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期門、(見産後疾。
)主婦人贲豚。
上管、治伏梁氣。
狀如覆杯。
(銅與明同。
)中管、治伏梁氣。
(見上。
) 期門、缺盆、(千見胸滿。
)鸠尾、(心痛。
)主息贲。
(肺之積曰息贲。
在右脅下。
大如杯。
) 針灸資生經第四 癖 鬲俞、療癖。
氣塊鬲痛。
(明)小兒癖、灸兩乳下一寸。
各三壯。
(千)三陰交、治癖腹寒。
膝股内痛。
氣逆。
小便不利。
(銅)鬲俞、治熱病汗不出。
腹中積癖。
默默嗜卧。
四肢怠惰。
不欲動。
身常濕不能食。
食則心痛周痹。
身皆痛。
脾俞、治癖積聚。
(見腹脹。
)中脘、治寒癖結氣。
下脘、治癖塊。
(見腹痛。
)明雲、療腹堅硬癖塊。
脈厥厥動。
不容、治腹滿癖。
不嗜食。
腹虛鳴嘔吐。
胸背相引痛。
喘咳口幹。
痰癖脅下痛重肋疝瘕。
漏谷、治癖冷氣。
心腹脹滿。
食飲不為肌膚。
三裡、太溪、(見嗽)治癖。
(明下雲症癖。
)府舍、治疝癖。
(見痹疼。
)灸小腸氣、癖氣。
發時腹痛若刀刺不可忍者。
并婦女本髒氣血癖。
走疰刺痛。
(見腎虛。
) 針灸資生經第四 症癖(餘見疝瘕) 瘕、灸内踝後宛中随年壯。
又氣海百壯。
(千)久冷及婦人瘕。
腸鳴洩利。
繞臍絞痛。
天樞百壯。
三報之。
勿針。
地機、主溏瘕。
(見溏洩。
)陰陵泉、太溪、太陰、主疝瘕。
(見疝瘕。
)不容、(見癖。
)中極、(見疝。
)治疝瘕。
關元、(見帶下。
)治婦人瘕聚。
(明雲療瘕聚諸病。
)膀胱俞、治女子瘕聚。
(明同。
)腳膝無力。
曲泉、(漏谷同。
)治女子血瘕。
按之如湯沃股内。
(千同見無子。
)小腹堅大如盤。
胸腹脹滿。
飲食不消。
婦人瘕聚瘦瘠。
三焦俞百壯。
三報。
内踝後宛宛中随年壯。
又氣海百壯。
久冷及婦人症癖。
腸鳴洩痢。
繞臍絞痛。
天樞百壯。
三報。
勿針。
治瘕癖。
(患左灸左。
患右灸右。
)第一屈肋頭近第二肋下是灸處。
第二肋頭近第三肋頭下向肉翅前。
亦是灸處。
初日灸三。
次日五。
後七。
周而複始。
至十止。
(唯忌大蒜。
)又關元五十壯。
臍上四指五十壯。
積聚堅滿痛。
章門一百壯。
針灸資生經第四 積聚 沖門、主腹中積聚疼痛。
(千)鬲俞、陰谷、(見腹痛。
)主積聚。
上管、主心下堅。
積聚冷脹。
懸樞、主腹中積上下行。
高曲、主腹中積聚。
太陰、主腹滿積聚。
膀胱俞,主堅結積聚。
積聚堅滿。
灸脾募百壯。
穴在章門季肋端。
心下堅。
積聚冷脹。
灸上管百壯。
三報之。
積聚堅大如盤。
冷脹。
灸胃管二百壯。
三報之。
沖門、(見腹滿。
)府舍、(見痹疼。
)治腹滿積聚。
(銅)鬲俞、陰谷、(見腹痛。
)主積聚。
(千) 懸樞、治積聚上下行。
水谷不化。
下利。
腹中留積。
(銅)明下雲、積氣上下行。
(解溪同。
) 腹中盡痛。
脾俞、治積聚。
(見癖。
)商曲、治腹中積聚。
(千同。
)腸中切痛。
不嗜食。
四滿、治臍下積聚。
疝瘕。
腸切痛。
振寒大腹有水。
通谷、治結積留飲。
(見痰。
) 章門、療積聚氣。
(明)中極、療冷氣積聚。
時上沖心。
饑不能食。
(下)脾俞、治積聚。
(銅見腹脹。
)中管、主積聚。
(千見腹脹。
)積聚灸肺俞。
或三焦俞。
(見腹脹。
)脾俞、療黃膽積聚。
(見黃膽)髒腑積聚。
灸三焦俞。
心腹積聚。
灸肝俞。
(并見腹脹。
) 期門、主喘逆。
卧不安席。
咳。
脅下積聚。
(千) 針灸資生經第四 積氣 梁門、治脅下積氣。
(期門同見吐瀉。
)食飲不思。
大腸滑洩。
谷不化。
(銅)解溪、(見咳嗽。
)懸樞、治積氣上下行。
(見積聚。
)關門、治積氣。
腸鳴卒痛。
洩利。
不欲食。
腹中氣遊走。
夾臍急。
氣海、治氣結成塊。
狀如覆杯。
(見臍痛。
)陰交、療氣痛如刀攪。
作塊如覆杯。
(明見便赤)章門、療積聚氣。
(見積聚。
)膻中、岐伯雲療積氣成噎。
(下)三裡、(見腹堅)不容、療積氣。
(見腹痛。
)章門、療積氣如石。
(見鼓脹。
)梁門、主胸下積氣。
針灸資生經第四 腹痛(餘見心痛) 氣海、主小腹疝氣。
遊行五髒。
腹中切痛。
(千)鬲俞、陰谷、主腹脹。
胃管暴痛。
及腹積聚。
肌肉痛。
高曲、(一名商曲。
)主腹中積聚。
時切痛。
沖門、主寒氣滿。
腹中積痛。
癃淫泺。
四滿、主腹僻切痛。
天樞、外陵、主腹中盡疼。
昆侖、主腹痛。
喘暴滿。
複留、主腹厥痛。
巨阙、上管、石門、陰跷、主腹中滿。
暴痛汗出。
大溪、主腹中相引痛。
豐隆、主胸痛如刺。
腹若刀切痛。
(銅同。
明見厥逆。
)鸠尾、主腹皮痛瘙癢。
肓俞、主腹切痛。
氣沖、主身熱腹痛。
中極、主腹中熱痛。
行間、主腹痛而熱。
上柱心。
心下滿。
分水、療腹腫不能食。
腸堅腹痛。
胃脹不調。
堅硬。
(明)大杼、療腹痛。
腎俞、療寒熱腹痛雷鳴。
氣逆心痛。
不容、療腹弦急。
不得食。
腹痛如刀刺。
(内)脅積氣膨膨。
(下)上管、療腹刺痛。
(見吐。
)太白、(見霍亂。
)溫溜、三裡、(見胃。
)陷谷、(見水腫。
)治腹痛。
腹哀、治大便膿血。
寒中食不化。
腹中痛。
(銅)魚際、治腹痛不下食。
肓俞、治大腹寒疝。
大便燥。
腹切痛。
地機、(見水腫。
)治腹脅氣脹。
外陵、治腹痛心如懸。
下引臍腹痛。
下脘、治腹痛。
六腑之氣寒。
谷不轉。
不嗜食。
小便赤。
腹堅硬。
癖塊。
臍上厥氣動。
日漸瘦。
(銅)脾俞、治腹痛不嗜食。
(見癖。
)三焦俞、治腹痛欲洩。
(見腹脹。
)膀胱俞、治腹痛。
(明下同。
)天樞、治女人腹痛。
(見月事。
)石關、治婦人惡血上沖。
腹痛不可忍。
(見無子。
)胃俞、治腹痛。
(見腹脹。
)中管、主腹中甚痛。
作膿。
(千見腹脹。
)小兒卒患肚皮青黑。
不急治。
須臾即死。
酒和胡粉塗。
幹則再塗之。
又灸臍四邊各半寸。
并鸠尾骨下一寸。
各三壯。
(集效) 針灸資生經第四 腹滿(心滿脹) 凡腹滿痛不得息。
正仰卧。
屈一膝申一腳。
并氣沖針入三寸。
氣至瀉之。
(千)大鐘、陷谷、(見噫。
)懸鐘、主腹滿。
(千雲小兒腹滿不食。
)陰市、主腹中滿。
痿厥少氣。
陰、主腹滿積聚。
沖門、主寒氣腹滿。
腹中積聚痛。
隐白、主腹滿喜嘔。
三裡、行間、曲泉、主腹滿。
商丘、主腹中滿。
向向然不便。
心下有寒痛。
漏谷、主腸鳴。
強欠。
心悲。
氣逆。
腹滿急。
巨阙、上管、石門、陰跷、主腹中滿。
暴痛汗出。
期門、主傷食腹滿。
(見産。
)通谷、主結積留飲癖。
(見腸。
)石關、主心堅滿。
(見大便不陰都、主心滿氣逆腸鳴。
聽宮、(明同。
)治心腹滿。
(銅)沖門、治腹寒氣滿。
(見積聚。
)大都、治熱病汗不出。
手足逆冷。
腹滿善嘔。
煩熱悶亂。
吐逆目眩。
厲兌、(見屍厥。
)漏谷、(見癖。
)治心腹脹滿。
腹滿。
灸絕骨。
(千見上氣。
)巨阙等、主腹滿。
昆侖、主腹暴滿。
(并見腹痛。
)太白等、主腹大滿。
(見腹脹。
)、(在鼻衄門。
)三裡、療腹滿。
(明見腹大。
)中管、治心下脹滿。
傷飽。
食不化。
霍亂。
出洩不自知。
心痛。
(銅)心腹諸病心痛。
灸太倉。
(千)心腹痛。
灸肝俞。
膽俞、療心脹滿。
(明見上氣。
)府舍、治腹滿。
(銅)四滿、治大腹有水。
(見水腫。
)神堂、治胸腹滿。
(見肩痛。
)魚際(銅同。
)等、治腹滿。
(見傷寒。
)石門、主腹滿疝積。
(千見無子。
)分水、療腹腫不能食。
(見腹痛。
)意舍、治腹滿虛脹。
(見腹脹。
) 人有心腹滿脹者。
予隻多以濃樸與之。
令每服細锉七八錢重。
(幼小量減。
)用生姜七片水小碗煎至七分服。
滓再煎服。
不過五六服。
脹滿脫去。
針灸之效。
未必如此速也。
因識于此。
腹痛、按之痛。
重按卻不痛。
此是氣痛。
重按愈痛而堅。
有積也。
氣痛不可下。
下之愈痛。
虛寒證也。
小建中湯治腹痛如神(良方) 針灸資生經第四 腹脹 (胸脅脹附心脹餘見心腹滿脹) 鬲俞等、(見腹痛。
)主腹脹。
(千)脾俞、大腸俞、主腹中氣脹。
引脊痛。
食飲多而身羸瘦。
中極、主寒中腹脹。
上管、主心下堅。
積聚冷脹。
隐白、主腹脹逆息。
又主腹中寒冷氣脹喘。
尺澤、主腹脹喘振栗。
天樞、主腹脹。
氣沖胸。
(見腸鳴。
)中管、主腹脹不通疰大便堅。
憂思損傷。
氣積聚。
腹中甚痛。
作膿腫。
往來上下。
大溪、主腹中脹腫。
京門、主寒熱脹。
三裡、章門、京門、厲兌、内庭、陰谷、絡卻、昆侖、商丘、陰陵、曲泉、主腹脹滿不得息。
氣沖、主腹中大熱不安。
腹有大氣。
暴腹脹。
(明下雲又臍下堅。
)滿癃淫泺。
期門、主腹大堅不得息。
脹痹滿。
小腹尤大。
巨阙、上管、主腹脹心腹滿。
五裡、主心下脹滿而痛。
上氣。
太白、(又見痢。
)公孫、主腹脹食不化。
鼓脹。
腹中氣大滿。
陰陵泉、主腹中脹。
不嗜食。
脅下滿。
腹中盛水。
脹逆不得卧。
凡頭目癰腫。
胸脅支滿。
刺陷谷、出血立已。
大鐘、主胸喘息脹。
關元、期門、少商、主脅下脹。
石門、治腹脹堅硬。
水腫支滿。
(銅)解溪、(見中風。
)血海、(見漏下。
)商丘、(見腸鳴。
)治腹脹。
膽俞、治心腹脹滿。
嘔則食無所出。
口苦舌幹咽痛。
食不下。
中膂俞、(見消渴。
)、(見肩背痛。
)鬲俞、治腹脹。
(見嘔吐。
)脾俞、治腹脹引胸背痛。
食飲倍多。
身漸羸瘦。
(明下同。
)黃膽善欠。
脅滿洩利。
體重。
四肢不收。
癖腹痛。
不嗜食。
胃俞、治胃寒腹脹。
不嗜食。
(明同。
)羸瘦。
腸鳴腹痛。
胸脅支滿。
脊痛筋攣。
三焦俞、治腸鳴腹脹。
水谷不化。
腹痛欲洩注。
目眩頭痛。
吐逆。
飲食不下。
腎俞、治心腹膨脹。
(見勞瘵。
)三裡、(見胃。
)懸鐘、治心腹脹滿。
(見膝攣。
)大腸俞、治腹脹繞臍切痛。
大小便不利。
洞洩食不化。
脊強不得俯仰。
中、治腹脹下利。
陽綱、治腹滿脹。
大便洩利。
(明下同。
)小便赤澀。
身熱目黃。
太白、治身熱煩滿。
腹脹。
食不化。
嘔吐。
洩膿血。
意舍、治腹滿虛脹。
大便滑洩。
背痛惡風寒。
食飲不下。
嘔吐消渴。
目黃。
胃倉、治腹虛脹。
水腫。
食飲不下。
惡寒。
背脊不得俯仰。
中府、治腹脹食不下。
(見脈氣。
)中脘、治傷寒飲水過多。
腹脹氣喘。
陰谷、治腹脹滿不得息。
小便黃。
男如蠱。
女如妊娠。
承滿、治腸鳴腹脹。
上喘氣逆。
食飲不下。
肩息唾血。
大敦、治腹脹滿。
三陰交、治脾病身重。
四肢不舉。
腹脹。
腸鳴溏洩。
食不化。
隐白、治腹脹喘滿。
不得卧。
嘔吐。
食下暴洩。
隐白、療腹中有寒熱起氣喘。
衄血不止。
腹中脹逆。
胫寒熱不得滿、灸鬲俞百壯。
三報。
(千)胸滿、心腹積聚痞痛。
灸肝俞百壯。
三報。
脹滿、水腫。
脾俞随年壯。
三報。
腹中氣脹。
引脊痛。
食飲多。
身羸瘦。
名曰食晦。
先取脾俞。
後取季肋。
髒腑積聚脹滿。
羸瘦。
不能飲食。
三焦俞随年壯。
脹滿雷鳴。
大腸俞百壯。
三報。
脹滿。
氣聚寒冷。
胃管百壯。
三報。
在鸠尾下三寸。
腹脹滿。
繞臍結痛堅。
不能食。
中守百壯。
在臍上一寸。
一名水分。
脹滿瘕聚。
滞下疼。
氣海百壯。
忌針。
脹滿氣如水腫狀。
小腹堅如石。
膀胱募百壯。
在中極。
臍下四寸。
脹滿。
腎冷。
瘕聚洩利。
天樞百壯。
針灸資生經第四 心腹堅大(餘論見腹滿) 下管、療腹胃不調。
腹痛不能食。
小便赤。
腹堅硬癖塊。
脈厥厥動。
(明)沖陽、治腹堅大。
不嗜食。
振寒。
(銅)期門、治腹堅硬。
(見霍亂。
)次、治心下堅脹。
石門、治腹(明有痛字。
)堅硬。
(見腹脹。
)肓門、治心下肓大堅。
水分、治腹堅如鼓。
(見水腫。
)志室、治腹堅急。
陰陵泉、地機、(并見水腫。
)下脘、治腹堅硬。
(見腹痛。
) 膀胱俞、主堅結積聚。
(千)上管、主心下堅。
積聚冷脹。
肓門、主心下大堅。
丘墟、主大疝腹堅。
期門、主腹大堅。
(見腹脹。
)沖陽、主腹大。
不嗜食。
解溪、主腹大下重。
又主厥氣上柱腹大。
三裡、療腹滿堅塊。
不能食。
胃氣不足。
反胃。
胸脅腹積氣。
(明)天樞、療腹大堅。
(下見漏下。
)小兒腹大。
灸分水。
(見水腫。
)分水、療腹痛。
胃脹堅硬。
(明見腹痛。
)石關、主心堅滿。
(千見大便不通。
)積如盤。
(積聚。
) 針灸資生經第四 鼓脹(餘見腹脹) 水分、治腹堅如鼓。
水腫腹(明作腸。
)鳴。
胃虛脹不嗜食。
繞臍痛。
沖胸不息。
(銅) 神阙(見水腫。
)公孫、治腹虛脹如鼓。
水分、治腹堅如鼓。
明下雲、療鼓脹。
(見水腫。
)複溜、治腹中雷鳴。
腹脹如鼓。
四肢腫十水病。
(明下同。
)章門、療身黃羸瘦。
四肢怠惰。
腹脹如鼓。
兩脅積氣如卵石。
(明下)中封、四滿、主鼓脹。
(千見陰縮。
)太白、公孫、主腹鼓脹。
腹中氣大滿。
(見腹脹。
)三陰交、石門、主水脹。
小腹皮敦敦然。
(見水腫。
) 甄權雲、分水主鼓脹腸鳴。
(水腫。
)鼓脹。
中封二百壯。
贲豚冷氣。
心間伏梁。
狀如覆杯。
冷結諸氣。
針中管八分。
留七呼。
瀉五吸。
疾出針。
須灸。
日二七壯。
至四百止。
忌房室。
心腹諸病堅滿煩痛。
憂思結氣。
寒冷霍亂。
心痛吐下。
食不消。
腸鳴洩利。
太倉、中管百壯。
心下堅。
積聚冷熱腹脹。
上管百壯。
(千翼) 針灸資生經第四 水腫 (雜腫四肢腫石水) 水通身腫。
灸足第二指上一寸随年壯。
又灸兩手大指縫頭七壯。
(千)虛勞、浮腫、灸太沖百壯。
又灸腎俞。
凡頭目癰腫。
留飲胸脅支滿。
刺陷谷。
出血立已。
陷谷、列缺、主面目癰腫。
陽陵泉、公孫、主頭面腫。
完骨、巨、主頭面氣。
腫。
天樞、豐隆、厲兌、陷谷、沖陽、主面浮腫。
中府、間使、合谷、主面腹腫。
解溪、主風水。
面腫。
黑。
氣舍、主肩腫不得顧。
三裡、主水腹脹。
皮腫。
曲泉、主腹腫。
陰谷、主寒熱腹偏腫。
大敦、主大腹腫脹。
臍腹邑邑。
陰交、石門、主水脹。
水氣行皮中。
小腹皮敦敦然。
小便黃。
氣滿。
屋翳、主身腫。
皮痛不可近衣。
關門、主身腫身重。
天府、主身脹逆息不得卧。
風汗身腫。
喘息多唾。
上星、治頭風、面虛腫。
(銅)囟會、治目眩面腫。
前頂、治目眩。
面赤腫。
小兒頂腫。
腦戶、治目黃頭腫。
水溝、治水氣遍身腫。
(明雲。
若是水氣。
唯得針此。
若針餘穴。
水盡即死。
)胃倉、治水腫。
(見腹脹。
)缺盆、治水氣。
(見瘰。
)屋翳、治身體腫。
皮膚痛不可近。
及淫泺螈不仁。
腎俞、治身腫。
(見勞瘵。
)建裡、治腹脹身腫。
神阙、治水腫鼓脹。
腸鳴如流水聲。
中極、石門、治水腫。
(見腹脹)四滿、治大腹有水。
(見積聚。
)章門、治腹腫脊強。
四肢傷惰。
湧泉、治男子如蠱。
女子如妊娠。
五指端盡痛。
足不得踐地。
(陰谷同上。
)三裡、治水氣。
(明同。
)複溜、治十水病。
(見鼓脹。
)維道、治水腫。
不嗜食。
(見嘔吐。
)地機、治丈夫溏洩腹脅脹。
水腫腹堅。
不嗜食。
小便不利。
陰陵泉、治腹中寒。
不嗜食。
鬲下滿。
水脹腹堅。
喘逆不得卧。
腰痛難俯仰。
陷谷、治面目浮腫。
及水病善噫。
腸鳴腹痛。
分水、療腹腫不能食。
若是水病。
灸大良。
(明)下雲、療水病腹腫。
繞臍痛。
沖胸不得息。
甄權雲、主水氣浮腫。
鼓脹。
腸鳴如雷聲。
時上沖心。
(銅見鼓脹。
)曲骨、療水病脹滿。
(下)小兒水氣。
四肢盡腫。
及腹大。
灸分水三壯。
胃倉、主水腫胪脹。
食飲不下。
惡寒。
(千)水溝、主水腫。
人中滿。
關元、主婦人小腹滿。
石水。
(見無子。
) 章門、主身潤、石水身腫。
關元、主小腹滿。
石水。
四滿、然谷、主大腹石水。
氣沖、主大氣石水。
豐隆、主四肢腫。
身濕。
(銅同。
)豐隆、複溜、主風逆四肢腫。
列缺、主汗出四肢腫。
複溜、治四肢腫。
(銅見鼓脹。
) 水腫惟得針水溝。
若針餘穴。
水盡即死。
此明堂銅人所戒也。
庸醫多為人針水分。
殺人多矣。
若其它穴。
亦有針得瘥者。
特幸焉耳。
不可為法也。
或用藥、則禹餘糧元為第一。
(見既效方。
)予屢見人服驗。
故書于此。
然灸水分。
則最為要穴也。
有裡醫為李生治水腫。
以藥飲之。
久之不效。
以受其延待之勤。
一日忽為灸水分與氣海穴。
翌早觀面如削矣。
信乎水分之能治水腫也。
明堂固雲若是水病、灸大良。
蓋以此穴能分水。
不使妄行雲焉耳。
但不知明堂又雲針四分者。
豈治其它病當針四分耶。
百病水腫。
腎俞百壯。
胃倉随年。
水腫。
陷谷随年。
水腫上下。
陰交百壯。
水腫大腹。
陰市随年。
人中滿、唇腫。
及水腫大水。
臍中、石門百壯。
風水。
上廉随年。
水腫不得卧。
陰陵泉百壯。
石水。
灸然谷、氣沖、四滿、章門。
水分、主水腫。
腹滿不能食。
堅硬。
日七壯至四百止。
忌針。
針水盡即死。
水病灸至瘥止。
(千翼)
)主婦人贲豚。
上管、治伏梁氣。
狀如覆杯。
(銅與明同。
)中管、治伏梁氣。
(見上。
) 期門、缺盆、(千見胸滿。
)鸠尾、(心痛。
)主息贲。
(肺之積曰息贲。
在右脅下。
大如杯。
) 針灸資生經第四 癖 鬲俞、療癖。
氣塊鬲痛。
(明)小兒癖、灸兩乳下一寸。
各三壯。
(千)三陰交、治癖腹寒。
膝股内痛。
氣逆。
小便不利。
(銅)鬲俞、治熱病汗不出。
腹中積癖。
默默嗜卧。
四肢怠惰。
不欲動。
身常濕不能食。
食則心痛周痹。
身皆痛。
脾俞、治癖積聚。
(見腹脹。
)中脘、治寒癖結氣。
下脘、治癖塊。
(見腹痛。
)明雲、療腹堅硬癖塊。
脈厥厥動。
不容、治腹滿癖。
不嗜食。
腹虛鳴嘔吐。
胸背相引痛。
喘咳口幹。
痰癖脅下痛重肋疝瘕。
漏谷、治癖冷氣。
心腹脹滿。
食飲不為肌膚。
三裡、太溪、(見嗽)治癖。
(明下雲症癖。
)府舍、治疝癖。
(見痹疼。
)灸小腸氣、癖氣。
發時腹痛若刀刺不可忍者。
并婦女本髒氣血癖。
走疰刺痛。
(見腎虛。
) 針灸資生經第四 症癖(餘見疝瘕) 瘕、灸内踝後宛中随年壯。
又氣海百壯。
(千)久冷及婦人瘕。
腸鳴洩利。
繞臍絞痛。
天樞百壯。
三報之。
勿針。
地機、主溏瘕。
(見溏洩。
)陰陵泉、太溪、太陰、主疝瘕。
(見疝瘕。
)不容、(見癖。
)中極、(見疝。
)治疝瘕。
關元、(見帶下。
)治婦人瘕聚。
(明雲療瘕聚諸病。
)膀胱俞、治女子瘕聚。
(明同。
)腳膝無力。
曲泉、(漏谷同。
)治女子血瘕。
按之如湯沃股内。
(千同見無子。
)小腹堅大如盤。
胸腹脹滿。
飲食不消。
婦人瘕聚瘦瘠。
三焦俞百壯。
三報。
内踝後宛宛中随年壯。
又氣海百壯。
久冷及婦人症癖。
腸鳴洩痢。
繞臍絞痛。
天樞百壯。
三報。
勿針。
治瘕癖。
(患左灸左。
患右灸右。
)第一屈肋頭近第二肋下是灸處。
第二肋頭近第三肋頭下向肉翅前。
亦是灸處。
初日灸三。
次日五。
後七。
周而複始。
至十止。
(唯忌大蒜。
)又關元五十壯。
臍上四指五十壯。
積聚堅滿痛。
章門一百壯。
針灸資生經第四 積聚 沖門、主腹中積聚疼痛。
(千)鬲俞、陰谷、(見腹痛。
)主積聚。
上管、主心下堅。
積聚冷脹。
懸樞、主腹中積上下行。
高曲、主腹中積聚。
太陰、主腹滿積聚。
膀胱俞,主堅結積聚。
積聚堅滿。
灸脾募百壯。
穴在章門季肋端。
心下堅。
積聚冷脹。
灸上管百壯。
三報之。
積聚堅大如盤。
冷脹。
灸胃管二百壯。
三報之。
沖門、(見腹滿。
)府舍、(見痹疼。
)治腹滿積聚。
(銅)鬲俞、陰谷、(見腹痛。
)主積聚。
(千) 懸樞、治積聚上下行。
水谷不化。
下利。
腹中留積。
(銅)明下雲、積氣上下行。
(解溪同。
) 腹中盡痛。
脾俞、治積聚。
(見癖。
)商曲、治腹中積聚。
(千同。
)腸中切痛。
不嗜食。
四滿、治臍下積聚。
疝瘕。
腸切痛。
振寒大腹有水。
通谷、治結積留飲。
(見痰。
) 章門、療積聚氣。
(明)中極、療冷氣積聚。
時上沖心。
饑不能食。
(下)脾俞、治積聚。
(銅見腹脹。
)中管、主積聚。
(千見腹脹。
)積聚灸肺俞。
或三焦俞。
(見腹脹。
)脾俞、療黃膽積聚。
(見黃膽)髒腑積聚。
灸三焦俞。
心腹積聚。
灸肝俞。
(并見腹脹。
) 期門、主喘逆。
卧不安席。
咳。
脅下積聚。
(千) 針灸資生經第四 積氣 梁門、治脅下積氣。
(期門同見吐瀉。
)食飲不思。
大腸滑洩。
谷不化。
(銅)解溪、(見咳嗽。
)懸樞、治積氣上下行。
(見積聚。
)關門、治積氣。
腸鳴卒痛。
洩利。
不欲食。
腹中氣遊走。
夾臍急。
氣海、治氣結成塊。
狀如覆杯。
(見臍痛。
)陰交、療氣痛如刀攪。
作塊如覆杯。
(明見便赤)章門、療積聚氣。
(見積聚。
)膻中、岐伯雲療積氣成噎。
(下)三裡、(見腹堅)不容、療積氣。
(見腹痛。
)章門、療積氣如石。
(見鼓脹。
)梁門、主胸下積氣。
針灸資生經第四 腹痛(餘見心痛) 氣海、主小腹疝氣。
遊行五髒。
腹中切痛。
(千)鬲俞、陰谷、主腹脹。
胃管暴痛。
及腹積聚。
肌肉痛。
高曲、(一名商曲。
)主腹中積聚。
時切痛。
沖門、主寒氣滿。
腹中積痛。
癃淫泺。
四滿、主腹僻切痛。
天樞、外陵、主腹中盡疼。
昆侖、主腹痛。
喘暴滿。
複留、主腹厥痛。
巨阙、上管、石門、陰跷、主腹中滿。
暴痛汗出。
大溪、主腹中相引痛。
豐隆、主胸痛如刺。
腹若刀切痛。
(銅同。
明見厥逆。
)鸠尾、主腹皮痛瘙癢。
肓俞、主腹切痛。
氣沖、主身熱腹痛。
中極、主腹中熱痛。
行間、主腹痛而熱。
上柱心。
心下滿。
分水、療腹腫不能食。
腸堅腹痛。
胃脹不調。
堅硬。
(明)大杼、療腹痛。
腎俞、療寒熱腹痛雷鳴。
氣逆心痛。
不容、療腹弦急。
不得食。
腹痛如刀刺。
(内)脅積氣膨膨。
(下)上管、療腹刺痛。
(見吐。
)太白、(見霍亂。
)溫溜、三裡、(見胃。
)陷谷、(見水腫。
)治腹痛。
腹哀、治大便膿血。
寒中食不化。
腹中痛。
(銅)魚際、治腹痛不下食。
肓俞、治大腹寒疝。
大便燥。
腹切痛。
地機、(見水腫。
)治腹脅氣脹。
外陵、治腹痛心如懸。
下引臍腹痛。
下脘、治腹痛。
六腑之氣寒。
谷不轉。
不嗜食。
小便赤。
腹堅硬。
癖塊。
臍上厥氣動。
日漸瘦。
(銅)脾俞、治腹痛不嗜食。
(見癖。
)三焦俞、治腹痛欲洩。
(見腹脹。
)膀胱俞、治腹痛。
(明下同。
)天樞、治女人腹痛。
(見月事。
)石關、治婦人惡血上沖。
腹痛不可忍。
(見無子。
)胃俞、治腹痛。
(見腹脹。
)中管、主腹中甚痛。
作膿。
(千見腹脹。
)小兒卒患肚皮青黑。
不急治。
須臾即死。
酒和胡粉塗。
幹則再塗之。
又灸臍四邊各半寸。
并鸠尾骨下一寸。
各三壯。
(集效) 針灸資生經第四 腹滿(心滿脹) 凡腹滿痛不得息。
正仰卧。
屈一膝申一腳。
并氣沖針入三寸。
氣至瀉之。
(千)大鐘、陷谷、(見噫。
)懸鐘、主腹滿。
(千雲小兒腹滿不食。
)陰市、主腹中滿。
痿厥少氣。
陰、主腹滿積聚。
沖門、主寒氣腹滿。
腹中積聚痛。
隐白、主腹滿喜嘔。
三裡、行間、曲泉、主腹滿。
商丘、主腹中滿。
向向然不便。
心下有寒痛。
漏谷、主腸鳴。
強欠。
心悲。
氣逆。
腹滿急。
巨阙、上管、石門、陰跷、主腹中滿。
暴痛汗出。
期門、主傷食腹滿。
(見産。
)通谷、主結積留飲癖。
(見腸。
)石關、主心堅滿。
(見大便不陰都、主心滿氣逆腸鳴。
聽宮、(明同。
)治心腹滿。
(銅)沖門、治腹寒氣滿。
(見積聚。
)大都、治熱病汗不出。
手足逆冷。
腹滿善嘔。
煩熱悶亂。
吐逆目眩。
厲兌、(見屍厥。
)漏谷、(見癖。
)治心腹脹滿。
腹滿。
灸絕骨。
(千見上氣。
)巨阙等、主腹滿。
昆侖、主腹暴滿。
(并見腹痛。
)太白等、主腹大滿。
(見腹脹。
)、(在鼻衄門。
)三裡、療腹滿。
(明見腹大。
)中管、治心下脹滿。
傷飽。
食不化。
霍亂。
出洩不自知。
心痛。
(銅)心腹諸病心痛。
灸太倉。
(千)心腹痛。
灸肝俞。
膽俞、療心脹滿。
(明見上氣。
)府舍、治腹滿。
(銅)四滿、治大腹有水。
(見水腫。
)神堂、治胸腹滿。
(見肩痛。
)魚際(銅同。
)等、治腹滿。
(見傷寒。
)石門、主腹滿疝積。
(千見無子。
)分水、療腹腫不能食。
(見腹痛。
)意舍、治腹滿虛脹。
(見腹脹。
) 人有心腹滿脹者。
予隻多以濃樸與之。
令每服細锉七八錢重。
(幼小量減。
)用生姜七片水小碗煎至七分服。
滓再煎服。
不過五六服。
脹滿脫去。
針灸之效。
未必如此速也。
因識于此。
腹痛、按之痛。
重按卻不痛。
此是氣痛。
重按愈痛而堅。
有積也。
氣痛不可下。
下之愈痛。
虛寒證也。
小建中湯治腹痛如神(良方) 針灸資生經第四 腹脹 (胸脅脹附心脹餘見心腹滿脹) 鬲俞等、(見腹痛。
)主腹脹。
(千)脾俞、大腸俞、主腹中氣脹。
引脊痛。
食飲多而身羸瘦。
中極、主寒中腹脹。
上管、主心下堅。
積聚冷脹。
隐白、主腹脹逆息。
又主腹中寒冷氣脹喘。
尺澤、主腹脹喘振栗。
天樞、主腹脹。
氣沖胸。
(見腸鳴。
)中管、主腹脹不通疰大便堅。
憂思損傷。
氣積聚。
腹中甚痛。
作膿腫。
往來上下。
大溪、主腹中脹腫。
京門、主寒熱脹。
三裡、章門、京門、厲兌、内庭、陰谷、絡卻、昆侖、商丘、陰陵、曲泉、主腹脹滿不得息。
氣沖、主腹中大熱不安。
腹有大氣。
暴腹脹。
(明下雲又臍下堅。
)滿癃淫泺。
期門、主腹大堅不得息。
脹痹滿。
小腹尤大。
巨阙、上管、主腹脹心腹滿。
五裡、主心下脹滿而痛。
上氣。
太白、(又見痢。
)公孫、主腹脹食不化。
鼓脹。
腹中氣大滿。
陰陵泉、主腹中脹。
不嗜食。
脅下滿。
腹中盛水。
脹逆不得卧。
凡頭目癰腫。
胸脅支滿。
刺陷谷、出血立已。
大鐘、主胸喘息脹。
關元、期門、少商、主脅下脹。
石門、治腹脹堅硬。
水腫支滿。
(銅)解溪、(見中風。
)血海、(見漏下。
)商丘、(見腸鳴。
)治腹脹。
膽俞、治心腹脹滿。
嘔則食無所出。
口苦舌幹咽痛。
食不下。
中膂俞、(見消渴。
)、(見肩背痛。
)鬲俞、治腹脹。
(見嘔吐。
)脾俞、治腹脹引胸背痛。
食飲倍多。
身漸羸瘦。
(明下同。
)黃膽善欠。
脅滿洩利。
體重。
四肢不收。
癖腹痛。
不嗜食。
胃俞、治胃寒腹脹。
不嗜食。
(明同。
)羸瘦。
腸鳴腹痛。
胸脅支滿。
脊痛筋攣。
三焦俞、治腸鳴腹脹。
水谷不化。
腹痛欲洩注。
目眩頭痛。
吐逆。
飲食不下。
腎俞、治心腹膨脹。
(見勞瘵。
)三裡、(見胃。
)懸鐘、治心腹脹滿。
(見膝攣。
)大腸俞、治腹脹繞臍切痛。
大小便不利。
洞洩食不化。
脊強不得俯仰。
中、治腹脹下利。
陽綱、治腹滿脹。
大便洩利。
(明下同。
)小便赤澀。
身熱目黃。
太白、治身熱煩滿。
腹脹。
食不化。
嘔吐。
洩膿血。
意舍、治腹滿虛脹。
大便滑洩。
背痛惡風寒。
食飲不下。
嘔吐消渴。
目黃。
胃倉、治腹虛脹。
水腫。
食飲不下。
惡寒。
背脊不得俯仰。
中府、治腹脹食不下。
(見脈氣。
)中脘、治傷寒飲水過多。
腹脹氣喘。
陰谷、治腹脹滿不得息。
小便黃。
男如蠱。
女如妊娠。
承滿、治腸鳴腹脹。
上喘氣逆。
食飲不下。
肩息唾血。
大敦、治腹脹滿。
三陰交、治脾病身重。
四肢不舉。
腹脹。
腸鳴溏洩。
食不化。
隐白、治腹脹喘滿。
不得卧。
嘔吐。
食下暴洩。
隐白、療腹中有寒熱起氣喘。
衄血不止。
腹中脹逆。
胫寒熱不得滿、灸鬲俞百壯。
三報。
(千)胸滿、心腹積聚痞痛。
灸肝俞百壯。
三報。
脹滿、水腫。
脾俞随年壯。
三報。
腹中氣脹。
引脊痛。
食飲多。
身羸瘦。
名曰食晦。
先取脾俞。
後取季肋。
髒腑積聚脹滿。
羸瘦。
不能飲食。
三焦俞随年壯。
脹滿雷鳴。
大腸俞百壯。
三報。
脹滿。
氣聚寒冷。
胃管百壯。
三報。
在鸠尾下三寸。
腹脹滿。
繞臍結痛堅。
不能食。
中守百壯。
在臍上一寸。
一名水分。
脹滿瘕聚。
滞下疼。
氣海百壯。
忌針。
脹滿氣如水腫狀。
小腹堅如石。
膀胱募百壯。
在中極。
臍下四寸。
脹滿。
腎冷。
瘕聚洩利。
天樞百壯。
針灸資生經第四 心腹堅大(餘論見腹滿) 下管、療腹胃不調。
腹痛不能食。
小便赤。
腹堅硬癖塊。
脈厥厥動。
(明)沖陽、治腹堅大。
不嗜食。
振寒。
(銅)期門、治腹堅硬。
(見霍亂。
)次、治心下堅脹。
石門、治腹(明有痛字。
)堅硬。
(見腹脹。
)肓門、治心下肓大堅。
水分、治腹堅如鼓。
(見水腫。
)志室、治腹堅急。
陰陵泉、地機、(并見水腫。
)下脘、治腹堅硬。
(見腹痛。
) 膀胱俞、主堅結積聚。
(千)上管、主心下堅。
積聚冷脹。
肓門、主心下大堅。
丘墟、主大疝腹堅。
期門、主腹大堅。
(見腹脹。
)沖陽、主腹大。
不嗜食。
解溪、主腹大下重。
又主厥氣上柱腹大。
三裡、療腹滿堅塊。
不能食。
胃氣不足。
反胃。
胸脅腹積氣。
(明)天樞、療腹大堅。
(下見漏下。
)小兒腹大。
灸分水。
(見水腫。
)分水、療腹痛。
胃脹堅硬。
(明見腹痛。
)石關、主心堅滿。
(千見大便不通。
)積如盤。
(積聚。
) 針灸資生經第四 鼓脹(餘見腹脹) 水分、治腹堅如鼓。
水腫腹(明作腸。
)鳴。
胃虛脹不嗜食。
繞臍痛。
沖胸不息。
(銅) 神阙(見水腫。
)公孫、治腹虛脹如鼓。
水分、治腹堅如鼓。
明下雲、療鼓脹。
(見水腫。
)複溜、治腹中雷鳴。
腹脹如鼓。
四肢腫十水病。
(明下同。
)章門、療身黃羸瘦。
四肢怠惰。
腹脹如鼓。
兩脅積氣如卵石。
(明下)中封、四滿、主鼓脹。
(千見陰縮。
)太白、公孫、主腹鼓脹。
腹中氣大滿。
(見腹脹。
)三陰交、石門、主水脹。
小腹皮敦敦然。
(見水腫。
) 甄權雲、分水主鼓脹腸鳴。
(水腫。
)鼓脹。
中封二百壯。
贲豚冷氣。
心間伏梁。
狀如覆杯。
冷結諸氣。
針中管八分。
留七呼。
瀉五吸。
疾出針。
須灸。
日二七壯。
至四百止。
忌房室。
心腹諸病堅滿煩痛。
憂思結氣。
寒冷霍亂。
心痛吐下。
食不消。
腸鳴洩利。
太倉、中管百壯。
心下堅。
積聚冷熱腹脹。
上管百壯。
(千翼) 針灸資生經第四 水腫 (雜腫四肢腫石水) 水通身腫。
灸足第二指上一寸随年壯。
又灸兩手大指縫頭七壯。
(千)虛勞、浮腫、灸太沖百壯。
又灸腎俞。
凡頭目癰腫。
留飲胸脅支滿。
刺陷谷。
出血立已。
陷谷、列缺、主面目癰腫。
陽陵泉、公孫、主頭面腫。
完骨、巨、主頭面氣。
腫。
天樞、豐隆、厲兌、陷谷、沖陽、主面浮腫。
中府、間使、合谷、主面腹腫。
解溪、主風水。
面腫。
黑。
氣舍、主肩腫不得顧。
三裡、主水腹脹。
皮腫。
曲泉、主腹腫。
陰谷、主寒熱腹偏腫。
大敦、主大腹腫脹。
臍腹邑邑。
陰交、石門、主水脹。
水氣行皮中。
小腹皮敦敦然。
小便黃。
氣滿。
屋翳、主身腫。
皮痛不可近衣。
關門、主身腫身重。
天府、主身脹逆息不得卧。
風汗身腫。
喘息多唾。
上星、治頭風、面虛腫。
(銅)囟會、治目眩面腫。
前頂、治目眩。
面赤腫。
小兒頂腫。
腦戶、治目黃頭腫。
水溝、治水氣遍身腫。
(明雲。
若是水氣。
唯得針此。
若針餘穴。
水盡即死。
)胃倉、治水腫。
(見腹脹。
)缺盆、治水氣。
(見瘰。
)屋翳、治身體腫。
皮膚痛不可近。
及淫泺螈不仁。
腎俞、治身腫。
(見勞瘵。
)建裡、治腹脹身腫。
神阙、治水腫鼓脹。
腸鳴如流水聲。
中極、石門、治水腫。
(見腹脹)四滿、治大腹有水。
(見積聚。
)章門、治腹腫脊強。
四肢傷惰。
湧泉、治男子如蠱。
女子如妊娠。
五指端盡痛。
足不得踐地。
(陰谷同上。
)三裡、治水氣。
(明同。
)複溜、治十水病。
(見鼓脹。
)維道、治水腫。
不嗜食。
(見嘔吐。
)地機、治丈夫溏洩腹脅脹。
水腫腹堅。
不嗜食。
小便不利。
陰陵泉、治腹中寒。
不嗜食。
鬲下滿。
水脹腹堅。
喘逆不得卧。
腰痛難俯仰。
陷谷、治面目浮腫。
及水病善噫。
腸鳴腹痛。
分水、療腹腫不能食。
若是水病。
灸大良。
(明)下雲、療水病腹腫。
繞臍痛。
沖胸不得息。
甄權雲、主水氣浮腫。
鼓脹。
腸鳴如雷聲。
時上沖心。
(銅見鼓脹。
)曲骨、療水病脹滿。
(下)小兒水氣。
四肢盡腫。
及腹大。
灸分水三壯。
胃倉、主水腫胪脹。
食飲不下。
惡寒。
(千)水溝、主水腫。
人中滿。
關元、主婦人小腹滿。
石水。
(見無子。
) 章門、主身潤、石水身腫。
關元、主小腹滿。
石水。
四滿、然谷、主大腹石水。
氣沖、主大氣石水。
豐隆、主四肢腫。
身濕。
(銅同。
)豐隆、複溜、主風逆四肢腫。
列缺、主汗出四肢腫。
複溜、治四肢腫。
(銅見鼓脹。
) 水腫惟得針水溝。
若針餘穴。
水盡即死。
此明堂銅人所戒也。
庸醫多為人針水分。
殺人多矣。
若其它穴。
亦有針得瘥者。
特幸焉耳。
不可為法也。
或用藥、則禹餘糧元為第一。
(見既效方。
)予屢見人服驗。
故書于此。
然灸水分。
則最為要穴也。
有裡醫為李生治水腫。
以藥飲之。
久之不效。
以受其延待之勤。
一日忽為灸水分與氣海穴。
翌早觀面如削矣。
信乎水分之能治水腫也。
明堂固雲若是水病、灸大良。
蓋以此穴能分水。
不使妄行雲焉耳。
但不知明堂又雲針四分者。
豈治其它病當針四分耶。
百病水腫。
腎俞百壯。
胃倉随年。
水腫。
陷谷随年。
水腫上下。
陰交百壯。
水腫大腹。
陰市随年。
人中滿、唇腫。
及水腫大水。
臍中、石門百壯。
風水。
上廉随年。
水腫不得卧。
陰陵泉百壯。
石水。
灸然谷、氣沖、四滿、章門。
水分、主水腫。
腹滿不能食。
堅硬。
日七壯至四百止。
忌針。
針水盡即死。
水病灸至瘥止。
(千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