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畜卦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引虞翻曰:“惕,憂也。
”]無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⑤合志也。
【注釋】 ①孚:誠信。
②血:通“恤”,義為憂患。
③惕:警惕,戒備。
④出:可引申為解除、除去。
⑤上:通“尚”,最重要。
【譯文】 六四,具有誠信,能夠免除憂患,不會有災難。
《象傳》說:具有誠信,免除憂患,在相互交往中,要誠信,免除憂患,志趣相合是最重要的。
【解說】 六四柔爻是由姤卦初爻上升而來的,姤卦為初位陰爻,其餘五位為陽爻,是陰滅陽的開始(複卦為陽滅陰的開始,為正道)。
姤卦初爻上升到四位後,就改變了這一血腥恐怖的局勢,所以就說“血去”、“有孚惕出”。
反而六四與其餘五位陽爻志同道合起來(上合志也)。
小畜的路越走越準,越走越寬了。
【原文】 九五,有孚①攣如②,[孔穎達《周易正義》:“攣如,相牽系不絕之名。
”]富以③其鄰。
《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
【注釋】 ①孚:誠信。
②攣如:連在一起的樣子。
③以:連及。
【譯文】 九五,用誠信來建立與别人之間的緊密聯系,自富的同時也使近鄰充實豐富。
《象傳》說:“用誠信來建立與别人之間的緊密聯系”,說明不獨享富貴。
【解說】 九五剛中尊貴,六四柔和親比,為有孚。
“攣如”形容與九五相依戀,上下又志同道合,小畜而富,是和大家共同富裕,九五帶領大家共同富裕。
奔小康要共同富裕, 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由于春秋末期社會動蕩、貧富分化,孔子主張,處于這樣的亂世首先應當保持内部的穩定。
這裡說的“寡”是短缺,稀少,“貧”的含義與“寡”相近,貧窮和短缺不外乎物質上的匮乏。
“均”是平均、均衡。
“安”是安定、穩定。
孔子所說的意思是:不論治國還是治家,不要憂慮物質的匮乏而要憂慮物質财富的分配不公,不要憂慮社會的貧窮而要憂慮社會的不安定,隻要分配得公正就沒有貧窮,社會和諧了就沒有匮乏。
【原文】 上九,既①雨②既處③,尚德④載⑤。
婦貞⑥厲⑦,月幾望。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幾,近也。
坎月離日,上已正,需時成坎,與離相望。
兌西震東,日月象對,故‘月幾望’。
”]君子征兇。
《象》曰:“既雨既處”,德積載也。
“君子征兇”,有所疑也。
【注釋】 ①既:已經。
②雨:下雨。
③處:安處。
④德:功德。
⑤載:搭載在車上。
⑥貞:正。
⑦厲:兇,危險。
【譯文】 上九,密雲已經降雨,就應當安于現狀,重視修載圓滿的功德。
此時婦人應堅守正道以防兇險,要像月亮将圓而未盈一樣。
這時君子若往前進發,将遭兇險。
《象傳》說:“密雲已經降雨,就應當安于現狀”,說明此時陽德蓄積已達極限。
“君子若往前進發,将遇兇險”,說明對各種情況有所疑惑,猶豫不決。
【解說】 小畜積聚到上九,雲終于聚集到下雨澤被下方了。
既下雨又安處了(既雨既處),人富貴應該為社會做更多更大貢獻,這樣才會安然相處。
這是負有上德啊(尚德載)。
巽為婦在上,不正,故“婦貞厲”。
上九是卦的盡頭,就像望月(十五的月亮)滿盈一樣,盛極而衰。
“征”為行進,君子再要前行就有衰敗的兇險,故“君子征兇”。
春秋時期,範蠡幫助越王勾踐複國以後,功成身退,就與西施退隐江湖去做生意,随後富甲天下,人号“陶朱公”,自覺過于滿盈,就散盡家财,後又積累巨萬。
範蠡屢次功成身退,一生安然潇灑。
世人羨慕。
而他的同僚文種由于沒有及時離開,結果被勾踐賜死。
”]無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⑤合志也。
【注釋】 ①孚:誠信。
②血:通“恤”,義為憂患。
③惕:警惕,戒備。
④出:可引申為解除、除去。
⑤上:通“尚”,最重要。
【譯文】 六四,具有誠信,能夠免除憂患,不會有災難。
《象傳》說:具有誠信,免除憂患,在相互交往中,要誠信,免除憂患,志趣相合是最重要的。
【解說】 六四柔爻是由姤卦初爻上升而來的,姤卦為初位陰爻,其餘五位為陽爻,是陰滅陽的開始(複卦為陽滅陰的開始,為正道)。
姤卦初爻上升到四位後,就改變了這一血腥恐怖的局勢,所以就說“血去”、“有孚惕出”。
反而六四與其餘五位陽爻志同道合起來(上合志也)。
小畜的路越走越準,越走越寬了。
【原文】 九五,有孚①攣如②,[孔穎達《周易正義》:“攣如,相牽系不絕之名。
”]富以③其鄰。
《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
【注釋】 ①孚:誠信。
②攣如:連在一起的樣子。
③以:連及。
【譯文】 九五,用誠信來建立與别人之間的緊密聯系,自富的同時也使近鄰充實豐富。
《象傳》說:“用誠信來建立與别人之間的緊密聯系”,說明不獨享富貴。
【解說】 九五剛中尊貴,六四柔和親比,為有孚。
“攣如”形容與九五相依戀,上下又志同道合,小畜而富,是和大家共同富裕,九五帶領大家共同富裕。
奔小康要共同富裕, 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由于春秋末期社會動蕩、貧富分化,孔子主張,處于這樣的亂世首先應當保持内部的穩定。
這裡說的“寡”是短缺,稀少,“貧”的含義與“寡”相近,貧窮和短缺不外乎物質上的匮乏。
“均”是平均、均衡。
“安”是安定、穩定。
孔子所說的意思是:不論治國還是治家,不要憂慮物質的匮乏而要憂慮物質财富的分配不公,不要憂慮社會的貧窮而要憂慮社會的不安定,隻要分配得公正就沒有貧窮,社會和諧了就沒有匮乏。
【原文】 上九,既①雨②既處③,尚德④載⑤。
婦貞⑥厲⑦,月幾望。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幾,近也。
坎月離日,上已正,需時成坎,與離相望。
兌西震東,日月象對,故‘月幾望’。
”]君子征兇。
《象》曰:“既雨既處”,德積載也。
“君子征兇”,有所疑也。
【注釋】 ①既:已經。
②雨:下雨。
③處:安處。
④德:功德。
⑤載:搭載在車上。
⑥貞:正。
⑦厲:兇,危險。
【譯文】 上九,密雲已經降雨,就應當安于現狀,重視修載圓滿的功德。
此時婦人應堅守正道以防兇險,要像月亮将圓而未盈一樣。
這時君子若往前進發,将遭兇險。
《象傳》說:“密雲已經降雨,就應當安于現狀”,說明此時陽德蓄積已達極限。
“君子若往前進發,将遇兇險”,說明對各種情況有所疑惑,猶豫不決。
【解說】 小畜積聚到上九,雲終于聚集到下雨澤被下方了。
既下雨又安處了(既雨既處),人富貴應該為社會做更多更大貢獻,這樣才會安然相處。
這是負有上德啊(尚德載)。
巽為婦在上,不正,故“婦貞厲”。
上九是卦的盡頭,就像望月(十五的月亮)滿盈一樣,盛極而衰。
“征”為行進,君子再要前行就有衰敗的兇險,故“君子征兇”。
春秋時期,範蠡幫助越王勾踐複國以後,功成身退,就與西施退隐江湖去做生意,随後富甲天下,人号“陶朱公”,自覺過于滿盈,就散盡家财,後又積累巨萬。
範蠡屢次功成身退,一生安然潇灑。
世人羨慕。
而他的同僚文種由于沒有及時離開,結果被勾踐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