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修身要事經
關燈
小
中
大
合,圓氣乘虧,侵蝕月廬,上幹黃輝。
帝臣操杖,玉晨補非,天兵羅成,神公放威。
有何假生,附景乘微,速反初位,無使有違。
三過向月祝如此,以刀右還甕水三過止,臨水引氣十六息畢,月蝕即解,天景肅清,三五齊耀,萬宮安甯也。
月中真人夫人靈光,感悅意歡,回靈玄映,降子之情,即記北帝,落子死名,注上青宮玉篇,給子玉女十二人,侍衛兆身。
九年如此,得乘飛霞,上造月庭。
其道至妙,不行於世,得者寶秘,慎勿輕傳。
太上黃素解殗穢法十五 凡道士見死屍血穢之物,當以朱一铢散内水中,以洗目漱口,洗手足畢,入室正寝,交手心上,叩齒二七通,心拜四方,祝曰: 三元上道,太一護形,司命公子,五神黃甯,血屍散滅,兇穢沈零,七液纏注,五藏華生,令我神仙,長享利貞。
祝畢,閉兩目并氣良久,身中小熱為候,竟又叩齒七通,咽液三過,此三元解穢内法也。
太上黃素理發及沐頭祝法十六 凡道士理發将髻,及沐頭将散發之時,先啄齒七通,乃祝曰: 太帝散華,玄陰大神,今日吉日,理發沐塵,辟惡除患,長生神仙。
畢乃髻之,竟又叩齒七通,都畢。
此名為太帝散華理發内法,令人終年不病,耳目聰明,頭腦不痛。
太上黃素浴身及手面法十七 凡道士浴身及洗手面之時,先臨水啄齒三通,乃祝曰: 四大開朗,天地為常,玄水澡穢,辟除不祥,雙星守門,七靈安房,雲津煉灌,萬氣混康,内外利貞,保茲黃裳。
祝畢,又叩齒三通,乃洗手面,此名為澡穢除兇七房祝法,常能行之者,使人神明血争,辟諸兇氣。
太上黃素齋食先祝法十八 凡道士入室齋戒之時,臨食常以左手持筋,啄柈三通,乃祝曰: 二玄上道,四極清泠,太一帝君,百神黃甯,受糧三宮,灌溉脾靈,上飨太和,餐味五馨,魂胎受命,七液流停,百關通和,五藏華明,雙星合景,飛行上清。
食畢,又啄柈三過,此名為魂胎受馨,百神飨糧之道,常能行之,令人神明氣和,魂魄安甯,辟惡除試,常保利津,未食祝之。
凡道士臨於盛馔,皆正心存一,目想一先飲食,然後兆乃食之,食畢,心微祝曰: 百谷入胃,與神合氣,填補血液,屍邪亡墜,飛登金阙,長生天地,役使六丁,靈童奉衛。
止。
恒如此者,則邪氣遠退,真氣來前也,食竟祝之。
太上黃素道士自按摩頭面法十九 求道要,先令目清耳聰為事主也。
且耳目是尋真之梯級,綜靈之門戶,得失擊之而立,存亡須之而辯也。
大鈔相示,可施用也。
以手按兩眉後小穴中三九過,又以手心及指摩目下顴上,又以手旋耳行三十過,次以手逆乘額三九過,口傍咽液,多少無數也。
如此常行,耳目清明,於人中密為之,勿語其狀。
次以兩手乘頭四面,順發就髻,唯多也,於是頭血流散,風濕不凝。
都畢,以手按目四眦二九,覺令見光分明,是檢眼神之道,常為之,得見百靈。
太上黃素道士傳授先求感法二十 凡傳授上法之時,有經之師當先求感應,然後傳之。
當入室燒香,密願神明,乃心拜經前,微祝之曰: 太上元君,仙都大神,今日吉日,八願開陳,欲傳申上法,敢告靈元,未知可否,須應乃宣。
祝畢便寝,必獲靈應,子自知其善否之心,審可授之方也。
玉清消魔玉帝祝鬼衛靈上法二十一 玉帝祝曰: 九天有命,上命玉清,促召千真,俱會帝庭,太一下觀,雙皇翼形,鑒察萬邪,理氣攝生,若有不祥,幹試神明,請帝之道,勑整神兵,七神秉钺,天鋒右征,揮劍前驅,煥擲火鈴,檄命甲驺,武卒天丁,風火齊戰,伐邪校精,上威六天,下攝魔靈,既威既攝,萬兇滅形。
神戈電掃,奸祆無生,仙皇秉節,有令敢停,拒節違令,是誅是形,各警各慎,保茲黃甯,九天告命,萬神敬聽。
畢。
兆若夜行畏恐,心震意怯,或惡夢之時,魔鬼試人,犯真幹氣,欲疾病害人者,急行玉帝祝鬼衛靈之法,兆當心存至道,求濟於帝一,乃北向叩齒三十通,閉氣密祝,祝畢,又叩齒如上,咽液十過,於是奸惡消摧,群魔伏滅。
七神纏綿,太一鑒攝,萬靈衛真,外威兇氣。
亦可日日諷習,振響唱誦,坐卧随意,以塞百邪之來試,閉奸鬼之兇迹。
當卧寝,亦常可誦之,令人神安意明,辟夢除厭,消諸毒惡,使終身不恐。
諷習之日,不複北向閉氣也。
以閉氣密祝者,謂鬼魔已試其左右,祆精已幹其神室,故勑靈命真,以收其兇迹耳。
而寝卧之祝,不複同之於此法也。
玉清消魔道士叩齒節度法二十二 凡上清叩齒咽液之法,皆各有方,先後有次,不得亂雜,使真靈混錯也。
夫叩齒以命神,咽氣以和真,納和咽六液,以運入制神,須鳴鼓而行列矣。
凡存修上法,禮祝之時,皆先啄齒,上下相叩,勿左右也,一呼一吸,令得咽諸氣液耳。
此名為呼神和真,以求升仙者也。
其法叩齒,上下相叩名曰天鼓,左齒相叩名曰天鐘,右齒相叩名曰天磬也,制鬼召魔,可叩鐘磬,行道求真,叩天鼓也。
太上素靈道士聞耳鳴祝法二十三 聞耳鳴者,錯手掩耳,而祝曰: 赤子在宮,九真在房,諸神聽命,亦察不祥,太一流火,以滅萬兇。
畢,以手掩耳門一七過,當聞面熱即佳候也,若聞頭頸間色色寒者,惡氣入也,當急卧臨目,存玄丹宮太一真君,以流火之鈴煥而擲之,令惡氣即出耳外,火光亦随之在後,炯炯然以照一身,良久平複也。
太上素靈審察耳鳴吉兇法二十四 耳中忽聞濑水聲,雷霆及鼓鳴者,是體中勞損,心藏極弊,不能味真注生,而淫放喪亂,使六府失攝,
帝臣操杖,玉晨補非,天兵羅成,神公放威。
有何假生,附景乘微,速反初位,無使有違。
三過向月祝如此,以刀右還甕水三過止,臨水引氣十六息畢,月蝕即解,天景肅清,三五齊耀,萬宮安甯也。
月中真人夫人靈光,感悅意歡,回靈玄映,降子之情,即記北帝,落子死名,注上青宮玉篇,給子玉女十二人,侍衛兆身。
九年如此,得乘飛霞,上造月庭。
其道至妙,不行於世,得者寶秘,慎勿輕傳。
太上黃素解殗穢法十五 凡道士見死屍血穢之物,當以朱一铢散内水中,以洗目漱口,洗手足畢,入室正寝,交手心上,叩齒二七通,心拜四方,祝曰: 三元上道,太一護形,司命公子,五神黃甯,血屍散滅,兇穢沈零,七液纏注,五藏華生,令我神仙,長享利貞。
祝畢,閉兩目并氣良久,身中小熱為候,竟又叩齒七通,咽液三過,此三元解穢内法也。
太上黃素理發及沐頭祝法十六 凡道士理發将髻,及沐頭将散發之時,先啄齒七通,乃祝曰: 太帝散華,玄陰大神,今日吉日,理發沐塵,辟惡除患,長生神仙。
畢乃髻之,竟又叩齒七通,都畢。
此名為太帝散華理發内法,令人終年不病,耳目聰明,頭腦不痛。
太上黃素浴身及手面法十七 凡道士浴身及洗手面之時,先臨水啄齒三通,乃祝曰: 四大開朗,天地為常,玄水澡穢,辟除不祥,雙星守門,七靈安房,雲津煉灌,萬氣混康,内外利貞,保茲黃裳。
祝畢,又叩齒三通,乃洗手面,此名為澡穢除兇七房祝法,常能行之者,使人神明血争,辟諸兇氣。
太上黃素齋食先祝法十八 凡道士入室齋戒之時,臨食常以左手持筋,啄柈三通,乃祝曰: 二玄上道,四極清泠,太一帝君,百神黃甯,受糧三宮,灌溉脾靈,上飨太和,餐味五馨,魂胎受命,七液流停,百關通和,五藏華明,雙星合景,飛行上清。
食畢,又啄柈三過,此名為魂胎受馨,百神飨糧之道,常能行之,令人神明氣和,魂魄安甯,辟惡除試,常保利津,未食祝之。
凡道士臨於盛馔,皆正心存一,目想一先飲食,然後兆乃食之,食畢,心微祝曰: 百谷入胃,與神合氣,填補血液,屍邪亡墜,飛登金阙,長生天地,役使六丁,靈童奉衛。
止。
恒如此者,則邪氣遠退,真氣來前也,食竟祝之。
太上黃素道士自按摩頭面法十九 求道要,先令目清耳聰為事主也。
且耳目是尋真之梯級,綜靈之門戶,得失擊之而立,存亡須之而辯也。
大鈔相示,可施用也。
以手按兩眉後小穴中三九過,又以手心及指摩目下顴上,又以手旋耳行三十過,次以手逆乘額三九過,口傍咽液,多少無數也。
如此常行,耳目清明,於人中密為之,勿語其狀。
次以兩手乘頭四面,順發就髻,唯多也,於是頭血流散,風濕不凝。
都畢,以手按目四眦二九,覺令見光分明,是檢眼神之道,常為之,得見百靈。
太上黃素道士傳授先求感法二十 凡傳授上法之時,有經之師當先求感應,然後傳之。
當入室燒香,密願神明,乃心拜經前,微祝之曰: 太上元君,仙都大神,今日吉日,八願開陳,欲傳申上法,敢告靈元,未知可否,須應乃宣。
祝畢便寝,必獲靈應,子自知其善否之心,審可授之方也。
玉清消魔玉帝祝鬼衛靈上法二十一 玉帝祝曰: 九天有命,上命玉清,促召千真,俱會帝庭,太一下觀,雙皇翼形,鑒察萬邪,理氣攝生,若有不祥,幹試神明,請帝之道,勑整神兵,七神秉钺,天鋒右征,揮劍前驅,煥擲火鈴,檄命甲驺,武卒天丁,風火齊戰,伐邪校精,上威六天,下攝魔靈,既威既攝,萬兇滅形。
神戈電掃,奸祆無生,仙皇秉節,有令敢停,拒節違令,是誅是形,各警各慎,保茲黃甯,九天告命,萬神敬聽。
畢。
兆若夜行畏恐,心震意怯,或惡夢之時,魔鬼試人,犯真幹氣,欲疾病害人者,急行玉帝祝鬼衛靈之法,兆當心存至道,求濟於帝一,乃北向叩齒三十通,閉氣密祝,祝畢,又叩齒如上,咽液十過,於是奸惡消摧,群魔伏滅。
七神纏綿,太一鑒攝,萬靈衛真,外威兇氣。
亦可日日諷習,振響唱誦,坐卧随意,以塞百邪之來試,閉奸鬼之兇迹。
當卧寝,亦常可誦之,令人神安意明,辟夢除厭,消諸毒惡,使終身不恐。
諷習之日,不複北向閉氣也。
以閉氣密祝者,謂鬼魔已試其左右,祆精已幹其神室,故勑靈命真,以收其兇迹耳。
而寝卧之祝,不複同之於此法也。
玉清消魔道士叩齒節度法二十二 凡上清叩齒咽液之法,皆各有方,先後有次,不得亂雜,使真靈混錯也。
夫叩齒以命神,咽氣以和真,納和咽六液,以運入制神,須鳴鼓而行列矣。
凡存修上法,禮祝之時,皆先啄齒,上下相叩,勿左右也,一呼一吸,令得咽諸氣液耳。
此名為呼神和真,以求升仙者也。
其法叩齒,上下相叩名曰天鼓,左齒相叩名曰天鐘,右齒相叩名曰天磬也,制鬼召魔,可叩鐘磬,行道求真,叩天鼓也。
太上素靈道士聞耳鳴祝法二十三 聞耳鳴者,錯手掩耳,而祝曰: 赤子在宮,九真在房,諸神聽命,亦察不祥,太一流火,以滅萬兇。
畢,以手掩耳門一七過,當聞面熱即佳候也,若聞頭頸間色色寒者,惡氣入也,當急卧臨目,存玄丹宮太一真君,以流火之鈴煥而擲之,令惡氣即出耳外,火光亦随之在後,炯炯然以照一身,良久平複也。
太上素靈審察耳鳴吉兇法二十四 耳中忽聞濑水聲,雷霆及鼓鳴者,是體中勞損,心藏極弊,不能味真注生,而淫放喪亂,使六府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