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急救回陽湯
關燈
小
中
大
治霍亂吐瀉已極,精神昏昏,氣息奄奄,至危之候。
潞黨參(八錢)生山藥(一兩)生杭芍(五錢)山萸肉(八錢,去淨核)炙甘草(三錢)赭石(四錢,研細)朱砂(五分,研細) 先用童便半盅炖熱,送下朱砂,繼服湯藥。
以上二方,皆為治霍亂之要藥矣。
然彼以祛邪為主,此以扶正為主。
誠以得此證者,往往因治不如法,緻日夜吐瀉不已,虛極将脫,危在目前。
病勢至此,其從前之因涼因熱皆不暇深究,惟急宜重用人參以回陽,山藥、芍藥以滋陰,山萸肉以斂肝氣之脫(此證吐瀉之始肝木助邪侮土,吐瀉之極而肝氣轉先脫),炙甘草以和中氣之漓,此急救回陽湯所以必需也。
用赭石者,不但取其能止嘔吐,俾所服之藥不緻吐出,誠以吐瀉已久,陰陽将離,赭石色赤入心,能協同人參,助心氣下降。
而方中山藥,又能溫固下焦,滋補真陰,協同人參以回腎氣之下趨,使之上行也。
用朱砂且又送以童便者,又以此時百脈閉塞,系心髒為毒氣所傷,将熄其鼓動之機,故用朱砂直入心以解毒,又引以童便使毒氣從尿道瀉出,而童便之性又能啟發腎中之陽上達,以應心髒也。
是此湯為回陽之劑,實則交心腎和陰陽之劑也。
服此湯後,若身溫脈出,覺心中發熱有煩躁之意者,宜急滋其陰分,若玄參、生芍藥之類,加甘草以和之,煎一大劑,分數次溫飲下。
此《傷寒論》太陽篇,先用甘草幹姜湯繼用甘草芍藥湯之法也。
門人高××,曾治一少婦。
吐瀉一晝夜,甚是困憊,濃煎人參湯,送服益元散而愈。
蓋獨參湯能回陽,益元散能滋陰,又能和中(滑石甘草能和中以止吐瀉)解毒(甘草朱砂能解毒),且可引毒氣自小便出,是以應手奏效。
此亦拙拟急救回陽湯之意也。
此證之轉筋者,多因吐瀉不已,肝木乘脾氣之虛而侮土。
故方書治轉筋多用木瓜,以其酸能斂肝,即所以平肝也。
然平肝之藥,不必定用木瓜。
壬寅秋際,霍亂流行,曾單用羚羊角三錢。
治愈數人。
因羚羊角善解熱毒,又為平肝之妙藥也。
又曾有一人,向愚詢治洩瀉之方。
告以酸石榴連皮搗爛,煎湯服之。
後值霍亂發生,其人用其方治霍亂初起之洩瀉者,服之瀉愈,而霍亂亦愈。
由是觀之,石榴亦為斂肝之要藥,而斂肝之法,又實為治霍亂之要着也。
霍亂之證,有實熱者居多,其真寒涼者,不過百中之一二。
即百脈閉塞,周身冰冷,但其不欲複被,思飲涼水,即不可以涼斷,當先少少與以涼水,若飲後病增重者,其人雖欲複飲,而不至急索者,涼水可勿與也。
若飲後病不增重,須臾不與,有不能忍受之狀,可盡量與之,任其随飲随吐,借涼水将内毒換出,亦佳方也。
曾遇有恣飲涼水而愈者,問之,言當病重之時,若一時不飲涼水,即覺不能複活,則涼水之功用可知矣。
然涼水須用新汲井泉水方效,無井泉水處,可以冰水代之,或吞服小冰塊亦佳。
王孟英曰:雞矢白散,為《金匮》治霍亂轉筋入腹之方。
愚仿其意,拟得蠶矢湯,治霍亂轉筋、腹疼、口渴、煩躁,危急之證甚效。
方用晚蠶砂、木瓜各三錢,生薏仁、大豆芽(如無可代以生麥芽)各四錢,川黃連、炒山栀各二錢,醋炒半夏、酒炒黃芩、吳茱萸各一錢,以陰陽水煎,稍涼,徐徐服之。
丁酉八九月間,吾杭盛行霍亂轉筋之證。
有沈氏婦者,夜深患此,繼即音啞肢寒。
比曉,其夫皇皇求為救治。
診其脈弦細以澀,兩尺如無,口極渴而沾飲即吐不已,腓堅硬如石,其時疼楚異常。
因拟此方治之,徐徐涼飲,藥入口竟得不吐。
外以好燒酒令人用力摩擦轉筋堅硬之處,擦将一時許,其硬塊始漸軟散,而筋不轉吐瀉亦減。
甫時複與前藥半劑,夜間居然安寐矣。
後治相類者多人,悉以是法獲效。
潞黨參(八錢)生山藥(一兩)生杭芍(五錢)山萸肉(八錢,去淨核)炙甘草(三錢)赭石(四錢,研細)朱砂(五分,研細) 先用童便半盅炖熱,送下朱砂,繼服湯藥。
以上二方,皆為治霍亂之要藥矣。
然彼以祛邪為主,此以扶正為主。
誠以得此證者,往往因治不如法,緻日夜吐瀉不已,虛極将脫,危在目前。
病勢至此,其從前之因涼因熱皆不暇深究,惟急宜重用人參以回陽,山藥、芍藥以滋陰,山萸肉以斂肝氣之脫(此證吐瀉之始肝木助邪侮土,吐瀉之極而肝氣轉先脫),炙甘草以和中氣之漓,此急救回陽湯所以必需也。
用赭石者,不但取其能止嘔吐,俾所服之藥不緻吐出,誠以吐瀉已久,陰陽将離,赭石色赤入心,能協同人參,助心氣下降。
而方中山藥,又能溫固下焦,滋補真陰,協同人參以回腎氣之下趨,使之上行也。
用朱砂且又送以童便者,又以此時百脈閉塞,系心髒為毒氣所傷,将熄其鼓動之機,故用朱砂直入心以解毒,又引以童便使毒氣從尿道瀉出,而童便之性又能啟發腎中之陽上達,以應心髒也。
是此湯為回陽之劑,實則交心腎和陰陽之劑也。
服此湯後,若身溫脈出,覺心中發熱有煩躁之意者,宜急滋其陰分,若玄參、生芍藥之類,加甘草以和之,煎一大劑,分數次溫飲下。
此《傷寒論》太陽篇,先用甘草幹姜湯繼用甘草芍藥湯之法也。
門人高××,曾治一少婦。
吐瀉一晝夜,甚是困憊,濃煎人參湯,送服益元散而愈。
蓋獨參湯能回陽,益元散能滋陰,又能和中(滑石甘草能和中以止吐瀉)解毒(甘草朱砂能解毒),且可引毒氣自小便出,是以應手奏效。
此亦拙拟急救回陽湯之意也。
此證之轉筋者,多因吐瀉不已,肝木乘脾氣之虛而侮土。
故方書治轉筋多用木瓜,以其酸能斂肝,即所以平肝也。
然平肝之藥,不必定用木瓜。
壬寅秋際,霍亂流行,曾單用羚羊角三錢。
治愈數人。
因羚羊角善解熱毒,又為平肝之妙藥也。
又曾有一人,向愚詢治洩瀉之方。
告以酸石榴連皮搗爛,煎湯服之。
後值霍亂發生,其人用其方治霍亂初起之洩瀉者,服之瀉愈,而霍亂亦愈。
由是觀之,石榴亦為斂肝之要藥,而斂肝之法,又實為治霍亂之要着也。
霍亂之證,有實熱者居多,其真寒涼者,不過百中之一二。
即百脈閉塞,周身冰冷,但其不欲複被,思飲涼水,即不可以涼斷,當先少少與以涼水,若飲後病增重者,其人雖欲複飲,而不至急索者,涼水可勿與也。
若飲後病不增重,須臾不與,有不能忍受之狀,可盡量與之,任其随飲随吐,借涼水将内毒換出,亦佳方也。
曾遇有恣飲涼水而愈者,問之,言當病重之時,若一時不飲涼水,即覺不能複活,則涼水之功用可知矣。
然涼水須用新汲井泉水方效,無井泉水處,可以冰水代之,或吞服小冰塊亦佳。
王孟英曰:雞矢白散,為《金匮》治霍亂轉筋入腹之方。
愚仿其意,拟得蠶矢湯,治霍亂轉筋、腹疼、口渴、煩躁,危急之證甚效。
方用晚蠶砂、木瓜各三錢,生薏仁、大豆芽(如無可代以生麥芽)各四錢,川黃連、炒山栀各二錢,醋炒半夏、酒炒黃芩、吳茱萸各一錢,以陰陽水煎,稍涼,徐徐服之。
丁酉八九月間,吾杭盛行霍亂轉筋之證。
有沈氏婦者,夜深患此,繼即音啞肢寒。
比曉,其夫皇皇求為救治。
診其脈弦細以澀,兩尺如無,口極渴而沾飲即吐不已,腓堅硬如石,其時疼楚異常。
因拟此方治之,徐徐涼飲,藥入口竟得不吐。
外以好燒酒令人用力摩擦轉筋堅硬之處,擦将一時許,其硬塊始漸軟散,而筋不轉吐瀉亦減。
甫時複與前藥半劑,夜間居然安寐矣。
後治相類者多人,悉以是法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