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卦第二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實,雖然險難重重,但意味着誠信可以豁然貫通,人性光彩可以顯現出來。
【原文】 《象》曰:水洊①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陸績曰:“洊,再也。
”]習坎。
君子以常德行,習②教事。
【注釋】 ①洊:一次又一次,再次。
②習:從事。
【譯文】 《象傳》說:水流滾滾而來,象征着險難重重。
君子應效法這種精神,恒久保持美德,并從事于教化育人的事業。
【解說】 坎卦上下皆坎,稱作坎為水。
水洊至是說坎水一波接着一波而來,喻示習坎的重重險難。
水流而不盈,所以君子當于平常不斷修行積德,經常練習本領,教習為事,這樣才能處變不驚,遇險而能應。
【原文】 初六,習坎,入于坎窞①,[《廣雅·釋水》:“窞,坑也。
”]兇。
《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兇也。
【注釋】 ①坎窞:坑穴,喻險境。
窞,小而深的坑。
【譯文】 初六,面臨重重險難,又再墜入穴陷深處,有兇險。
《象傳》說:面臨重重險難,又再墜入穴陷深處,說明初六失去正道,必有兇險。
【解說】 窞字從穴、從陷,是陷于穴中之穴,坎中之坎。
初居坎之最下,故有入于坎底之象。
初六無應,得不到他人的援助。
無法自拔。
水勢趨下,初六身處底穴而向下,不能與九二同舟共濟,渡過難關,所謂“失道”而極兇。
“失道”是失去同道中人,而患難中是需要幫助特别是受難者相互幫助。
漢高祖劉邦就曾有過這樣的經曆。
秦末,劉邦與項羽各自率兵攻打秦朝的部隊,劉邦兵力雖不及項羽,但意外地先破鹹陽。
項羽勃然大怒,派英布攻打函谷關。
項羽入鹹陽後,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在項羽面前說劉邦打算在關中稱王,項羽聽後憤怒至極,下令次日一早讓将士飽餐一頓,擊敗劉邦的軍隊。
一場惡戰在即。
劉邦從項羽的季父項伯口中得知此事後,無比驚訝,劉邦恭恭敬敬地給項伯敬上一杯酒,祝項伯健康長壽,并約為親家,劉邦以感情拉攏,說服了項伯,項伯答應為他在項羽面前說情,并讓劉邦次日前來項羽處謝罪。
鴻門宴上,雖不乏美酒佳肴,但卻暗藏殺機,項羽的亞父範增,一直主張殺掉劉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項羽發令,但項羽卻猶豫不決,默然不應。
範增召項莊舞劍為酒宴助興,想趁機殺掉劉邦。
此時劉邦的處境極為兇險,可以說“入于坎”。
【原文】 九二,坎有險。
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①也。
【注釋】 ①未出中:這是以九二的爻位為說的。
九二以陽爻居于下卦之中位,其位正中,所以說“未出中”。
【譯文】 九二,險難中還有險難,隻能從小事謀求解脫。
《象傳》說:“從小事謀求解脫”,說明此時尚未走出危險。
【解說】 “坎有險”,指九二居陷于坎險之中,“有小德”是指得到六三的共同患難,六三力量有限不能太多幫助九二,所以未真正出險陷(未出中也)。
【原文】 六三,來之坎坎①,險且枕②,入于坎窞。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幹寶曰:“窞,坎之深者也。
”]勿用。
《象》曰:“來之坎坎”,終無功也。
【注釋】 ①坎坎:坑坎連着坑坎。
②枕:通作“沈”,深。
【譯文】 六三,來去之路皆險難重重,往前兇險,後退亦
【原文】 《象》曰:水洊①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陸績曰:“洊,再也。
”]習坎。
君子以常德行,習②教事。
【注釋】 ①洊:一次又一次,再次。
②習:從事。
【譯文】 《象傳》說:水流滾滾而來,象征着險難重重。
君子應效法這種精神,恒久保持美德,并從事于教化育人的事業。
【解說】 坎卦上下皆坎,稱作坎為水。
水洊至是說坎水一波接着一波而來,喻示習坎的重重險難。
水流而不盈,所以君子當于平常不斷修行積德,經常練習本領,教習為事,這樣才能處變不驚,遇險而能應。
【原文】 初六,習坎,入于坎窞①,[《廣雅·釋水》:“窞,坑也。
”]兇。
《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兇也。
【注釋】 ①坎窞:坑穴,喻險境。
窞,小而深的坑。
【譯文】 初六,面臨重重險難,又再墜入穴陷深處,有兇險。
《象傳》說:面臨重重險難,又再墜入穴陷深處,說明初六失去正道,必有兇險。
【解說】 窞字從穴、從陷,是陷于穴中之穴,坎中之坎。
初居坎之最下,故有入于坎底之象。
初六無應,得不到他人的援助。
無法自拔。
水勢趨下,初六身處底穴而向下,不能與九二同舟共濟,渡過難關,所謂“失道”而極兇。
“失道”是失去同道中人,而患難中是需要幫助特别是受難者相互幫助。
漢高祖劉邦就曾有過這樣的經曆。
秦末,劉邦與項羽各自率兵攻打秦朝的部隊,劉邦兵力雖不及項羽,但意外地先破鹹陽。
項羽勃然大怒,派英布攻打函谷關。
項羽入鹹陽後,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在項羽面前說劉邦打算在關中稱王,項羽聽後憤怒至極,下令次日一早讓将士飽餐一頓,擊敗劉邦的軍隊。
一場惡戰在即。
劉邦從項羽的季父項伯口中得知此事後,無比驚訝,劉邦恭恭敬敬地給項伯敬上一杯酒,祝項伯健康長壽,并約為親家,劉邦以感情拉攏,說服了項伯,項伯答應為他在項羽面前說情,并讓劉邦次日前來項羽處謝罪。
鴻門宴上,雖不乏美酒佳肴,但卻暗藏殺機,項羽的亞父範增,一直主張殺掉劉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項羽發令,但項羽卻猶豫不決,默然不應。
範增召項莊舞劍為酒宴助興,想趁機殺掉劉邦。
此時劉邦的處境極為兇險,可以說“入于坎”。
【原文】 九二,坎有險。
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①也。
【注釋】 ①未出中:這是以九二的爻位為說的。
九二以陽爻居于下卦之中位,其位正中,所以說“未出中”。
【譯文】 九二,險難中還有險難,隻能從小事謀求解脫。
《象傳》說:“從小事謀求解脫”,說明此時尚未走出危險。
【解說】 “坎有險”,指九二居陷于坎險之中,“有小德”是指得到六三的共同患難,六三力量有限不能太多幫助九二,所以未真正出險陷(未出中也)。
【原文】 六三,來之坎坎①,險且枕②,入于坎窞。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幹寶曰:“窞,坎之深者也。
”]勿用。
《象》曰:“來之坎坎”,終無功也。
【注釋】 ①坎坎:坑坎連着坑坎。
②枕:通作“沈”,深。
【譯文】 六三,來去之路皆險難重重,往前兇險,後退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