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參同契卷下

關燈


    化形而仙,淪寂無聲。

    百世一下,遨遊人問。

    陳敷羽翩,東西南傾。

    湯遭厄際,水旱隔并。

    柯葉萎黃,失其華榮。

    吉人相乘負,安穩可長生。

     此魏伯陽造四字隐語,見前叔。

     鼎器歌 坤為鼎,藏坎;乾為器,藏離。

    分則為乾、坤,合則為鼎器。

     圓三五,寸一分。

     圓三五,寸一分者,陰陽合則三五歸一也。

    彭真人所謂辭理鈞連也。

    圓者,乾、坤會合也。

     口四八, 口者,玄牝之門。

    出入變化,具四象八卦。

    鼎具金水,器具木火。

    坤鼎具三男,乾器具三女。

     兩寸唇。

     陰陽二氣界分,所謂互溝也。

     長尺二#19,厚薄勻。

     鼎六陽,器六陰,應十二辰,陰陽均平也。

     已上論鼎器交合,藥物具足。

     腹齊三, 天有腹齊,天之中·見晉《天文志》。

    地與人皆有中,乃三才交娠之門戶。

    在天地為天地之根,在人為玄牝之潤。

     坐垂溫。

    陰在上,陽下奔。

     此進火法度,使水火既濟也。

    鼎出一於坤,為陰;器出於乾,為陽,所謂一上下釜也。

     此論探煉法度。

     首尾武,中問文。

     進火之節。

     此論周天火候。

     始七十,終三旬。

    二百六,善調均。

    陰一火白,黃芽鉛。

     陰精之火本白,見鉛而生芽乃黃 兩七竅,輔翼人。

     白虎七數之鼎,青龍七宿之器,各具一七竅。

    兩七會合,輔翼而成聖胎也 瞻理腦,定升玄。

     胎成則升入上官而就安養。

     此論聖胎成象。

     子處中,得安存。

    來去遊,不出門。

    富成大,情理純#20。

     卻歸一,還本源#21。

    至一周,甚辛勤。

    密防護,莫迷昏。

     途路遠,複幽玄#22。

    若達此,會乾坤。

    刀圭沾,诤魄魂#23。

     樂道者,尋其根。

    審五行,定铢分。

    谛思之,不須論。

     深藏守,莫傳文。

     此論保養聖胎。

     禦白鶴兮,駕龍鱗。

    遊太虛兮,谒仙君。

    受天圖兮,号真人。

     此論脫胎神化。

     贊曰 乾為離宅,坤為坎郛。

    真陰離處,真陽坎居。

     離納已婦,坎納戊夫。

    日月合璧,戊己為樞。

     賓浮主沉,制有以無。

    藥之與物,二八河圖。

     五賊運火,皇極洛書。

    法象羲《易》,按爻摘符。

     魏君真師,覺我頑愚。

    百拜稽首,千古範模。

     上下三十世,火候惟口傳。

    信受奉行者,永為瑤池仙。

     周易參同契卷下竟 #1『正炁』,《考異》本作『正氣』。

     #2『匮』,《考異》本作『椟』。

     #3『失芸』,《考異》本作『失耘』。

     #4『互溝』,《考異》本作『玄溝』。

     #5『元紀』,原作『無紀』,據《考異》本改。

     #6『交積』,《考異》本作『兼積』。

     #7『支拄』,《考異》本作『支柱』。

     #8『正陰』,《考異》本作『正陽』。

     #9『一所』,《考異》本作『二所』。

     #10『不得』,《考異》本作『不能』。

     #11『彷佛』,《考異》本作『髻實』。

     #12『勿事緒』,《考異》本作『失事緒』。

     #13『别叔』,《考異》本作『别序』。

     #14『劊國』,《考異》本作『都國』。

     #15『權榮』,《考異》本作『權榮』。

     #16『燕然閑居』,《考異》本作『遠客燕問』。

     #17『歌吟』,《考異》本作『歌叔』 #18『所趣』,(考異)本作『旨趣』。

     #19『長尺二』,《考異》本作『長二尺』。

     #20『情理純』,《考異》本作『性情純』. #21『本源』,《考異》本作『本原』。

     #22『複幽玄』,《考異》本『複』一作『極』。

     #23『刀圭沾,诤魄魂』:《考異》本缺此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