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千翼)
有婦人夜多魇。
蓋因少年侍親疾用心所緻也。
後服定志丸。
遂不常魇。
灸固不可廢。
藥亦不可不服也。
針灸資生經第四 癫邪 (鬼邪○扁鵲針邪病十三穴見千金) 黃帝灸神邪鬼魅。
(明下見狂言。
)岐伯療鬼神邪。
灸間使。
攢竹、療神邪鬼魅。
(見狂。
) 秦承祖灸狐魅神邪。
及癫狂病。
醫治不瘥者。
并兩手大指。
用軟絲繩急縛。
灸三壯。
艾炷着四處。
半在甲上。
半在肉上。
四處盡燒。
一處不燒。
其疾不愈。
神效。
小兒胎痫奶痫驚痫。
根據此灸一壯。
炷如夢。
陽溪、仆參、溫溜、治狂言見鬼。
(見狂言。
)狂邪鬼語。
灸天窗九壯。
或伏兔百壯。
(千)悲泣鬼語。
灸天府五十。
悲泣邪語。
鬼忙歌哭。
灸慈門五十。
卒中邪魅。
恍惚振噤。
灸鼻下人中。
及兩手足大指爪甲本節。
令艾丸半在爪上。
半在肉上。
各七壯。
不止、十四壯。
炷如雀屎。
風邪、灸間使随年壯。
又承漿七壯。
又心俞七壯。
又三裡七壯。
鬼魅、灸入發一寸百壯。
又灸間使、手心、各五十壯。
狐魅、合手大指縛指灸合間三七壯。
當狐鳴即瘥。
風府、主邪病。
卧瞑瞑不自知。
囟上、主邪病鬼癫。
尺澤、主邪病。
四肢腫痛。
諸雜候。
狂痫哭泣。
灸手逆注三十。
(扁鵲針邪病十三穴。
見 針灸資生經第四 癫狂 (狂走狂言) 溫留、掖門、京骨、主狂仆。
(千)神門、陽谷、主笑若狂。
勞宮、大陵、主風熱善怒。
癫疾。
吐舌鼓颔。
狂言見鬼。
長強、主癫發如狂。
面皮敦敦者不治。
明下雲、療癫狂。
風府、(銅雲。
治狂走。
目注視。
)肺俞、主狂走欲自殺。
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痫狂走癫疾。
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螈。
恍惚不樂。
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癫發螈。
狂走不得卧。
沖陽、豐隆、主狂妄行。
登高而歌。
棄衣而走。
天柱、臨狂易。
多言不休。
目上反。
支正、魚際、合谷、少海、曲池、腕骨、主狂言。
下廉、丘墟、主狂言非常。
巨阙、築賓、主狂易。
妄言怒罵。
陽溪、陽谷、主吐舌戾頸妄言。
間使、主驚狂善悲。
面赤目黃。
喑不言。
(并千。
)筋縮、(下同。
)療驚痫狂走癫疾。
脊急強。
目轉上垂。
(明)陽谷、身柱、(見螈。
)腦空、京骨、(見膝攣。
) 療癫疾強走。
風府、療狂走欲自殺。
目反妄視。
(下同。
)束骨、療癫狂。
(見驚痫。
) 攢竹、但是屍厥癫邪。
神狂鬼魅。
皆療之。
秦承祖灸神邪癫狂。
(見鬼邪。
)沖陽、治久狂登高而歌。
棄衣而走。
(銅)光明、治卒狂。
(見熱病無汗。
)間使、治卒強。
胸中澹澹。
惡風寒。
嘔吐。
怵惕。
寒中少氣。
掌熱腋腫。
肘攣。
明下雲、療卒狂驚悸日月、治小腹熱欲走。
(見心憂悲。
)絲竹空、治發狂吐涎沫。
(見目眩。
)大一、治癫疾狂走。
心煩吐舌。
(銅)陽谷、治癫疾狂走。
心俞、治心中風。
狂走發痫語悲泣。
心胸悶亂煩滿。
汗不出。
結積。
寒熱嘔吐。
不下食。
咳唾血。
(明同。
)腕骨、治狂惕。
巨阙、治發狂不識人。
驚悸少氣。
曲泉、膏肓俞、治發狂。
(見勞療。
)神門、治身熱狂悲哭。
陽交、治寒厥驚狂。
少海、治目眩發狂。
嘔吐涎沫。
項不得顧。
支正、治風虛狂惕。
(見驚恐。
)大陵、治狂言不樂。
(見傷寒無汗。
)陽谷、治妄言。
左右顧。
螈目眩。
陽溪、治狂言喜笑見鬼。
(銅)仆參、治癫痫狂言見鬼。
偏曆、治癫疾多言。
(下同。
) 溫留、治癫疾吐涎。
狂言見鬼。
明下雲、癫痫吐舌。
鼓颔狂言下廉、治狂言。
(見驚。
)築賓、治癫疾狂言。
明下雲、小兒癫病吐舌。
公孫、治卒面腫。
煩心狂言。
太淵、治狂言(明下同。
)口僻。
(見心痛。
)液門、治驚悸妄言。
陽谷、療吐舌戾頸妄言。
不得左右顧。
螈。
頭眩目痛。
(明)筋縮、療痫病多言。
(下)鸠尾、療癫痫狂歌。
不擇言。
黃帝療鬼邪魅。
及癫狂。
語不擇尊卑。
灸上唇裡面中央肉弦上一壯。
炷如小麥。
又用鋼刀決斷更佳。
銅雲、水溝、治語不識尊卑。
(見癫痫。
)掖門、主妄言。
(千見驚痫。
)狂言恍惚。
灸天樞百壯。
狂邪發無常。
披頭大喚。
欲殺人。
不避水火。
及狂言妄語。
灸間使三十壯。
(亦灸驚恐歌哭。
) 狂癫鬼語。
灸足太陽四十壯。
狂癫驚走風恍惚。
嗔喜罵笑。
歌哭鬼語。
悉灸腦戶、風池、手陽明、太陽、太陰、足陽明、陽跷、少陽、太陰、陰跷、足跟、皆随年壯。
狂走刺人。
或欲自死。
罵詈不息。
稱神鬼語。
灸口吻頭赤白際一壯。
又兩肘内屈中五壯。
又背胛中間三壯。
報灸之。
倉公法神效。
卒狂言鬼語。
以甑帶急合縛兩手大指。
便灸左右脅下對屈肋頭。
兩處火俱起。
各七壯。
須臾、鬼自道姓名乞去。
徐徐問之。
乃解其手。
卒狂鬼語。
針其足大拇指爪甲下。
入少許即止。
人中、主邪病語不止。
及諸雜候。
凡人中惡先掐鼻下是也。
邪鬼妄語。
灸懸命十四壯。
穴在口唇裡中央弦。
用鋼刀決斷佳。
治肺中風狂言。
(見中風。
)狂邪鬼語。
灸天窗、伏兔。
悲泣鬼語。
灸天府、慈門。
(并見癫邪。
) 有士人妄語異常。
且欲打人。
病數月矣。
予意其是心疾。
為灸百會。
百會治心疾故也。
又疑是鬼邪。
用秦承祖灸鬼邪法。
并兩手大拇指。
用軟帛繩急縛定。
當肉甲相接處灸七壯。
四處皆着火而後愈。
(灸法見癫邪門。
)更有二貴人子。
亦有此患。
有醫僧亦為灸此穴愈。
狂走掣。
灸玉枕上三寸。
一法、項後一寸百壯。
(千)狂走癫疾。
灸項後二寸十二壯。
狂走驚痫。
灸河口五十壯。
在腕後陷中動脈是。
此與陽明同也。
狂走癫疾。
灸大幽百壯。
狂走癫痫。
灸季肋端三十。
狂走喜怒悲泣。
灸巨覺(一作巨攪。
)随年壯。
在背上甲内側。
反手所不及者。
骨芒穴上撚之痛者是。
狂走驚恍惚。
灸足陽明三十壯。
狂走易罵。
灸八會随年壯。
在陽明下五分。
筋縮(銅同。
)等、主狂走。
三裡、主邪病大喚罵走遠。
狂走癫厥如死人。
灸足大指三毛中九壯。
(翼雲灸大敦。
)狂走易氣等、灸絕骨。
(見上氣。
) 鬼語狂走。
當根據法灸之。
若傷寒鬼語癫狂。
惟宜用四物湯加黃等分。
七八錢重作一服。
水一碗煎七分服。
滓即用水一碗煎半碗連服。
予屢用之神效。
故附着于此。
針灸資生經第四 癫痫螈(小兒螈) 命門、治螈裡急。
腰腹相引痛。
(銅)大杼、治螈氣實脅滿。
屋翳、治螈不仁(見身腫。
)陽谷、(見狂言。
明同。
)治螈。
曲澤、療肘螈。
(明見唾血。
)少澤、療螈。
承筋、主螈腳酸。
(千)曲池、少澤、主螈癫疾。
身柱、主癫疾螈。
怒欲殺人。
身熱狂走。
言見鬼。
(明上下同。
)商丘、主痫。
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痫發螈狂走。
昆侖、主痫口閉不開。
陽溪、天井、主驚。
解溪、主螈而驚。
上關、主螈沫出。
寒熱痙引骨痛。
巨阙、照海、主螈引臍腹。
短氣。
命門、主螈裡急。
腰腹相引痛。
(銅人明同。
)腦戶、聽會、聽宮、風府、翳風、主骨酸眩狂。
螈口噤。
喉鳴沫出。
喑不能言。
五處、身柱、委中、委陽、昆侖、主脊強反折。
螈。
癫疾頭痛。
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螈。
恍惚不樂。
(并千。
)啞門、治寒熱風痙。
背強反折。
螈癫疾頭重。
(銅)五處、治頭風目眩。
螈。
目戴上不識人。
巨、治螈口。
(明同。
)上關、治螈口沫出。
目眩。
牙車不開。
口噤。
少澤、治臂痛螈。
咳嗽。
頸項急。
不可顧。
付陽、(見風痹。
)天井、治螈。
(千見風痹。
)腕骨、治驚風螈。
五指掣。
帶脈、治婦人裡急螈。
(見小腹痛。
)大椎、療癫病螈。
身熱目眩。
項急。
卧不安。
(明下)顱囟、治小兒發痫螈。
嘔吐涎沫。
驚恐失精。
瞻視不明。
(銅)脈、治小兒驚痫螈。
嘔吐洩痢無時。
驚恐眵瞢。
目睛不明。
(明同。
)前頂、治小兒驚痫風痫螈。
(見驚痫。
)昆侖、治小兒發痫螈。
針灸資生經第四 癫痫 (痫附餘論見風痫) 天柱、主卒暴痫眩。
(千)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痫發螈狂走。
商丘、主痫絲竹空、通谷、主風痫癫疾。
涎沫狂煩。
金門、仆參、主癫疾馬痫。
(千)天井、小海、主癫疾。
羊痫吐舌。
羊鳴戾頸。
懸厘、束骨、主癫疾互引。
善驚羊鳴。
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痫狂走癫疾。
列缺、主熱痫驚而有所見。
水溝、治失笑無時。
癫痫。
語不識尊卑。
(下經同。
)乍喜乍哭。
牙關不開。
(銅)心俞、治發痫悲泣。
(見狂走。
)筋縮、治驚痫。
狂走癫疾。
脊急強。
目轉上垂。
仆參、(見狂言。
)金門、(見屍厥。
)治癫痫。
脊中、治風痫癫邪。
神門、治大小人五痫。
金門、治小兒發痫。
張口搖頭。
身反折。
脊俞、療風痫癫邪。
(明)神庭、療腫氣風痫癫風不識人。
羊鳴。
角弓反張。
披發而上歌下哭。
多學人語。
驚悸不安寝。
肺俞、仆參、(見屍厥。
)療癫痫。
少海、療癫痫吐舌。
沫出羊鳴。
狂癫風痫吐舌。
灸胃管百壯。
不針。
倉公法、狂痫不識人。
癫病眩亂。
灸百會九壯。
難經疏雲、狂病之候。
不愛眠卧。
不肯飲食。
自言賢智。
歌樂行走。
此是陽氣盛之所為。
故經言重陽者狂。
今世以此為癫病。
謬矣。
癫病發即僵仆倒地。
故有癫蹶之言。
陰氣大盛。
故不得行立而倒也。
今世以為痫病者。
誤也。
其剖析癫狂之病。
曉然如此。
而人終不信。
豈亦傳習之誤。
難以改欤。
(重陰者癫。
) 凡發狂則欲走。
或自高貴稱神聖。
皆須備諸火灸之。
乃得永瘥。
悲泣呻吟。
此則為邪、非狂也。
自根據邪方法治。
(千) 針灸資生經第四 癫疾(餘論見風痫) 解溪、治癫疾。
煩心悲泣。
(銅)啞門、治癫疾頭重。
完骨、治癫疾頭面浮腫。
齒齲天沖、治頭痛癫疾風痙。
牙龈腫。
善驚。
筋縮、治癫疾脊強。
(見癫痫。
)申脈、後溪、前谷、治癫疾。
滑肉門、治癫疾嘔逆吐舌。
兌端、(明下同。
)本神、治癫疾吐沫。
飛揚、治癫疾寒痛。
承山、昆侖、療寒熱癫疾。
尺澤、療癫病不可向。
手臂不得上頭。
(下)解溪、陽跷、主癫疾(千)神庭、上星、百會、聽會、聽宮、偏曆、攢竹、本神、築賓、陽溪、後頂、強間、腦戶、絡卻、玉枕、主癫疾嘔。
兌端、龈交、承漿、大迎、絲竹空、囟會、天柱、商丘、主癫疾嘔沫。
寒熱痙互引。
承漿、大迎、主寒熱凄厥鼓颔。
癫痙口噤。
會、申脈、主癫疾腠氣。
尺澤、然谷、主癫疾手臂不得上頭。
偏曆、主癫疾。
多言。
耳鳴口僻。
腦空、束骨、主癫疾大瘦頭痛。
懸厘、束骨、主癫疾互引。
善驚羊鳴。
天沖、主頭痛癫疾。
互參量驚。
通谷、主心中愦愦數欠癫。
心下悸恐。
咽中澹澹。
風池、聽會、複溜、主寒熱癫仆。
完骨、主癫疾僵。
曲池等、主癫疾。
(見螈。
)狂癫、灸胃管。
(見癫痫。
)或灸巨陽。
(見驚痫。
) 有人患痫疾。
發則僵仆在地。
久之方蘇。
予意其用心所緻。
為灸百會。
又疑是痰厥緻僵仆。
為灸中管。
其疾稍減。
未除根也。
後閱脈訣後通真子有愛養小兒、謹護風池之說。
人來覓灸痫疾。
必為之按風池穴。
皆應手酸疼。
使灸之而愈。
(小兒痫。
恐亦可灸此。
) 針灸資生經第四 驚痫 (小兒驚痫急驚風慢驚風) 囟會、治驚痫。
戴目上不識人。
(銅)巨骨、療驚痫破心吐血。
(明)鸠尾、療心驚痫發。
狀如鳥鳴。
破心吐血。
心中氣悶。
不喜聞人語。
心痛腹脹。
少沖、療驚痫吐舌沫出。
束骨、療驚痫癫狂。
身寒熱。
頭痛目眩。
(下)筋縮、療驚痫狂走。
痫病多言。
脊強。
兩目轉上及目瞪。
脈、長強、主小兒驚痫螈。
嘔吐洩注。
驚恐失精。
瞻視不明。
(千)囟會、前頂、本神、天柱、主小兒驚痫。
臨泣、主兒痫反視。
囟會、主兒痫喘不得息。
前頂、治小兒驚痫。
(明下同。
)風痫螈。
發即先時鼻多清涕。
頂腫。
(銅)脈、神道、顱囟、治兒發痫螈。
(并見小兒螈。
)長強、身柱、療小兒驚痫。
小兒但是風病。
灸率谷。
(見風。
)小兒先驚怖啼叫。
後乃發驚痫。
灸頂上旋毛中三壯。
及耳後青絡脈。
小兒驚痫。
灸鬼錄穴一壯。
在上唇内中央弦上。
用鋼刀決斷更佳。
小兒急驚風。
灸前頂三壯。
若不愈。
須灸兩眉頭及人中穴。
秦承祖灸小兒驚痫等。
(見鬼邪。
)小兒緩驚風。
灸尺澤各一壯。
狂邪驚痫病。
灸承命三十壯。
在内踝後上行三寸動脈上。
亦灸驚狂走。
狂癫風驚。
厥逆心煩。
灸巨陽五十壯。
行間、(見癫狂。
)主驚痫。
(千)腕骨、治驚風。
(銅見螈。
)筋縮、療驚痫。
(明見癫狂。
) 急慢驚風、非風也。
古人謂之陰陽痫。
猶傷寒之有陰陽證也。
陽痫如陽證。
當治以涼藥。
陰痫如陰證。
當治以溫藥。
庸醫不知此例。
以風藥治之。
風藥多涼。
或者慢驚。
未有不罹其害者。
戒之戒之。
若灸驚風。
惟灸慢驚慢脾風為穩當雲。
針灸資生經第四 風痫(五痫) 神庭、療癫風不識人。
羊鳴。
(明見癫痫。
)百會、療風痫。
青風心風。
角弓反張。
羊鳴。
多哭。
言語不擇。
發時即死。
吐沫心熱悶。
頭風。
多睡心煩。
驚悸無心力。
忘前失後。
食無味。
頭重。
飲酒面赤鼻塞。
明下雲、療登高而歌。
棄衣而走。
角弓反張。
羊痫吐舌。
百會、治風痫。
中風。
角弓反張。
或多哭。
言語不擇。
發即無時。
盛即吐沫。
心煩驚悸。
(銅) 神庭、絲竹空、(見目眩。
)治風痫。
目戴上不識人。
巨阙、療心中煩悶。
熱風風痫。
浪言或作鳥聲。
不能食。
無心力。
會宗、治肌膚痛。
耳聾。
風痫。
脊中、(見癫。
)湧泉、治風痫。
前頂、療風痫。
(明)上管、療風痫熱痛。
可瀉而後補。
脊俞、療風痫癫邪。
眉沖、療目五般痫。
頭痛鼻塞。
湧泉、神聰、(見頭風。
)強間、(岐伯雲。
)療風痫。
天井、療痫病。
羊鳴吐舌。
痫病、小兒惡疾也。
呼吸之間。
不及求師。
緻困者不少。
(下)小兒食痫者。
先寒熱灑淅乃發。
灸鸠尾上五分三壯。
小兒風痫者。
先屈手指如數物。
乃發也。
灸鼻柱上發際宛中三壯。
小兒豬痫病。
如屍厥。
吐沫。
灸巨阙三壯。
小兒雞痫。
善驚反折。
手掣自搖。
灸手少陰五壯。
在掌後去腕半寸陷中。
小兒羊痫。
目瞪吐舌羊鳴。
灸九椎下節間三壯。
小兒牛痫。
目直視腹脹。
乃發。
灸鸠尾三壯。
小兒馬痫。
張口搖頭。
身反折。
馬鳴。
灸仆參各三壯。
馬痫。
張口搖頭馬鳴。
欲反折。
灸項風府、臍中三壯。
(千。
燒馬蹄未服良。
)牛痫。
目正直視腹脹。
灸鸠尾骨及大椎。
各三壯。
(燒牛蹄末服良。
)羊痫。
喜揚目吐舌。
灸大椎上三壯。
豬痫。
喜吐沫。
灸完骨兩旁各一寸。
七壯。
犬痫。
手屈拳攣。
灸兩手心足太陽肋戶。
各一壯。
雞痫。
搖頭反折。
喜驚自搖。
灸足諸陽各三壯。
神庭、脊俞、療風痫。
(見驚痫。
)前頂、治小兒驚痫風痫。
(銅見癫痫。
)小兒發逆上。
啼笑。
面暗、色不變。
是痫候。
或鼻口青時小驚。
或目閉青時小驚。
或身熱頭常汗出。
或身熱吐而喘。
或身熱目時直視。
或卧惕惕而驚。
手足振搖。
或卧夢笑。
手足動搖。
或意驚下而妄怒。
或咽乳不利。
或目瞳子卒大黑于常。
或喜欠、目上視。
或身熱小便難。
或身熱目視不精。
或吐痢不止。
厥痛時起。
或弄舌搖頭。
諸候二十條。
皆痫之初也。
見其候、便爪其陽脈所應灸。
爪之皆重手。
令兒驟啼。
及足絕脈。
亦根據方與湯。
直視瞳子動。
腹滿轉鳴下血。
身熱口噤不得乳。
反張脊強。
汗出發熱。
為卧不悟。
手足掣。
喜驚。
凡八條、痫之劇者也。
如有此、非複湯爪所能救。
當時而灸之。
徐嗣伯曰、風眩之病。
起于心氣不足。
胸上蓄熱實。
痰熱相感而動風。
風心相亂則悶瞀。
故謂之風眩瞀。
大人曰癫。
小兒為痫。
此方為治。
萬無不愈。
困急時但度灸穴。
使大針針之。
無不瘥者。
初得針竟便灸最良。
餘業之以來三十餘年。
所救活者。
數千百人。
病此而死。
不逢嗣故也。
(續命湯主眩發頓悶無知。
口沫出。
四體角弓。
目反上。
口噤不得言。
竹瀝一升二合。
生地黃汁一升。
龍齒末生姜防風麻黃去節各四兩。
防己附子炮。
各三兩。
石膏十兩。
桂二兩。
上十味。
水一鬥煮取三升。
分三服。
有氣加附子一兩。
紫蘇五合。
橘皮半兩。
)其論風眩癫痫甚有理。
故并其方附于此。
(更有贲豚湯。
詳見千金。
)但小兒痫非心氣不足爾千金有風食驚痫三種。
本事有陰陽痫慢脾風三證。
(慢脾即食痫。
宜醒脾元。
人參散。
)上方有三痫丸治小兒百二十種驚痫。
(荊芥穗二兩。
礬一兩。
半生半枯。
為末。
面糊丸。
黍米大。
朱砂衣。
姜湯下二十丸。
)吾謂慢驚用來複丹。
急驚三痫丸。
食痫醒脾元可也。
針灸資生經第四 風勞(餘見勞) 大杼、治風勞氣咳嗽。
(明有氣急字。
)胸中郁郁。
身熱目眩。
(銅)大椎、治風勞食氣。
風門、治風勞嘔逆上氣。
胸背
蓋因少年侍親疾用心所緻也。
後服定志丸。
遂不常魇。
灸固不可廢。
藥亦不可不服也。
針灸資生經第四 癫邪 (鬼邪○扁鵲針邪病十三穴見千金) 黃帝灸神邪鬼魅。
(明下見狂言。
)岐伯療鬼神邪。
灸間使。
攢竹、療神邪鬼魅。
(見狂。
) 秦承祖灸狐魅神邪。
及癫狂病。
醫治不瘥者。
并兩手大指。
用軟絲繩急縛。
灸三壯。
艾炷着四處。
半在甲上。
半在肉上。
四處盡燒。
一處不燒。
其疾不愈。
神效。
小兒胎痫奶痫驚痫。
根據此灸一壯。
炷如夢。
陽溪、仆參、溫溜、治狂言見鬼。
(見狂言。
)狂邪鬼語。
灸天窗九壯。
或伏兔百壯。
(千)悲泣鬼語。
灸天府五十。
悲泣邪語。
鬼忙歌哭。
灸慈門五十。
卒中邪魅。
恍惚振噤。
灸鼻下人中。
及兩手足大指爪甲本節。
令艾丸半在爪上。
半在肉上。
各七壯。
不止、十四壯。
炷如雀屎。
風邪、灸間使随年壯。
又承漿七壯。
又心俞七壯。
又三裡七壯。
鬼魅、灸入發一寸百壯。
又灸間使、手心、各五十壯。
狐魅、合手大指縛指灸合間三七壯。
當狐鳴即瘥。
風府、主邪病。
卧瞑瞑不自知。
囟上、主邪病鬼癫。
尺澤、主邪病。
四肢腫痛。
諸雜候。
狂痫哭泣。
灸手逆注三十。
(扁鵲針邪病十三穴。
見 針灸資生經第四 癫狂 (狂走狂言) 溫留、掖門、京骨、主狂仆。
(千)神門、陽谷、主笑若狂。
勞宮、大陵、主風熱善怒。
癫疾。
吐舌鼓颔。
狂言見鬼。
長強、主癫發如狂。
面皮敦敦者不治。
明下雲、療癫狂。
風府、(銅雲。
治狂走。
目注視。
)肺俞、主狂走欲自殺。
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痫狂走癫疾。
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螈。
恍惚不樂。
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癫發螈。
狂走不得卧。
沖陽、豐隆、主狂妄行。
登高而歌。
棄衣而走。
天柱、臨狂易。
多言不休。
目上反。
支正、魚際、合谷、少海、曲池、腕骨、主狂言。
下廉、丘墟、主狂言非常。
巨阙、築賓、主狂易。
妄言怒罵。
陽溪、陽谷、主吐舌戾頸妄言。
間使、主驚狂善悲。
面赤目黃。
喑不言。
(并千。
)筋縮、(下同。
)療驚痫狂走癫疾。
脊急強。
目轉上垂。
(明)陽谷、身柱、(見螈。
)腦空、京骨、(見膝攣。
) 療癫疾強走。
風府、療狂走欲自殺。
目反妄視。
(下同。
)束骨、療癫狂。
(見驚痫。
) 攢竹、但是屍厥癫邪。
神狂鬼魅。
皆療之。
秦承祖灸神邪癫狂。
(見鬼邪。
)沖陽、治久狂登高而歌。
棄衣而走。
(銅)光明、治卒狂。
(見熱病無汗。
)間使、治卒強。
胸中澹澹。
惡風寒。
嘔吐。
怵惕。
寒中少氣。
掌熱腋腫。
肘攣。
明下雲、療卒狂驚悸日月、治小腹熱欲走。
(見心憂悲。
)絲竹空、治發狂吐涎沫。
(見目眩。
)大一、治癫疾狂走。
心煩吐舌。
(銅)陽谷、治癫疾狂走。
心俞、治心中風。
狂走發痫語悲泣。
心胸悶亂煩滿。
汗不出。
結積。
寒熱嘔吐。
不下食。
咳唾血。
(明同。
)腕骨、治狂惕。
巨阙、治發狂不識人。
驚悸少氣。
曲泉、膏肓俞、治發狂。
(見勞療。
)神門、治身熱狂悲哭。
陽交、治寒厥驚狂。
少海、治目眩發狂。
嘔吐涎沫。
項不得顧。
支正、治風虛狂惕。
(見驚恐。
)大陵、治狂言不樂。
(見傷寒無汗。
)陽谷、治妄言。
左右顧。
螈目眩。
陽溪、治狂言喜笑見鬼。
(銅)仆參、治癫痫狂言見鬼。
偏曆、治癫疾多言。
(下同。
) 溫留、治癫疾吐涎。
狂言見鬼。
明下雲、癫痫吐舌。
鼓颔狂言下廉、治狂言。
(見驚。
)築賓、治癫疾狂言。
明下雲、小兒癫病吐舌。
公孫、治卒面腫。
煩心狂言。
太淵、治狂言(明下同。
)口僻。
(見心痛。
)液門、治驚悸妄言。
陽谷、療吐舌戾頸妄言。
不得左右顧。
螈。
頭眩目痛。
(明)筋縮、療痫病多言。
(下)鸠尾、療癫痫狂歌。
不擇言。
黃帝療鬼邪魅。
及癫狂。
語不擇尊卑。
灸上唇裡面中央肉弦上一壯。
炷如小麥。
又用鋼刀決斷更佳。
銅雲、水溝、治語不識尊卑。
(見癫痫。
)掖門、主妄言。
(千見驚痫。
)狂言恍惚。
灸天樞百壯。
狂邪發無常。
披頭大喚。
欲殺人。
不避水火。
及狂言妄語。
灸間使三十壯。
(亦灸驚恐歌哭。
) 狂癫鬼語。
灸足太陽四十壯。
狂癫驚走風恍惚。
嗔喜罵笑。
歌哭鬼語。
悉灸腦戶、風池、手陽明、太陽、太陰、足陽明、陽跷、少陽、太陰、陰跷、足跟、皆随年壯。
狂走刺人。
或欲自死。
罵詈不息。
稱神鬼語。
灸口吻頭赤白際一壯。
又兩肘内屈中五壯。
又背胛中間三壯。
報灸之。
倉公法神效。
卒狂言鬼語。
以甑帶急合縛兩手大指。
便灸左右脅下對屈肋頭。
兩處火俱起。
各七壯。
須臾、鬼自道姓名乞去。
徐徐問之。
乃解其手。
卒狂鬼語。
針其足大拇指爪甲下。
入少許即止。
人中、主邪病語不止。
及諸雜候。
凡人中惡先掐鼻下是也。
邪鬼妄語。
灸懸命十四壯。
穴在口唇裡中央弦。
用鋼刀決斷佳。
治肺中風狂言。
(見中風。
)狂邪鬼語。
灸天窗、伏兔。
悲泣鬼語。
灸天府、慈門。
(并見癫邪。
) 有士人妄語異常。
且欲打人。
病數月矣。
予意其是心疾。
為灸百會。
百會治心疾故也。
又疑是鬼邪。
用秦承祖灸鬼邪法。
并兩手大拇指。
用軟帛繩急縛定。
當肉甲相接處灸七壯。
四處皆着火而後愈。
(灸法見癫邪門。
)更有二貴人子。
亦有此患。
有醫僧亦為灸此穴愈。
狂走掣。
灸玉枕上三寸。
一法、項後一寸百壯。
(千)狂走癫疾。
灸項後二寸十二壯。
狂走驚痫。
灸河口五十壯。
在腕後陷中動脈是。
此與陽明同也。
狂走癫疾。
灸大幽百壯。
狂走癫痫。
灸季肋端三十。
狂走喜怒悲泣。
灸巨覺(一作巨攪。
)随年壯。
在背上甲内側。
反手所不及者。
骨芒穴上撚之痛者是。
狂走驚恍惚。
灸足陽明三十壯。
狂走易罵。
灸八會随年壯。
在陽明下五分。
筋縮(銅同。
)等、主狂走。
三裡、主邪病大喚罵走遠。
狂走癫厥如死人。
灸足大指三毛中九壯。
(翼雲灸大敦。
)狂走易氣等、灸絕骨。
(見上氣。
) 鬼語狂走。
當根據法灸之。
若傷寒鬼語癫狂。
惟宜用四物湯加黃等分。
七八錢重作一服。
水一碗煎七分服。
滓即用水一碗煎半碗連服。
予屢用之神效。
故附着于此。
針灸資生經第四 癫痫螈(小兒螈) 命門、治螈裡急。
腰腹相引痛。
(銅)大杼、治螈氣實脅滿。
屋翳、治螈不仁(見身腫。
)陽谷、(見狂言。
明同。
)治螈。
曲澤、療肘螈。
(明見唾血。
)少澤、療螈。
承筋、主螈腳酸。
(千)曲池、少澤、主螈癫疾。
身柱、主癫疾螈。
怒欲殺人。
身熱狂走。
言見鬼。
(明上下同。
)商丘、主痫。
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痫發螈狂走。
昆侖、主痫口閉不開。
陽溪、天井、主驚。
解溪、主螈而驚。
上關、主螈沫出。
寒熱痙引骨痛。
巨阙、照海、主螈引臍腹。
短氣。
命門、主螈裡急。
腰腹相引痛。
(銅人明同。
)腦戶、聽會、聽宮、風府、翳風、主骨酸眩狂。
螈口噤。
喉鳴沫出。
喑不能言。
五處、身柱、委中、委陽、昆侖、主脊強反折。
螈。
癫疾頭痛。
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螈。
恍惚不樂。
(并千。
)啞門、治寒熱風痙。
背強反折。
螈癫疾頭重。
(銅)五處、治頭風目眩。
螈。
目戴上不識人。
巨、治螈口。
(明同。
)上關、治螈口沫出。
目眩。
牙車不開。
口噤。
少澤、治臂痛螈。
咳嗽。
頸項急。
不可顧。
付陽、(見風痹。
)天井、治螈。
(千見風痹。
)腕骨、治驚風螈。
五指掣。
帶脈、治婦人裡急螈。
(見小腹痛。
)大椎、療癫病螈。
身熱目眩。
項急。
卧不安。
(明下)顱囟、治小兒發痫螈。
嘔吐涎沫。
驚恐失精。
瞻視不明。
(銅)脈、治小兒驚痫螈。
嘔吐洩痢無時。
驚恐眵瞢。
目睛不明。
(明同。
)前頂、治小兒驚痫風痫螈。
(見驚痫。
)昆侖、治小兒發痫螈。
針灸資生經第四 癫痫 (痫附餘論見風痫) 天柱、主卒暴痫眩。
(千)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痫發螈狂走。
商丘、主痫絲竹空、通谷、主風痫癫疾。
涎沫狂煩。
金門、仆參、主癫疾馬痫。
(千)天井、小海、主癫疾。
羊痫吐舌。
羊鳴戾頸。
懸厘、束骨、主癫疾互引。
善驚羊鳴。
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痫狂走癫疾。
列缺、主熱痫驚而有所見。
水溝、治失笑無時。
癫痫。
語不識尊卑。
(下經同。
)乍喜乍哭。
牙關不開。
(銅)心俞、治發痫悲泣。
(見狂走。
)筋縮、治驚痫。
狂走癫疾。
脊急強。
目轉上垂。
仆參、(見狂言。
)金門、(見屍厥。
)治癫痫。
脊中、治風痫癫邪。
神門、治大小人五痫。
金門、治小兒發痫。
張口搖頭。
身反折。
脊俞、療風痫癫邪。
(明)神庭、療腫氣風痫癫風不識人。
羊鳴。
角弓反張。
披發而上歌下哭。
多學人語。
驚悸不安寝。
肺俞、仆參、(見屍厥。
)療癫痫。
少海、療癫痫吐舌。
沫出羊鳴。
狂癫風痫吐舌。
灸胃管百壯。
不針。
倉公法、狂痫不識人。
癫病眩亂。
灸百會九壯。
難經疏雲、狂病之候。
不愛眠卧。
不肯飲食。
自言賢智。
歌樂行走。
此是陽氣盛之所為。
故經言重陽者狂。
今世以此為癫病。
謬矣。
癫病發即僵仆倒地。
故有癫蹶之言。
陰氣大盛。
故不得行立而倒也。
今世以為痫病者。
誤也。
其剖析癫狂之病。
曉然如此。
而人終不信。
豈亦傳習之誤。
難以改欤。
(重陰者癫。
) 凡發狂則欲走。
或自高貴稱神聖。
皆須備諸火灸之。
乃得永瘥。
悲泣呻吟。
此則為邪、非狂也。
自根據邪方法治。
(千) 針灸資生經第四 癫疾(餘論見風痫) 解溪、治癫疾。
煩心悲泣。
(銅)啞門、治癫疾頭重。
完骨、治癫疾頭面浮腫。
齒齲天沖、治頭痛癫疾風痙。
牙龈腫。
善驚。
筋縮、治癫疾脊強。
(見癫痫。
)申脈、後溪、前谷、治癫疾。
滑肉門、治癫疾嘔逆吐舌。
兌端、(明下同。
)本神、治癫疾吐沫。
飛揚、治癫疾寒痛。
承山、昆侖、療寒熱癫疾。
尺澤、療癫病不可向。
手臂不得上頭。
(下)解溪、陽跷、主癫疾(千)神庭、上星、百會、聽會、聽宮、偏曆、攢竹、本神、築賓、陽溪、後頂、強間、腦戶、絡卻、玉枕、主癫疾嘔。
兌端、龈交、承漿、大迎、絲竹空、囟會、天柱、商丘、主癫疾嘔沫。
寒熱痙互引。
承漿、大迎、主寒熱凄厥鼓颔。
癫痙口噤。
會、申脈、主癫疾腠氣。
尺澤、然谷、主癫疾手臂不得上頭。
偏曆、主癫疾。
多言。
耳鳴口僻。
腦空、束骨、主癫疾大瘦頭痛。
懸厘、束骨、主癫疾互引。
善驚羊鳴。
天沖、主頭痛癫疾。
互參量驚。
通谷、主心中愦愦數欠癫。
心下悸恐。
咽中澹澹。
風池、聽會、複溜、主寒熱癫仆。
完骨、主癫疾僵。
曲池等、主癫疾。
(見螈。
)狂癫、灸胃管。
(見癫痫。
)或灸巨陽。
(見驚痫。
) 有人患痫疾。
發則僵仆在地。
久之方蘇。
予意其用心所緻。
為灸百會。
又疑是痰厥緻僵仆。
為灸中管。
其疾稍減。
未除根也。
後閱脈訣後通真子有愛養小兒、謹護風池之說。
人來覓灸痫疾。
必為之按風池穴。
皆應手酸疼。
使灸之而愈。
(小兒痫。
恐亦可灸此。
) 針灸資生經第四 驚痫 (小兒驚痫急驚風慢驚風) 囟會、治驚痫。
戴目上不識人。
(銅)巨骨、療驚痫破心吐血。
(明)鸠尾、療心驚痫發。
狀如鳥鳴。
破心吐血。
心中氣悶。
不喜聞人語。
心痛腹脹。
少沖、療驚痫吐舌沫出。
束骨、療驚痫癫狂。
身寒熱。
頭痛目眩。
(下)筋縮、療驚痫狂走。
痫病多言。
脊強。
兩目轉上及目瞪。
脈、長強、主小兒驚痫螈。
嘔吐洩注。
驚恐失精。
瞻視不明。
(千)囟會、前頂、本神、天柱、主小兒驚痫。
臨泣、主兒痫反視。
囟會、主兒痫喘不得息。
前頂、治小兒驚痫。
(明下同。
)風痫螈。
發即先時鼻多清涕。
頂腫。
(銅)脈、神道、顱囟、治兒發痫螈。
(并見小兒螈。
)長強、身柱、療小兒驚痫。
小兒但是風病。
灸率谷。
(見風。
)小兒先驚怖啼叫。
後乃發驚痫。
灸頂上旋毛中三壯。
及耳後青絡脈。
小兒驚痫。
灸鬼錄穴一壯。
在上唇内中央弦上。
用鋼刀決斷更佳。
小兒急驚風。
灸前頂三壯。
若不愈。
須灸兩眉頭及人中穴。
秦承祖灸小兒驚痫等。
(見鬼邪。
)小兒緩驚風。
灸尺澤各一壯。
狂邪驚痫病。
灸承命三十壯。
在内踝後上行三寸動脈上。
亦灸驚狂走。
狂癫風驚。
厥逆心煩。
灸巨陽五十壯。
行間、(見癫狂。
)主驚痫。
(千)腕骨、治驚風。
(銅見螈。
)筋縮、療驚痫。
(明見癫狂。
) 急慢驚風、非風也。
古人謂之陰陽痫。
猶傷寒之有陰陽證也。
陽痫如陽證。
當治以涼藥。
陰痫如陰證。
當治以溫藥。
庸醫不知此例。
以風藥治之。
風藥多涼。
或者慢驚。
未有不罹其害者。
戒之戒之。
若灸驚風。
惟灸慢驚慢脾風為穩當雲。
針灸資生經第四 風痫(五痫) 神庭、療癫風不識人。
羊鳴。
(明見癫痫。
)百會、療風痫。
青風心風。
角弓反張。
羊鳴。
多哭。
言語不擇。
發時即死。
吐沫心熱悶。
頭風。
多睡心煩。
驚悸無心力。
忘前失後。
食無味。
頭重。
飲酒面赤鼻塞。
明下雲、療登高而歌。
棄衣而走。
角弓反張。
羊痫吐舌。
百會、治風痫。
中風。
角弓反張。
或多哭。
言語不擇。
發即無時。
盛即吐沫。
心煩驚悸。
(銅) 神庭、絲竹空、(見目眩。
)治風痫。
目戴上不識人。
巨阙、療心中煩悶。
熱風風痫。
浪言或作鳥聲。
不能食。
無心力。
會宗、治肌膚痛。
耳聾。
風痫。
脊中、(見癫。
)湧泉、治風痫。
前頂、療風痫。
(明)上管、療風痫熱痛。
可瀉而後補。
脊俞、療風痫癫邪。
眉沖、療目五般痫。
頭痛鼻塞。
湧泉、神聰、(見頭風。
)強間、(岐伯雲。
)療風痫。
天井、療痫病。
羊鳴吐舌。
痫病、小兒惡疾也。
呼吸之間。
不及求師。
緻困者不少。
(下)小兒食痫者。
先寒熱灑淅乃發。
灸鸠尾上五分三壯。
小兒風痫者。
先屈手指如數物。
乃發也。
灸鼻柱上發際宛中三壯。
小兒豬痫病。
如屍厥。
吐沫。
灸巨阙三壯。
小兒雞痫。
善驚反折。
手掣自搖。
灸手少陰五壯。
在掌後去腕半寸陷中。
小兒羊痫。
目瞪吐舌羊鳴。
灸九椎下節間三壯。
小兒牛痫。
目直視腹脹。
乃發。
灸鸠尾三壯。
小兒馬痫。
張口搖頭。
身反折。
馬鳴。
灸仆參各三壯。
馬痫。
張口搖頭馬鳴。
欲反折。
灸項風府、臍中三壯。
(千。
燒馬蹄未服良。
)牛痫。
目正直視腹脹。
灸鸠尾骨及大椎。
各三壯。
(燒牛蹄末服良。
)羊痫。
喜揚目吐舌。
灸大椎上三壯。
豬痫。
喜吐沫。
灸完骨兩旁各一寸。
七壯。
犬痫。
手屈拳攣。
灸兩手心足太陽肋戶。
各一壯。
雞痫。
搖頭反折。
喜驚自搖。
灸足諸陽各三壯。
神庭、脊俞、療風痫。
(見驚痫。
)前頂、治小兒驚痫風痫。
(銅見癫痫。
)小兒發逆上。
啼笑。
面暗、色不變。
是痫候。
或鼻口青時小驚。
或目閉青時小驚。
或身熱頭常汗出。
或身熱吐而喘。
或身熱目時直視。
或卧惕惕而驚。
手足振搖。
或卧夢笑。
手足動搖。
或意驚下而妄怒。
或咽乳不利。
或目瞳子卒大黑于常。
或喜欠、目上視。
或身熱小便難。
或身熱目視不精。
或吐痢不止。
厥痛時起。
或弄舌搖頭。
諸候二十條。
皆痫之初也。
見其候、便爪其陽脈所應灸。
爪之皆重手。
令兒驟啼。
及足絕脈。
亦根據方與湯。
直視瞳子動。
腹滿轉鳴下血。
身熱口噤不得乳。
反張脊強。
汗出發熱。
為卧不悟。
手足掣。
喜驚。
凡八條、痫之劇者也。
如有此、非複湯爪所能救。
當時而灸之。
徐嗣伯曰、風眩之病。
起于心氣不足。
胸上蓄熱實。
痰熱相感而動風。
風心相亂則悶瞀。
故謂之風眩瞀。
大人曰癫。
小兒為痫。
此方為治。
萬無不愈。
困急時但度灸穴。
使大針針之。
無不瘥者。
初得針竟便灸最良。
餘業之以來三十餘年。
所救活者。
數千百人。
病此而死。
不逢嗣故也。
(續命湯主眩發頓悶無知。
口沫出。
四體角弓。
目反上。
口噤不得言。
竹瀝一升二合。
生地黃汁一升。
龍齒末生姜防風麻黃去節各四兩。
防己附子炮。
各三兩。
石膏十兩。
桂二兩。
上十味。
水一鬥煮取三升。
分三服。
有氣加附子一兩。
紫蘇五合。
橘皮半兩。
)其論風眩癫痫甚有理。
故并其方附于此。
(更有贲豚湯。
詳見千金。
)但小兒痫非心氣不足爾千金有風食驚痫三種。
本事有陰陽痫慢脾風三證。
(慢脾即食痫。
宜醒脾元。
人參散。
)上方有三痫丸治小兒百二十種驚痫。
(荊芥穗二兩。
礬一兩。
半生半枯。
為末。
面糊丸。
黍米大。
朱砂衣。
姜湯下二十丸。
)吾謂慢驚用來複丹。
急驚三痫丸。
食痫醒脾元可也。
針灸資生經第四 風勞(餘見勞) 大杼、治風勞氣咳嗽。
(明有氣急字。
)胸中郁郁。
身熱目眩。
(銅)大椎、治風勞食氣。
風門、治風勞嘔逆上氣。
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