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

關燈
大意 腰為腎府。

    乃精氣所藏。

    有生之根蒂也。

    假令作強伎巧之官。

    謹其閉蟄封藏之本。

    則州都之地。

    真氣布護。

     雖六氣苛毒。

    勿之能害。

    惟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

    則腎氣虛傷。

    膀胱之府安能獨足。

    所以作痛。

    (必讀) 内因 諸經皆貫于腎。

    而絡于腰脊。

    腎氣一虛。

    凡沖風冒濕。

    傷冷蓄熱。

    血澀氣滞。

    水積堕傷。

    與夫失志作勞。

    并能患此。

    (心法) 外候 悠悠不止。

    乏力酸軟者。

    房欲傷腎也。

    體骨如脫。

    四肢倦怠者。

    勞力傷氣也。

    面黧腰脹。

    不能久立者。

    失志傷心。

    血脈不舒也。

    腹滿肉痹。

    不能飲食者。

    憂思傷脾。

    胃氣不行也。

    脅腰脹悶。

    筋弛白淫者。

    郁怒傷肝。

    腎肝同系也。

    冷痛沉重。

    陰雨則發者。

    濕也。

    足冷背強。

    灑淅拘急者。

    寒也。

    牽連左右無常。

    腳膝強急難舒者。

    風也。

    舉身不能俯仰。

    動搖不能轉側者。

    挫也。

    有形作痛。

    皮肉青白者。

    痰也。

    無形作痛。

    脹滿連腹者。

    氣也。

    便閉溺赤。

     煩躁口渴者。

    膏粱積熱也。

    晝輕夜重。

    便黑溺清者。

    跌損血瘀也。

    (彙補) 死候 腰者。

    腎之外候。

    轉搖不能。

    腎将憊矣。

    (内經)痛甚。

    面上忽見紅點。

    人中黑者死。

    (丹溪) 脈法 腰痛之脈。

    必沉而弦。

    沉弦而緊者寒。

    沉弦而浮者風。

    沉弦而濡細者濕。

    沉弦而急實為閃肭。

    (劉三點)芤澀者瘀血。

    滑伏者痰氣。

    虛豁者腎虛。

    (彙補) 治法 治惟補腎為先。

    而後随邪之所見者以施治。

    标急則治标。

    本急則治本。

    初痛宜疏邪滞。

    理經隧。

    久痛宜補真元。

    養血氣。

    (彙補) 治禁 凡諸痛本虛标熱。

    寒涼不可峻用。

    必用溫散之藥。

    又不可純用參、大補。

    大補則氣旺不通而痛愈甚。

    (心法) 用藥 主以歸芎湯。

    加桑寄生、杜仲、續斷等。

    腎虛。

    加生熟地、枸杞、牛膝。

    虛火。

    加黃柏、知母。

    瘀血。

    加桃仁、紅花。

    痰涎。

     加蒼術、半夏。

    跌損。

    加猴姜、玄胡索。

    氣滞。

    加香附、枳殼。

    風寒。

    加威靈仙、羌活。

    風濕。

    加五加皮、海桐皮。

     濕熱。

    加蒼術、黃柏。

    風加獨活、防風。

    寒加幹姜、肉桂。

    濕加萆、防己。

    凡腰痛久不愈。

    古方多用肉桂者。

    取其性達下焦。

    辛溫開導也。

    又虛腰痛多用磁石者。

    取其引肺金之氣下達腎中。

    可使大氣周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