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皆有餘之證,多由腎水虧乏,陰火内郁,不得升發,或誤用寒涼點洗,緻風熱阻逆而成。

    初起邪氣未定,翳膜浮淺者易治。

    日久邪氣已定,翳膜深牢者難治。

    治宜宣發,不宜疏利,疏利則邪氣内蓄,為翳益深。

    當用撥翳湯、藥肝湯,早晚輪服,使邪動翳浮。

    佐以丹砂散點之,緩緩取效。

    戒暴躁惱怒,并忌煎炒,辛熱等物。

     一、肉攀睛,大赤肉堆起,用杏仁十四枚,去皮尖,嚼吐于手心,乘暖,以綿纏箸頭點肉上,日三次,肉漸消。

     一、赤脈貫瞳人,用元參為末,米泔煮豬肝,日食之。

     撥翳湯生地黃(三錢)歸身(一錢五分)柴胡天花粉牛蒡子川芎防風薄荷草決明分,酒炒)甘菊(二錢)上加生姜一片,水煎食遠服。

    如大便秘澀者,加酒炒大黃一錢五分,大便通潤仍除之。

    (按每日早服藥肝湯,晚服此劑。

    ) 藥肝湯黑羊肝七尖(四兩,如無羊肝,即用公豬肝亦可。

    )兔糞(八枚)木賊(去節)當歸身(各入瓷罐内,漫火熬滾,令其性味俱出後,将羊肝七尖切薄片,入于湯内,一刻即熟。

    先飲湯,後食肝,每日清晨用之,晚服撥翳湯。

    兩月之久,翳膜可消一半,百日可全愈。

     還瞳散(存驗)消翳膜遮睛。

     密蒙花(一斤,蜜水拌蒸。

    )木賊(四兩,去節,微炒。

    )川羌活(八兩,蜜炒。

    ) 白蒺下。

     丹砂散(見前目赤腫痛。

    )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淚為肝液,風行水流,風動則淚出。

    又肝熱多淚,如燒竹瀝,火炙瀝出,迎風出淚,風火合也。

    火發風沖,相搏緻淚,疏風散火,雖是正治,亦當審肝經之虛實。

    實用複目湯加防風,蔓荊子、首烏,虛加人參。

    外用霜後桑葉煎水,頻頻洗之。

     複目湯(見前目赤腫。

    )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凡目運眩多淚,癢不可忍者,風也。

    風動肝木,吹噓鼓舞,故運眩不止,無火故不痛。

    治以疏風為主,四物湯加防風、荊芥、蘇葉、薄荷各二錢主之,或加蟬蛻、僵蠶。

     四物湯(通用二十三。

    )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平日目無他病,外不傷輪廓,内不損瞳人,倏然盲而不見,此氣脫大虛之候,急煎人參膏或保元湯大劑熬膏服之。

    血脫者亦照此治。

    經雲:血脫益氣是也。

     一、有平素好飲熱酒,胃氣受傷,污濁之血,積其中而然者,必其形實脈澀,用四物湯加蘇數劑愈。

    (謹按:丹溪醫案人參下有末字。

    ) 一、有因受陰濕之氣,胃陽受困,忽然視物不見,或有時略見而不明,其人必食減神倦,脈緩大無力,用白術為君,黃、茯苓為臣,附子為使,服十餘劑愈。

     一、有每睡起,則視物不明或赤腫,良久卻愈者,此血熱也。

    用生地汁浸粳米半升,曝令透骨幹,再浸再曝三次,用瓷瓶煎湯令沸,下地黃米四、五匙,煮成薄粥湯,待溫,食半飽後,飲三盞即睡,數日愈。

    或用四物湯去川芎,倍生地,加丹皮、黃芩酒炒各一錢,水煎臨卧服,數劑愈。

     保元湯(通用二十八。

    ) 四物湯(通用二十三。

    )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俗又名雀盲,外科曰高風内障。

    ) 兩眼至晚不見,至曉複明,此元陽不足之病,用蒼術散久服自愈。

     蒼術散茅山蒼術(米泔水準浸一宿,切片焙幹。

    ) 上為細末,每用三錢,取羊肝(如無羊肝以豬肝代之。

    )二兩,批開攙藥入内,麻線縛定,用酒一合、水一碗,砂鍋内煮熟,臨卧服之。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赤眼有經年不愈者,皆因肝腎陰虛,邪熱留滞故耳。

    用桑白皮、杜仲各二錢,濃樸、槟榔各一錢,共為粗末,取雄雞肝一具,不經水,去紅筋,同藥入白酒釀六兩,隔湯煮熟瀝去藥渣,以酒肝食之,隔兩日再如法食。

    一法,接用六味地黃丸加首烏四兩、密蒙花二兩,同為丸服之,愈。

     六味地黃丸(通用四十三。

    )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眼眶沿邊赤爛垢膩,乃脾經濕熱上蒸,用萬金膏貼之;熱盛者,服瀉黃散。

     一、濕熱郁久必生蟲,用覆盆子葉搗汁,以紗蒙患上,滴漬下,少頃蟲從紗中出,其細如線。

     萬金膏五倍子黃連防風荊芥穗當歸川芎苦參(各四錢)銅綠(五分) 上生研極細末,以薄荷煎汁丸,彈子大。

    臨用時以熱水化開一丸,乘熱洗眼,日三次,神效。

     瀉黃散石膏(四兩,)防風(二兩,蜜水炒)豬草(三兩,酒炒,曬幹)栀子仁(一兩,生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脾胃氣虛,目緊皮縮,眼睑上小睫毛倒入眼中,謂之拳毛倒睫。

    補中益氣湯加石斛、蟬蛻、,去殼為末,綿裹,左眼塞右鼻,右眼塞左鼻,數夜自愈。

     一、有伏熱内攻,陰氣外行所緻者,去其伏熱,眼皮便寬,則毛立出,宜用升陽散火湯,外治同上。

     升陽散火湯連翹黃芩蔓荊子升麻羌活柴胡(各一錢五分)歸身(二錢)生地(四錢)甘草(一錢生用) 上水煎,食後溫服。

     補中益氣湯(通用三十。

    )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生睫邊,形如豆粒有尖。

    以線針刺破即瘥,故俗名偷針,乃太陽經結熱也。

    如刺後風邪襲入瘡口,面目浮腫,目赤澀痛者,用芎皮散二錢,菊花湯調下,覆頭出汗即愈。

     芎皮散川芎(二兩)青皮(一兩)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菊花煎湯調服。

     附方(存驗。

    ) 生南星末同生地黃搗膏,貼太陽穴,針眼自消。

    即刺後冒風亦可愈。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風熱搏于眼胞,則患眼丹,紅腫脹痛。

    風盛者腫軟下垂,不能視物,用荊防敗毒散散之。

    熱欲潰者,按陽癰則例治之。

    然須速愈,若潰久潰深,亦能成漏。

     荊防敗毒散(通用四。

    ) 仙方活命飲(通用一。

    )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眼皮上突出一紅疤,懸如魚膽,用過江蜘蛛絲(蜘蛛牽絲搭過屋者為過江。

    )纏之即脫。

     又方用櫻桃核磨水搽,漸漸自消。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生上下眼睫邊,頭大蒂小,黃殼水泡如蕈形,或頭小蒂大,漸長垂出,堅凝不痛,纏綿經年皮蕈毒處,少頃,用左手大指甲墊于患根,右手持披針,尖頭齊根切下,血出不妨,用翠雲錠子磨濃塗之,其血即止。

    内服涼膈清脾飲。

    忌海味、魚腥、煎炒。

     清涼丸當歸尾石菖蒲赤芍(各二錢)川連(生)地膚子杏仁(各一錢,生)羌活(五分) 膽礬(二分) 上共研粗末,以大紅綢包之如櫻桃大,滾水浸泡,乘熱熏洗,忌入塵土。

     翠雲錠子杭粉(五兩)銅綠黃連(各一兩)輕粉(一錢) 上共研細末,用糯米百粒,水一盞煎半盞,汁濃去米,再煎至三分,和藥作錠陰幹。

    用時水磨令濃,以雞翎蘸塗患處。

     涼膈清脾飲生地連翹(去心)栀子(生研)薄荷荊芥防風石膏黃芩赤芍(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水二鐘,燈心二十根,煎八分,食遠服。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眼皮外翻。

    如以舌舐唇之狀,小兒多有之。

    痘風眼爛,胞腫弦緊,則眼皮亦翻。

    治法皆宜瀉脾胃之積熱,瀉黃散主之。

     瀉黃散(見前爛眼。

    )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生上下眼胞皮裡肉外,大者如棗,小者如豆,推之移動,不紅不疼。

    用生南星磨粉,姜汁或米醋調濃頻敷,日淺者即消,日深者兼服二陳湯、陽和湯即效。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二證生于眼胞之裡,有如沙擦,開張不便,多淚而痛,其累累堅赤者如椒粒,名椒瘡。

    其細顆者,乃血熱有瘀也。

    法以燈草刮絲處,令血出即愈。

     一、睛上生瘡,用桑皮一兩,以清水于白碗内浸半日,視水碧色為度,箸頭纏綿,蘸點滿眼,微痛勿畏,良久瀝去熱汁,日點十次,不過二、三日可愈。

     清脾涼血湯荊芥防風赤芍元參陳皮蟬蛻蒼術(炒)白藓皮連翹(去心)大黃(各一錢五分,酒洗)濃樸(五分)生甘草(五分) 上加竹葉三十片,水煎,食遠服。

     清涼丸見前眼痔。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生大眼角,太陽膀胱經睛明穴。

    其穴系藏淚之所,初起如豆如棗,紅腫疼痛,瘡勢雖小,根十寸,水煎服之。

    如潰後有膿,從大内出者成漏難治,可用柿餅搗爛塗之,或黃丹(水飛炒極細。

    )鯉魚膽汁和成膏,日點三、五次,若潰斷眼邊弦者,不治。

     複目湯(見前目赤腫痛。

    )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眼前垂下至鼻,大便血出,此名肝脹。

    羌活一味,水煎,數服愈。

    一方用獨活。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眼内白珠忽黑,見物如舊,毛發勁直,不語如醉,此名血。

    用五靈脂二錢,酒調服愈。

     一、有目赤鼻張大喘,渾身發斑,發如銅鐵絲硬,乃熱毒結于下焦,用白明礬,滑石各一兩,水三碗煎一碗半,不住口飲盡即愈。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眼中赤血如射,此陰虛相火旺之病,宜用生地、熟地各五錢,當歸、白芍各二錢,知母、黃柏、木通、側柏葉、柴胡、黃芩各一錢,桃仁、紅花各五分,水煎溫服。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孩兒患目赤痛,不能服藥者,用胡黃連細末一錢,人乳調,按男左女右,塗腳心湧泉穴即愈。

    如眼生白翳,取桑汁以燈心點之即退。

     一、痘後毒火攻目,皆因長漿時,不知用藥攻漿,漿不充滿,故至回水收靥之際,無形之患。

    如遲至毒火亢極,翳膜遮蔽瞳人,痛苦異常,日夜叫啼,以緻兩目喪明,則成廢人矣。

     斯時治之,亦當用清毒保目湯解之于前,看有翳膜遮蓋黑白珠侵入瞳人者,徐徐用撥翳湯治之于後。

    或隔一日一劑,雖三、四月之久,尚保無虞。

    不可過用寒涼,責效于數劑之間,又不可聽庸俗眼科用藥磨點,登時損廢。

     一、痘後初開眼,内有星翳者,取燕脂泡水鋪紙上,以新筆在紙上蘸水拂翳,日三次,三日愈。

    遲治贻害。

     一、痘後受風,成迎風落淚者,用蕤仁一粒去皮,草紙砑淨油,以色白為度,研粉人乳和點,日三次,次日另換蕤仁再點。

    藥隔宿者不用。

     一、疳眼腫痛難開,隐澀多淚,漸生白膜,雲翳遮睛。

    外則毛咬甲揉鼻,喜合面而坐。

    宜釀浸一宿,次日置飯鍋上蒸溫服,立效。

    忌煎炒、雞、魚、豬首、生冷、發物。

     清毒保目湯柴胡(一錢)蟬蛻(十二個,去頭足)當歸桔梗(各八分)連翹防風荊芥穗赤芍上加燈心五十寸,水煎,溫服。

     撥翳湯(見前外障。

    ) 眼部證治(計二十三證) 治目大要 其證淚多,隐澀難開,睛珠礙痛。

    初得時宜翻轉眼皮,用棉裹钗腳,拔出眯物來。

    日久多生雲翳,不可忽誤。

     一、天絲風揚入目,宜急治之。

    用京墨磨濃,以新筆蘸塗目内,閉目少時,以手張開,其絲自成一塊,用綿輕輕惹下則愈。

    如未出再塗。

     又方,石菖蒲捶碎,右目寒左鼻,左目塞右鼻,即出,屢效。

     一、煙渣入目,切勿用湯洗,愈洗愈痛,甚至瞎眼,宜用亂頭發或綜纓,緩緩揉之即愈。

     一、塵屑入目,急吐口津于石瓶上,以人指甲磨濃,骨簪點眼内,少頃,一抹即出。

     一、麥芒入目,用石菖蒲捶碎塞鼻,百發百中。

     一、沙眯目,用雞膽汁點之。

     附辟瞽仙方人龍(即男孩子口内吐出食蟲,将銀簪破開,河水洗刮令淨,陰幹末)海螵蛸(水煎七次為末) 上二味等分,研極細末點,盲者複明,古今第一方也。

     (是書照原來初稿發刊,工既竣,校閱目錄體裁,各卷參差,未能畫一,因急欲行世,以廣倫聲濟人之素心,其改定翻刻,請俟異月。

    ) 笠雪主人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