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上研細末幹摻、油調俱可。

    或用洞天嫩膏調敷,外以綿紙掩綁,不可揭動。

    五日後揭下,再敷一、二次全愈。

    如濕癢極,則先用金銀散敷上,再用此藥加敷。

     螵蛸散(六十八)治濕熱破爛,毒水淋漓等證。

    或下部腎囊,足股腫痛,下疳諸瘡。

     海螵蛸(不必浸)人中白(等分,) 上為細末,先以湯熏洗患處,後以此藥撒之。

    如幹者,以麻油或熬豬油或蜜水調敷。

    如腫而痛者,加冰片少許。

    如濕水甚者,臨時對加五美散用。

     二味拔毒散(六十九)治風濕諸瘡,紅腫癢痛,痱等疾甚效。

     明雄黃白礬(等分) 上為末,用茶清調化,鵝翎蘸掃患處,癢痛即止,紅腫即消。

     金銀散(七十)專治惡瘡癢徹骨。

     硫黃(一兩)銀朱(五錢) 上将硫黃打碎,入銅勺熔化,再加銀朱攪和,離火傾油紙上,冷定取起研末,醋調敷止癢神效。

    如破爛,爛孔癢極者,白蜜調敷。

     金霜散(七十一)治不癢惡瘡、楊梅、瘭疽、火赤天等證。

     杏仁(三錢,去皮、尖,研)雄黃(一錢五分)輕粉(一錢) 上研細末,雄豬膽汁調敷。

     五寶散(七十二)治癰疽潰爛,餘腐未盡,肌肉不生,用此定痛化腐生肌。

     人指甲象皮(薄切)長發(各五錢)麝香(一錢)冰片(二分) 上用紅棗去核,逐枚包甲,以長發捆紮,同象皮在瓦上炭火炙溶成團存性研粉加麝、冰研勻貯用。

     山蓮散(七十三)治一切潰爛不堪,與内腑止隔一膜者,敷之立效。

     大活鲫魚(一尾)山羊矢上将魚破腹去雜,以山羊矢打碎,塞實魚腹,放瓦上慢火炙幹存性為末,加麝香一錢,研和貯用。

     象皮散(七十四)治癰潰久爛,孔如掌之大者,以此摻之,至孔收小後,再用六和散敷。

    此藥并治刀傷、跌損出血。

     豬前蹄扇骨(十兩,炭研)象皮(一兩,炙存性,研) 上共研極細聽用。

     六和散(七十五)治一切癰疽等毒,痛止腐盡破爛不收者,摻上即愈。

     海螵蛸龍齒(水飛)象皮(炙存性,研末)瓜兒血竭乳香(去油)輕粉(等分,研末) 上研極細末,或幹摻或熬雞蛋油調拂。

     洞天膏(七十六)治陽癰瘡疖。

     香白芷(四兩)木鼈子肉蓖麻子仁獨活(各三兩)大黃(三兩)乳香沒藥(各二兩)老蔥(二斤,洗去泥,風幹,後入) 上用麻油三斤浸藥,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用桑火熬至藥枯,用絹将藥渣瀝去,将油下紙攤用。

    如作嫩膏則每斤油内入黃丹三兩不用六兩,熬黑取用。

     陽和解凝膏(七十七)治一切陰疽潰爛、瘰、凍瘡、濕痰流注等證。

    并可貼背心截瘧。

     新鮮大力草(即牛蒡子草連根葉三斤)白鳳仙花(四兩活者) 上用香油十斤,将二味熬枯去渣,次日再入後藥。

     川芎(四兩)川附子桂枝大黃當歸草烏川烏地龍(無則用穿山甲)僵蠶赤芍上熬枯,住火片時,油将冷,用夏布濾淨渣,将油稱準斤兩,用細絹将油入鍋内要清淨為度為度。

    即以濕粗紙罨火,将油鍋移冷竈上,下後藥末。

     制乳香末制沒藥末(各二兩)麝香末(一兩)蘇合油(四兩) 上将三味研極細,同藥合油入膏熔化攪勻,半月後攤貼。

     卷五 備用要方(計九方) 紫金錠(一名神仙太乙丹,一名玉樞丹、一名萬病解毒丹。

    )解除一切中毒、積毒、蟲鬼氣,狂亂,迷死,牙關緊急,小兒急驚等證。

    凡行兵興役之處,尤不可無。

     五倍子(捶碎洗淨,焙末三兩)山慈菇(去皮、淨末,二兩)千金子(即續随子仁,去油取霜,一兩)紅牙大戟(去蘆焙幹,淨末一兩五錢)麝香(三錢,另研) 上和勻,用糯米煮濃飲為度,分作四十錠。

    每服半錠,用井花水或薄荷湯磨服,利一、二次邪鬼氣、鬼胎、攣急疼痛,以暖酒磨服。

    凡修合時日,須用端午、七夕、重陽或天醫、天德、月德日,于淨室内焚香修制。

    凡奇怪之病,屢用如神。

    醫家大家均宜預配應用。

     蠟礬丸(一名黃礬丸。

    )治金石發毒,一切癰疽,托裡止痛護髒腑,神妙。

    不問老少,皆可服之。

     黃蠟(一兩,黃色者佳,熔開離火入礬末)白礬(一兩,明亮淨者為末) 上和勻多人衆手急作成丸桐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漸加至四、五十丸,熟水或鹽湯送下,,及内癰排膿托毒。

     千金化毒丸治諸惡毒。

     明白礬上為丸,每服三錢,以蔥頭七莖煎湯送下,則痛腫俱退。

    再用仙方活命飲二劑去其餘毒。

    此服,後用消毒之藥,其效異常。

    治刍荛之人,用此即退,不用托裡藥亦愈。

    若金石毒藥發疽者尤效。

    蓋礬能解金石之毒也。

    一方用礬末五錢、朱砂五分,熱酒下亦效。

    此藥托裡固内,止瀉解毒,排膿不動髒腑,不傷氣血,其藥易得,其功甚大,偏僻之處,不可不知此方。

    或蟲蛇咬傷,熔化熱滴患處,痛止毒消。

    或熱酒服數錢皆效。

     呂祖一枝梅凡男婦大人小兒新久諸病,生死難定之間,用此芡實大一餅,貼印堂之中,點官香一枝,香盡處一時後不腫不紅皮肉照舊不變,謂之白雲漫野,病雖輕淺,終歸冥路。

    小兒急慢驚風,一切老幼痢疾,俱可貼之。

    凡病用之,皆可預知其生死也。

     雄黃(五錢)朱砂(三分)五靈脂(三錢)巴豆仁(五錢,不去油)蓖麻仁(五分)銀朱(一錢五分)麝香(三分) 上研細末,于端午日淨室中,午時共研加油燕脂為膏,瓷合收貯,勿經婦人之手。

    臨用豆大一圓,捏餅貼印堂中,其功立見。

    用過餅送入河中。

     瓊酥散此麻藥也,治一切腫毒等瘡,服之開刀不痛。

     蟾酥(一錢)半夏(六分)鬧羊花(六分)胡椒(一錢八分)川椒(一錢八分)川烏(一錢八分)荜茇(一錢) 上共為細末,每服半分,黃酒調服。

    如欲大開,加白酒藥一丸。

     整骨麻藥此藥開取箭頭,服之不痛。

     麻黃胡茄子姜黃川烏草烏(各等分)鬧羊花(倍用) 上共為末,每服五分,茶、酒任下。

    欲解用甘草湯,服之即蘇。

     敷麻藥此藥敷于患上則麻木,任割不痛。

     川烏尖(五錢)草烏尖(五錢)胡椒(一兩)蟾酥(四錢)生南星(五錢)生半夏(五錢) 上為末,用燒酒調敷。

    一方加荜茇五錢。

    一方加細辛一兩。

     沖和湯治瘡屬半陰半陽,似紅非紅,似腫非腫。

    此因元氣虛弱,宜補托消之。

     人參陳皮(各二錢)黃白術當歸白芷(各錢半)茯苓川芎皂針制乳香制沒藥金銀花甘草節(各一錢) 上酒水各半煎服。

     完瘡散治濕爛諸瘡,肉平不斂,及諸瘡毒内肉既平,而口有不收者用此最妙。

     滑石(一兩,飛)赤石脂(五錢,飛)粉甘草(三錢) 上為末幹摻,或用麻油調敷,或加枯礬一錢,癢者極宜。

     附中毒類(計五十六條) 飲食中毒 凡食物經蛇、蟲、百腳遊過皆有毒。

    人若中之,覺熱脹滿者,急用苦參三兩、苦酒升半煮半沸,陸續飲之,吐食出即瘥。

    或甘草煎湯服,吐十餘次,或生韭汁服數升俱效。

     附中毒類(計五十六條) 中酒毒 飲酒中毒者,經日不醒是也。

    用黑豆一升煮汁溫服一盞,不過三盞即愈。

    中燒酒毒者,用鍋以舊布浸濕,貼其胸膈,仍時時灌之,醒乃已。

     附中毒類(計五十六條) 中面毒 食面後胃脘脹悶煩渴,宜用蘿蔔生啖之,或搗汁服之。

    蓋麥面大熱,蘿蔔能解其性。

     或用大蒜嚼食之,亦善解面毒。

     附中毒類(計五十六條) 中瓜毒 食諸瓜及黃瓜中毒,每多腹痛而洩。

    以糯米煮粥飲之。

     附中毒類(計五十六條) 中果毒 凡果品不時有毒,中之,以豬骨燒灰,冷水下一、二匙。

     附中毒類(計五十六條) 中桐油毒 桐油令人嘔洩,飲熱酒即解;若清油,則柿餅湯解之。

     附中毒類(計五十六條) 中牛馬肉毒 急用甘草末四兩,無灰酒調服,盡量飲,須臾當吐洩。

    若渴不可飲水,飲水必死。

    又方用淡豆豉搗汁,和人乳服之即解。

     附中毒類(計五十六條) 中肉脯毒 凡肉經密器蓋過夜者為郁肉,屋漏沽着者為漏脯,皆有毒,誤食者殺人。

    宜飲韭汁解之 附中毒類(計五十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