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濟卦第六十四

關燈
不正,本有悔,但能以剛健涉險建功,又有初六正應(志行也),所以“悔亡”。

     按照當時商朝對北方少數民族用兵的記錄考察,每次動兵一般為三千到五千人不等。

    如果殷商的中興之主用三年的時間征伐鬼方,而未能完全将其消滅,這足以說明當時鬼方部族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

    與此同時這也表明,商朝對鬼方的讨伐是很有必要的,這有利于保護商朝的利益,否則,就不會如此大動幹戈。

     【原文】 六五,貞吉,無悔。

    君子之光,有孚①,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②吉也。

    [《釋文》:“晖,又作輝。

    ”] 【注釋】 ①孚:誠信。

     ②晖:通“輝”,光輝。

     【譯文】 六五,堅守正道吉祥,沒有悔恨。

    君子的光輝,在于其心懷誠信,吉祥。

     《象傳》說:“君子的光輝”,說明六五的光輝帶來吉祥。

     【解說】 六五柔爻居尊位,故“貞吉”,無悔。

    六五與九二正應,亦即“有孚”。

    六五居上離當中,離為火為大明,所以說“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六五以柔得中,已臻重坎之上,所以吉祥。

     據說,劉邦在奪取天下之前,就有了作天子的征兆。

     秦始皇在位時曾說:“東南方有象征天子的一團雲氣。

    ”于是他巡遊東方,想把它壓下去。

    當時劉邦懷疑是自己帶着這團雲氣,就躲在芒山、砀山一帶的深山湖澤之間。

    呂雉和别人一起去找,總是能很容易地找到他。

    劉邦奇怪地問她怎麼能找到,呂雉說:“你躲藏的地方,上空常有一團雲氣,我們順着去找就常常能找到你。

    ”劉邦心裡更加歡喜。

    當時沛縣有很多年輕人聽說了這件事,因此大家都願意依附于他。

    劉邦就是憑借上天所暗示的“尊位”成為了起義軍領袖的。

     【原文】 上九,有孚①于飲酒,無咎。

    濡②其首,有孚失是③。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坎為孚,謂四也。

    上之四介四,故‘有孚’。

    飲酒流頤中,故‘有孚于飲酒’。

    終變之正,故‘無咎’。

    乾為首,五動首在酒中,失位,故‘濡其首’矣。

    孚,信。

    是,正也。

    六位失正,故‘有孚失是’。

    謂若殷纣沉湎于酒,以失天下也。

    ”]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④也。

     【注釋】 ①孚:誠信。

     ②濡:沾濕。

     ③是:正确。

     ④節:節制。

     【譯文】 上九,心懷誠信地飲酒取樂,沒有過錯。

    飲得過量使酒沾濕了頭部,即使心懷誠信也失卻了正道。

     《象傳》說:“飲酒取樂過量而沾濕了頭部”,這是沉湎過度不知節制。

     【解說】 上九與六三正應,所以“有孚”,上九下臨重坎,坎為水為酒,故有“飲酒”。

    但酒打濕了頭,就太不知道節制了(亦不知節也),因為不知道節制,就是有孚也會失去(有孚失是),上九位于未濟的最上位,已經在重坎之上,度過了下坎互坎重重險難,已經由未濟到達既濟,就志得意滿,被勝利沖昏了頭腦,酗酒爛醉,最終可能衆叛親離。

    應該知道戰勝重重困難,大功告成之時,就是新的困難和危險來臨之時。

    《三國演義》中張飛失徐州一節,正說明了這個道理。

     有一次劉備準備領兵讨伐袁術。

    臨行前,張飛自告奮勇留守徐州。

    劉備囑咐他千萬不要飲酒以免誤事,他爽快地答應下來。

     劉備剛走,張飛就擺下宴席,請來守城的官員。

    張飛對衆人說:“我哥哥臨走時囑咐我少喝酒,恐怕誤事。

    今天我們大家先痛飲一番,明天開始都戒酒,我們一起守城!”說罷,親自給衆将官倒酒。

    他來到曹豹面前,曹豹忙推辭道:“将軍,我不會飲酒,今天就免了吧。

    ”張飛不聽,執意倒酒。

    曹豹懼怕張飛,隻得硬着頭皮喝了一盅。

    張飛又一連喝了十幾杯,不覺有些醉了。

    他又起身與衆将把盞,再次來到曹豹面前。

    曹豹再三推辭,張飛一時性起,不顧别人的阻攔,叫軍士把曹豹拉下去打了五十鞭。

    曹豹挨打後懷恨在心,于是給女婿呂布寫了一封信,讓呂布乘張飛酒醉,劉備、關羽領兵在外之機,火速領兵來襲擊徐州,不可錯過機會。

     呂布離徐州隻有四、五十裡。

    他見信後立即點兵趕來。

    曹豹早就打開了城門,引導呂布的軍隊沖進城來。

    張飛這時正酩酊大醉,被手下軍士搖醒,聽到四處殺聲震天,慌忙起身,披挂上馬。

    這時呂布正好殺到,張飛酒醉未醒,不是呂布的對手,于是帶着十幾個部将沖出了東門。

    劉備的家眷還留在徐州城中,也來不及照顧了。

    就這樣,張飛一時大意,丢了徐州。

     以未濟卦作為終結,是沒有結束的結束,所有領悟到未濟卦和整個《易經》的精神的人,都會感到,人生有涯而知也無涯,必以尚未成功,仍需努力之志,上下求索,慎終追遠,無悔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