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分,煎湯頻服。
奇疾證治(計九證) 肉蝶 因艾灸瘡,瘡痂退落後瘡内鮮肉作片,飛如蝶狀,騰空而去,痛不可言,是血肉俱熱。
用樸硝、大黃()各五錢為末,水調下,微利即愈。
奇疾證治(計九證) 肉線 婦人産後垂出肉線,長三、四寸,觸之痛引心腹。
用老姜三斤,連皮搗爛,入麻油二斤拌勻袋盛姜就近熏之,冷則再換。
一日夜縮入大半,二日盡入。
但不可使線斷,斷則殒命。
奇疾證治(計九證) 産婦腹中癢 婦人産後,腹中作癢,用箭竿及旋,安卧床席下,勿令婦人知。
奇疾證治(計九證) 氣旋 瘧後口鼻中氣出盤旋不散,凝如黑色,過十日漸至肩與肉相連,堅勝金石,無由飲食。
用澤瀉煎湯日飲三盞,連服五日愈。
奇疾證治(計九證) 氣奔 人忽然周身皮裡混混如浪聲,癢不可忍,抓之血出不能解。
用苦參、人參、細辛、青鹽各一兩,水煎慢慢飲完即愈。
怪蟲證治(計九證) 号蟲 蟲形如蟹,為筋肉所化,走于皮中作聲如兒啼。
用雷丸、雄黃等分末,摻豬肉上,炙肉食之即愈。
怪蟲證治(計九證) 厲虱 卧時忽渾身虱出約至四、五升,緻血肉俱壞,每宿漸多痛癢不可言狀。
惟吃水卧床,晝夜号哭,舌尖血出不止,身齒俱黑,唇動鼻開。
但飲鹽醋湯十餘日即安。
怪蟲證治(計九證) 紅線蟲 遍身皮内有紅蟲如線,長二、三寸,時或遊動,了了可見,癢不可當,醫莫能治。
宜用水蛙為脯,早晚食之,月餘蟲乃自消。
怪蟲證治(計九證) 續命蟲 肚腹脹大,肉中蟲出不斷,斷之複生,行坐不得。
用鶴虱末,水調服五錢自愈。
怪蟲證治(計九證) 濕蟲 腹中脹如鐵石,臍中出水,旋變作蟲行之狀,繞匝周身,扒搔不盡。
用蒼術濃煎湯浴之,仍以蒼術細末入麝香少許調服。
怪蟲證治(計九證) 腐蟲 口鼻出腥臭水,以碗盛之,狀如鐵色,蝦魚走躍,捉之即化為水,此肉壞也。
但多食雞即愈。
怪蟲證治(計九證) 肉蛆 頭皮内時有蛆行,用竹刀割破,以絲瓜葉擠汁搽之,蛆出盡愈。
怪蟲證治(計九證) 信蟲 婦人每臨經時腰腹脹痛,玉戶淫淫蟲出如鼠粘子狀,綠色者數十枚,後經水随至。
蓋厥陰風而生諸蟲是也。
用酒制黃連為君,白術、香附為臣,研末粥丸空腹吞之,月餘則經至無蟲矣 怪蟲證治(計九證) 月望蟲 婦人月經流出,皆作禽獸之狀,欲來傷人,先以棉塞陰戶,用沒藥一兩白湯調服頓愈。
外因雜傷證治(計三十七證) 金瘡 金瘡有刀斧箭镞傷,瓷鋒傷,須看傷痕深淺,總以止血定痛為主。
輕者皮肉破損,出血不止則先以花蕊石散摻之,并以熱童便調服一錢,其瘀血化為黃水。
倘血出過多,其人面黃眼黑者,則不可專攻瘀血,宜用八珍湯急固根本,加蘇木、紅花調之可也。
更有血亡,身體強痙,口禁不能言,似中風者,隻宜大補氣血,按發痙治法救之,若作中風治,萬無一生。
凡兵器所傷,出血而渴甚者,不可即與飲食,恐簇毛在創内,須食幹物并油膩,切忌食粥,酸鹽。
八者犯之未有不死者。
其不治之證有十一:一曰傷腰戶天倉。
二曰傷臂中跳脈及髀中陰股。
三曰傷心及乳。
四曰傷尻尾。
五曰傷小便。
六曰傷五髒。
七曰腦髓出。
八曰腦破、聲啞、直視。
九曰痛不在傷處。
十曰血出不止,前赤後黑。
十一曰肌肉臭腐。
有一于此皆不能治。
除此當診其脈,血未出脈宜洪大,血既出脈宜虛細。
沉小者生,數實浮大者死。
血出過多而脈微緩者生,勁急者死。
一、殺傷未透膜者,急用乳香、沒藥(皆去油)各末二錢和勻,以小便半盞、酒半盞調末通口服。
患處以金瘡必效散敷之。
一、所傷瘡口出血不止者,用水調千腳泥敷出血處四邊。
如傷頭面,則敷頸周遭;傷手則敷臂;傷足則敷腿,可以截住其血,令不來潮,其傷口得以用藥敷貼。
一、金瘡久不合口,用撮合散敷之。
一、箭入肉内,鉗不出者,用螳螂一個,巴豆半個共研敷傷處,微癢忍之。
候急癢時乃撼拔之,以黃連貫衆湯溫洗,海螵蛸末敷之。
或以花蕊石散敷患四圍亦可。
一、毒箭傷人,最惡有二種。
交廣蠻夷,用銅作箭镞,人若中之,才傷皮肉,便悶膿沸爛毒也。
又一種是草烏膏,喂塗箭镞名射岡,人若中之,見血封喉而死。
急用藍靛汁一碗灌之,外亦抹沫傷處。
如無藍靛則以青布漬汁飲之。
一法用黑大豆,豬、羊血,内服,外敷解毒亦效。
一、金瘡腹破腸出者,看其腸若僅一半可治。
先以大麥煮粥取濃汁溫洗其腸,用桑白皮尖茸。
外用生人長發密縫腹傷口之裡肉,留外皮,撒撮合散以待生肌斂口。
縫後勿驚笑,以米飲少少飲之,漸增。
待二十日再吃濃粥調理而愈。
一、耳鼻被傷落,用人發入陽城罐以鹽泥固濟,過為末,乘急以所傷耳鼻蘸藥綴故處,以軟絹縛定。
一、筋斷,用白膠香一味為細末敷之,或以旋複草根搗爛汁,以筋相對而封之,即相續如故,百不失一。
一、陰莖割去流血疼痛,即以所割之莖,炙幹為末,酒服每一錢。
一、指斷,用真蘇木末敷之,外取蠶繭包縛完固,數日指接如故。
金瘡必效散龍骨()乳香(制去油)沒藥(制去油)花蕊石(火紅,放地上冷定後再,凡七次)麝香(三分) 上共碾細末研勻,瓷瓶密貯聽用。
花蕊石散花蕊石硫黃上罐盛,鹽泥固濟,火自辰至酉。
從下生火,冷一宿次早取出研細收貯。
每以末撒患處(研花蕊石忌鐵器。
) 勝金散參三七上一味磨粉,米醋調敷,潰者幹敷立愈。
撒合散真降香五倍子制松香(各等分) 上共研細粉,收貯聽用。
外因雜傷證治(計三十七證) 刎傷 凡看此證,不傷氣嗓者易治。
然氣嗓在食嗓之前,或原生左前右前,故有左手剖者,多傷氣斷,危險之症也。
治皆同法,先用護管藥及紮法,如法治之可愈。
但其脈洪大疾而無至數者,脫症也。
若上護管藥後,脈見和平而靜者又屬可生。
大凡始終宜脈小而四至者,是有胃氣易愈。
其結喉之間,割在中三路,若割在上下,不能用紮法之處必死。
然上中下及兩旁可以用紮法者可救,但視其輕重若何。
重者全在紮處得力,上護管藥一複時,方能接續。
此藥隻可上一次,接不接,生死判矣。
接之後能低聲言語,進湯藥者生,反此者莫救。
或半複時内湯藥漏出一半者,俟次日必不漏而管接矣。
倘仍漏,急用手解去,加上護管藥,亦必接矣。
總以頭一次上藥周密無滲漏之虞,次日生死方定。
第三日口中不知松香味則管縫矣。
雖能飲食必以大便過通為穩。
内以續筋、養血、去痰、消食、散瘀為主,後三方,逐次服之。
忌食花椒、生姜、大蒜、肚、肺。
蓋氣血壅逆于肺,宜瀉不宜補。
惟白水煮健豬肉、腰子、黑魚、炖鲫魚、甜醬油,其菜蔬總不可煎炒。
紮法用舊包頭一個紮二寸半闊要平正,以濃皮紙搓軟,布二層于包頭上,再挑護管藥布于紙上,上,以便聯系,如無天鵝絨,則用金毛狗代之。
着有膽力三、五人,将患者扶起正坐,頭稍仰,看其喉管端正,上下相對,将包頭之藥,對正刀口,一合而上,不可走氣吹去藥末,要緊,頭伏稍低,合定其藥,不可搖動。
包頭連紮二道,打結于項旁。
包頭要平正,不可陷動刀口,陷則内管撐開不連。
臨合口時,以意消息,内管對不對。
連不連,方為合法,若偏脫則内氣不通矣。
又要先紮緊七、八分,少刻即松,總要松緊得宜。
次用濃火紙半斤,襯于腦後,主扶立端正。
以白布綁紮二道,打結項旁,使頭不緻仰側。
恐其項軟,急卧于草地鋪上,宜背後高,枕頭中凹,兩旁高使項常曲而不直。
俟新肉生時,漸仰直可也。
頭漸有力去白布一道,火紙軟,翻轉再紮。
過大半日喉管将續,加上止血生肌續筋骨藥,再布天鵝絨一層于藥上,如前上藥法紮法一樣,亦隻可上一次,次日口中不知松香味,内管已實矣,則上生肌藥。
俟有大半新肉及新肉難生者,上玉紅膏可望愈也。
然總以先接内管為急,其外止血生肌皆易耳。
第一日服方當歸蒲黃旋複花根續斷山楂肉陳皮牛膝黃芩劉寄奴甘草郁金(各一錢) 生地黃(三錢)川芎(五分) 上水煎。
第二日方(防嗽。
) 桑白皮枇杷葉(去毛)黃芩川芎續斷楂肉寄奴生蒲黃陳皮川貝母木瓜(各一錢)薏苡仁麥冬(各三錢) 上水煎。
嗽甚加白前五分、馬兜鈴一錢。
第三日服方(調理。
) 當歸茯苓遠志丹皮橘紅條芩川貝(各一錢)薏苡仁(二錢)生地黃麥冬(各三錢) 上水煎。
人虛加玉竹三錢,鮮石斛、北沙參各一錢,五味子三分。
護管藥松香(按法精制為末)真參三七(切薄片,曬幹,為末)鈎藤鈎(微焙炒)茜草末天鵝絨肉老鼠(無毛者三、四個,搗爛為餅,貼闆壁陰處風幹,為末) 上各制細末聽用。
每料用制松香一錢,三七二分,肉老鼠二分、鈎藤二分、茜草二分,共為,瓷瓶貯。
凡用時記加天鵝絨不碾碎者一層于藥上,使先着喉管聯系也。
如無天鵝絨則以金毛狗毛代之。
此方藥隻六味,功效如神,但上一次生死判矣,不及上二次也。
止血生肌續筋骨藥上好明淨雞骨炭(在銀灰内揀如中指粗者為極細末)生嫩松香(輕手研,入金毛狗同研。
多用毛則易聯系) 上二末等分和勻。
用時亦布天鵝絨一層于藥上,如前上藥法紮法一樣。
在大半日後喉管将續,則加此藥。
亦隻上一次。
生肌藥生嫩松香(不拘多少,量加金毛狗同研細末,一兩)真瓜兒血竭(碾細末,一錢)乳香(碾細末,三錢) 上三末共一處細研勻,上法如前。
此藥可常用,冬天二、三日一換。
如新肉難生者,更上玉紅膏無不愈矣。
金瘡出血不止蒲黃五錢,為末熱酒服,或以牡蛎粉敷之則止。
又方:白蠟末敷之血立止,愈。
箭镞傷海螵蛸末,敷之。
出箭镞白象牙末,水調敷四圍自出。
花蕊石末敷四圍亦出。
玉紅膏真麻油二兩,煎滾去沫,二、三滾後,入老黃蠟一兩或八錢,冬季止用攪化勻,再煎五、六次,取起,盛瓷器内,置冷水中攪三、五遍,出熱氣,急入後細藥:輕粉末(八分)飛丹(三分)珍珠(生研極細末,三分)黃柏末(三分,生)象皮(陰陽瓦焙微黃,見風稍脆,即研細末,三分。
如無即以象牙末代之) 上五味細末,共一處研勻,入前蠟油内,不住手攪勻,俟冷,瓷器收貯。
臨用以桑皮紙薄薄攤貼。
外因雜傷證治(計三十七證) 跌撲損傷 凡跌打、磕壓、落馬、複車、墜屋、閃肭諸傷。
大小便通者輕,不通者重。
初時不問老弱,有無瘀血停滞及昏愦氣絕不能言者,俱宜服熱童便一大瓯以酒佐之。
推陳緻新,其功最大,且不動髒腑,不傷氣血,萬無一失。
然後再看傷之輕重,按法治之。
如皮肉未破,胸脅肚腹有作痞悶疼痛者,必是瘀血。
壯實人以複元活血湯攻之,老弱人以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穿山甲補而行之。
外用生姜、蔥白同搗爛和面炒熱,罨傷處,仍多用炒熱者續易之,止痛如神。
如皮肉已破,損傷筋骨,血流不止而煩躁者,名曰亡血。
急用花蕊石散或金瘡必效散幹摻止血。
内以八珍湯加酒炒骨碎補、紅花、續斷補之。
其有痛傷胃氣作嘔,或不飲食者,以六君子湯加當歸、木香調之。
其有傷輕,别無瘀血等證,而肌肉作痛者,以複元通氣散宣之。
此證,須察其所患輕重,有無瘀血及元氣虛實,不可概行攻下,緻成敗證焉。
凡所傷筋斷、骨碎等證,另有接骨專科,茲書不及詳載。
一、跌撲氣絕,用仙人柴(即九裡香葉。
)搗自然汁一杯灌下即蘇。
隻心中微熱,能受一點者無有不活。
一、骨節打斷離脫,急取大生蟹搗爛,熱陳酒沖入,連服數碗,即大醉無妨。
外亦用敷傷處,半日覺骨内有聲。
(按預收生蟹陰幹,炙末酒服亦可。
) 一、跌撲筋斷,用金沸草根(即旋複草。
)絞取汁,以筋相對,以汁塗而封之即相續如故,百不失一。
須禁勞動二十七日。
一、孕婦跌傷,用阿膠二錢、歸身一錢五分、艾葉一錢、生地黃三錢、續斷二錢、砂仁八分炒、川芎五分炒、紅花三分,酒水各半煎服。
一、跌打破傷風,發熱高腫,甚至牙關緊急者,用羌活、防風、蒼術各一錢五分,白芷、川汲水調敷。
一、跌撲極重,大小便不通,乃危急之候,宜先用通導散行下蓄血,然後再進他藥。
此證藥忌酒煎。
複元活血湯柴胡(一錢五分)當歸(三錢)穿山甲(炒研)天花粉(各一錢)大黃(三錢,酒炒) 桃仁(二十個)甘草(八分)紅花(八分) 上酒水各半煎,食前後服之,以利為度。
複元通氣散木香茴香(炒)穿山甲(炙研)陳皮白芷甘草漏蘆貝母(去心)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三錢,溫酒調下。
通導散大黃生地黃桃仁枳殼赤芍當歸(各二錢)陳皮(三錢)木通樸硝(各一錢) 甘草(六分) 上水煎,熱服,以通利為度。
切不可用酒煎,令人悶絕而死。
打傷眼睛方打傷眼睛突出,急揉進。
用生豬肉一片,将當歸、赤石脂末少許,摻肉上貼之,去毒血即愈。
内麻藥生川烏生草烏(各三錢)鬧羊花(醋炙七次,九分)半夏(生,五錢)黃麻花(一錢) 蟾酥(酒化,一錢)生南星(五錢) 芋艿葉汁拌上藥曬幹為末,瓷器收貯。
每用八厘,服用淡鹽湯一杯即解。
外麻藥(名羊花散。
) 生南星生半夏(各二錢)鬧羊花(三錢)生川烏生草烏(各一錢) 用麻黃根、芋艿葉汁拌上藥末,或加蟾酥五分、雄黃少許。
桃花散凡用刀割血出不止,用此止之。
古鍛石(一升,入牛膽内陰幹,再入牛膽内陰幹。
如此七次,用牛膽七個方成。
俟陰幹貯收。
)大黃(四兩,切片,同鍛石入鍋内炒,鍛石桃紅色取起,去大黃,放地上一夜,研收末聽用。
) 跌破頭腦方真綠豆粉銅鍋内炒黑,鋪地上退火氣,再敷破處,用包頭布包好,避風數日愈。
跌撲神效散(存驗。
) 川烏(制)草烏(各二錢,制)肉桂紅花(各一錢七分) 上共為細末。
每服二錢酒調下,傷重者不過三分即愈。
接骨丹(存驗。
) 取路旁牆腳下,往來人便溺處,年久碎瓦片一塊,(黃透者佳。
)洗淨火紅,入米醋淬凡五,極能理
奇疾證治(計九證) 肉蝶 因艾灸瘡,瘡痂退落後瘡内鮮肉作片,飛如蝶狀,騰空而去,痛不可言,是血肉俱熱。
用樸硝、大黃()各五錢為末,水調下,微利即愈。
奇疾證治(計九證) 肉線 婦人産後垂出肉線,長三、四寸,觸之痛引心腹。
用老姜三斤,連皮搗爛,入麻油二斤拌勻袋盛姜就近熏之,冷則再換。
一日夜縮入大半,二日盡入。
但不可使線斷,斷則殒命。
奇疾證治(計九證) 産婦腹中癢 婦人産後,腹中作癢,用箭竿及旋,安卧床席下,勿令婦人知。
奇疾證治(計九證) 氣旋 瘧後口鼻中氣出盤旋不散,凝如黑色,過十日漸至肩與肉相連,堅勝金石,無由飲食。
用澤瀉煎湯日飲三盞,連服五日愈。
奇疾證治(計九證) 氣奔 人忽然周身皮裡混混如浪聲,癢不可忍,抓之血出不能解。
用苦參、人參、細辛、青鹽各一兩,水煎慢慢飲完即愈。
怪蟲證治(計九證) 号蟲 蟲形如蟹,為筋肉所化,走于皮中作聲如兒啼。
用雷丸、雄黃等分末,摻豬肉上,炙肉食之即愈。
怪蟲證治(計九證) 厲虱 卧時忽渾身虱出約至四、五升,緻血肉俱壞,每宿漸多痛癢不可言狀。
惟吃水卧床,晝夜号哭,舌尖血出不止,身齒俱黑,唇動鼻開。
但飲鹽醋湯十餘日即安。
怪蟲證治(計九證) 紅線蟲 遍身皮内有紅蟲如線,長二、三寸,時或遊動,了了可見,癢不可當,醫莫能治。
宜用水蛙為脯,早晚食之,月餘蟲乃自消。
怪蟲證治(計九證) 續命蟲 肚腹脹大,肉中蟲出不斷,斷之複生,行坐不得。
用鶴虱末,水調服五錢自愈。
怪蟲證治(計九證) 濕蟲 腹中脹如鐵石,臍中出水,旋變作蟲行之狀,繞匝周身,扒搔不盡。
用蒼術濃煎湯浴之,仍以蒼術細末入麝香少許調服。
怪蟲證治(計九證) 腐蟲 口鼻出腥臭水,以碗盛之,狀如鐵色,蝦魚走躍,捉之即化為水,此肉壞也。
但多食雞即愈。
怪蟲證治(計九證) 肉蛆 頭皮内時有蛆行,用竹刀割破,以絲瓜葉擠汁搽之,蛆出盡愈。
怪蟲證治(計九證) 信蟲 婦人每臨經時腰腹脹痛,玉戶淫淫蟲出如鼠粘子狀,綠色者數十枚,後經水随至。
蓋厥陰風而生諸蟲是也。
用酒制黃連為君,白術、香附為臣,研末粥丸空腹吞之,月餘則經至無蟲矣 怪蟲證治(計九證) 月望蟲 婦人月經流出,皆作禽獸之狀,欲來傷人,先以棉塞陰戶,用沒藥一兩白湯調服頓愈。
外因雜傷證治(計三十七證) 金瘡 金瘡有刀斧箭镞傷,瓷鋒傷,須看傷痕深淺,總以止血定痛為主。
輕者皮肉破損,出血不止則先以花蕊石散摻之,并以熱童便調服一錢,其瘀血化為黃水。
倘血出過多,其人面黃眼黑者,則不可專攻瘀血,宜用八珍湯急固根本,加蘇木、紅花調之可也。
更有血亡,身體強痙,口禁不能言,似中風者,隻宜大補氣血,按發痙治法救之,若作中風治,萬無一生。
凡兵器所傷,出血而渴甚者,不可即與飲食,恐簇毛在創内,須食幹物并油膩,切忌食粥,酸鹽。
八者犯之未有不死者。
其不治之證有十一:一曰傷腰戶天倉。
二曰傷臂中跳脈及髀中陰股。
三曰傷心及乳。
四曰傷尻尾。
五曰傷小便。
六曰傷五髒。
七曰腦髓出。
八曰腦破、聲啞、直視。
九曰痛不在傷處。
十曰血出不止,前赤後黑。
十一曰肌肉臭腐。
有一于此皆不能治。
除此當診其脈,血未出脈宜洪大,血既出脈宜虛細。
沉小者生,數實浮大者死。
血出過多而脈微緩者生,勁急者死。
一、殺傷未透膜者,急用乳香、沒藥(皆去油)各末二錢和勻,以小便半盞、酒半盞調末通口服。
患處以金瘡必效散敷之。
一、所傷瘡口出血不止者,用水調千腳泥敷出血處四邊。
如傷頭面,則敷頸周遭;傷手則敷臂;傷足則敷腿,可以截住其血,令不來潮,其傷口得以用藥敷貼。
一、金瘡久不合口,用撮合散敷之。
一、箭入肉内,鉗不出者,用螳螂一個,巴豆半個共研敷傷處,微癢忍之。
候急癢時乃撼拔之,以黃連貫衆湯溫洗,海螵蛸末敷之。
或以花蕊石散敷患四圍亦可。
一、毒箭傷人,最惡有二種。
交廣蠻夷,用銅作箭镞,人若中之,才傷皮肉,便悶膿沸爛毒也。
又一種是草烏膏,喂塗箭镞名射岡,人若中之,見血封喉而死。
急用藍靛汁一碗灌之,外亦抹沫傷處。
如無藍靛則以青布漬汁飲之。
一法用黑大豆,豬、羊血,内服,外敷解毒亦效。
一、金瘡腹破腸出者,看其腸若僅一半可治。
先以大麥煮粥取濃汁溫洗其腸,用桑白皮尖茸。
外用生人長發密縫腹傷口之裡肉,留外皮,撒撮合散以待生肌斂口。
縫後勿驚笑,以米飲少少飲之,漸增。
待二十日再吃濃粥調理而愈。
一、耳鼻被傷落,用人發入陽城罐以鹽泥固濟,過為末,乘急以所傷耳鼻蘸藥綴故處,以軟絹縛定。
一、筋斷,用白膠香一味為細末敷之,或以旋複草根搗爛汁,以筋相對而封之,即相續如故,百不失一。
一、陰莖割去流血疼痛,即以所割之莖,炙幹為末,酒服每一錢。
一、指斷,用真蘇木末敷之,外取蠶繭包縛完固,數日指接如故。
金瘡必效散龍骨()乳香(制去油)沒藥(制去油)花蕊石(火紅,放地上冷定後再,凡七次)麝香(三分) 上共碾細末研勻,瓷瓶密貯聽用。
花蕊石散花蕊石硫黃上罐盛,鹽泥固濟,火自辰至酉。
從下生火,冷一宿次早取出研細收貯。
每以末撒患處(研花蕊石忌鐵器。
) 勝金散參三七上一味磨粉,米醋調敷,潰者幹敷立愈。
撒合散真降香五倍子制松香(各等分) 上共研細粉,收貯聽用。
外因雜傷證治(計三十七證) 刎傷 凡看此證,不傷氣嗓者易治。
然氣嗓在食嗓之前,或原生左前右前,故有左手剖者,多傷氣斷,危險之症也。
治皆同法,先用護管藥及紮法,如法治之可愈。
但其脈洪大疾而無至數者,脫症也。
若上護管藥後,脈見和平而靜者又屬可生。
大凡始終宜脈小而四至者,是有胃氣易愈。
其結喉之間,割在中三路,若割在上下,不能用紮法之處必死。
然上中下及兩旁可以用紮法者可救,但視其輕重若何。
重者全在紮處得力,上護管藥一複時,方能接續。
此藥隻可上一次,接不接,生死判矣。
接之後能低聲言語,進湯藥者生,反此者莫救。
或半複時内湯藥漏出一半者,俟次日必不漏而管接矣。
倘仍漏,急用手解去,加上護管藥,亦必接矣。
總以頭一次上藥周密無滲漏之虞,次日生死方定。
第三日口中不知松香味則管縫矣。
雖能飲食必以大便過通為穩。
内以續筋、養血、去痰、消食、散瘀為主,後三方,逐次服之。
忌食花椒、生姜、大蒜、肚、肺。
蓋氣血壅逆于肺,宜瀉不宜補。
惟白水煮健豬肉、腰子、黑魚、炖鲫魚、甜醬油,其菜蔬總不可煎炒。
紮法用舊包頭一個紮二寸半闊要平正,以濃皮紙搓軟,布二層于包頭上,再挑護管藥布于紙上,上,以便聯系,如無天鵝絨,則用金毛狗代之。
着有膽力三、五人,将患者扶起正坐,頭稍仰,看其喉管端正,上下相對,将包頭之藥,對正刀口,一合而上,不可走氣吹去藥末,要緊,頭伏稍低,合定其藥,不可搖動。
包頭連紮二道,打結于項旁。
包頭要平正,不可陷動刀口,陷則内管撐開不連。
臨合口時,以意消息,内管對不對。
連不連,方為合法,若偏脫則内氣不通矣。
又要先紮緊七、八分,少刻即松,總要松緊得宜。
次用濃火紙半斤,襯于腦後,主扶立端正。
以白布綁紮二道,打結項旁,使頭不緻仰側。
恐其項軟,急卧于草地鋪上,宜背後高,枕頭中凹,兩旁高使項常曲而不直。
俟新肉生時,漸仰直可也。
頭漸有力去白布一道,火紙軟,翻轉再紮。
過大半日喉管将續,加上止血生肌續筋骨藥,再布天鵝絨一層于藥上,如前上藥法紮法一樣,亦隻可上一次,次日口中不知松香味,内管已實矣,則上生肌藥。
俟有大半新肉及新肉難生者,上玉紅膏可望愈也。
然總以先接内管為急,其外止血生肌皆易耳。
第一日服方當歸蒲黃旋複花根續斷山楂肉陳皮牛膝黃芩劉寄奴甘草郁金(各一錢) 生地黃(三錢)川芎(五分) 上水煎。
第二日方(防嗽。
) 桑白皮枇杷葉(去毛)黃芩川芎續斷楂肉寄奴生蒲黃陳皮川貝母木瓜(各一錢)薏苡仁麥冬(各三錢) 上水煎。
嗽甚加白前五分、馬兜鈴一錢。
第三日服方(調理。
) 當歸茯苓遠志丹皮橘紅條芩川貝(各一錢)薏苡仁(二錢)生地黃麥冬(各三錢) 上水煎。
人虛加玉竹三錢,鮮石斛、北沙參各一錢,五味子三分。
護管藥松香(按法精制為末)真參三七(切薄片,曬幹,為末)鈎藤鈎(微焙炒)茜草末天鵝絨肉老鼠(無毛者三、四個,搗爛為餅,貼闆壁陰處風幹,為末) 上各制細末聽用。
每料用制松香一錢,三七二分,肉老鼠二分、鈎藤二分、茜草二分,共為,瓷瓶貯。
凡用時記加天鵝絨不碾碎者一層于藥上,使先着喉管聯系也。
如無天鵝絨則以金毛狗毛代之。
此方藥隻六味,功效如神,但上一次生死判矣,不及上二次也。
止血生肌續筋骨藥上好明淨雞骨炭(在銀灰内揀如中指粗者為極細末)生嫩松香(輕手研,入金毛狗同研。
多用毛則易聯系) 上二末等分和勻。
用時亦布天鵝絨一層于藥上,如前上藥法紮法一樣。
在大半日後喉管将續,則加此藥。
亦隻上一次。
生肌藥生嫩松香(不拘多少,量加金毛狗同研細末,一兩)真瓜兒血竭(碾細末,一錢)乳香(碾細末,三錢) 上三末共一處細研勻,上法如前。
此藥可常用,冬天二、三日一換。
如新肉難生者,更上玉紅膏無不愈矣。
金瘡出血不止蒲黃五錢,為末熱酒服,或以牡蛎粉敷之則止。
又方:白蠟末敷之血立止,愈。
箭镞傷海螵蛸末,敷之。
出箭镞白象牙末,水調敷四圍自出。
花蕊石末敷四圍亦出。
玉紅膏真麻油二兩,煎滾去沫,二、三滾後,入老黃蠟一兩或八錢,冬季止用攪化勻,再煎五、六次,取起,盛瓷器内,置冷水中攪三、五遍,出熱氣,急入後細藥:輕粉末(八分)飛丹(三分)珍珠(生研極細末,三分)黃柏末(三分,生)象皮(陰陽瓦焙微黃,見風稍脆,即研細末,三分。
如無即以象牙末代之) 上五味細末,共一處研勻,入前蠟油内,不住手攪勻,俟冷,瓷器收貯。
臨用以桑皮紙薄薄攤貼。
外因雜傷證治(計三十七證) 跌撲損傷 凡跌打、磕壓、落馬、複車、墜屋、閃肭諸傷。
大小便通者輕,不通者重。
初時不問老弱,有無瘀血停滞及昏愦氣絕不能言者,俱宜服熱童便一大瓯以酒佐之。
推陳緻新,其功最大,且不動髒腑,不傷氣血,萬無一失。
然後再看傷之輕重,按法治之。
如皮肉未破,胸脅肚腹有作痞悶疼痛者,必是瘀血。
壯實人以複元活血湯攻之,老弱人以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穿山甲補而行之。
外用生姜、蔥白同搗爛和面炒熱,罨傷處,仍多用炒熱者續易之,止痛如神。
如皮肉已破,損傷筋骨,血流不止而煩躁者,名曰亡血。
急用花蕊石散或金瘡必效散幹摻止血。
内以八珍湯加酒炒骨碎補、紅花、續斷補之。
其有痛傷胃氣作嘔,或不飲食者,以六君子湯加當歸、木香調之。
其有傷輕,别無瘀血等證,而肌肉作痛者,以複元通氣散宣之。
此證,須察其所患輕重,有無瘀血及元氣虛實,不可概行攻下,緻成敗證焉。
凡所傷筋斷、骨碎等證,另有接骨專科,茲書不及詳載。
一、跌撲氣絕,用仙人柴(即九裡香葉。
)搗自然汁一杯灌下即蘇。
隻心中微熱,能受一點者無有不活。
一、骨節打斷離脫,急取大生蟹搗爛,熱陳酒沖入,連服數碗,即大醉無妨。
外亦用敷傷處,半日覺骨内有聲。
(按預收生蟹陰幹,炙末酒服亦可。
) 一、跌撲筋斷,用金沸草根(即旋複草。
)絞取汁,以筋相對,以汁塗而封之即相續如故,百不失一。
須禁勞動二十七日。
一、孕婦跌傷,用阿膠二錢、歸身一錢五分、艾葉一錢、生地黃三錢、續斷二錢、砂仁八分炒、川芎五分炒、紅花三分,酒水各半煎服。
一、跌打破傷風,發熱高腫,甚至牙關緊急者,用羌活、防風、蒼術各一錢五分,白芷、川汲水調敷。
一、跌撲極重,大小便不通,乃危急之候,宜先用通導散行下蓄血,然後再進他藥。
此證藥忌酒煎。
複元活血湯柴胡(一錢五分)當歸(三錢)穿山甲(炒研)天花粉(各一錢)大黃(三錢,酒炒) 桃仁(二十個)甘草(八分)紅花(八分) 上酒水各半煎,食前後服之,以利為度。
複元通氣散木香茴香(炒)穿山甲(炙研)陳皮白芷甘草漏蘆貝母(去心)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三錢,溫酒調下。
通導散大黃生地黃桃仁枳殼赤芍當歸(各二錢)陳皮(三錢)木通樸硝(各一錢) 甘草(六分) 上水煎,熱服,以通利為度。
切不可用酒煎,令人悶絕而死。
打傷眼睛方打傷眼睛突出,急揉進。
用生豬肉一片,将當歸、赤石脂末少許,摻肉上貼之,去毒血即愈。
内麻藥生川烏生草烏(各三錢)鬧羊花(醋炙七次,九分)半夏(生,五錢)黃麻花(一錢) 蟾酥(酒化,一錢)生南星(五錢) 芋艿葉汁拌上藥曬幹為末,瓷器收貯。
每用八厘,服用淡鹽湯一杯即解。
外麻藥(名羊花散。
) 生南星生半夏(各二錢)鬧羊花(三錢)生川烏生草烏(各一錢) 用麻黃根、芋艿葉汁拌上藥末,或加蟾酥五分、雄黃少許。
桃花散凡用刀割血出不止,用此止之。
古鍛石(一升,入牛膽内陰幹,再入牛膽内陰幹。
如此七次,用牛膽七個方成。
俟陰幹貯收。
)大黃(四兩,切片,同鍛石入鍋内炒,鍛石桃紅色取起,去大黃,放地上一夜,研收末聽用。
) 跌破頭腦方真綠豆粉銅鍋内炒黑,鋪地上退火氣,再敷破處,用包頭布包好,避風數日愈。
跌撲神效散(存驗。
) 川烏(制)草烏(各二錢,制)肉桂紅花(各一錢七分) 上共為細末。
每服二錢酒調下,傷重者不過三分即愈。
接骨丹(存驗。
) 取路旁牆腳下,往來人便溺處,年久碎瓦片一塊,(黃透者佳。
)洗淨火紅,入米醋淬凡五,極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