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婦人血藏髒積冷。
陽跷、療婦人血氣。
(明)陰交、治産後惡露不止。
繞臍冷痛。
(見血崩。
)湧泉、治心痛不嗜食。
婦人無子。
女子如妊娠。
五指端盡痛。
(見虛損。
)婦女本髒氣血癖走刺痛。
(灸法見腎虛。
)陰交、治血塊腹痛。
(餘見月事。
) 針灸資生經第七 血塊(瘀血) 石門、治婦人因産惡露不止。
遂結成塊。
崩中(明同。
)漏下。
(銅)天樞、中極、治成塊。
(并見月事。
)下極、療因産惡露不止。
遂成疝瘕。
或因月事不調。
血結成塊。
(明)漏谷、曲泉、治血瘕。
(銅見癖。
)曲骨、主血癃。
(千)複留、主血淋。
血淋、灸丹田等。
(并見淋。
)三裡、治胸中瘀血。
(銅)九曲中府、主内有瘀血。
(見屍厥。
) 針灸資生經第七 血崩 (崩中漏下惡露不止) 大敦、治血崩不止。
(銅)合陽、治崩中。
氣海、(見月事。
)石門、治崩中漏下。
(塊。
)中都、治崩中。
因産惡露不絕。
交信、陰谷、太沖、三陰交、治女漏血不止。
石門、治崩中漏下。
(見血塊。
)血海、治漏下惡血。
月事不調。
逆氣腹脹。
血海、主漏下。
若血閉不通。
逆氣脹。
(千)陰谷、主漏血。
小腹脹。
體寒熱。
腹偏腫。
太沖、(見疝。
)然谷、主經漏。
(見無子。
)陰跷、主陰挺下血。
陰腫或癢。
漉清汁若葵汁。
白崩、灸小腹橫文當臍孔直下百壯。
又内踝上三寸。
左右各百壯。
陰交、石門、療崩中。
(明)天樞、療漏下赤白。
(交儀複留并同。
)及腹大堅。
食不化。
面色蒼蒼。
(下)若經候過多。
其色瘀黑。
甚者崩下。
吸吸少氣。
臍腹冷極。
則汗出如雨。
尺脈微小。
由沖任虛衰。
為風冷客乘胞中。
氣不能固。
可灸關元百壯。
宜鹿茸丸。
(指) 有皮匠妻患血崩兩月。
飲食不進。
與鎮靈丹服。
少減而未斷。
因檢得耆域方如聖散。
用烏梅幹姜各一兩。
并燒存五分性為末。
每服二錢。
食前烏梅湯調下。
(患甚者不過三服。
)合一劑與服而疾平。
又有巡捕之妻。
年逾五十。
因傷寒而血崩。
與加膠艾四物湯。
一服漸愈。
後因勞複大作。
與鎮靈丹十五丸而止。
或無此丹。
燒鹿角存性為末。
酒調服亦佳。
以其屢驗。
故附于此陰交、治女子月事不絕。
帶下。
産後惡露不止。
繞臍冷痛。
(銅明同。
)氣海、(見月事。
)中都、治惡露不止。
(見血崩。
) 關元、治惡露不止。
(見赤白帶。
)中極、(明見血塊。
)石門、(下與銅同。
)療惡露不止。
漏胞下血不禁。
灸關元兩旁三寸百壯。
産難月水不禁。
橫生胎動。
針三陰交。
胎動。
崩中下痢。
贲氣上逆。
針石門寸四分。
漏胞見赤。
胞門五十。
又氣門五十。
崩中帶下。
針灸中極。
(帶下。
) 針灸資生經第七 産後餘疾(産前) 期門、治産後餘疾。
(銅見心痛。
)千雲、主産餘疾。
食不下。
贲豚上下。
傷食腹滿。
兔、療婦人八部諸疾。
(明)婦人産後渾身疼。
針百勞穴。
遇痛處即針。
避筋骨及禁穴。
(許)明下雲、産後未滿百日。
不宜灸。
産後血暈。
寒熱往來。
或血搶心。
惡疾也。
予閱食料本草。
見有用鹿角燒為末。
酒調服。
日夜數服驗者。
偶家有婦人患此。
令服此神效。
因教他人婦服皆驗。
但以産後未可飲酒。
以童子小便調服爾。
(最忌服利藥。
) 明下雲、凡懷孕、不論月數。
不宜灸。
銅雲、昔宋太子善醫術。
出苑遇一妊婦。
太子、女。
令徐文伯診。
曰、一男一女。
針之。
瀉三陰交。
補合谷。
應針而落。
果如文伯言。
故妊娠不可刺。
針灸資生經第七 難産 (胞衣不出子搶心落胎) 沖門、治難産。
子上沖心。
不得息。
(銅)張仲文療橫産先出手。
諸符藥不捷。
灸右腳尖頭三壯。
炷如小麥。
下火立産。
中封、主小腹大。
字難。
嗌幹嗜飲。
夾臍疝。
(千)上昆侖、主字難。
若胞衣不出。
洩風從頭至足。
氣沖、主胞不出。
(見月事。
)氣沖、治子上搶心。
(銅見月事。
千同。
)沖門、主乳難。
子上沖心。
陰疝。
(千海上方治難産及胞衣死胎不下。
蓖麻七粒。
去皮研如泥。
塗足心。
才下急洗去。
本事方雲極驗。
) 昔胡陽公主每産累不能。
終南山道士進枳殼散神效。
(枳殼麸炒去穣四兩甘草炙三兩為細末平服。
)若橫生逆生難産、宜服黑散。
(百草霜釜下黑煤是。
香白芷等分研勻。
每服二錢匕。
醋童子小便各一茶腳調勻。
更入少沸湯溫熱服。
良久便正生。
未知再作。
頃刻活二人命。
) 予教人服屢驗。
故附此。
婦人堕胎後手中厥逆。
針肩井立愈。
灸更勝針。
可七壯。
(銅) 針灸資生經第七 月事 氣沖、治月水不利。
身熱腹痛。
潰疝陰腫。
難乳。
子上搶心。
痛不得息。
氣沖腰痛不得。
(銅)會陰、治女子經不通。
(千同。
)關元、治月脈斷絕。
(見帶下)足臨泣、治月事不利。
季脅支滿。
乳癰心痛。
周痹痛無常處。
逆氣喘不能行。
中極、治婦人斷緒。
又因惡露不止。
月事不調。
血結成塊。
天樞、治月事不時。
血結成塊。
腸鳴腹痛。
不嗜食。
水泉、治月事不來。
來即多。
心下悶痛。
目KTKT不能遠視。
陰挺出。
小便淋瀝腹痛。
陰跷、療不月水。
驚悲不樂。
如堕墜。
汗出(千作不出。
)面黑。
病饑不欲食。
婦人淋瀝。
陰挺出。
四肢淫泺。
心悶。
(明)下雲、療月水不調。
嗜卧怠惰。
善悲不樂。
手足偏枯。
不能行。
太沖、療月水不通。
(下)陰包、交儀、療月水不調。
陰跷、主經逆。
四肢淫泺。
陰。
小腹偏痛。
又主女子淋。
陰挺出。
月水不來。
行間、主月事不利。
見赤白而有身反敗陰寒。
足臨泣、主月水不利。
見血而有身則敗乳腫。
腰俞、主月閉溺赤。
脊強互引反折。
汗不出。
中樞、主經閉不通。
(見無子。
)治女人從小至大。
月經未嘗來。
服黃芩牡丹湯兩劑後。
灸乳下一寸黑員際各五十壯。
氣穴、主月水不通。
奔洩氣上下。
引腰脊痛。
天樞、主胞中痛。
惡血。
月水不以時休止。
腹脹腸鳴。
氣上沖胸。
氣沖、主月水不利。
或暴閉塞。
腹脹滿癃淫泺。
身熱乳難。
子上搶心。
若胞不出。
衆氣盡亂。
中絞痛不得反息。
正仰卧。
屈一膝伸一膝。
月經不斷。
灸内踝下白肉際青脈上。
随年壯。
帶脈、俠溪、主小腹堅痛。
月水不通。
水道、主小腹脹滿。
痛引陰中。
月水至則腰背痛。
胞中瘕。
子門寒。
大小便不通。
下、治女子下蒼汁不禁。
中痛引小腹疼。
大便不利。
寒濕内傷。
(銅) 隐白、治月事過時不止。
刺之立愈。
陰交、治月事不絕。
氣海、治月事不調。
帶下崩中。
因産惡露不止。
繞臍病痛。
氣穴、治月事不調。
洩利不止。
贲氣上下。
引腰脊痛。
血海、(見漏下。
)帶脈、治月脈不調。
(見小腹痛。
)陰交、(見血崩。
)治月事不絕。
(千雲。
不下。
)月水不利。
灸四滿。
(并見無子。
)月水不調。
血結成塊。
針間使。
(見疝瘕。
)産後月水不禁。
橫生胎動。
皆針三陰交。
(千翼)月水不利。
贲血上下。
無子。
四滿三十 針灸資生經第七 赤白帶 關元、治帶下瘕聚。
因産惡露不止。
月脈斷絕。
下經冷。
(銅與明同。
)氣海、(見月小腸俞、治帶。
(千明并同。
)中、治帶下。
月事不調。
(見絕子。
)帶脈、治帶下赤白。
(見小腹痛。
)明下又雲、脅下氣轉連背。
痛不可忍。
陰交、(見惡露。
)療帶下。
(明) 曲骨、療帶下赤白。
惡合陰陽。
(銅同。
)小便閉澀不通。
但是虛乏冷極。
皆宜灸、上、主白瀝。
(千見絕子。
)次、主赤白瀝。
心積脹腰痛。
中、主赤淫時白氣癃。
月事少。
腰尻交、主下蒼汁不禁。
赤瀝陰癢。
痛引小腹控不可俯仰。
曲骨、主赤白沃。
陰中幹痛。
惡合陰陽。
小腹堅。
小便閉。
大赫、主赤沃。
有來覓赤白帶藥者。
予并以鎮靈丹與之。
鎮靈丹能活血溫中故也。
以其神效。
故書于此。
但海穴未效。
次日、為灸帶脈穴。
有鬼附患身雲、昨日灸亦好。
隻灸我未着。
今灸着我。
我今矣。
可為酒食祭我。
其家如其言祭之。
其病如失。
此實事也。
予初怪其事。
因思晉景公膏肓之病。
蓋有二鬼焉。
以其虛勞甚矣。
鬼得乘虛而居之。
今此婦人之疾。
亦有鬼者。
豈其用心而虛損。
故有此疾。
鬼亦乘虛居之。
灸既着穴。
其鬼不得不去。
雖不祭之可也。
自此有來覓灸者。
每為之按此穴。
莫不應手酸疼。
予知是正穴也。
令歸灸之。
無有不愈。
其穴在兩脅季肋之下一寸八分。
有此疾者。
即速灸之。
婦人患此疾而喪生者甚多。
切不可忽。
若更灸百會尤佳。
此疾多因用心使然故也。
帶下灸間使三十壯。
(見疝瘕。
)絕嗣不生。
漏下赤白。
泉門十壯。
三報。
下血。
洩白。
漏血。
足太陰五十壯。
在内踝上三寸。
腹中五寒百壯。
漏下赤白。
月水不利。
灸交儀。
下血漏赤白。
營池四穴二十壯。
在内踝前後兩邊池上脈。
一名陰陽。
漏下赤白。
四肢酸削。
漏陰三十壯。
在内踝下五分微動脈上。
赤白漏洩注。
灸陰陽穴随年壯。
三報之。
在足拇指下屈裡表頭白肉際。
崩中帶下。
因産惡露不止。
婦人斷緒最要穴。
針中極四度即有工。
若未有、更針。
入八分。
陽跷、療婦人血氣。
(明)陰交、治産後惡露不止。
繞臍冷痛。
(見血崩。
)湧泉、治心痛不嗜食。
婦人無子。
女子如妊娠。
五指端盡痛。
(見虛損。
)婦女本髒氣血癖走刺痛。
(灸法見腎虛。
)陰交、治血塊腹痛。
(餘見月事。
) 針灸資生經第七 血塊(瘀血) 石門、治婦人因産惡露不止。
遂結成塊。
崩中(明同。
)漏下。
(銅)天樞、中極、治成塊。
(并見月事。
)下極、療因産惡露不止。
遂成疝瘕。
或因月事不調。
血結成塊。
(明)漏谷、曲泉、治血瘕。
(銅見癖。
)曲骨、主血癃。
(千)複留、主血淋。
血淋、灸丹田等。
(并見淋。
)三裡、治胸中瘀血。
(銅)九曲中府、主内有瘀血。
(見屍厥。
) 針灸資生經第七 血崩 (崩中漏下惡露不止) 大敦、治血崩不止。
(銅)合陽、治崩中。
氣海、(見月事。
)石門、治崩中漏下。
(塊。
)中都、治崩中。
因産惡露不絕。
交信、陰谷、太沖、三陰交、治女漏血不止。
石門、治崩中漏下。
(見血塊。
)血海、治漏下惡血。
月事不調。
逆氣腹脹。
血海、主漏下。
若血閉不通。
逆氣脹。
(千)陰谷、主漏血。
小腹脹。
體寒熱。
腹偏腫。
太沖、(見疝。
)然谷、主經漏。
(見無子。
)陰跷、主陰挺下血。
陰腫或癢。
漉清汁若葵汁。
白崩、灸小腹橫文當臍孔直下百壯。
又内踝上三寸。
左右各百壯。
陰交、石門、療崩中。
(明)天樞、療漏下赤白。
(交儀複留并同。
)及腹大堅。
食不化。
面色蒼蒼。
(下)若經候過多。
其色瘀黑。
甚者崩下。
吸吸少氣。
臍腹冷極。
則汗出如雨。
尺脈微小。
由沖任虛衰。
為風冷客乘胞中。
氣不能固。
可灸關元百壯。
宜鹿茸丸。
(指) 有皮匠妻患血崩兩月。
飲食不進。
與鎮靈丹服。
少減而未斷。
因檢得耆域方如聖散。
用烏梅幹姜各一兩。
并燒存五分性為末。
每服二錢。
食前烏梅湯調下。
(患甚者不過三服。
)合一劑與服而疾平。
又有巡捕之妻。
年逾五十。
因傷寒而血崩。
與加膠艾四物湯。
一服漸愈。
後因勞複大作。
與鎮靈丹十五丸而止。
或無此丹。
燒鹿角存性為末。
酒調服亦佳。
以其屢驗。
故附于此陰交、治女子月事不絕。
帶下。
産後惡露不止。
繞臍冷痛。
(銅明同。
)氣海、(見月事。
)中都、治惡露不止。
(見血崩。
) 關元、治惡露不止。
(見赤白帶。
)中極、(明見血塊。
)石門、(下與銅同。
)療惡露不止。
漏胞下血不禁。
灸關元兩旁三寸百壯。
産難月水不禁。
橫生胎動。
針三陰交。
胎動。
崩中下痢。
贲氣上逆。
針石門寸四分。
漏胞見赤。
胞門五十。
又氣門五十。
崩中帶下。
針灸中極。
(帶下。
) 針灸資生經第七 産後餘疾(産前) 期門、治産後餘疾。
(銅見心痛。
)千雲、主産餘疾。
食不下。
贲豚上下。
傷食腹滿。
兔、療婦人八部諸疾。
(明)婦人産後渾身疼。
針百勞穴。
遇痛處即針。
避筋骨及禁穴。
(許)明下雲、産後未滿百日。
不宜灸。
産後血暈。
寒熱往來。
或血搶心。
惡疾也。
予閱食料本草。
見有用鹿角燒為末。
酒調服。
日夜數服驗者。
偶家有婦人患此。
令服此神效。
因教他人婦服皆驗。
但以産後未可飲酒。
以童子小便調服爾。
(最忌服利藥。
) 明下雲、凡懷孕、不論月數。
不宜灸。
銅雲、昔宋太子善醫術。
出苑遇一妊婦。
太子、女。
令徐文伯診。
曰、一男一女。
針之。
瀉三陰交。
補合谷。
應針而落。
果如文伯言。
故妊娠不可刺。
針灸資生經第七 難産 (胞衣不出子搶心落胎) 沖門、治難産。
子上沖心。
不得息。
(銅)張仲文療橫産先出手。
諸符藥不捷。
灸右腳尖頭三壯。
炷如小麥。
下火立産。
中封、主小腹大。
字難。
嗌幹嗜飲。
夾臍疝。
(千)上昆侖、主字難。
若胞衣不出。
洩風從頭至足。
氣沖、主胞不出。
(見月事。
)氣沖、治子上搶心。
(銅見月事。
千同。
)沖門、主乳難。
子上沖心。
陰疝。
(千海上方治難産及胞衣死胎不下。
蓖麻七粒。
去皮研如泥。
塗足心。
才下急洗去。
本事方雲極驗。
) 昔胡陽公主每産累不能。
終南山道士進枳殼散神效。
(枳殼麸炒去穣四兩甘草炙三兩為細末平服。
)若橫生逆生難産、宜服黑散。
(百草霜釜下黑煤是。
香白芷等分研勻。
每服二錢匕。
醋童子小便各一茶腳調勻。
更入少沸湯溫熱服。
良久便正生。
未知再作。
頃刻活二人命。
) 予教人服屢驗。
故附此。
婦人堕胎後手中厥逆。
針肩井立愈。
灸更勝針。
可七壯。
(銅) 針灸資生經第七 月事 氣沖、治月水不利。
身熱腹痛。
潰疝陰腫。
難乳。
子上搶心。
痛不得息。
氣沖腰痛不得。
(銅)會陰、治女子經不通。
(千同。
)關元、治月脈斷絕。
(見帶下)足臨泣、治月事不利。
季脅支滿。
乳癰心痛。
周痹痛無常處。
逆氣喘不能行。
中極、治婦人斷緒。
又因惡露不止。
月事不調。
血結成塊。
天樞、治月事不時。
血結成塊。
腸鳴腹痛。
不嗜食。
水泉、治月事不來。
來即多。
心下悶痛。
目KTKT不能遠視。
陰挺出。
小便淋瀝腹痛。
陰跷、療不月水。
驚悲不樂。
如堕墜。
汗出(千作不出。
)面黑。
病饑不欲食。
婦人淋瀝。
陰挺出。
四肢淫泺。
心悶。
(明)下雲、療月水不調。
嗜卧怠惰。
善悲不樂。
手足偏枯。
不能行。
太沖、療月水不通。
(下)陰包、交儀、療月水不調。
陰跷、主經逆。
四肢淫泺。
陰。
小腹偏痛。
又主女子淋。
陰挺出。
月水不來。
行間、主月事不利。
見赤白而有身反敗陰寒。
足臨泣、主月水不利。
見血而有身則敗乳腫。
腰俞、主月閉溺赤。
脊強互引反折。
汗不出。
中樞、主經閉不通。
(見無子。
)治女人從小至大。
月經未嘗來。
服黃芩牡丹湯兩劑後。
灸乳下一寸黑員際各五十壯。
氣穴、主月水不通。
奔洩氣上下。
引腰脊痛。
天樞、主胞中痛。
惡血。
月水不以時休止。
腹脹腸鳴。
氣上沖胸。
氣沖、主月水不利。
或暴閉塞。
腹脹滿癃淫泺。
身熱乳難。
子上搶心。
若胞不出。
衆氣盡亂。
中絞痛不得反息。
正仰卧。
屈一膝伸一膝。
月經不斷。
灸内踝下白肉際青脈上。
随年壯。
帶脈、俠溪、主小腹堅痛。
月水不通。
水道、主小腹脹滿。
痛引陰中。
月水至則腰背痛。
胞中瘕。
子門寒。
大小便不通。
下、治女子下蒼汁不禁。
中痛引小腹疼。
大便不利。
寒濕内傷。
(銅) 隐白、治月事過時不止。
刺之立愈。
陰交、治月事不絕。
氣海、治月事不調。
帶下崩中。
因産惡露不止。
繞臍病痛。
氣穴、治月事不調。
洩利不止。
贲氣上下。
引腰脊痛。
血海、(見漏下。
)帶脈、治月脈不調。
(見小腹痛。
)陰交、(見血崩。
)治月事不絕。
(千雲。
不下。
)月水不利。
灸四滿。
(并見無子。
)月水不調。
血結成塊。
針間使。
(見疝瘕。
)産後月水不禁。
橫生胎動。
皆針三陰交。
(千翼)月水不利。
贲血上下。
無子。
四滿三十 針灸資生經第七 赤白帶 關元、治帶下瘕聚。
因産惡露不止。
月脈斷絕。
下經冷。
(銅與明同。
)氣海、(見月小腸俞、治帶。
(千明并同。
)中、治帶下。
月事不調。
(見絕子。
)帶脈、治帶下赤白。
(見小腹痛。
)明下又雲、脅下氣轉連背。
痛不可忍。
陰交、(見惡露。
)療帶下。
(明) 曲骨、療帶下赤白。
惡合陰陽。
(銅同。
)小便閉澀不通。
但是虛乏冷極。
皆宜灸、上、主白瀝。
(千見絕子。
)次、主赤白瀝。
心積脹腰痛。
中、主赤淫時白氣癃。
月事少。
腰尻交、主下蒼汁不禁。
赤瀝陰癢。
痛引小腹控不可俯仰。
曲骨、主赤白沃。
陰中幹痛。
惡合陰陽。
小腹堅。
小便閉。
大赫、主赤沃。
有來覓赤白帶藥者。
予并以鎮靈丹與之。
鎮靈丹能活血溫中故也。
以其神效。
故書于此。
但海穴未效。
次日、為灸帶脈穴。
有鬼附患身雲、昨日灸亦好。
隻灸我未着。
今灸着我。
我今矣。
可為酒食祭我。
其家如其言祭之。
其病如失。
此實事也。
予初怪其事。
因思晉景公膏肓之病。
蓋有二鬼焉。
以其虛勞甚矣。
鬼得乘虛而居之。
今此婦人之疾。
亦有鬼者。
豈其用心而虛損。
故有此疾。
鬼亦乘虛居之。
灸既着穴。
其鬼不得不去。
雖不祭之可也。
自此有來覓灸者。
每為之按此穴。
莫不應手酸疼。
予知是正穴也。
令歸灸之。
無有不愈。
其穴在兩脅季肋之下一寸八分。
有此疾者。
即速灸之。
婦人患此疾而喪生者甚多。
切不可忽。
若更灸百會尤佳。
此疾多因用心使然故也。
帶下灸間使三十壯。
(見疝瘕。
)絕嗣不生。
漏下赤白。
泉門十壯。
三報。
下血。
洩白。
漏血。
足太陰五十壯。
在内踝上三寸。
腹中五寒百壯。
漏下赤白。
月水不利。
灸交儀。
下血漏赤白。
營池四穴二十壯。
在内踝前後兩邊池上脈。
一名陰陽。
漏下赤白。
四肢酸削。
漏陰三十壯。
在内踝下五分微動脈上。
赤白漏洩注。
灸陰陽穴随年壯。
三報之。
在足拇指下屈裡表頭白肉際。
崩中帶下。
因産惡露不止。
婦人斷緒最要穴。
針中極四度即有工。
若未有、更針。
入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