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用藥賦(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花蛇、橘紅、麻黃、天麻、南星各五錢,紫蘇子一兩,全蠍二錢半,腦麝少許,朱砂二錢半,留半作衣,為末,蜜丸龍眼大。
每一丸,金銀薄荷煎湯或溫酒化服。
治驚憂積氣,襲受風邪,發則牙關緊急,涎潮昏塞,醒則精神若疾,多恚怒。
肝邪太盛,狂厥者,去附子加鐵粉。
抱膽丸先将黑鉛一兩半入铫溶化,次下水銀二兩,候結成砂子,再下朱砂,乳香各一末兩,乘熱用柳木捶研勻,丸如芡實大。
每一丸,空心井水吞下,病者得睡切莫驚動,覺來即安,再一丸可除根。
治男婦一切癫風狂,或因驚恐怖畏所緻及産後血虛、驚風入心,并室女婦經脈将行,驚邪蘊結,頓服神效。
風邪紫石末嫌粗。
紫石散紫石英、滑石、赤石脂、凝水石、白石脂、石膏各六兩,甘草、桂心、牡蛎各五兩,大黃、龍骨、幹姜各四兩,制為粗散,盛以韋囊,懸于高涼處,欲用取一二指撮,以新井水三盞,煎至一盞二分,大人頓服,末百日兒服一合,或隻以綿沾着口,口熱多者進四五服,以意消息。
治大人風引,小兒驚痫螈,日數十發者累效。
驚悸養心,朱雀丸外用參棗; 養心湯黃、茯苓、茯神、半夏曲、當歸、川芎各五分,甘草四分,遠志、辣桂、柏子仁、五味子、酸棗仁、人參各二分半,姜棗煎服(一方去芎、桂、半夏,加麥門冬,白芍、陳皮、蓮肉)。
治勞苦憂思傷心,痰多少睡,驚悸不甯。
如停水怔忡,加赤茯苓、槟榔。
朱雀丸茯神二兩,沉香五錢,為末,蜜丸小豆大。
每三十丸,食後人參煎湯下。
治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火不下降,時複振跳,常服滋陰養火,全心氣。
參棗丸人參、酸棗仁各一兩,辰砂五錢,乳香二錢,為末,蜜丸彈子大。
每一丸,薄荷煎湯化下。
治一切驚心怖膽,累效。
健忘固本,仁熟散中有茱萸。
加減固本丸丹參、天門冬、熟地、人參、遠志、朱砂、石菖蒲各五錢,麥門冬、白茯苓各一兩,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五十丸至百丸,空心煎蔥白化下。
治中風後健忘,養神益志,和血榮腠理。
仁熟散人參、枳殼、五味子、桂心、山茱萸、甘菊花、茯神、枸杞子各三分,柏子仁、熟地各一兩,為末,每二錢,溫酒調服。
治膽虛常多畏恐,不能獨卧,頭目不利。
咽癰消腫古荊黃,牛蒡射幹二湯活; 古荊黃湯荊芥四錢,大黃一錢,空心水煎服,治咽喉腫痛,大便閉結及風熱結滞生疔瘡。
或加防風等分,治頭眩。
牛蒡子湯牛蒡子二錢,玄參、犀角、升麻、黃芩、木通、桔梗、甘草各一錢,食後水煎服。
治風熱上壅,初發牙關緊急,已發咽喉腫痛,或生瘡癰,及愈後複攻胸脅,氣促身熱,不能言卧。
如有痰,加栝蒌、貝母;肝火加柴胡、吳萸、黃連;腎火加當歸、生地、知母、倍玄參;畏下陷,加升麻;風盛,加荊芥、僵蠶;下元虛,倍蜜炙附子。
射幹湯射幹、升麻各二錢,馬牙硝、馬勃各一錢四分,水煎服,治風熱咽喉腫痛。
喉痹開關金玉鑰,仙末聖錠一字如。
金鎖匙樸硝一兩,雄黃五錢,大黃一錢,為末,吹入喉中。
治一切發風熱咽喉閉塞,神效。
玉鑰匙焰硝一錢半,硼砂五錢,僵蠶、片腦各少許,為末,吹入喉中。
治風熱喉閉及纏喉風,神效。
二仙散膽礬一錢,僵蠶一錢,為末,每吹少許入喉中。
治纏喉風,急喉痹。
如聖金錠硫黃、川芎、臘茶、薄荷、川烏、硝石、生地各等分為末,生蔥汁和成錠子。
每服一錠,先以涼水灌嗽,次嚼薄荷五七葉,卻用藥同嚼爛,以井花咽下,甚者連進二服,并含之,治咽喉急閉,腮颔腫痛,乳蛾結喉,木舌重舌。
一字散枯礬、藜蘆,雄黃、蠍梢、牙皂各等分為末,搐入鼻中。
治時氣纏喉風,漸入咽塞,水谷不下,牙關緊急,不省人事。
雄黃解毒丸巴豆十四粒,雄黃二兩,郁金一錢,為末,醋糊丸綠豆大。
每七丸,熱茶下。
如口噤,為末搐鼻,須臾吐利頑痰即醒。
如無此藥,急用升麻四兩,濃煎水灌之,或吐或不吐即安。
治初發胸膈氣促,咽喉腫痛,手足厥冷,氣閉不通即死。
冰梅三咽,破毒以除上熱; 冰梅丸鮮南星二十五個,鮮半夏五十個,皂角、白礬、食鹽、防風、樸硝各四兩,桔梗二兩,略熟梅子百個,先将鹽以水浸化,然後将各藥研碎入水拌勻,方以梅子入藥水中,浸過三指為度,曬至水幹,以瓷罐收貯,密封如霜起最妙,用時以絲綿裹定含口中,令津液徐徐咽下,痰出自愈。
治喉風腫痛如神。
龍腦破毒散盆硝四兩,僵蠶、甘草、青黛各八錢,馬勃三錢,蒲黃五錢,腦麝各一錢,為末。
每一錢,共水調膏細咽,喉痹即破,出血便愈。
若是諸般舌脹,用藥五分,指蘸擦舌上下,咽津,如小兒用二分,亦如前法。
治急慢喉痹腫塞不通。
麝香朱砂丸馬牙硝七錢,鉛白霜、龍腦各三錢,硼砂三兩,寒水石一斤,麝香二錢,朱砂一兩半,為末,用甘草十兩熬膏和丸梧子大,朱砂為衣,每含化一二丸。
治咽喉腫閉,或生瘡,或舌根腫痛。
蜜附一片,利膈兼補下虛。
蜜附子用附子切片,蜜塗炙黃色,每含一片咽汁,味盡再易一片。
治髒寒喉閉,吞吐不利。
利膈湯薄荷、荊芥、防風、桔梗、人參、牛蒡子、甘草等分為末,沸湯點服一錢,治虛煩上盛,脾肺有熱,咽腫生瘡,甚加僵蠶。
聲不清兮固本,單炒槐花夜半服; 加味固本丸天麥二門冬、诃子、阿膠、知母各五錢,生地、熟地、當歸、茯苓、黃柏各一兩,人參三錢,烏梅十五個,人乳、牛乳、梨汁各一碗,為末,蜜丸黃豆大。
每八九丸,诃子煎湯或蘿蔔煎湯下。
治男婦聲音不清。
單槐花散槐花瓦上炒香熟,三更後床上仰卧随意而食。
治失音及咯血。
聲暴失兮潤肺,再煉蜜脂任意哺。
潤肺丸诃子、五倍子、五味子、黃芩、甘草各等分為末,蜜丸噙化。
治嗽而失音。
诃子散诃子去核,杏仁去皮尖各一兩,通草二錢,每四錢煨生姜五片,水煎去渣溫服。
治久嗽語音不出者宜用。
蜜脂煎用豬脂二斤,熬去渣,入白蜜一斤,再煉少頃,濾淨入瓷器内,俟成膏,不時挑服一茶匙。
治暴失音,常服潤肺。
噫!痰鹹也,口淡則鹹腥不襲于肺胃;痰涎也,心清則涎自歸于腎區。
近時稱病曰痰火,于此最精惟老朱。
每一丸,金銀薄荷煎湯或溫酒化服。
治驚憂積氣,襲受風邪,發則牙關緊急,涎潮昏塞,醒則精神若疾,多恚怒。
肝邪太盛,狂厥者,去附子加鐵粉。
抱膽丸先将黑鉛一兩半入铫溶化,次下水銀二兩,候結成砂子,再下朱砂,乳香各一末兩,乘熱用柳木捶研勻,丸如芡實大。
每一丸,空心井水吞下,病者得睡切莫驚動,覺來即安,再一丸可除根。
治男婦一切癫風狂,或因驚恐怖畏所緻及産後血虛、驚風入心,并室女婦經脈将行,驚邪蘊結,頓服神效。
風邪紫石末嫌粗。
紫石散紫石英、滑石、赤石脂、凝水石、白石脂、石膏各六兩,甘草、桂心、牡蛎各五兩,大黃、龍骨、幹姜各四兩,制為粗散,盛以韋囊,懸于高涼處,欲用取一二指撮,以新井水三盞,煎至一盞二分,大人頓服,末百日兒服一合,或隻以綿沾着口,口熱多者進四五服,以意消息。
治大人風引,小兒驚痫螈,日數十發者累效。
驚悸養心,朱雀丸外用參棗; 養心湯黃、茯苓、茯神、半夏曲、當歸、川芎各五分,甘草四分,遠志、辣桂、柏子仁、五味子、酸棗仁、人參各二分半,姜棗煎服(一方去芎、桂、半夏,加麥門冬,白芍、陳皮、蓮肉)。
治勞苦憂思傷心,痰多少睡,驚悸不甯。
如停水怔忡,加赤茯苓、槟榔。
朱雀丸茯神二兩,沉香五錢,為末,蜜丸小豆大。
每三十丸,食後人參煎湯下。
治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火不下降,時複振跳,常服滋陰養火,全心氣。
參棗丸人參、酸棗仁各一兩,辰砂五錢,乳香二錢,為末,蜜丸彈子大。
每一丸,薄荷煎湯化下。
治一切驚心怖膽,累效。
健忘固本,仁熟散中有茱萸。
加減固本丸丹參、天門冬、熟地、人參、遠志、朱砂、石菖蒲各五錢,麥門冬、白茯苓各一兩,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五十丸至百丸,空心煎蔥白化下。
治中風後健忘,養神益志,和血榮腠理。
仁熟散人參、枳殼、五味子、桂心、山茱萸、甘菊花、茯神、枸杞子各三分,柏子仁、熟地各一兩,為末,每二錢,溫酒調服。
治膽虛常多畏恐,不能獨卧,頭目不利。
咽癰消腫古荊黃,牛蒡射幹二湯活; 古荊黃湯荊芥四錢,大黃一錢,空心水煎服,治咽喉腫痛,大便閉結及風熱結滞生疔瘡。
或加防風等分,治頭眩。
牛蒡子湯牛蒡子二錢,玄參、犀角、升麻、黃芩、木通、桔梗、甘草各一錢,食後水煎服。
治風熱上壅,初發牙關緊急,已發咽喉腫痛,或生瘡癰,及愈後複攻胸脅,氣促身熱,不能言卧。
如有痰,加栝蒌、貝母;肝火加柴胡、吳萸、黃連;腎火加當歸、生地、知母、倍玄參;畏下陷,加升麻;風盛,加荊芥、僵蠶;下元虛,倍蜜炙附子。
射幹湯射幹、升麻各二錢,馬牙硝、馬勃各一錢四分,水煎服,治風熱咽喉腫痛。
喉痹開關金玉鑰,仙末聖錠一字如。
金鎖匙樸硝一兩,雄黃五錢,大黃一錢,為末,吹入喉中。
治一切發風熱咽喉閉塞,神效。
玉鑰匙焰硝一錢半,硼砂五錢,僵蠶、片腦各少許,為末,吹入喉中。
治風熱喉閉及纏喉風,神效。
二仙散膽礬一錢,僵蠶一錢,為末,每吹少許入喉中。
治纏喉風,急喉痹。
如聖金錠硫黃、川芎、臘茶、薄荷、川烏、硝石、生地各等分為末,生蔥汁和成錠子。
每服一錠,先以涼水灌嗽,次嚼薄荷五七葉,卻用藥同嚼爛,以井花咽下,甚者連進二服,并含之,治咽喉急閉,腮颔腫痛,乳蛾結喉,木舌重舌。
一字散枯礬、藜蘆,雄黃、蠍梢、牙皂各等分為末,搐入鼻中。
治時氣纏喉風,漸入咽塞,水谷不下,牙關緊急,不省人事。
雄黃解毒丸巴豆十四粒,雄黃二兩,郁金一錢,為末,醋糊丸綠豆大。
每七丸,熱茶下。
如口噤,為末搐鼻,須臾吐利頑痰即醒。
如無此藥,急用升麻四兩,濃煎水灌之,或吐或不吐即安。
治初發胸膈氣促,咽喉腫痛,手足厥冷,氣閉不通即死。
冰梅三咽,破毒以除上熱; 冰梅丸鮮南星二十五個,鮮半夏五十個,皂角、白礬、食鹽、防風、樸硝各四兩,桔梗二兩,略熟梅子百個,先将鹽以水浸化,然後将各藥研碎入水拌勻,方以梅子入藥水中,浸過三指為度,曬至水幹,以瓷罐收貯,密封如霜起最妙,用時以絲綿裹定含口中,令津液徐徐咽下,痰出自愈。
治喉風腫痛如神。
龍腦破毒散盆硝四兩,僵蠶、甘草、青黛各八錢,馬勃三錢,蒲黃五錢,腦麝各一錢,為末。
每一錢,共水調膏細咽,喉痹即破,出血便愈。
若是諸般舌脹,用藥五分,指蘸擦舌上下,咽津,如小兒用二分,亦如前法。
治急慢喉痹腫塞不通。
麝香朱砂丸馬牙硝七錢,鉛白霜、龍腦各三錢,硼砂三兩,寒水石一斤,麝香二錢,朱砂一兩半,為末,用甘草十兩熬膏和丸梧子大,朱砂為衣,每含化一二丸。
治咽喉腫閉,或生瘡,或舌根腫痛。
蜜附一片,利膈兼補下虛。
蜜附子用附子切片,蜜塗炙黃色,每含一片咽汁,味盡再易一片。
治髒寒喉閉,吞吐不利。
利膈湯薄荷、荊芥、防風、桔梗、人參、牛蒡子、甘草等分為末,沸湯點服一錢,治虛煩上盛,脾肺有熱,咽腫生瘡,甚加僵蠶。
聲不清兮固本,單炒槐花夜半服; 加味固本丸天麥二門冬、诃子、阿膠、知母各五錢,生地、熟地、當歸、茯苓、黃柏各一兩,人參三錢,烏梅十五個,人乳、牛乳、梨汁各一碗,為末,蜜丸黃豆大。
每八九丸,诃子煎湯或蘿蔔煎湯下。
治男婦聲音不清。
單槐花散槐花瓦上炒香熟,三更後床上仰卧随意而食。
治失音及咯血。
聲暴失兮潤肺,再煉蜜脂任意哺。
潤肺丸诃子、五倍子、五味子、黃芩、甘草各等分為末,蜜丸噙化。
治嗽而失音。
诃子散诃子去核,杏仁去皮尖各一兩,通草二錢,每四錢煨生姜五片,水煎去渣溫服。
治久嗽語音不出者宜用。
蜜脂煎用豬脂二斤,熬去渣,入白蜜一斤,再煉少頃,濾淨入瓷器内,俟成膏,不時挑服一茶匙。
治暴失音,常服潤肺。
噫!痰鹹也,口淡則鹹腥不襲于肺胃;痰涎也,心清則涎自歸于腎區。
近時稱病曰痰火,于此最精惟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