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編
關燈
小
中
大
處方篇
十三方中最神秘而令人難索解者,厥為首方中之“中九丸”,十人十樣,使人莫名所以,尤以三打靈藥為特甚,銀翠次之,金丹、石青,則所差尚屬無多。
今特先将四味異藥之制法詳述于前,以中九丸配合法殿之于後,然後再及其他之十二靈方,以成其全。
處方篇 鍋烈制法 (即三打靈藥)(處方)水銀(一兩)白礬(一兩微去水分)火硝(一兩焙去水分)食鹽(一兩,焙幹)朱砂(五錢)皂礬(一兩)(制法)(1)先将白礬、火硝、食鹽、皂礬朱砂共研極細,再加水銀又研,直研至不見水銀星珠時為止,分作三份備用。
(2)以一份堆于小鐵鍋内,上以大碗覆之,随以醋調熟石膏粉,将碗同鍋連接處塗封嚴密,勿使洩氣。
(3)以炒幹黃土(即黃土之炒去濕氣者,用赤石脂更好)或極細河砂,将碗掩住,但須露出碗底,并以鐵圈重物套壓碗底,不使移動,碗底置浸濕棉花一團,外以大鐵釘三隻(或用火盆上炖食物的鐵三腳架,更妙),插于地面土中,将鍋安置釘上,約離地高七指許。
(4)以微火烤胎,焚香計之,俟一炷香盡,再以文火升煉,俟第二炷香盡時,又以武火(即烈火,以焰離鍋底約二指許為度)升煉,俟三炷香盡時,察看碗底棉花是否由濕而幹,更由幹而成黃黑色,如已成黃黑色,即離火待冷。
(5)将已冷丹鍋,輕輕除去黃土、石膏,揭開丹碗,靈藥即升碗上,色白者嫩,色紫者老,色紅者恰到好處是上品(如碗上有水銀星珠,是武火用早,水銀首先飛上,不可使用),此為一轉,又名一打。
(6)取第二份藥末同一轉掃下丹藥調勻,合為一處,如前升煉三炷香,冷定取藥,是為二轉靈藥。
(7)取第三份藥末同二轉靈藥調勻,合為一處,如前升煉三炷香,冷定取藥,是為三轉,三轉已畢,所得之藥即為三打靈藥,亦名“鍋烈”。
藥經三打,則水銀之本性死絕,服食遂無流弊。
丹底可搽諸瘡,功能止癢定痛,長肉生肌,不可棄去。
處方篇 金丹制法 (亦名鍋丹)(處方)倭鉛(三錢)漳丹(二兩)(制法):(1)将鉛放入傾銀罐内(即耐火粘土罐,昔日熔銀時常用此罐),置于火上熔化之。
(2)将漳丹徐徐撒于已熔鉛上,藉重鉛氣熏蒸,并于黃丹中間攪一凹處,俟蒸至凹處發現黑色,四周兼現黃色時,是即合度之證(大約一炷香時即可蒸透),冷定,去鉛取丹,是即金丹,亦名“鍋丹”。
處方篇 石青制法 (處方)白砒(二兩)硫黃(四兩)(制法)(1)将砒、硫共研細末,投入傾銀罐内,上覆鐵闆一塊,以鐵絲縛緊,再用鹽泥将罐全體封固(或以醋調石膏亦可),俟幹聽用。
(2)将已幹丹罐放木炭火中燒之,揣度罐中藥已熔化(約香三炷),乃取出待冷,剝除泥殼,揭去鐵闆(手勢應輕,勿使蓋上所升之藥落下),升于蓋上而色如黃芽者為煙硫,沉于罐底而色帶暗綠者為石青,将此暗綠色物取出研細備用。
二物雖然同出一本,性卻截然不同,蓋煙硫有毒而石青無毒也。
處方篇 銀翠制法 (處方)紋銀(一兩)石青(約一兩)(制法)(1)将銀打成薄片,剪成小塊,投入傾銀罐内,火上熔化。
(2)取石青末約六、七錢,投入已熔銀上,以鐵箸攪拌,銀即自然起發,如不十分起發時,可再投石青末三、四錢,必能起發。
所用石青不拘多少,總以銀質發透為率。
(3)将發透之銀取出打碎,研為細末,飛去灰渣,其色與靛花相似(翠色),故名銀翠,将其浸入冷水,每日換水二次,七日夜後,火毒即盡,收貯備用。
顧世澄瘍醫大全痔漏門中,有退管方一個,絕類銀翠,僅制度不同,特錄于後,以資參證:(甲)磁石(六兩)打如豆大,用白芨水浸數日,取出,以硫黃粉為衣,入罐升三小時,得丹約三錢。
(乙)辰砂(四兩)明礬(四兩)(另入罐升成丹)(丙)紋銀(一兩)硫黃(三錢)白砒(三分)(煉化成粉)将以上三種藥末各秤等分,研勻,米糊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一分,白芷湯下,服後約半日間,下部即覺脹痛,用手拍左右臀,管即自出,俟出盡時,以生肌藥收功。
管口小者,先以爛藥爛開,管即易出;欲管速出者,可再用蓖麻子煎水洗之。
處方篇 附:靈藥釋性 鍋烈:辛平無毒。
功能去濕、殺蟲、活血、解毒、化痰、解郁金丹:辛平無毒。
功能治吐逆、反胃、墜痰、殺蟲。
銀翠:辛平無毒。
合藥能治一切奇瘡怪症,内服功能斂口生肌。
石青:大熱。
因其有砒,故能解水銀、輕粉之毒。
善治一切風濕,筋骨作痛作腫;又能解一切寒涼藥毒,及瘡不收口,作寒作熱等。
更能領導水銀、輕粉循行筋脈,以解周身痰氣,乃諸藥中之極熱者。
不可不用,亦不可多用。
楊鵬先經驗救急方,乾坤奪命丹:生白信石(一兩研末)生硫黃(一兩研末)白蠟(一兩)三宗标準,不可缺少分量,将蠟熔化,即下二藥合勻,出鍋為丸,每丸四分備用。
此藥治男婦一切氣寒、食寒、陰寒,及婦人白帶,男子腎寒,白痢、瀉下等,一切下部寒涼之症,并皆治之。
如男婦陰寒,病在危急,速服此藥,待至二十分鐘時,無不立刻回生,每服一丸,小兒半丸,開水送服。
煙硫:其性好走,善入肌膚,為祛風邪、療諸癬之要藥。
但有大毒,故隻可外用,不可内服。
處方篇 第一方&bull中九丸 歌曰:中九丸來味不多,說破異藥笑哈哈,任他諸般奇怪症,每服數丸起沉。
(處方)鍋烈(一錢
今特先将四味異藥之制法詳述于前,以中九丸配合法殿之于後,然後再及其他之十二靈方,以成其全。
處方篇 鍋烈制法 (即三打靈藥)(處方)水銀(一兩)白礬(一兩微去水分)火硝(一兩焙去水分)食鹽(一兩,焙幹)朱砂(五錢)皂礬(一兩)(制法)(1)先将白礬、火硝、食鹽、皂礬朱砂共研極細,再加水銀又研,直研至不見水銀星珠時為止,分作三份備用。
(2)以一份堆于小鐵鍋内,上以大碗覆之,随以醋調熟石膏粉,将碗同鍋連接處塗封嚴密,勿使洩氣。
(3)以炒幹黃土(即黃土之炒去濕氣者,用赤石脂更好)或極細河砂,将碗掩住,但須露出碗底,并以鐵圈重物套壓碗底,不使移動,碗底置浸濕棉花一團,外以大鐵釘三隻(或用火盆上炖食物的鐵三腳架,更妙),插于地面土中,将鍋安置釘上,約離地高七指許。
(4)以微火烤胎,焚香計之,俟一炷香盡,再以文火升煉,俟第二炷香盡時,又以武火(即烈火,以焰離鍋底約二指許為度)升煉,俟三炷香盡時,察看碗底棉花是否由濕而幹,更由幹而成黃黑色,如已成黃黑色,即離火待冷。
(5)将已冷丹鍋,輕輕除去黃土、石膏,揭開丹碗,靈藥即升碗上,色白者嫩,色紫者老,色紅者恰到好處是上品(如碗上有水銀星珠,是武火用早,水銀首先飛上,不可使用),此為一轉,又名一打。
(6)取第二份藥末同一轉掃下丹藥調勻,合為一處,如前升煉三炷香,冷定取藥,是為二轉靈藥。
(7)取第三份藥末同二轉靈藥調勻,合為一處,如前升煉三炷香,冷定取藥,是為三轉,三轉已畢,所得之藥即為三打靈藥,亦名“鍋烈”。
藥經三打,則水銀之本性死絕,服食遂無流弊。
丹底可搽諸瘡,功能止癢定痛,長肉生肌,不可棄去。
處方篇 金丹制法 (亦名鍋丹)(處方)倭鉛(三錢)漳丹(二兩)(制法):(1)将鉛放入傾銀罐内(即耐火粘土罐,昔日熔銀時常用此罐),置于火上熔化之。
(2)将漳丹徐徐撒于已熔鉛上,藉重鉛氣熏蒸,并于黃丹中間攪一凹處,俟蒸至凹處發現黑色,四周兼現黃色時,是即合度之證(大約一炷香時即可蒸透),冷定,去鉛取丹,是即金丹,亦名“鍋丹”。
處方篇 石青制法 (處方)白砒(二兩)硫黃(四兩)(制法)(1)将砒、硫共研細末,投入傾銀罐内,上覆鐵闆一塊,以鐵絲縛緊,再用鹽泥将罐全體封固(或以醋調石膏亦可),俟幹聽用。
(2)将已幹丹罐放木炭火中燒之,揣度罐中藥已熔化(約香三炷),乃取出待冷,剝除泥殼,揭去鐵闆(手勢應輕,勿使蓋上所升之藥落下),升于蓋上而色如黃芽者為煙硫,沉于罐底而色帶暗綠者為石青,将此暗綠色物取出研細備用。
二物雖然同出一本,性卻截然不同,蓋煙硫有毒而石青無毒也。
處方篇 銀翠制法 (處方)紋銀(一兩)石青(約一兩)(制法)(1)将銀打成薄片,剪成小塊,投入傾銀罐内,火上熔化。
(2)取石青末約六、七錢,投入已熔銀上,以鐵箸攪拌,銀即自然起發,如不十分起發時,可再投石青末三、四錢,必能起發。
所用石青不拘多少,總以銀質發透為率。
(3)将發透之銀取出打碎,研為細末,飛去灰渣,其色與靛花相似(翠色),故名銀翠,将其浸入冷水,每日換水二次,七日夜後,火毒即盡,收貯備用。
顧世澄瘍醫大全痔漏門中,有退管方一個,絕類銀翠,僅制度不同,特錄于後,以資參證:(甲)磁石(六兩)打如豆大,用白芨水浸數日,取出,以硫黃粉為衣,入罐升三小時,得丹約三錢。
(乙)辰砂(四兩)明礬(四兩)(另入罐升成丹)(丙)紋銀(一兩)硫黃(三錢)白砒(三分)(煉化成粉)将以上三種藥末各秤等分,研勻,米糊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一分,白芷湯下,服後約半日間,下部即覺脹痛,用手拍左右臀,管即自出,俟出盡時,以生肌藥收功。
管口小者,先以爛藥爛開,管即易出;欲管速出者,可再用蓖麻子煎水洗之。
處方篇 附:靈藥釋性 鍋烈:辛平無毒。
功能去濕、殺蟲、活血、解毒、化痰、解郁金丹:辛平無毒。
功能治吐逆、反胃、墜痰、殺蟲。
銀翠:辛平無毒。
合藥能治一切奇瘡怪症,内服功能斂口生肌。
石青:大熱。
因其有砒,故能解水銀、輕粉之毒。
善治一切風濕,筋骨作痛作腫;又能解一切寒涼藥毒,及瘡不收口,作寒作熱等。
更能領導水銀、輕粉循行筋脈,以解周身痰氣,乃諸藥中之極熱者。
不可不用,亦不可多用。
楊鵬先經驗救急方,乾坤奪命丹:生白信石(一兩研末)生硫黃(一兩研末)白蠟(一兩)三宗标準,不可缺少分量,将蠟熔化,即下二藥合勻,出鍋為丸,每丸四分備用。
此藥治男婦一切氣寒、食寒、陰寒,及婦人白帶,男子腎寒,白痢、瀉下等,一切下部寒涼之症,并皆治之。
如男婦陰寒,病在危急,速服此藥,待至二十分鐘時,無不立刻回生,每服一丸,小兒半丸,開水送服。
煙硫:其性好走,善入肌膚,為祛風邪、療諸癬之要藥。
但有大毒,故隻可外用,不可内服。
處方篇 第一方&bull中九丸 歌曰:中九丸來味不多,說破異藥笑哈哈,任他諸般奇怪症,每服數丸起沉。
(處方)鍋烈(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