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背圖形八症(二)
關燈
小
中
大
糟搗爛,敷之。
囊發 囊發,發于陰囊之上,乃足厥陰之所屬也。
其病亦酷,因心勝陰虧,濕氣下流,故生斯毒,用青荷葉包之,或紫蘇葉洗淨去毛包之。
若無,以油單紙,将兒茶水煮過包之。
亦可内服十三味流氣敗毒飲,外上敷藥。
十三味流氣敗毒飲 澤瀉、川芎、赤芍、蘇葉、甘草、麥冬、香附、白術、茯苓、青皮、防風、柴胡、羌活。
空心服。
三味敷方 海螵蛸、兒茶、蛤粉。
共為末,幹敷,或生肌散亦可。
二味敷方 幹荷葉、幹蘇葉。
焙幹,等分為末,酒調濃塗肉上亦可,外以油紙包之效。
蛇頭疔 蛇頭疔生于大指之上,三、四指亦生,因五髒熱邪蘊積,故外發于六經起指之端,宜瀉六經熱毒,須服連翹洩毒湯,外用敷藥。
初覺以獨腳蓮煎水洗之可消,既潰不用。
十三味連翹瀉毒湯 連翹、青黛、木香、羌活、桂枝、黃連、麥冬、甘草、五味子、薄荷、白芷、防風、紫蘇。
空心服。
敷藥 敷藥用豬膽調雄黃搽。
蛇頭疔 蛇頭瘡作痛連心,日夜呻吟不得甯。
豬膽雄黃筒指上,痛苦熬煎自覺輕。
天蛇頭毒 天蛇頭毒生于中指頭,乃心經積熱,邪毒攻指,初覺以芋禾煎水洗五、六次之間,用芋頭禾竿焙幹研末搽。
内服十一味托裡流氣飲。
十一味托裡流氣飲 人參、肉桂(去皮,少用)、白芷、當歸、連翹、黃、防風、川芎、白芍、濃樸、木香。
一味敷方 久雨後,籬笆下糞草上所生小菰,其色似水紅,形似古竹簪,連根焙幹為末,無論已潰未潰,如瘡口幹,用麻油調搽,濕用幹末敷上神效。
膝發 膝發生于兩膝之上,乃足少陽經所屬也。
似乎人面瘡有窠穴,又有口眼,甚是可畏。
由心肝壅熱下流胯膝,故生斯毒。
宜用拔毒流氣飲,後用排膿生肌,若經七、八年不愈者,由此跛足,為喪身,其禍不淺矣。
十九味拔毒流氣飲 黃柏(鹽炒)、防己、川膝(酒炒)、木瓜、紫蘇、木香、白術、二花、黃連、麥冬、前胡、槟榔、牛子、大腹皮、甘草、赤芍、首烏、川烏(制)、地骨皮。
空心服。
十一味防風牛膝湯 川膝、木瓜、槟榔、木香、乳香、防風、黃連、甘草、花粉、白術、人參。
空心服。
此方洗瘡尤效。
二味敷方 将貝母為末,槟榔磨水調搽,以萬靈膏、生肌散敷之,效。
外方 治鶴膝風。
糯米煮飯,酒并曲三味共搗,敷痛處,三日即愈。
又對口瘡方 用剪刀菜捶生酒糟敷之,幹了再換,即愈。
囊發 囊發,發于陰囊之上,乃足厥陰之所屬也。
其病亦酷,因心勝陰虧,濕氣下流,故生斯毒,用青荷葉包之,或紫蘇葉洗淨去毛包之。
若無,以油單紙,将兒茶水煮過包之。
亦可内服十三味流氣敗毒飲,外上敷藥。
十三味流氣敗毒飲 澤瀉、川芎、赤芍、蘇葉、甘草、麥冬、香附、白術、茯苓、青皮、防風、柴胡、羌活。
空心服。
三味敷方 海螵蛸、兒茶、蛤粉。
共為末,幹敷,或生肌散亦可。
二味敷方 幹荷葉、幹蘇葉。
焙幹,等分為末,酒調濃塗肉上亦可,外以油紙包之效。
蛇頭疔 蛇頭疔生于大指之上,三、四指亦生,因五髒熱邪蘊積,故外發于六經起指之端,宜瀉六經熱毒,須服連翹洩毒湯,外用敷藥。
初覺以獨腳蓮煎水洗之可消,既潰不用。
十三味連翹瀉毒湯 連翹、青黛、木香、羌活、桂枝、黃連、麥冬、甘草、五味子、薄荷、白芷、防風、紫蘇。
空心服。
敷藥 敷藥用豬膽調雄黃搽。
蛇頭疔 蛇頭瘡作痛連心,日夜呻吟不得甯。
豬膽雄黃筒指上,痛苦熬煎自覺輕。
天蛇頭毒 天蛇頭毒生于中指頭,乃心經積熱,邪毒攻指,初覺以芋禾煎水洗五、六次之間,用芋頭禾竿焙幹研末搽。
内服十一味托裡流氣飲。
十一味托裡流氣飲 人參、肉桂(去皮,少用)、白芷、當歸、連翹、黃、防風、川芎、白芍、濃樸、木香。
一味敷方 久雨後,籬笆下糞草上所生小菰,其色似水紅,形似古竹簪,連根焙幹為末,無論已潰未潰,如瘡口幹,用麻油調搽,濕用幹末敷上神效。
膝發 膝發生于兩膝之上,乃足少陽經所屬也。
似乎人面瘡有窠穴,又有口眼,甚是可畏。
由心肝壅熱下流胯膝,故生斯毒。
宜用拔毒流氣飲,後用排膿生肌,若經七、八年不愈者,由此跛足,為喪身,其禍不淺矣。
十九味拔毒流氣飲 黃柏(鹽炒)、防己、川膝(酒炒)、木瓜、紫蘇、木香、白術、二花、黃連、麥冬、前胡、槟榔、牛子、大腹皮、甘草、赤芍、首烏、川烏(制)、地骨皮。
空心服。
十一味防風牛膝湯 川膝、木瓜、槟榔、木香、乳香、防風、黃連、甘草、花粉、白術、人參。
空心服。
此方洗瘡尤效。
二味敷方 将貝母為末,槟榔磨水調搽,以萬靈膏、生肌散敷之,效。
外方 治鶴膝風。
糯米煮飯,酒并曲三味共搗,敷痛處,三日即愈。
又對口瘡方 用剪刀菜捶生酒糟敷之,幹了再換,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