青筋,眼黃手軟,大小便不通,肚脹疼痛,此乃六腑之有寒也。
治法:推三關,脾土,大腸,運土入水,肺經,補腎水,揉臍及龜尾。
臍周遭燈火七,再用艾絨灸熱一圍紮臍上。
陳紫山曰:四肢亂舞,頭向上,此因先受風熱,後被驚吓之症也。
治法:推三關,肺經,運八卦,脾土,清天河水,大腸,飛經走氣。
以燈火爆四肢肩膊喉下臍下各一。
陳紫山曰:吐白沫,四肢擺動,嘴歪常搭,眼翻白珠,此肺經有風,脾經有寒也。
治法:推三關,脾土,肺經,八卦,清天河水,運水入土,五經紋,補腎水,掐五指節三次,頭弦搓摩。
口角上下,燈火四。
陳紫山曰:兩眼向上,四肢反後,或兩手垂下,眼黃口黑,人事昏沉,此乃水盛侮土。
掐之覺痛者可治;不痛者,不治。
治法:推三關,肺經,四橫紋,天門入虎口,揉鬥肘,運水入土,飛經走氣。
陳紫山曰:日輕夜重,到晚昏迷,口角歪斜,四肢掣跳,口鼻氣冷,此乃脾胃有寒之症也。
治法:推三關,六腑,四橫紋,運八卦,分陰陽,掐五指節,掐腎水,打馬過天河。
陳紫山曰:口眼歪斜,四肢搐掣,痰壅心迷,人事不省,其狀如死,乃肝經積熱生風之症也。
治法:推三關,六腑,腎水,清天河法,脾土,肺經,運五經紋,掐五指節,猿猴摘果,咬昆侖穴,推三陰穴。
(慢風從上往下。
) 塗蔚生曰:三陰穴,前賢具未注明何處。
按夏英白之分陰陽法推測,當亦在手之小指邊也。
确否姑待高明匡正。
陳紫山曰:面青唇白,四肢厥冷,人事昏迷,手足搐掣,眼慢痰壅;名曰慢風。
此乃大病之餘,吐瀉之後,脾土虛敗,肝木從風以自動也。
治法:先掐老龍穴,有聲可治,無聲不可治。
次用艾灸昆侖穴,推三關,肺經,腎水,脾土,掐五指節,運五經紋,運八卦,赤鳳搖頭,二龍戲珠,天門入虎口。
用燈火手足心四,心口上下三,三陰穴,(慢風從下往上。
) 陳紫山曰:兩目迷閉,哭聲不止,面青眼黃,手眼望内掣者,乃肺經受風寒之症也。
治法:三關,肺經,脾土,腎水,鳳凰展翅,按弦搓摩,再以竹瀝灌之。
又以細茶、飛鹽、皂角各末五分,水一鐘,黃蠟二分,鍋内溶化,入前藥末,為餅,貼心窩中即效。
塗蔚生曰:竹瀝太寒,宜酌用。
即茶皂餅亦宜審慎。
陳紫山曰:小兒眼向上,哭聲号,四肢掣,口眼歪斜,鼻流清水,或衄血,此乃肺經受風,或食後感寒而緻也。
治法:三關,六腑,脾土,分陰陽,清天河水,肺經,八卦,揉五指,重揉大小天心。
又曰:總筋青筋耳珠掐之,又将燈火臍上下提之。
陳紫山曰:頭仰後,四肢向後,眼翻或閉,腹脹,哭聲不止,此乃肺經受風,積痰所緻也。
治法:推三天,肺經,脾經,八卦,清天河水,重揉手腳灣,内關中界,掐臍上下。
青筋縫上、喉下各三,又須重揉委中。
書曰:手足後伸頭後仰,灸臍上下即安康。
陳紫山曰:口中扯舌,四肢冷而掣,哭聲不出,乃心經有熱,睡中食乳,口角入風所緻也。
治法:推三關,六腑,分陰陽,運八卦,清天河水,(略推三關),多推腎水。
如舌扯不止,燈火胸前六。
塗蔚生曰:既是熱症吐舌,又何敢用燈火,醫者可以審察。
陳紫山曰:兩手抓人,捏拳切牙,手望下,口望上,身寒熱,皆因被吓傷乳,心熱生風也。
治法:推三關,脾土,陰陽,八卦。
又在大指左右手足三灣掐之。
再用燈火手心、太陽、眉心、腳心各一。
塗蔚生曰:此節證論,與方治不太符,用者宜審擇。
陳紫山曰:四肢掣跳,唇口青黑,肚脹青筋,此乃髒腑受寒之症也。
治法:推三關,肺經,八卦(宜多推運),六腑脾土(少推),内勞宮,二扇門。
再用燈火四心提之,肚上青筋縫上七。
陳紫山曰:手足掣跳,口眼俱閉,大叫一聲,形如死狀,乃心熱生痰,症類急風也。
治法:推三關;肺經,六腑,清天河水,水底撈明月,飛經走氣,脾土。
若吐,四心用燈火各一。
塗蔚生曰:所謂四心,不知是手足心,抑是大小天心。
但既是心熱生痰,又何敢用燈火。
陳紫山曰;口吐沫,鼻流血,四肢軟,好吃冷物,眼白不哭,心脾有熱,火盛痰壅之症也。
治法:三關,六腑,清天河水,水底撈明月,分陰陽,運八卦,補腎水,赤鳳搖頭。
陳紫山曰:眼翻切牙,手足一掣一死,乃心經受風,先寒後熱,有痰之症也。
治法:推三關,六腑,肺經,清天河水,脾土,運八卦,赤鳳搖頭。
将兩手相合,共掐橫紋。
如不醒,大指頭上掐之。
上下氣閉,人中掐之。
鼻氣無出入,吼氣,寒熱作渴,随症治之。
先掐承山,推眉心,再燈火手上手背皆二。
若切牙,将兩手撚耳珠,屈中指揉頰車穴,又運土入水。
第二集·推拿法 諸熱門推法 陳紫山曰:諸熱元初各有因,對時發者是潮名,乍來乍止為虛症,乍作無寒屬骨蒸。
又曰:夫胎熱者,兒生三朝旬日之間,目閉而赤,眼睑浮腫,常做呻吟,或啼叫不已,時複驚煩,遍體壯熱,小便黃色。
此因在胎之時,母受時氣熱毒,或誤服溫劑,過食五辛,緻令熱蘊于内,熏蒸胎氣,生下因有此症,名曰胎熱。
若經久不治,則或鵝口、重舌、木舌赤紫丹瘤等症。
又不可以大寒之劑攻之,熱退則寒起,傳作他症,切宜慎之。
治法:推三關,退六腑,分陰陽,清天河水,三焦,揉外勞宮,運八卦(自坎至坤,宜多二次,)掐腎水,五總經,十王穴,運鬥肘,水底撈明月。
虎口及曲池,各用燈火一。
塗蔚生曰:十王穴失考,疑即是中指頭之中沖穴。
未知确否,姑存之以待考。
燈火亦宜酌用。
陳紫山曰:潮熱者,時熱時退,每日根據時而發,如潮水之應不差。
大抵血氣壅盛,五髒風熱,熏發于外,或夾伏熱,或蘊宿寒。
伏熱者大便黃而氣臭,宿食者大便白而酸臭是也。
治法:推三關,補心經,運八卦,分陰陽,掐十王,掐中指,六腑,水底撈明月,運鬥肘。
陳紫山曰:驚熱者,或遇異物而觸目忤心,或金石之聲而駭聞悚懼。
是以心既受驚,而心氣不順,身發微熱,而夢寐虛驚,面光而汗,脈數煩躁。
治當與急風同法也。
治法:推三關,肺經,分陰陽,推二扇門清心經,清天河水,五經紋,運鬥肘,水底撈明月,飛經走氣。
陳紫山曰:風熱者,身熱面青,口中赤熱,煩叫不時,宜疏風解熱。
若熱盛而大便熱者,下之可也。
治法:推三關,瀉大腸,掐心經,補腎水運八卦,掐總經,清天河水,二龍戲珠,運鬥肘。
陳紫山曰:煩熱者氣血兩盛,髒腑實熱,表裡俱熱,煩躁不安,皮膚壯熱是也。
如手足心熱甚者,五心煩熱也。
治法:推三關,掐中指,掐十王,瀉五經紋,運八卦,揉外勞宮,分陰陽,退六腑,水底撈明月,打馬過天河,運鬥肘。
塗蔚生曰:煩熱之症,屬于陰血虛者最多,未可概斷為氣血兩盛,髒腑實熱。
蓋血
第二集·推拿法 掐前承山穴法 夏英白曰:此穴在腿下節前面膝下,亦名中廉穴,兒風望後跌,在此穴久掐最效。
塗蔚生曰:查《針灸大成》,并無中廉穴之名稱,隻有上廉下廉二穴,條口居于其間。
想英白之所謂中廉穴,亦即指針灸之所謂條口邊。
至此穴之取法,須沿外膝眼下量起,至下八寸止,胫上兩筋骨罅宛宛中。
因上廉離外穴眼六寸,下廉離上廉三寸,而條口則在下廉上一寸邊。
塗蔚生曰:以上推拿諸法,猶本草之藥味羅列,性質畢布,可謂臨時治兒者選擇之工具也。
然病有輕重,法有繁簡,有一病而隻用一方者,有一病而須用數方者,前後變換不同,臨時施用自異。
在醫師之良者,固可因病求法而為适宜之推拿。
若夫醫師之下者,則胸無成竹,未免臨症眩迷。
如其臨症亂推亂拿,不知因症以求法,何若另立法門,使之根據法治症。
故餘于采用夏英白推拿諸法而外,另将陳紫山之分門推拿諸法列入。
雖治法未克精良,療病未必完善,而随症增減采用,多亦可為醫師之一助雲耳。
第二集·推拿法 夜啼門推法 陳紫山曰:夜啼有四:有風熱,有心熱,有寒疝,有誤受驚恐。
風熱者,為衣裳太濃、過于溫暖,邪熱攻心,心與小腸為表裡,夜啼而遺溺者是也。
心熱者,見燈愈哭者是也。
寒疝者,遇寒即啼是也。
誤受驚恐者,面色紫黑,氣郁如怒,若有恐懼,睡中驚跳是也。
治法:推上三關,推下六腑,清心經,水底撈明月,分陰陽法,掐肝經。
如寒疝痛啼,宜運動四橫紋,揉臍下,并一窩風。
塗蔚生曰:凡陳紫山之所謂驚字,與風字有混者,餘概以風字易之。
若其字句間有可簡裁者,餘亦略為删去,務使其言簡而意赅,理明而詞達。
至推拿法有可乘者,餘仍錄之,以為補助。
茲附陳紫山水底撈明月法。
陳紫山曰:醫以左手拿住兒掌向上,以右手滴一點水于兒内勞宮,随用右手四指扇七下。
再滴水于心經,又滴水于天河,天河即肱灣。
醫者用口吹上四五口,将兒中指屈之,醫者仍用左大指掐住,右手捏拳,将中指節自心經上按摩到曲池,橫空在下二指。
如此四五次,在三關踢、涼行背上往六腑踢,涼入心肌。
此大涼之法,不可任意亂用。
第二集·推拿法 重舌門推法 陳紫山曰:凡重舌者生于舌下,挺露如舌,故曰重舌。
然脾之絡脈系舌旁,肝之絡脈系舌本,心之絡脈系舌根,此三經或為濕熱風寒所中,則舌卷縮,或舒長,或腫滿。
木舌者舌腫硬而妨乳食,由于風熱盛也。
蓋舌者心之苗,心熱則生瘡破裂,肝壅則血出如湧泉,脾閉則白苔如雲,熱則腫滿,風則強木,口合不開,四肢壯熱,氣喘語澀即其候也。
治法:推上三關,心經,脾經,推下六腑,運八卦,運水入土,分陰陽,清天河水。
塗蔚生曰:舌雖為心之苗,而他髒亦分發于其上。
脾屬土,宜居舌之中間;肝屬木,宜居舌之兩旁;腎屬水,宜居舌之根本;心屬火,宜居舌尖;肺屬金,雖無所配,而其位居至高,就舌尖以診寒熱,亦可診肺之寒熱矣。
紫山所配舌之位次,未免有誤。
第二集·推拿法 鵝口門推法 陳紫山曰:凡鵝口者,始生嬰兒,自一月内外,至半歲以上,忽口内白屑滿舌,而上戴礙,狀如鵝口,開而不合,語聲不出,乳食多難,或生于牙齒上下,名曰馬牙,皆由熱毒上攻,名雖異治則一也。
治法:推上三關,退下六腑,分陰陽,打馬過天河。
再用扁銀簪腳,将牙龈刮破出血,以軟絹拭淨,以陳墨塗之。
塗蔚生曰:馬牙系生黃色之小尖牙,與鵝口有異,餘亦有治法見後。
至其鵝口之推法,亦甚簡略,須參用各種涼法亦可。
第二集·推拿法 風症門推法 陳紫山曰:小兒熱盛生風,風甚發搐,又甚則牙關緊急,而八候生焉。
八候者搐搦掣顫反引竄視是也。
搐者,四肢收縮也;搦者,十指開合者;掣者,勢如相撲也;顫者,橫身鼓栗也;反者,身仰後面;引者,臂者開合;穿者,目直視似怒;視者,露睛不和也,是為八候,其症風寒熱是也。
又曰:小兒初生下地,或軟或硬,目不開,光不全,不啼哭,人事不省,乃胎受驚也。
治法:推上三關,分陰陽,脾上,運五經紋,飛經走氣,天門入虎口,六腑,揉鬥肘。
陳紫山曰:小兒落地眼紅口撮,頭偏左右,手捏拳頭,哭聲不出,是胎熱毒,或月内受風,痰壅心口也。
治法:三關,運八卦,四橫紋,蒼龍擺尾,揉臍及龜尾,中指節,内勞宮,闆門掐之。
青筋縫上,燈火七。
氣急臍上七。
陳紫山曰:小兒身熱,氣吼,口渴眼紅,四肢掣跳,乃傷食感寒而成也。
治法:推三關,分陰陽,肺經,推二扇門。
如出汗推六腑,清心經,水底撈明月。
陳紫山曰:肚響食嘔,四肢厥逆,人事昏迷,是胃經傷食受寒也。
治法:推三關,分陰陽,肺經,脾土,運八卦,四橫紋,飛經走氣,鳳凰單展翅。
陳紫山曰:面青唇白,肚響作瀉,眼翻作渴,人事昏迷,四肢六腑有寒。
乃乳食所傷也。
治法:推上三關,分陰陽,大腸,脾土,二扇門,黃蜂入洞,揉臍及龜尾,臍周遭七。
陳紫山曰:寒熱不均,氣喘眼白,飲食不進,青筋滿肚,肚腹脹瀉,皆因食後感寒,脾不能運也。
治法:推三關,肺經,脾土,運八卦,分陰陽,揉臍,向導穴,按弦搓摩,鳳凰單展翅,用燈火肚上青筋四。
塗蔚生曰:以上四症,乃腸胃虛寒生風,慢風之一種也。
故均主用溫補脾胃,以回元陽。
但其所用推三關法,是專指男兒說,女兒宜用六腑。
陳紫山曰:氣吼肚脹,飲食不進,人瘦體弱,肚起青筋,眼黃手軟,大小便不通,肚脹疼痛,此乃六腑之有寒也。
治法:推三關,脾土,大腸,運土入水,肺經,補腎水,揉臍及龜尾。
臍周遭燈火七,再用艾絨灸熱一圍紮臍上。
陳紫山曰:四肢亂舞,頭向上,此因先受風熱,後被驚吓之症也。
治法:推三關,肺經,運八卦,脾土,清天河水,大腸,飛經走氣。
以燈火爆四肢肩膊喉下臍下各一。
陳紫山曰:吐白沫,四肢擺動,嘴歪常搭,眼翻白珠,此肺經有風,脾經有寒也。
治法:推三關,脾土,肺經,八卦,清天河水,運水入土,五經紋,補腎水,掐五指節三次,頭弦搓摩。
口角上下,燈火四。
陳紫山曰:兩眼向上,四肢反後,或兩手垂下,眼黃口黑,人事昏沉,此乃水盛侮土。
掐之覺痛者可治;不痛者,不治。
治法:推三關,肺經,四橫紋,天門入虎口,揉鬥肘,運水入土,飛經走氣。
陳紫山曰:日輕夜重,到晚昏迷,口角歪斜,四肢掣跳,口鼻氣冷,此乃脾胃有寒之症也。
治法:推三關,六腑,四橫紋,運八卦,分陰陽,掐五指節,掐腎水,打馬過天河。
陳紫山曰:口眼歪斜,四肢搐掣,痰壅心迷,人事不省,其狀如死,乃肝經積熱生風之症也。
治法:推三關,六腑,腎水,清天河法,脾土,肺經,運五經紋,掐五指節,猿猴摘果,咬昆侖穴,推三陰穴。
(慢風從上往下。
) 塗蔚生曰:三陰穴,前賢具未注明何處。
按夏英白之分陰陽法推測,當亦在手之小指邊也。
确否姑待高明匡正。
陳紫山曰:面青唇白,四肢厥冷,人事昏迷,手足搐掣,眼慢痰壅;名曰慢風。
此乃大病之餘,吐瀉之後,脾土虛敗,肝木從風以自動也。
治法:先掐老龍穴,有聲可治,無聲不可治。
次用艾灸昆侖穴,推三關,肺經,腎水,脾土,掐五指節,運五經紋,運八卦,赤鳳搖頭,二龍戲珠,天門入虎口。
用燈火手足心四,心口上下三,三陰穴,(慢風從下往上。
) 陳紫山曰:兩目迷閉,哭聲不止,面青眼黃,手眼望内掣者,乃肺經受風寒之症也。
治法:三關,肺經,脾土,腎水,鳳凰展翅,按弦搓摩,再以竹瀝灌之。
又以細茶、飛鹽、皂角各末五分,水一鐘,黃蠟二分,鍋内溶化,入前藥末,為餅,貼心窩中即效。
塗蔚生曰:竹瀝太寒,宜酌用。
即茶皂餅亦宜審慎。
陳紫山曰:小兒眼向上,哭聲号,四肢掣,口眼歪斜,鼻流清水,或衄血,此乃肺經受風,或食後感寒而緻也。
治法:三關,六腑,脾土,分陰陽,清天河水,肺經,八卦,揉五指,重揉大小天心。
又曰:總筋青筋耳珠掐之,又将燈火臍上下提之。
陳紫山曰:頭仰後,四肢向後,眼翻或閉,腹脹,哭聲不止,此乃肺經受風,積痰所緻也。
治法:推三天,肺經,脾經,八卦,清天河水,重揉手腳灣,内關中界,掐臍上下。
青筋縫上、喉下各三,又須重揉委中。
書曰:手足後伸頭後仰,灸臍上下即安康。
陳紫山曰:口中扯舌,四肢冷而掣,哭聲不出,乃心經有熱,睡中食乳,口角入風所緻也。
治法:推三關,六腑,分陰陽,運八卦,清天河水,(略推三關),多推腎水。
如舌扯不止,燈火胸前六。
塗蔚生曰:既是熱症吐舌,又何敢用燈火,醫者可以審察。
陳紫山曰:兩手抓人,捏拳切牙,手望下,口望上,身寒熱,皆因被吓傷乳,心熱生風也。
治法:推三關,脾土,陰陽,八卦。
又在大指左右手足三灣掐之。
再用燈火手心、太陽、眉心、腳心各一。
塗蔚生曰:此節證論,與方治不太符,用者宜審擇。
陳紫山曰:四肢掣跳,唇口青黑,肚脹青筋,此乃髒腑受寒之症也。
治法:推三關,肺經,八卦(宜多推運),六腑脾土(少推),内勞宮,二扇門。
再用燈火四心提之,肚上青筋縫上七。
陳紫山曰:手足掣跳,口眼俱閉,大叫一聲,形如死狀,乃心熱生痰,症類急風也。
治法:推三關;肺經,六腑,清天河水,水底撈明月,飛經走氣,脾土。
若吐,四心用燈火各一。
塗蔚生曰:所謂四心,不知是手足心,抑是大小天心。
但既是心熱生痰,又何敢用燈火。
陳紫山曰;口吐沫,鼻流血,四肢軟,好吃冷物,眼白不哭,心脾有熱,火盛痰壅之症也。
治法:三關,六腑,清天河水,水底撈明月,分陰陽,運八卦,補腎水,赤鳳搖頭。
陳紫山曰:眼翻切牙,手足一掣一死,乃心經受風,先寒後熱,有痰之症也。
治法:推三關,六腑,肺經,清天河水,脾土,運八卦,赤鳳搖頭。
将兩手相合,共掐橫紋。
如不醒,大指頭上掐之。
上下氣閉,人中掐之。
鼻氣無出入,吼氣,寒熱作渴,随症治之。
先掐承山,推眉心,再燈火手上手背皆二。
若切牙,将兩手撚耳珠,屈中指揉頰車穴,又運土入水。
第二集·推拿法 諸熱門推法 陳紫山曰:諸熱元初各有因,對時發者是潮名,乍來乍止為虛症,乍作無寒屬骨蒸。
又曰:夫胎熱者,兒生三朝旬日之間,目閉而赤,眼睑浮腫,常做呻吟,或啼叫不已,時複驚煩,遍體壯熱,小便黃色。
此因在胎之時,母受時氣熱毒,或誤服溫劑,過食五辛,緻令熱蘊于内,熏蒸胎氣,生下因有此症,名曰胎熱。
若經久不治,則或鵝口、重舌、木舌赤紫丹瘤等症。
又不可以大寒之劑攻之,熱退則寒起,傳作他症,切宜慎之。
治法:推三關,退六腑,分陰陽,清天河水,三焦,揉外勞宮,運八卦(自坎至坤,宜多二次,)掐腎水,五總經,十王穴,運鬥肘,水底撈明月。
虎口及曲池,各用燈火一。
塗蔚生曰:十王穴失考,疑即是中指頭之中沖穴。
未知确否,姑存之以待考。
燈火亦宜酌用。
陳紫山曰:潮熱者,時熱時退,每日根據時而發,如潮水之應不差。
大抵血氣壅盛,五髒風熱,熏發于外,或夾伏熱,或蘊宿寒。
伏熱者大便黃而氣臭,宿食者大便白而酸臭是也。
治法:推三關,補心經,運八卦,分陰陽,掐十王,掐中指,六腑,水底撈明月,運鬥肘。
陳紫山曰:驚熱者,或遇異物而觸目忤心,或金石之聲而駭聞悚懼。
是以心既受驚,而心氣不順,身發微熱,而夢寐虛驚,面光而汗,脈數煩躁。
治當與急風同法也。
治法:推三關,肺經,分陰陽,推二扇門清心經,清天河水,五經紋,運鬥肘,水底撈明月,飛經走氣。
陳紫山曰:風熱者,身熱面青,口中赤熱,煩叫不時,宜疏風解熱。
若熱盛而大便熱者,下之可也。
治法:推三關,瀉大腸,掐心經,補腎水運八卦,掐總經,清天河水,二龍戲珠,運鬥肘。
陳紫山曰:煩熱者氣血兩盛,髒腑實熱,表裡俱熱,煩躁不安,皮膚壯熱是也。
如手足心熱甚者,五心煩熱也。
治法:推三關,掐中指,掐十王,瀉五經紋,運八卦,揉外勞宮,分陰陽,退六腑,水底撈明月,打馬過天河,運鬥肘。
塗蔚生曰:煩熱之症,屬于陰血虛者最多,未可概斷為氣血兩盛,髒腑實熱。
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