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濕門
關燈
小
中
大
散。
陳醋煮熟锉,焙幹,或火炮醋炒,得酒醋良。
扁豆 扁豆甘平助胃脾,和中下氣霍亂宜,清暑更能解諸毒,女人帶下花尤奇。
形扁不圓,有黑白二種。
黑者小、冷。
入藥用白者。
味甘,微溫。
無毒。
補脾胃五髒,和中下氣。
止霍亂吐瀉,清暑氣,行風氣,解一切草木酒毒,殺河豚毒。
凡使,去皮,姜汁炒。
花,主女子帶下赤白,幹末米飲調服。
葉,主霍亂及吐利後轉筋。
生搗,以少酢浸汁服,亦敷蛇咬。
醋煮食,治瘕。
惟患寒熱人勿食。
嫩莢蒸食甚美,患冷氣人勿食。
薏苡仁 薏苡仁甘寒除風濕,筋攣骨痛難伸屈,消肺利腸除肺痿,令人能食性不急。
薏,意;苡,實也。
無毒。
主風濕痹,筋攣骨痛不仁,難以屈伸及幹濕腳氣。
消水腫,利腸胃。
治肺痿肺癰吐膿血,咳嗽涕唾上氣,心胸甲錯。
久服益氣,令人能食,性緩不妒。
凡用須倍于他藥,咬之粘牙者真。
水洗略炒,或和糯米炒熱、去米。
治妒方:薏苡、天門冬、赤黍米等分,蜜丸。
男婦服之,皆不妒忌。
神曲 神曲甘溫破堅癖,消心膈痰進飲食,調中止洩止霍亂,更醫痢痔及勞複。
神,按六神而造;曲,朽也,郁之使生衣朽敗也。
無毒。
純陽。
入足陽明經。
破結、水腹堅大如盤,消心膈氣,痰逆胸滿,腸胃中塞,飲食不下,宜此開胃健脾,消化水谷。
止霍亂洩瀉,痢下赤白。
消食痔,療傷寒飲食勞複;兼治髒腑中風氣,補虛去冷氣;落胎,下鬼胎,治卒胎動不安,或腰痛胎轉搶心,下血不止,小兒痫疾。
又六畜食米脹欲死者,煮汁灌之立消。
麸皮曲,性涼,入大腸,亦消食積。
紅曲,活血消食。
造神曲法:六月六日,或三伏上寅日,采蓼草三兩,青蒿、蒼耳草各六兩,俱搗自然汁,杏仁末一兩、帶麸白面二升,赤小豆一碗,煮軟熟,去皮研,然後取前汁共一處拌勻,踏實成曲。
一如造酒藥法出白,愈久愈好,入藥炒令香。
麥 麥甘溫破冷積,善止霍亂寬胸膈,更利上焦瘀與痰,下氣寬腸救産厄。
大麥用水漬之,不以理生芽為。
無毒。
破瘕冷氣,止霍亂,治宿食停滞,胸膈脹滿,行上焦滞血,腹中雷鳴,消痰下氣,寬腸開胃,補脾溫中之快藥也。
胃氣虛人宜服,以代戊己腐熟水谷。
但多食久食消腎,所以婦人催生堕胎,産後秘結,鼓脹不通亦用之。
炒黃杵去皮。
豆蔻、砂仁、木瓜、五味子為使。
棠球子 棠球(子)化食開結氣,消痰積瘀健脾胃,更治痢疾與腰疼,産餘腹痛有滋味。
即山楂。
楂者,粗也,非美果。
棠球即山楂未熟而酸澀者。
無毒。
消食積,化宿滞,行結氣,消積塊、痰塊、血塊,治腹痞脹發熱,健脾開膈之美藥也。
又治痢疾,腰疼。
兼催瘡痛,消滞血。
丹溪治産婦惡露不盡腹痛,或兒枕作痛,以山楂百枚水煎,入砂糖少許,空心服效。
陳久者良。
水先蒸軟,去核曬幹。
生而成熟者,俗名茅楂,又名山裡紅果,性同,小兒食之良。
使君子 使君子甘性溫平,孩子五疳用最靈,殺蟲止瀉又止痢,小便混濁也能清。
因郭使君用療小兒故名。
無毒。
主小兒五疳,明目,殺積蟲,止瀉痢及小便白濁。
去殼用仁,或兼用殼。
阿魏 阿魏辛溫消肉積,殺蟲破癖祛瘟疫,治霍亂止心腹疼,食瘧傳屍與蠱毒。
阿曰呢,魏曰哒,西番語也。
無毒。
消肉積,化宿食,殺諸蟲,破瘕冷氣,去臭氣,下惡氣,辟瘟疫,止霍亂,心腹冷痛,祛瘧疾,除傳屍邪鬼蠱毒,兼治小兒疳積,殺一切蕈菜毒。
狀如桃膠黃散,極臭而能止臭。
取半铢安熟銅器中一宿,至明沾處白如銀者真。
凡使,先于淨缽中研粉了,于熱酒器上過用。
罂粟殼 罂粟殼酸澀亦溫,久瀉痢嗽劫其根,收氣入腎治骨痛,鴉片性急須少食。
即罂粟殼也。
治脾瀉久痢澀腸及虛勞久嗽,又收固氣,入腎治骨病。
雖有劫病之功,然暴嗽、瀉者用之,殺人如劍。
水洗去筋膜,蜜炒黃色。
鴉片,又名阿芙蓉。
即罂粟花開時,用竹針刺十數孔,其津自出,次日以竹刀刮在銀器内,待積取多了,以紙封固,曬二七日即成片矣。
治同上。
性急,不可多用。
以上調中消導藥。
豬苓 豬苓淡苦氣亦平,行水消浮煩渴甯,傷寒胃病瘧疫用,更止濕熱暴遺精。
形如豬糞,與茯苓義同。
無毒。
升而微降,陽中陰也,入足太陽、少陰經。
除濕,利水道,治腫脹滿急痛,從腳上至小腹腫,小便不利,及婦人子淋、子腫。
治中暑消渴,解傷寒瘟疫大熱發汗,主瘧,解毒蠱疰不祥。
勿聽子雲:止洩精。
脾經濕熱流入腎經,用以滲洩,中病即止。
此藥苦以洩滞,淡以利竅,滲真氣,燥津液,無濕證者忌用,有濕證而腎虛者亦忌。
久服損腎昏目。
肉白而實者佳。
銅刀削去黑皮,微焙幹用。
澤瀉 澤瀉甘鹹瀉水浮,止渴洩善通淋溲,治痞除痹腎風疥,下乳催亦可求。
生汝南池澤,性能瀉水。
氣寒,無毒。
沉而降,陽中陰也。
入足太陽、少陰經。
逐三焦膀胱停水留垢,伐腎邪水,分利小水之捷藥也。
故曰:水病濕腫靈丹,小便淋澀仙藥。
止煩渴、瀉痢,除五髒痞滿,風寒濕痹,腎髒風瘡,通血脈,下乳難,催生,補女人血海,令有子,皆濕熱凝滞病也。
扁鵲雲:多服令人眼病。
丹溪雲:眼中有水屬膀胱,滲利太過則水涸而火上盛,故眼病也。
仲景八味丸用之,亦不過接引桂、附歸腎耳。
諸書雲:止陰汗,生新水,補虛損,補陰不足,止洩精,為正劑,非也。
凡淋渴,水腫,腎虛所緻者亦不可用。
形大而長,尾有兩歧者佳。
去蘆酒浸一宿,日幹。
畏海蛤、文蛤。
葉,主大風,乳汁不出,産難,強陰氣。
實,主風痹,消渴,除邪濕,益腎強陰,久服令無子。
瞿麥 瞿麥氣寒辛苦味,利膀胱治諸癃閉,破血通經逐死胎,出刺排膿除目翳。
瞿然而高尺餘,葉尖青色,根紫黑色,形如細蔓菁,五月開紫紅花,似映山紅,七月結實作穗似麥,故名瞿麥。
處處有之。
無毒。
陽中微陰。
逐膀胱邪逆,利小便為君,關格,五淋,癃閉,小便不通,熱者用之。
又下閉血,通月經,破血塊,催生堕胎或子死腹中,出竹木刺入肉,下骨鲠,決癰腫排膿,明目去翳。
單用空心服之,令人氣咽、遺溺,小腸虛者禁用。
本草又雲:養腎氣,止霍亂,長毛發,亦為濕熱者言耳。
葉,治小兒蛔蟲,痔瀉血,水煎服。
服丹石藥發眼目腫痛及腫毒浸淫,婦人陰瘡,并搗敷之。
不用莖葉,隻用實殼,以竹瀝浸一時曬幹。
蓑草、牡丹皮為使。
惡螵蛸。
紫草 紫草苦寒利九竅,腫疸卒淋俱可療,蕩腹心邪治傷寒,痘疹面為最妙。
色紫。
無毒。
利九竅,通水道,療腹脹滿痛、五疸、卒淋澀痛,祛蕩心腹邪氣,傷寒時疾多用之。
善發小兒痘疹不出。
又豌豆瘡、面、惡瘡癬及惡蟲咬,紫草煎油塗之。
去頭須,以黃蠟溶化投水,用蠟水蒸之,或酒洗。
木瓜 木瓜酸溫消腫痹,最治霍亂與腳氣,止渴消痰和腹心,入肝養腎滋脾肺。
木實如瓜,良果也,嫩者佳,枝亦可用。
無毒。
入手足太陰經。
消水腫濕痹,霍亂吐瀉轉筋不止,下氣消食最良。
治奔豚腳氣,止渴,降痰唾,療冷熱痢、心腹痛。
東垣雲:氣脫則能收,氣滞則能和。
《衍義》雲:入肝益筋與血,病腰腎腳膝無力不可缺也。
本草雲:益肺而去濕,和胃而滋脾。
雷公雲:調榮衛,助谷氣,解酒毒。
但單服多服損齒及骨。
出宣州者佳。
忌鉛鐵,以銅刀削去皮子,用黃牛乳汁拌蒸三時,日幹。
赤小豆 赤小豆甘酸性平,腹腫腳氣熱寒甯,止吐瀉與卒下血,消渴癰疽亦有情。
色赤形小。
無毒。
陰中陽也。
主下水,大腹水腫,皮肌脹滿及腳氣腫滿入腹,利小便,止小便數,除煩滿寒熱,止瀉及吐逆卒、腸痔下血及舌忽出血不止,消渴,大能解毒,排癰腫膿血,散惡血不盡。
兼催難産,下乳汁及産後心悶煩滿不食,乃行水通氣健脾之劑。
久服燥津,令人虛且黑瘦。
入藥炒用,搗末醋調,或雞子清調敷瘡腫乳腫丹毒,取汁洗小兒急黃爛瘡。
赤豆粉,治煩解熱,補血脈,堅筋骨,解小麥熱毒。
葉,食之明目。
花,味辛,平,有腐氣,故名腐婢。
主下水氣,瘧,寒熱邪氣,散氣滿不能食,止瀉痢,明眼目,起陰氣,止消渴,酒病頭痛,兼治小兒丹毒熱腫。
百合 百合甘平醫百合,消腹脹痞痛心脅,肺痿寒熱遍身疼,喉風癫涕瘡癰捷。
其根百片,累合而生。
無毒。
治傷寒壞症,百合病,腹中滿痛及陰毒傷寒。
消浮腫,胪脹痞滿,大小便不利,心下急痛脅滿,肺痿肺癰,肺熱咳嗽,喉痹,煩悶寒熱,遍身疼痛。
治癫邪涕泣狂叫,及驚悸心膽不甯,兼治乳癰發背,諸瘡腫,殺蠱毒,養五髒,補中氣,通耳竅,亦滲利中之美藥。
花白者佳。
采根,日幹。
葶苈 葶苈大寒辛苦味,善消水腫瀉肺氣,更醫腎瘅破脾積,解毒祛風治疙痱。
葶,定也;苈,瀝也,行也。
能定肺喘而行水。
無毒。
沉也,陰中陰也。
東垣雲:除遍身之浮腫,逐膀胱之留熱,定肺癰上氣喘促,療胸中積壅痰嗽。
兼治腎瘅唇幹,破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解一切毒入腹不可療及馬汗。
用一兩炒研浸水
陳醋煮熟锉,焙幹,或火炮醋炒,得酒醋良。
扁豆 扁豆甘平助胃脾,和中下氣霍亂宜,清暑更能解諸毒,女人帶下花尤奇。
形扁不圓,有黑白二種。
黑者小、冷。
入藥用白者。
味甘,微溫。
無毒。
補脾胃五髒,和中下氣。
止霍亂吐瀉,清暑氣,行風氣,解一切草木酒毒,殺河豚毒。
凡使,去皮,姜汁炒。
花,主女子帶下赤白,幹末米飲調服。
葉,主霍亂及吐利後轉筋。
生搗,以少酢浸汁服,亦敷蛇咬。
醋煮食,治瘕。
惟患寒熱人勿食。
嫩莢蒸食甚美,患冷氣人勿食。
薏苡仁 薏苡仁甘寒除風濕,筋攣骨痛難伸屈,消肺利腸除肺痿,令人能食性不急。
薏,意;苡,實也。
無毒。
主風濕痹,筋攣骨痛不仁,難以屈伸及幹濕腳氣。
消水腫,利腸胃。
治肺痿肺癰吐膿血,咳嗽涕唾上氣,心胸甲錯。
久服益氣,令人能食,性緩不妒。
凡用須倍于他藥,咬之粘牙者真。
水洗略炒,或和糯米炒熱、去米。
治妒方:薏苡、天門冬、赤黍米等分,蜜丸。
男婦服之,皆不妒忌。
神曲 神曲甘溫破堅癖,消心膈痰進飲食,調中止洩止霍亂,更醫痢痔及勞複。
神,按六神而造;曲,朽也,郁之使生衣朽敗也。
無毒。
純陽。
入足陽明經。
破結、水腹堅大如盤,消心膈氣,痰逆胸滿,腸胃中塞,飲食不下,宜此開胃健脾,消化水谷。
止霍亂洩瀉,痢下赤白。
消食痔,療傷寒飲食勞複;兼治髒腑中風氣,補虛去冷氣;落胎,下鬼胎,治卒胎動不安,或腰痛胎轉搶心,下血不止,小兒痫疾。
又六畜食米脹欲死者,煮汁灌之立消。
麸皮曲,性涼,入大腸,亦消食積。
紅曲,活血消食。
造神曲法:六月六日,或三伏上寅日,采蓼草三兩,青蒿、蒼耳草各六兩,俱搗自然汁,杏仁末一兩、帶麸白面二升,赤小豆一碗,煮軟熟,去皮研,然後取前汁共一處拌勻,踏實成曲。
一如造酒藥法出白,愈久愈好,入藥炒令香。
麥 麥甘溫破冷積,善止霍亂寬胸膈,更利上焦瘀與痰,下氣寬腸救産厄。
大麥用水漬之,不以理生芽為。
無毒。
破瘕冷氣,止霍亂,治宿食停滞,胸膈脹滿,行上焦滞血,腹中雷鳴,消痰下氣,寬腸開胃,補脾溫中之快藥也。
胃氣虛人宜服,以代戊己腐熟水谷。
但多食久食消腎,所以婦人催生堕胎,産後秘結,鼓脹不通亦用之。
炒黃杵去皮。
豆蔻、砂仁、木瓜、五味子為使。
棠球子 棠球(子)化食開結氣,消痰積瘀健脾胃,更治痢疾與腰疼,産餘腹痛有滋味。
即山楂。
楂者,粗也,非美果。
棠球即山楂未熟而酸澀者。
無毒。
消食積,化宿滞,行結氣,消積塊、痰塊、血塊,治腹痞脹發熱,健脾開膈之美藥也。
又治痢疾,腰疼。
兼催瘡痛,消滞血。
丹溪治産婦惡露不盡腹痛,或兒枕作痛,以山楂百枚水煎,入砂糖少許,空心服效。
陳久者良。
水先蒸軟,去核曬幹。
生而成熟者,俗名茅楂,又名山裡紅果,性同,小兒食之良。
使君子 使君子甘性溫平,孩子五疳用最靈,殺蟲止瀉又止痢,小便混濁也能清。
因郭使君用療小兒故名。
無毒。
主小兒五疳,明目,殺積蟲,止瀉痢及小便白濁。
去殼用仁,或兼用殼。
阿魏 阿魏辛溫消肉積,殺蟲破癖祛瘟疫,治霍亂止心腹疼,食瘧傳屍與蠱毒。
阿曰呢,魏曰哒,西番語也。
無毒。
消肉積,化宿食,殺諸蟲,破瘕冷氣,去臭氣,下惡氣,辟瘟疫,止霍亂,心腹冷痛,祛瘧疾,除傳屍邪鬼蠱毒,兼治小兒疳積,殺一切蕈菜毒。
狀如桃膠黃散,極臭而能止臭。
取半铢安熟銅器中一宿,至明沾處白如銀者真。
凡使,先于淨缽中研粉了,于熱酒器上過用。
罂粟殼 罂粟殼酸澀亦溫,久瀉痢嗽劫其根,收氣入腎治骨痛,鴉片性急須少食。
即罂粟殼也。
治脾瀉久痢澀腸及虛勞久嗽,又收固氣,入腎治骨病。
雖有劫病之功,然暴嗽、瀉者用之,殺人如劍。
水洗去筋膜,蜜炒黃色。
鴉片,又名阿芙蓉。
即罂粟花開時,用竹針刺十數孔,其津自出,次日以竹刀刮在銀器内,待積取多了,以紙封固,曬二七日即成片矣。
治同上。
性急,不可多用。
以上調中消導藥。
豬苓 豬苓淡苦氣亦平,行水消浮煩渴甯,傷寒胃病瘧疫用,更止濕熱暴遺精。
形如豬糞,與茯苓義同。
無毒。
升而微降,陽中陰也,入足太陽、少陰經。
除濕,利水道,治腫脹滿急痛,從腳上至小腹腫,小便不利,及婦人子淋、子腫。
治中暑消渴,解傷寒瘟疫大熱發汗,主瘧,解毒蠱疰不祥。
勿聽子雲:止洩精。
脾經濕熱流入腎經,用以滲洩,中病即止。
此藥苦以洩滞,淡以利竅,滲真氣,燥津液,無濕證者忌用,有濕證而腎虛者亦忌。
久服損腎昏目。
肉白而實者佳。
銅刀削去黑皮,微焙幹用。
澤瀉 澤瀉甘鹹瀉水浮,止渴洩善通淋溲,治痞除痹腎風疥,下乳催亦可求。
生汝南池澤,性能瀉水。
氣寒,無毒。
沉而降,陽中陰也。
入足太陽、少陰經。
逐三焦膀胱停水留垢,伐腎邪水,分利小水之捷藥也。
故曰:水病濕腫靈丹,小便淋澀仙藥。
止煩渴、瀉痢,除五髒痞滿,風寒濕痹,腎髒風瘡,通血脈,下乳難,催生,補女人血海,令有子,皆濕熱凝滞病也。
扁鵲雲:多服令人眼病。
丹溪雲:眼中有水屬膀胱,滲利太過則水涸而火上盛,故眼病也。
仲景八味丸用之,亦不過接引桂、附歸腎耳。
諸書雲:止陰汗,生新水,補虛損,補陰不足,止洩精,為正劑,非也。
凡淋渴,水腫,腎虛所緻者亦不可用。
形大而長,尾有兩歧者佳。
去蘆酒浸一宿,日幹。
畏海蛤、文蛤。
葉,主大風,乳汁不出,産難,強陰氣。
實,主風痹,消渴,除邪濕,益腎強陰,久服令無子。
瞿麥 瞿麥氣寒辛苦味,利膀胱治諸癃閉,破血通經逐死胎,出刺排膿除目翳。
瞿然而高尺餘,葉尖青色,根紫黑色,形如細蔓菁,五月開紫紅花,似映山紅,七月結實作穗似麥,故名瞿麥。
處處有之。
無毒。
陽中微陰。
逐膀胱邪逆,利小便為君,關格,五淋,癃閉,小便不通,熱者用之。
又下閉血,通月經,破血塊,催生堕胎或子死腹中,出竹木刺入肉,下骨鲠,決癰腫排膿,明目去翳。
單用空心服之,令人氣咽、遺溺,小腸虛者禁用。
本草又雲:養腎氣,止霍亂,長毛發,亦為濕熱者言耳。
葉,治小兒蛔蟲,痔瀉血,水煎服。
服丹石藥發眼目腫痛及腫毒浸淫,婦人陰瘡,并搗敷之。
不用莖葉,隻用實殼,以竹瀝浸一時曬幹。
蓑草、牡丹皮為使。
惡螵蛸。
紫草 紫草苦寒利九竅,腫疸卒淋俱可療,蕩腹心邪治傷寒,痘疹面為最妙。
色紫。
無毒。
利九竅,通水道,療腹脹滿痛、五疸、卒淋澀痛,祛蕩心腹邪氣,傷寒時疾多用之。
善發小兒痘疹不出。
又豌豆瘡、面、惡瘡癬及惡蟲咬,紫草煎油塗之。
去頭須,以黃蠟溶化投水,用蠟水蒸之,或酒洗。
木瓜 木瓜酸溫消腫痹,最治霍亂與腳氣,止渴消痰和腹心,入肝養腎滋脾肺。
木實如瓜,良果也,嫩者佳,枝亦可用。
無毒。
入手足太陰經。
消水腫濕痹,霍亂吐瀉轉筋不止,下氣消食最良。
治奔豚腳氣,止渴,降痰唾,療冷熱痢、心腹痛。
東垣雲:氣脫則能收,氣滞則能和。
《衍義》雲:入肝益筋與血,病腰腎腳膝無力不可缺也。
本草雲:益肺而去濕,和胃而滋脾。
雷公雲:調榮衛,助谷氣,解酒毒。
但單服多服損齒及骨。
出宣州者佳。
忌鉛鐵,以銅刀削去皮子,用黃牛乳汁拌蒸三時,日幹。
赤小豆 赤小豆甘酸性平,腹腫腳氣熱寒甯,止吐瀉與卒下血,消渴癰疽亦有情。
色赤形小。
無毒。
陰中陽也。
主下水,大腹水腫,皮肌脹滿及腳氣腫滿入腹,利小便,止小便數,除煩滿寒熱,止瀉及吐逆卒、腸痔下血及舌忽出血不止,消渴,大能解毒,排癰腫膿血,散惡血不盡。
兼催難産,下乳汁及産後心悶煩滿不食,乃行水通氣健脾之劑。
久服燥津,令人虛且黑瘦。
入藥炒用,搗末醋調,或雞子清調敷瘡腫乳腫丹毒,取汁洗小兒急黃爛瘡。
赤豆粉,治煩解熱,補血脈,堅筋骨,解小麥熱毒。
葉,食之明目。
花,味辛,平,有腐氣,故名腐婢。
主下水氣,瘧,寒熱邪氣,散氣滿不能食,止瀉痢,明眼目,起陰氣,止消渴,酒病頭痛,兼治小兒丹毒熱腫。
百合 百合甘平醫百合,消腹脹痞痛心脅,肺痿寒熱遍身疼,喉風癫涕瘡癰捷。
其根百片,累合而生。
無毒。
治傷寒壞症,百合病,腹中滿痛及陰毒傷寒。
消浮腫,胪脹痞滿,大小便不利,心下急痛脅滿,肺痿肺癰,肺熱咳嗽,喉痹,煩悶寒熱,遍身疼痛。
治癫邪涕泣狂叫,及驚悸心膽不甯,兼治乳癰發背,諸瘡腫,殺蠱毒,養五髒,補中氣,通耳竅,亦滲利中之美藥。
花白者佳。
采根,日幹。
葶苈 葶苈大寒辛苦味,善消水腫瀉肺氣,更醫腎瘅破脾積,解毒祛風治疙痱。
葶,定也;苈,瀝也,行也。
能定肺喘而行水。
無毒。
沉也,陰中陰也。
東垣雲:除遍身之浮腫,逐膀胱之留熱,定肺癰上氣喘促,療胸中積壅痰嗽。
兼治腎瘅唇幹,破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解一切毒入腹不可療及馬汗。
用一兩炒研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