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面圖形十五症

關燈
ng> 人參、木香、當歸、川芎、黃、芍藥、防風、甘草、濃樸、枳殼、桔根、白芨、烏藥、連翹、黃芩、槟榔、紫蘇、腹皮。

    姜棗引。

     食遠服。

     八味千金追毒飲 人參、黃、桂枝、幹葛、連翹、黃連、升麻、二花。

    每劑重二、三兩。

     食後服。

     十五味乳香返魂湯 乳香、雄黃、幹葛、首烏、當歸、木通、赤芍、白芷、茴香、沒藥、甘草、枳殼、木香、黃、二花。

    姜棗引。

     食後服。

     六味敷方 龍泉粉、白芷、螵蛸、石脂、熊膽、麝香。

     用皮樹汁煎藥成膏,調勻,以油紙攤膏貼之。

     手腕毒 手腕毒生于掌後交骨之間,蓋由心生熱,肝生風,風熱壅甚,血氣燔灼,又兼喜怒憂恐,感積于心,而生此毒。

    當用定痛消毒飲、内托流氣飲,若毒貫透手心、手腕者,此心毒流于骨髓,乃危症也。

    急以三香托裡飲救之,或乳香返魂湯(方見前)。

    外貼萬靈膏,後上生肌散。

    若痛甚,以乳香散熏之。

     十八味三香托裡散 乳香、木香、大黃、人參、黃、甘草、紫蘇、桂枝、幹葛、烏藥、當歸、桔根、防風、花粉、白芍、二花、升麻、玄參。

     食後服。

     十四味乳香散 乳香、沒藥、雄黃、二花、川芎、蒲公英、草烏、木鼈、艾葉、桃葉、白芷、青蒿葉、何首烏、麝香(少許)。

     上藥搗爛成團,用瓦器盛着燒煙熏之,或煎水洗亦可。

     便毒 便毒即魚口,生于馬胯眼内,男婦皆有之,乃厥陰肝經之所司也。

    因酒色過度,或坐卧濕地,或濕熱浸透而生此毒。

    魚口者,開而不合也。

    治之不善,經年不愈,始以一掃丹、失笑餅,内服木香消毒飲,可内消而愈。

    如遲追以人參敗毒飲,黃解毒湯。

    既潰,用萬靈膏、生肌散,忌行動不易合口。

    此毒有公母之分:公者,小而長易治;母者,圍而大難治。

    公則無子,母則有三、四子,先生母毒,子别列于外,以艾灸三、四壯,其子即隐,次第服藥,除其後患矣。

     二十二味木瓜消毒飲 木瓜、乳香、枳殼、紫蘇、白芷、槟榔、防風、木香、腹皮、川膝、肉桂、連翹、甘草、防己、黃、川芎、當歸、白芍、二花、小茴、羌活、柴胡。

     空心服。

     二十味人參敗毒散 人參、甘草、川芎、茯苓、枳殼、前胡、羌活、獨活、柴胡、木瓜、幹葛、防己、牛膝、槟榔、腹皮、黃連、黃柏、豬苓、麥冬、栀子。

     空心服。

     鯉魚便毒 鯉魚便毒即魚口也,生于兩胯之側。

    陰頭盡處,乃腎與膀胱之所司也,蓋由濕熱透于膀胱,酒色過度,傷于脾腎,治如便毒。

    初起用黃柏二兩,蒼術一兩,此二味以豬膽汁搗敷之。

     鶴膝風 鶴膝風生于膝頭之上,由腎肝積熱傷筋,或坐卧濕地,或熱足過水,或為風熱所傷而生。

    初起如拳,久如盤樣,治之若緩,遂成漏膝。

    初起以艾灸之,或着敷藥,内服木瓜消毒飲,紫蘇流氣飲,外貼萬靈膏可愈。

    不然,恐成跛足矣。

     二十二味木瓜消毒酒 木瓜、槟榔、牛膝、防風、川烏、甘草、烏藥、肉桂、蒼術、黃柏、羌活、赤芍、木香、當歸、川芎、紫蘇、二花、白芷、連翹、骨皮、加皮、腹皮。

     以絹袋盛之,懸酒壇煮三、四日之後,一七之内,如常飲之,以肉食壓之,忌鵝羊雞魚鮮物。

     十七味紫蘇流氣飲 紫蘇、川樸、甘草、烏藥、槟榔、枳殼、川烏、防風、白芍、牛膝、腹皮、木瓜、黃柏、木香、蒼術、草烏、二花。

    姜引。

     水煎,空心服。

     十六味敷方 牛膝、車前、二花、益母、大腹皮、龍膽草、燈心草、地骨皮、五加皮、牡丹皮、生姜皮、南星、當歸頭、香附、川烏、通草。

     諸藥先搗爛,用好酒做成餅,濃鋪紙上貼之。

     膝腿毒 膝腿毒生于下側去膝不遠,亦由濕熱所傷,血聚成毒,治同鶴膝風。

    若緩,則成漏膝矣。

     腳拐毒 腳拐毒生于腳筋骨之上,因濕侵骨,風傷皮,或因刑挾棒所傷,或因物傷,經久不愈,亦成此毒。

    宜貼萬靈膏,徹盡膿血,再以椒茶鹽湯洗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