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益脾餅
關燈
小
中
大
治脾胃濕寒,飲食減少,長作洩瀉,完谷不化。
白術(四兩)幹姜(二兩)雞内金(二兩)熟棗肉(半斤)
上藥四味,白術、雞内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軋細焙熟(先軋細而後焙者,為其焙之易勻也)。再将幹姜軋細,共和棗肉,同搗如泥,作小餅。木炭火上炙幹,空心時,當點心,細嚼咽之。曾為友人制此方,和藥一料,服之而愈者數人。後屢試此方,無不效驗。
一婦人,年三十許,洩瀉數月。用一切治瀉諸藥皆不效。其脈不涼,亦非完谷不化。遂單用白術、棗肉,如法為餅,服之而愈。此證并不用雞内金者,因雞内金雖有助脾胃消食之力,而究與瀉者不宜也。
附錄:
直隸青縣張××來函:
胞妹××,年四十餘歲,體素瘦弱,久患脾胃濕寒,胃脘時覺疼痛,飲食減少,常作洩瀉,完谷不化。因照益脾餅原方,為制一料,服之即愈。為善後計,又服一料,永久祓除病根。
白術(四兩)幹姜(二兩)雞内金(二兩)熟棗肉(半斤)
上藥四味,白術、雞内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軋細焙熟(先軋細而後焙者,為其焙之易勻也)。再将幹姜軋細,共和棗肉,同搗如泥,作小餅。木炭火上炙幹,空心時,當點心,細嚼咽之。曾為友人制此方,和藥一料,服之而愈者數人。後屢試此方,無不效驗。
一婦人,年三十許,洩瀉數月。用一切治瀉諸藥皆不效。其脈不涼,亦非完谷不化。遂單用白術、棗肉,如法為餅,服之而愈。此證并不用雞内金者,因雞内金雖有助脾胃消食之力,而究與瀉者不宜也。
附錄:
直隸青縣張××來函:
胞妹××,年四十餘歲,體素瘦弱,久患脾胃濕寒,胃脘時覺疼痛,飲食減少,常作洩瀉,完谷不化。因照益脾餅原方,為制一料,服之即愈。為善後計,又服一料,永久祓除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