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病

關燈
甚。

    當具勞怯之狀。

    (雜着) 【附:耳痛】 如蟲走者風痛。

    幹痛者風熱。

    濕痛者風濕。

    微痛者虛火。

    (入門)又有耳後攻擊作痛作腫。

    此是少陽經之濕火。

    (繩墨) 外用蛇蛻燒灰存性為末。

    吹入以治風。

    或用枯礬末吹入治風濕。

    或青箬燒灰吹之亦效。

    重者内服涼膈散。

    其腎膽二經火動者。

    實用小柴胡。

    虛用逍遙散。

     【附:膿耳】 熱氣乘虛。

    随脈入耳。

    聚熱不散。

    膿汁時出。

    為之膿耳。

    (心法) 治宜蔓荊子散。

    外用輕粉、明礬、黃丹、龍骨、麝香、蚌粉為末。

    綿纏竹拭耳。

    或用白礬、胭脂、麝香各一錢。

    為末吹之。

     【附:停耳】 停耳由氣郁生痰。

    内火攻沖。

    形似赤肉。

    或兼膿汁潰爛。

    (繩墨) 治宜二陳加玄參、花粉、黃芩、山栀、連翹、柴胡、蔓荊。

     【附:耵耳】 人耳間有津液。

    輕則不能為害。

    若風熱搏之。

    津液結塞成核。

    能令暴聾。

    為之耵耳。

    (丹溪) 治宜四物加羌活、防風、柴胡、黃芩、連翹、玄參等。

    外用生豬油、地龍、釜墨等分。

    研細末。

    以蔥汁和捏如棗核。

    薄綿裹入耳。

    令潤則挑出。

     【附:耳衄】 耳中出血為耳衄。

    左關脈來弦數者。

    為少陽經火。

    尺脈或躁或弱者。

    少陰經虛。

     少陽經火。

    宜柴胡清肝散。

    少陰經虛。

    用六味地黃丸。

    外治用龍骨末吹入。

     【附:耳癢】 尋常耳癢。

    有風有火。

    易于調治。

    甚有耳癢不歇。

    挑剔出血。

    不能住手。

    此腎藏風毒上攻于耳。

    宜透水丹治之。

    并戒酒色膏粱濃味。

     耳病選方 清神散治風熱上攻于耳。

     甘菊羌活荊芥木通川芎防風木香菖蒲僵蠶甘草二陳湯治氣逆壅閉于耳。

    (方見痰症) 補中益氣湯治陽虛氣陷耳聾。

     四物湯治陰虛血弱耳聾。

     六味地黃丸治耳聾屬精氣虛脫。

     八味丸治耳聾屬元陽虛脫。

    (以上四方俱見中風) 龍荟丸治熱盛痰火耳聾。

     當歸膽草黃連黃芩黃柏蘆荟大黃青黛木香麝香益腎散磁石巴戟沉香菖蒲川椒豬腎一枚。

    和以蔥白炒鹽并藥。

    用濕紙裹煨。

    白湯下。

     涼膈散栀子連翹薄荷黃芩甘草赤芍大黃桔梗治久聾快捷方式法用酒一鬥。

    入故鐵十斤。

    煮一炷香。

    投磁石三兩。

    研末浸酒中。

    三日。

    令病患醉飲。

    複以綿裹磁石一塊内耳中。

    覆頭一卧。

    酒醒即愈。

    又治虛症。

     又方。

    用斑蝥三枚。

    炒巴豆去心皮二兩。

    入麝香少許。

    丸如棗核大。

    綿裹塞耳中。

    以微響黃水出為度。

    (此治實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