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妹卦第五十四

關燈
》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注釋】 ①愆期:誤期。

     【譯文】 九四,出嫁少女延誤了婚期,延遲婚嫁以待時機仍有希望。

     《象傳》說:九四延誤婚期的心志,是為了等待合适的配偶而後行。

     【解說】 “愆期”就是過期。

    九四在下卦沒有相應,找不到配偶。

    但九四剛居柔位,外柔内剛,節操堅強,不肯輕易許嫁,以緻延誤婚期。

    九四居互坎,坎為險阻,所以延期。

    九四居震下,震為行,所以九四有嫁的志願,可以行動,隻是等待時機,等到升五位成正娶。

     愆期者,非時不動。

    遲歸者,動必有時,但年齡所限,不宜遲嫁,所以不言兇吉。

     【原文】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①之袂②,不如其娣③之袂良。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三四已正。

    震為帝,坤為乙,故曰‘帝乙’。

    泰乾為良,為君。

    乾在下,為小君,則妹也。

    袂,口袂之飾也。

    兌為口,乾為衣,故稱‘袂’。

    謂三失位無應。

    娣袂,謂二得中應五,三動成乾,為良,故‘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月幾望吉。

     《象》曰:“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貴行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曰:“既以長適少,非歸妹之美而得吉者,其位在五之中,以貴盛而行,所往必得合,而獲吉也。

    ”] 【注釋】 ①君:指出嫁的帝乙之女,因嫁給周文王以後,所以稱君。

     ②袂:衣袖,這裡泛指嫁妝衣着。

     ③娣:陪嫁的妹妹。

     【譯文】 六五,帝乙嫁女,正室的衣飾反不如從嫁的妾衣着華麗。

    月亮接近圓滿,吉祥。

     《象傳》說:“帝乙嫁女,正室的衣飾反不如從嫁的妾衣着華麗”,說明地位品德均中正無偏,以高貴之位下嫁。

     【解說】 帝乙是殷代的帝王之一。

    君是女君,指帝乙的妹妹。

    “月幾望”,是接近滿月的時候。

    袂,衣袖,這裡指衣服。

     六五陰爻在君位,相當于天子的女兒,與下卦的九二相應,象征下嫁給臣子。

    六五身份高貴,但柔爻居剛位不正,但她柔順中庸,以德補正,所以她的衣着還沒有從嫁的妾的衣着華麗。

    然而,行為高貴,在德性上,卻發出像接近滿月般的光輝,吉。

     【原文】 上六,女承①筐②無實,士③刲羊④無血,[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刲,刺也。

    震為士,兌為羊,離為刀,故‘士刲羊’。

    ”]無攸利。

     《象》曰:上六無實,承虛筐也。

     【注釋】 ①承:捧着,承接。

     ②筐:這是指結婚三月後祭于宗廟儀式中新娘所捧的筐,内裝棗栗等果品以獻神。

     ③士:男子美稱。

     ④刲羊:是指婚儀中新郎宰羊祭神。

    刲,割刺。

     【譯文】 上六,女子手拿竹筐,裡面沒裝東西,男子宰羊,不見血腥。

    辦事不能順利。

     《象傳》說:上六空虛無物,正如手拿虛空的竹筐。

     【解說】 女,指年輕的女子,兌為女子。

    士指年輕的男子,震為長男為士。

    筐是新娘的提籃,裝有棗、栗、幹肉等吉祥的幹果,當作拜見公婆的禮物。

    震形上虛下實,有筐之象。

    刲是割,婚禮的儀式之一,割羊用作合卺時飲交杯酒的菜肴。

    兌為毀折為羊。

     上六位在上,與下卦無應,這是名存實亡,即或勉強結婚,也終于分離。

    在結婚時,已經出現不祥的預兆,新娘的提籃中,竟然空無一物;新郎在婚禮中行割羊的儀式時,羊也沒有流血(士刲羊無血),一切都不順利。

    如果不知不正,則最終會為以敝而終。

    事情就已經無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