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卦第二十四

關燈
解說】 複卦上坤為地,下震為雷,是雷在地中的象,稱為地雷複。

    震雷潛伏在地下,是陽氣潛伏的狀态,但到了冬至這一天,太陽開始從回歸線回歸,也就是“一陽來複”。

    複卦代表冬至,當日黑夜最長,白日最短。

    再往後,白日漸漸變長,黑夜慢慢變短。

    至日一為冬至,一為夏至(陽極一陰生),一潛,一伏,故古時這兩天皆公休,安靜休養生息,不宜妄動。

     【原文】 初九,不遠複①,無祗②悔,[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侯果曰:祗,大也。

    ]元③吉。

     《象》曰:不遠之複,以修④身也。

     【注釋】 ①複:返回。

     ②祗:大。

     ③元:大。

     ④修:修養。

     【譯文】 初九,行之不遠就要返回,不會有災患悔恨,至為吉祥。

     《象傳》說:行之不遠就要返回,這是修身遷善改過的方法。

     【解說】 “不遠複”就是盡快地複得,初爻知過速改,即是失而迅速複得,才不至于悔。

    元者善之長,初陽元氣再生,故“吉”。

    陽微故宜修養以待,不宜遠行躁動。

     春秋時期,晉靈公殘暴成性,濫殺無辜。

    他經常還從高台上用彈弓射人,觀看人們躲避彈丸,以此來取樂。

    有一次,廚子做的熊掌沒有熟,靈公就下令殺死了他,把他的屍體裝在草筐裡,命婦女用車裝着屍體扔掉。

    經過朝廷時趙盾和士季偶然經過,發現了廚子的手,于是追問廚子被殺的原因,得知事情原委後,為這件事感到憂慮。

    趙盾準備去進谏,士季說:“如果您進谏,如果國君不接受,那就沒有誰能接着進谏了。

    請讓我先去吧,如果沒有采納,您還可以再繼續勸說。

    ”士季往前走了三次,并伏地行禮三次,晉靈公假裝沒看見。

    到了屋檐下,晉靈公才看了看他一眼,說道:“我已經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了,正準備改正它。

    ”士季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晉靈公嘴上認錯,實際上根本聽不進去。

    後來趙盾多次進谏,靈公竟派人暗殺趙盾。

    最後趙值族人趙穿将窮兇極惡的晉靈公殺死。

     晉靈公作惡多端,經人勸誡也沒有“不遠複”,最終被殺,實在是罪有應得。

     【原文】 六二,休①複,吉。

     《象》曰:休複之吉,以下②仁也。

     【注釋】 ①休:休息。

     ②下:作動詞,讓。

     【譯文】 六二,美滿地複歸,吉祥。

     《象傳》說:美滿地複歸,吉祥,說明讓賢于有德君子。

     【解說】 休意為止息。

    休複,休息以待來複,這是說初元之純陽之氣與六二純陰之氣相提攜、相濟助而成長。

    初九之“元吉”是複歸于元,六二爻為休養生息以恢複。

    六二本來乘剛于初九,但初九力弱,沒有逼迫六二,加之六二中正,對下面的初九極為仁義,虛位以待(以下仁也),所以有“休複之吉”。

     “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正與此爻義相合。

     故事講的是李白小的時候很聰明,但是他貪玩、不好學。

    一天,他趁人沒注意,丢下書本,跑出去玩。

    他四處閑逛,不知不覺,來到一條小溪邊,有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在溪邊吃力地磨着鐵杵。

    李白覺得很奇怪,就上前問到:“老婆婆您在做什麼?”老婆婆說:“我要把鐵杵磨成繡花針。

    ”李白吃了一驚問:“這麼粗一根鐵杵幾年才能磨完?”老婆婆說“隻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

    ”李白聽了深受教育,從此刻苦學習,後來成了中國一位大詩人。

     【原文】 六三,頻①複,[李鏡池《周易通義》:“頻,借為颦,皺眉頭。

    ”]厲②無咎。

     《象》曰:頻複之厲,義無咎也。

     【注釋】 ①頻:頻繁。

     ②厲:嚴重,危險。

     【譯文】 六三,頻繁地複歸,雖有危險卻無災咎。

     《象傳》說:頻繁地複歸的危險,從改邪歸善之意來看沒有災咎。

     【解說】 頻複是頻頻躁動,又頻頻休息;頻頻犯錯,又頻頻改過。

    六三以柔居剛位失位,上承下乘皆陰,又無應與,無朋無友,無依無靠,故“頻複”而有“厲”,但知其危厲而複歸息養,則可“無咎”。

    小過不斷,大過不犯,總比死不改錯好。

    所以《小象》說“義無咎”。

    就道義上來說上有可原諒之處。

    此爻為反複。

     春秋時期的蘧伯玉就是一個富于自省精神的人。

    有一天,蘧伯玉派人拜望孔子,孔子向來人詢問蘧伯玉的最近的情況,來人回答說:“他現在正設法減少自己的缺點,可是卻苦于做不到。

    ”蘧伯玉每一天都要思考前一天所犯的錯誤,力求使今日之我勝過昨日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