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卦第二十九

關燈
不安全,這是落入了陷穴的深處,不能有所行動。

     《象傳》說:“來去之路皆險難重重”,說明妄動終無成功的可能。

     【解說】 六三居坎之中央(入于坎),上坎下坎,進退皆險,所謂來之坎坎,險象環生。

    枕,墊,引申為普遍。

    險且枕形容遍地是險,此時不用(勿用)徒勞掙紮,因為終無功也。

     【原文】 六四,樽①酒簋②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簋,黍稷器。

    ”]用缶③,納④約⑤自牖⑥,終無咎。

     《象》曰:“樽酒簋貳”,剛柔際也。

     【注釋】 ①樽:古代的盛酒器。

     ②簋:古代的盛飯器。

     ③缶:瓦器,土陶器。

     ④納:送入。

     ⑤約:簡要。

     ⑥牖:窗戶。

     【譯文】 六四,一樽酒,一盤飯,用樸質的瓦器盛着,從窗戶送入這些簡單的食物與人,終将沒有災禍。

     《象傳》說:“一樽酒,一盤飯”,說明患難與共,剛柔相濟,自然可以君臣同心。

     【解說】 樽、簋、缶是古代常用的飲食酒器,也可作為祭器。

    貳與“二同”。

    納,進獻。

    約,簡約。

    牖,窗戶,此申為導通。

    坎為酒,正反互震(二三四五爻)為樽簋為貳。

    正反互震相對為缶。

    正反震裡剛柔相鄰又相隔,即“剛柔際也”,際是邊際。

    象征在窗下門牖之處祭奠。

    此爻所言為六四柔順居正,以薄禮在自家的窗下祭奠,以其心誠找到通路(唯心亨),終可以擺脫困境而免于咎害。

    六四是患難見真情。

     【原文】 九五,坎①不盈②,祗③既平,[陸德明《經典釋文》:“祗,鄭雲:‘當作坻,小丘也。

    ’”]無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曰:“釋‘坎不盈’之義,雖複居中而無其應,未得光大,所以坎不盈滿也。

    ”] 【注釋】 ①坎:坑坎。

     ②盈:充滿。

     ③祗:通“坻”,土丘。

     【譯文】 九五,坎險沒有填滿,小丘已被鏟平,沒有災咎。

     《象傳》說:“坎險沒有填滿”,說明中正而不自大。

     【解說】 祇也同“抵”,至于。

    “祇既平”,謂基本達到水平,九五為尊而不盈滿,能取得上下柔爻的信賴(有孚)共患難,雖然不能光大自雄(中未大也),但也不會有危險。

     九五為剛,位至尊才能勉強自保,而六四以柔弱身段卻能履險而安,蓋因六四以柔行險,其如水之心也柔也純。

     【原文】 上六,系用徽纆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徽纆,黑索也。

    ”]寘于叢棘②,三歲不得③。

    兇。

     《象》曰:上六失道,兇三歲也。

     【注釋】 ①徽纆:繩索。

    三股為徽,兩股為纆。

     ②叢棘:監獄,周代監獄四周牆上遍插荊棘。

     ③不得:達不到目的,即不能獲得自由。

     【譯文】 上六,用繩索重重束縛,放置在荊棘叢中,三年都不能解救,兇險。

     《象傳》說:這是上六違背天道,兇險要連續三年。

     【解說】 徽纆,繩索。

    三股為徽,兩股為纆。

    叢棘,圍有荊棘的牢獄。

    坎為矯輮,矯輮是古人用繩捆縛熏烤木材定型的方式,故以徽纆為象。

    “上六失道”是指坎水本性趨下,而上六卻升到天險之上,身處絕地,長久難以擺脫,所以說“兇三歲也”。

     黃河在中下遊的大堤遠高于地面,始終是一把高懸在人們頭上的達摩克勒斯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