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

關燈
張子和雲:不誦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不通五運六氣,檢盡方書何濟?經絡明,認中标;運氣明,認得本。

    求中标,隻取本,治千人,無一損。

    茲纂《素問》、《靈樞》及《绀珠經》等書,以便初學識其概耳。

     太極肇分而有陰陽。

    夫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綱紀,謂生長、化成、收藏之綱紀也;父母,謂萬物形之先也;本始,謂生殺皆因而有之也。

    夫有形禀氣而不為五運陰陽之所攝者,未之有也。

    所以造化不極,能為萬物先化之元始者,何也?以其是神明之育故也。

     合散不測,生化無窮,非神明無能也。

    
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

    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水寒火熱。

    )金木者,生成之始終也;(金殺木生。

    )陰陽五行,流為十幹五化之運。

     寒、暑、燥、濕、風、火之氣,周流天地間而為萬物之原。

    人則禀其精而囿于兩間,所以具五髒六腑,以應五運六氣之數也。

     五運者,金、木、水、火、土也。

    
木言陽氣觸地而生,火言毀然盛而變化萬物,金言陰氣禁止萬物而揪斂,水言潤養萬物,土言含吐萬物,将生者出,将死者歸。

     六氣者,風、火、暑、濕、燥、寒也。

    
六氣皆有一化也。

    木化風,主于春,陽氣鼓舞,為天号令;君火化熱,主于春末夏初,行暄淑之令而不行炎;暑,君德也,相火化暑,主于夏,炎暑大行;金化清燥,清涼乃行,金為丙婦,帶火之氣,故燥也。

    水化寒,嚴凜乃行;土化濕,與土潤溽,暑濕化行也。

    蓋濕則土生,幹則土死,泉出于地中,濕化信矣。

     聖人仰觀五天雲色。

    
天之氣,經于中央,臨甲己之位,立為土運;素天之氣,經于西方,臨乙庚之位,立為金運;玄天之氣,經于北方,臨丙辛之位,立為水運;蒼天之氣,經于東方,臨丁壬之位,立為木運;丹天之氣,經于南方,臨戊癸之位,立為火運。

    此五氣之色,上經二十八宿,下應十二分位。

    所以古人占天望氣則知氣之災疫應在于何方,了然預知之矣。

    凡占當于正月初一日,若太過之紀寅初看,不及之紀寅末看,平治之紀寅正看。

    如蒼氣為風,凡為熱,為濕,素為燥,黑為寒。

    其氣之色有兼見者,又當分其微甚而推之。

     天幹取運,地支取氣。

    天幹有十,配合則為五運;地支十二,對沖則為六氣。

    所以然者。

    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

     天有陰故能降,地有陽故能升。

    
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

    
生長者,天之道;藏殺者,地之道。

    天陽主生,故以陽生陰客長;地陰主殺,故以陽殺陰藏。

     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人在氣交之中,身半以上,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地之分也,地氣主之。

     其生五,其氣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三而三之則為九,九九制會,故生九竅,九髒而應之也。

     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骨節。

    天有五行禦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髒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

    在天為玄,玄生神;在人為道,道生智;在地為化,化生五味。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為怒;神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為喜;神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為思;神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人為憂;神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為恐。

    寒暑五氣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則邪,當其位,陰陽之神不可得而見也。

    支幹之迹可得而求之也。

     天地陰陽,以象不以數,惟推憑支幹則可測焉。

    
天氣始于甲,地氣始于子,天地相合則為甲子。

    故甲子者,幹支之始也。

    天氣終于癸,地氣終于亥,天地相合則為癸亥。

    故癸亥者,幹支之末也。

    陰陽相間,剛柔相須。

    是以甲子之後,乙醜繼之;壬戌之後,癸亥繼之。

    三十年為一紀,六十年為一周。

    有主運焉,有客運焉;有主氣焉,有客氣焉。

    主運主氣,萬載而不易;客運客氣,每歲而疊遷。

     自天幹、兄弟、次序言之;甲乙,東方木也;甲者,草木始甲而出;乙者,陽尚屈乙。

     丙丁,南方火也;丙乃萬物炳然着見而強。

    丁适陽強與陰氣相丁。

     戊己,中央土也;戊,陽土也。

    萬物生而出之,萬物伐而入之。

    己,陰土也,無所為而得己。

    者也。

     庚辛,西方金也;庚乃陽更而續,辛乃陽極于此而更辛也。

     壬癸,北方水也。

    壬乃陽氣生之,在壬而為胎,與子同意;癸乃萬物閉藏,懷孕于其下,揆然萌芽,天之道也。

     故木為初之運,火為第二運,土為第三運,金為第四運,水為第五運,此主運也。

     詩曰:大寒木運始行初,清明前三火運居,芒種後三土運是,立秋後六金運推,立冬後九水運伏,周而複始萬年如。

    或問:木火土金水,天道左旋,自然之序也。

    然君火生土,土複能生相火,火複生金,其義何在? 蓋相火非土不成,未見虛空能聚火。

    金在礦非火不能出,所以河圖火七居西,金九居南,互顯其成能也;認真五行六氣,總一氣也。

    故木焚則為火,絞則為水;金石擊則為火,熔則為水。

    洲澶之内,江河競注,大海之中,火光常起,皆情之本有也,又何疑土中火,火中金乎? 自其夫婦配合言之,甲與己合而化土,乙與庚合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