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用藥賦(十)
關燈
小
中
大
水歸源。
十味溫膽湯陳皮、半夏、枳實各九分,人參、白茯苓各五分,遠志、熟地、酸棗仁、甘草各三分半,五味子九個,姜煎溫服。
治夢遺驚惕。
徐氏硫苓丸礬制硫黃一兩,白茯苓二兩,知母、黃柏各童便五錢,為末,用黃蠟一兩半,溶化和丸梧子大。
每五十丸,鹽湯下,治上熱下冷夢遺,神效。
熱淋清肺透膈,而瘀血必牛膝琥珀; 清肺飲子茯苓、豬苓、澤瀉各二錢,車前子、琥珀、木通、瞿麥、蓄各一錢,通草、燈心各五分,水煎熱服。
治邪在上焦氣分,渴而溺澀不利。
透膈散用消石為末,每服二錢,如熱淋,溺赤淋瀝,臍下急痛,冷水或黃芩煎湯下;血淋,山栀仁煎湯下;氣淋,小腹脹滿,尿後常餘瀝,木通煎湯下;石淋,莖内割痛,尿中有砂石,令人悶絕,将藥用鈔紙隔炒,紙焦再研細,葵子三十粒搗碎煎湯下;勞淋,勞碌勞倦虛損則發葵花煎湯下。
單牛膝膏牛膝一合,用水五盞,煎至一盞,入麝少許,空心服,或單以酒煮亦可。
治死血作淋及腎虛腰膝疼痿,女人一切血病。
一雲此藥能損胃不食,宜斟酌用之。
參苓琥珀湯人參五分,茯苓四分,琥珀、柴胡、澤瀉各三分,歸尾二分,玄胡索七分,甘草梢、川楝子各錢,燈心十莖,水煎服。
治淋澀莖中痛,相引脅下,痛不可忍。
冷淋鹿角生附,而氣滞以沉香木通。
鹿角霜丸鹿角霜、秋石丹、白茯苓各等分為末,面糊丸梧子大。
每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治勞傷氣淋,小便淋閉,黯如脂膏,疲劇筋力,或傷寒濕亦有此證。
生附散附子、滑石各五分,木通、半夏、瞿麥各七分半,生姜七片,燈心二十莖,蜜半匙,水煎服。
治飲水過度,或為寒瀉,心虛散耗,遂成冷淋,數起不通,竅中腫痛,憎寒凜凜。
沉香散沉香、石葦、滑石、王不留行、當歸各五錢,葵子,白芍各三錢,甘草、橘皮各一錢,為末。
每二錢,大麥煎湯調服。
治氣淋,多因五内郁結,氣不舒行,陰滞于陽,以緻壅滞,小腹脹滿,大便多洩,小便不通。
二木散木通、木香、當歸、芍藥、青皮、角茴、槟榔、澤瀉、陳皮、甘草各三分,肉桂少許,水煎服。
治冷淋氣滞,餘瀝澀痛,身涼。
二石葵子冷熱熨,不怕脬轉如塞; 二石散滑石、寒水石、冬葵子各五盞,用水十盞,煎至五盞,分作二服,治男女脬轉,八九日不得小便者。
冷熱熨法前以冷物熨小腹幾次,後以熱物熨之,又以冷物熨之,自通,将理自愈。
治二便秘塞,或淋瀝溺血,陰中疼痛,此熱氣所緻。
三味葶苈火腑丹,何憂溺秘為癃? 三味葶苈散通草、茯苓各三兩,葶苈二兩,為末。
每方寸匕水調,日三服。
治小便急痛不利,莖中疼痛。
火腑丹生地二兩,木通、黃芩各一兩,為末蜜丸梧子大。
每三五十丸,木通煎湯下。
治心經蘊熱溺赤,五淋澀痛,兼治渴疾。
遺溺雞灰,補腎方名大菟; 雞散男用雌,婦用雄,雞一具,并腸洗淨燒灰,為末。
每二錢,空心溫酒調服,或加豬脬燒灰。
治遺尿失禁。
大菟絲子散菟絲子、苁蓉各二兩,黑附子、五味子、鹿茸、雞、桑螵蛸各一兩,為末,酒糊丸梧子大。
每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治内虛裡寒,自汗不止,小便不禁。
二苓丸赤茯苓、白茯苓各等分,水澄為末,别用生地汁同酒熬膏為丸彈子大。
每空心嚼一丸,鹽湯下。
治心腎俱虛,神志不甯,小便淋澀不禁。
縮泉桑螵蛸散,秘元丹君白龍。
十味溫膽湯陳皮、半夏、枳實各九分,人參、白茯苓各五分,遠志、熟地、酸棗仁、甘草各三分半,五味子九個,姜煎溫服。
治夢遺驚惕。
徐氏硫苓丸礬制硫黃一兩,白茯苓二兩,知母、黃柏各童便五錢,為末,用黃蠟一兩半,溶化和丸梧子大。
每五十丸,鹽湯下,治上熱下冷夢遺,神效。
熱淋清肺透膈,而瘀血必牛膝琥珀; 清肺飲子茯苓、豬苓、澤瀉各二錢,車前子、琥珀、木通、瞿麥、蓄各一錢,通草、燈心各五分,水煎熱服。
治邪在上焦氣分,渴而溺澀不利。
透膈散用消石為末,每服二錢,如熱淋,溺赤淋瀝,臍下急痛,冷水或黃芩煎湯下;血淋,山栀仁煎湯下;氣淋,小腹脹滿,尿後常餘瀝,木通煎湯下;石淋,莖内割痛,尿中有砂石,令人悶絕,将藥用鈔紙隔炒,紙焦再研細,葵子三十粒搗碎煎湯下;勞淋,勞碌勞倦虛損則發葵花煎湯下。
單牛膝膏牛膝一合,用水五盞,煎至一盞,入麝少許,空心服,或單以酒煮亦可。
治死血作淋及腎虛腰膝疼痿,女人一切血病。
一雲此藥能損胃不食,宜斟酌用之。
參苓琥珀湯人參五分,茯苓四分,琥珀、柴胡、澤瀉各三分,歸尾二分,玄胡索七分,甘草梢、川楝子各錢,燈心十莖,水煎服。
治淋澀莖中痛,相引脅下,痛不可忍。
冷淋鹿角生附,而氣滞以沉香木通。
鹿角霜丸鹿角霜、秋石丹、白茯苓各等分為末,面糊丸梧子大。
每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治勞傷氣淋,小便淋閉,黯如脂膏,疲劇筋力,或傷寒濕亦有此證。
生附散附子、滑石各五分,木通、半夏、瞿麥各七分半,生姜七片,燈心二十莖,蜜半匙,水煎服。
治飲水過度,或為寒瀉,心虛散耗,遂成冷淋,數起不通,竅中腫痛,憎寒凜凜。
沉香散沉香、石葦、滑石、王不留行、當歸各五錢,葵子,白芍各三錢,甘草、橘皮各一錢,為末。
每二錢,大麥煎湯調服。
治氣淋,多因五内郁結,氣不舒行,陰滞于陽,以緻壅滞,小腹脹滿,大便多洩,小便不通。
二木散木通、木香、當歸、芍藥、青皮、角茴、槟榔、澤瀉、陳皮、甘草各三分,肉桂少許,水煎服。
治冷淋氣滞,餘瀝澀痛,身涼。
二石葵子冷熱熨,不怕脬轉如塞; 二石散滑石、寒水石、冬葵子各五盞,用水十盞,煎至五盞,分作二服,治男女脬轉,八九日不得小便者。
冷熱熨法前以冷物熨小腹幾次,後以熱物熨之,又以冷物熨之,自通,将理自愈。
治二便秘塞,或淋瀝溺血,陰中疼痛,此熱氣所緻。
三味葶苈火腑丹,何憂溺秘為癃? 三味葶苈散通草、茯苓各三兩,葶苈二兩,為末。
每方寸匕水調,日三服。
治小便急痛不利,莖中疼痛。
火腑丹生地二兩,木通、黃芩各一兩,為末蜜丸梧子大。
每三五十丸,木通煎湯下。
治心經蘊熱溺赤,五淋澀痛,兼治渴疾。
遺溺雞灰,補腎方名大菟; 雞散男用雌,婦用雄,雞一具,并腸洗淨燒灰,為末。
每二錢,空心溫酒調服,或加豬脬燒灰。
治遺尿失禁。
大菟絲子散菟絲子、苁蓉各二兩,黑附子、五味子、鹿茸、雞、桑螵蛸各一兩,為末,酒糊丸梧子大。
每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治内虛裡寒,自汗不止,小便不禁。
二苓丸赤茯苓、白茯苓各等分,水澄為末,别用生地汁同酒熬膏為丸彈子大。
每空心嚼一丸,鹽湯下。
治心腎俱虛,神志不甯,小便淋澀不禁。
縮泉桑螵蛸散,秘元丹君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