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卦第五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②賢德善③俗。
[王弼注:“賢德以止巽則居,風俗以止巽乃善。
”] 【注釋】 ①山上有木:漸卦,下艮為山,上巽為木,因而說“山上有木”。
②居:積儲。
③善:改善。
【譯文】 《象傳》說:高山上有樹木依山勢而長,象征漸進。
君子體察此種現象,蓄積賢德,逐漸改變落後的風俗。
【解說】 漸卦上巽為木為風,下艮為山,稱為風山漸。
山上長有的樹木就是漸長的象征。
君子從中感到,山上的樹木是漸漸地長成非常高大的。
所以君子在安居的平凡的日子裡,要善言善行,日積月累,以備将來成就大業。
【原文】 初六,鴻①漸于幹②。
小子③厲④有言,無咎。
[王弼注:“鴻,水鳥也。
适進之義,始于下而升者也,故以鴻為喻。
六爻皆以進而履之為義焉。
始進而位乎窮下,又(無)其應,若履于幹,危不可以安也。
始進而未得其位,則困于小子,窮于謗言,故曰‘小子厲,有言’也。
困于小子讒谀之言,未傷君子之義,故曰‘無咎’也。
”] 《象》曰:小子之厲,義無咎也。
【注釋】 ①鴻:大雁。
②幹:岸,水邊。
③小子:小孩。
④厲:危險。
【譯文】 初六,大雁徐徐飛行停息在水邊。
年幼小子靠近有危險,會遭人指責,沒有過錯。
《象傳》說:年幼小子靠近危險,從漸進的意義看應無過錯。
【解說】 鴻是大雁,因為雁行有序,大雁北回南歸定而有信,雁對配偶忠貞不渝,加之形态優美,能高飛萬裡,所以古人在包括婚禮等許多場合都以雁或雁翎作為禮物或裝飾。
幹是水岸。
“鴻漸于幹”,是說大雁緩緩地落在岸邊,初六上臨互坎(二三四爻),坎為水,所以初六在岸。
下卦艮為少男,所以是“小子”。
水岸邊不适宜大雁起而高飛,所以對小子來說,是“厲”。
坎為險為厲,喻示嫁娶的過程中招來非議(有言),雖然不順利,但不至于危險,所以“無咎”。
【原文】 六二,鴻漸于磐①,飲食衎衎②,吉。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艮為山石。
坎為聚,聚石稱磐。
初已之正,體噬嗑食,坎水陽物,并在頤中,故‘飲食衎衎’。
得正應五,故‘吉’。
”] 《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③也。
【注釋】 ①磐:大石。
②衎衎:喜悅。
③素飽:不勞而得飽。
【譯文】 六二,大雁徐徐飛行停息在磐石上,歡喜飽享飲食,吉利。
《象傳》說:“歡喜飽享飲食”,說明六二并非自吃飽飯,而是有所為的。
【解說】 磐是大石。
下艮為山為石。
衎衎,和樂狀。
素飽,不勞而食的意思。
六二與九五相應,可以說是停落在磐石上,可以和樂地飲食。
但九二不是坐享九五賜給俸祿,它具備柔順中正的德性,能夠輔佐君王,地位安定,所以吉祥。
漸卦六爻都以鴻為取象,大概是由于中間互離(三四五爻)為雉,接近于鴻。
取義上有鴻程漫長,鴻的動作和緩優雅的意思。
【原文】 九三,鴻漸于陸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高平稱陸。
謂初已變,坎水為平。
三動之坤,故‘鴻漸于陸’。
”]夫征不複②。
婦孕不育,兇。
利禦寇。
《象》曰:“夫征不複”,離群醜③也。
[《爾雅·釋诂》:“醜,衆也。
”]“婦孕不育”,失其道也。
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注釋】 ①陸:高平之地。
②複:返。
③醜:同類,同伴。
【譯文】 九三,大雁徐徐飛行停息高平之地,就像丈夫出征不複
[王弼注:“賢德以止巽則居,風俗以止巽乃善。
”] 【注釋】 ①山上有木:漸卦,下艮為山,上巽為木,因而說“山上有木”。
②居:積儲。
③善:改善。
【譯文】 《象傳》說:高山上有樹木依山勢而長,象征漸進。
君子體察此種現象,蓄積賢德,逐漸改變落後的風俗。
【解說】 漸卦上巽為木為風,下艮為山,稱為風山漸。
山上長有的樹木就是漸長的象征。
君子從中感到,山上的樹木是漸漸地長成非常高大的。
所以君子在安居的平凡的日子裡,要善言善行,日積月累,以備将來成就大業。
【原文】 初六,鴻①漸于幹②。
小子③厲④有言,無咎。
[王弼注:“鴻,水鳥也。
适進之義,始于下而升者也,故以鴻為喻。
六爻皆以進而履之為義焉。
始進而位乎窮下,又(無)其應,若履于幹,危不可以安也。
始進而未得其位,則困于小子,窮于謗言,故曰‘小子厲,有言’也。
困于小子讒谀之言,未傷君子之義,故曰‘無咎’也。
”] 《象》曰:小子之厲,義無咎也。
【注釋】 ①鴻:大雁。
②幹:岸,水邊。
③小子:小孩。
④厲:危險。
【譯文】 初六,大雁徐徐飛行停息在水邊。
年幼小子靠近有危險,會遭人指責,沒有過錯。
《象傳》說:年幼小子靠近危險,從漸進的意義看應無過錯。
【解說】 鴻是大雁,因為雁行有序,大雁北回南歸定而有信,雁對配偶忠貞不渝,加之形态優美,能高飛萬裡,所以古人在包括婚禮等許多場合都以雁或雁翎作為禮物或裝飾。
幹是水岸。
“鴻漸于幹”,是說大雁緩緩地落在岸邊,初六上臨互坎(二三四爻),坎為水,所以初六在岸。
下卦艮為少男,所以是“小子”。
水岸邊不适宜大雁起而高飛,所以對小子來說,是“厲”。
坎為險為厲,喻示嫁娶的過程中招來非議(有言),雖然不順利,但不至于危險,所以“無咎”。
【原文】 六二,鴻漸于磐①,飲食衎衎②,吉。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艮為山石。
坎為聚,聚石稱磐。
初已之正,體噬嗑食,坎水陽物,并在頤中,故‘飲食衎衎’。
得正應五,故‘吉’。
”] 《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③也。
【注釋】 ①磐:大石。
②衎衎:喜悅。
③素飽:不勞而得飽。
【譯文】 六二,大雁徐徐飛行停息在磐石上,歡喜飽享飲食,吉利。
《象傳》說:“歡喜飽享飲食”,說明六二并非自吃飽飯,而是有所為的。
【解說】 磐是大石。
下艮為山為石。
衎衎,和樂狀。
素飽,不勞而食的意思。
六二與九五相應,可以說是停落在磐石上,可以和樂地飲食。
但九二不是坐享九五賜給俸祿,它具備柔順中正的德性,能夠輔佐君王,地位安定,所以吉祥。
漸卦六爻都以鴻為取象,大概是由于中間互離(三四五爻)為雉,接近于鴻。
取義上有鴻程漫長,鴻的動作和緩優雅的意思。
【原文】 九三,鴻漸于陸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高平稱陸。
謂初已變,坎水為平。
三動之坤,故‘鴻漸于陸’。
”]夫征不複②。
婦孕不育,兇。
利禦寇。
《象》曰:“夫征不複”,離群醜③也。
[《爾雅·釋诂》:“醜,衆也。
”]“婦孕不育”,失其道也。
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注釋】 ①陸:高平之地。
②複:返。
③醜:同類,同伴。
【譯文】 九三,大雁徐徐飛行停息高平之地,就像丈夫出征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