姤卦第四十四

關燈
陰遇陽,故曰“天地相遇”。

    巽為草木,姤卦代表五月。

    五月草長莺飛,衆物顯明(品物鹹章,品、鹹為衆多,章通“彰”)。

    姤卦下巽上乾,乾為天,巽為風,風行天下,故曰“天下大行”。

    所以姤的時遇道理博大啊! 【原文】 《象》曰:天下有風①,姤。

    後②以施命诰③四方。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後繼體之君。

    姤陰在下,故稱‘後’。

    與泰稱後同義也。

    乾為施,巽為命,為诰。

    複震二月,東方;姤五月,南方;巽八月,西方;複十一月,北方;皆總在初,故以诰四方也。

    ”] 【注釋】 ①天下有風:姤卦,上乾為天,下巽為風,因而說“天下有風”。

     ②後:君王。

     ③诰:上告下。

     【譯文】 《象傳》說:天下有風吹起時,象征邂逅。

    君王應當效法于此,布告四方,推行偉大道德。

     【解說】 姤卦上乾天,下巽風,是天下有風之象,稱為天風姤。

    天借風而化育萬物,乾為天,巽為命,風行天下,天命得以貫徹。

    君子于是感到,要以施教化之命宣布于四方廣大之地,使人人得以教化。

     【原文】 初六,系①于金柅②,[徐子宏《周易全譯》:“金,指黃銅。

    ”]貞吉。

    有攸往,見兇,羸③豕孚④蹢躅⑤。

    [徐子宏《周易全譯》:“蹢躅,徘徊不前的樣子。

    ”]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牽也。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陰道柔,巽為繩,牽于二也。

    ”] 【注釋】 ①系:捆綁。

     ②柅:馬車的刹車。

     ③羸:瘦弱。

     ④孚:通“捋”,牽引。

     ⑤蹢躅:即踟蹰,行走困難,止腳不前的樣子。

     【譯文】 初六,緊緊系縛在金屬制成的刹車上,堅守正道可獲吉祥。

    往前進發,将出現兇險,那就像瘦弱的豬行走困難一樣。

     《象傳》說:“緊緊系縛在金屬制成的刹車上”,說明此爻應居守柔順之道,接受陽剛的牽制,難于自主。

     【解說】 “柅”是車閘。

    “羸”是瘦。

    “踯躅”即徘徊不前的意思。

    初六是在純陽下面開始生長的陰,它要漸漸取代陽,所以要像用金屬制成堅固的刹車一般,阻止這一全卦唯一的陰爻的行進。

    巽為木為繩,乾為金,故曰“系于金柅”。

    陰柔小人利于正固不動,故“貞吉,有攸往,見兇”。

    初六雖然瘦弱,行進踯躅,但應及早戒備,否則,陰柔發展的速度也會很快。

     【原文】 九二,包有魚①,[陸德明《經典釋文》:“包,本亦即作庖,即廚。

    ”]無咎,不利賓②。

     《象》曰:“包有魚”,義不及賓也。

     【注釋】 ①包有魚:《詩·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巽為魚、為白。

    巽伏震為茅,上卦乾為圓,下卦巽為布,均有包裹的意思。

    包,裹,裹紮。

     ②賓:賓客。

     【譯文】 九二,用白茅包裹着鮮魚而用于祭祀,沒有過錯,但不宜于用來招待賓客。

     《象傳》說:“用白茅包裹着鮮魚而用于祭祀”,從道義上看不宜用來宴請賓客。

     【解說】 魚屬陰,指初六,九二居中居高将魚包住,使小人的禍害不會擴散,故“無咎”。

    賓指九四,因為初六與九四相應,包起來魚之後,九四就不能相應了,所以“義不及賓也”。

    包是形象說法,當指封鎖或融合的辦法。

     【原文】 九三,臀無膚,其行次且①,厲②,無大咎。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夬時動之坎,為臀。

    艮為膚。

    二折艮體,故‘臀無膚’。

    複震為行,其象不正,故‘其行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