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卦第五十一

關燈
蘇”,位不當也。

     【注釋】 ①蘇蘇:恐懼的樣子。

     ②眚:災禍。

     【譯文】 六三,震動之時恐懼不安,因雷動而謹慎前行将不遭禍患。

     《象傳》說:“震動之時恐懼不安”,說明陰爻居陽位,位置不妥當。

     【解說】 “蘇蘇”是恐懼不安。

    “眚”是病、過失。

    互坎(三四五爻)為疾病。

    六三陰爻居陽位,不中不正,地位不當,而地震是人類的天譴,以緻六三恐懼不安。

    然而六三上承九四陽爻,表明因恐懼而能改過遷善,仍然不會有災難。

     【原文】 九四,震遂①泥。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坤土得雨為泥。

    位在坎中,故‘遂泥’也。

    ”] 《象》曰:“震遂泥”,未光②也。

     【注釋】 ①遂:通“墜”,墜落。

     ②光:光大。

     【譯文】 九四,震動之時驚落泥潭。

     《象傳》說:“震動之時驚落泥潭”,說明陽剛之德沒能發揚光大。

     【解說】 “遂”是墜、止的意思。

    互坎為險為泥,震為動為行。

    故九四墜落在泥淖中(震隧泥),行動艱難。

     在震動不安中,不要遠行,而要戒懼近處。

     【原文】 六五,震往來厲①。

    意無喪②有事。

     《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

    其事在中③,大無喪也。

     【注釋】 ①厲:嚴重,厲害。

     ②喪:失掉。

     ③中:中正,中庸。

     【譯文】 六五,震動之時上下來往行動有危險。

    萬無一失,長保祭祀盛事。

     《象傳》說:“震動之時上下來往”,行動有危險,說明謀事在中正之位,中允無偏,不會有太大損失。

     【解說】 六五下乘九四陽剛,前遇上六敵陰,所以往來都危厲,但因九五得中位尊,處于祭祀之事。

    虔誠恭順,并沒有丢掉匕鬯,故“大無喪也”。

     危難中更加恭謹虔誠,就會不害怕危險,也就不會在亂中遭到損失。

     【原文】 上六,震索索①,[陸德明《經典釋文》:“索索,猶縮縮,足不正也。

    ”]視矍矍②,[《說文》:“矍,鷹隼之視也。

    ”]征③兇。

    震不于其躬④,于其鄰,無咎,婚媾⑤有言。

     《象》曰:“震索索”,未得中⑥也。

    雖兇無咎,畏鄰戒⑦也。

     【注釋】 ①索索:恐懼而戰栗的樣子。

     ②視矍矍:驚惶而視線不定的樣子。

     ③征:出行。

     ④躬:自身。

     ⑤婚媾:姻眷,親戚。

     ⑥未得中:這是以上六的爻位為說的。

    上六居于最上位,未在中位,所以說“未得中”。

     ⑦戒:戒備。

     【譯文】 上六,震動之時畏畏縮縮,兩目惶恐不安,若行動會有兇險。

    震動還沒波及自身,而隻是波及近鄰時,沒有過錯,婚媾将導緻閑言。

     《象傳》說:“震動之時畏畏縮縮”,說明上六未修得中正之德。

    雖然兇險沒遭過錯,是因為畏懼近鄰所受的震驚而心存戒備之故。

     【解說】 地震發生在鄰近,還沒有到達自己身上,所以“無咎”。

    但上六在震卦的極點,感到了驚懼,“索索”,是震恐沮喪的樣子。

    “矍矍”,視線不安定,心神不定。

    上六婚媾的對象(應爻)在三位,但六三同樣是陰爻不應,上六反而遭到周圍鄰居的怨言。

    由于對鄰居的震災感到危險,并采取戒備措施,所以“雖兇無咎”。

     此爻體現了《彖辭》所說“驚遠懼迩”之意,如熟語說的“大意失荊州”,“畏懼可以存身”,但上六在鄰居遭災的時候卻談論嫁娶的喜事,于情理不順,是不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