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卦第八

關燈
,近不相得,遠又無應,是所欲親比,皆非其親,是以悲傷也。

    ”] 【注釋】 ①非人:不合适的人。

    匪,通“非”。

     【譯文】 六三,相親相輔于不應當親近的人。

     《象傳》說:“相親相輔于不應當親近的人”,難道不是很悲傷的事嗎? 【解說】 六三四周都是陰柔小人,六三位置不正,不能潔身自好,親近的都是不應當接近的小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怎不叫人感傷? 【原文】 六四,外比之,貞吉。

    [王弼注:“外比于五,履得其位,比不失賢,處不失位,故‘貞吉’也。

    ”] 《象》曰:外比于賢①,以從上②也。

     【注釋】 ①賢:賢良。

    指六四言。

    九五為君王,六四為輔佐之賢。

     ②上:指君主。

     【譯文】 六四,在外親密親輔于君主,結果可獲吉祥。

     《象傳》說:在外親密親輔于賢明的君主,說明要以這樣的态度順從尊上。

     【解說】 六四已經進入上卦,上卦又稱外卦,所以六四前來親附,可謂“外比之”,九五中正賢明,四位是諸侯位、大臣位,親比九五是外比于賢。

     【原文】 九五,顯①比,[《爾雅·釋诂》:“顯,光也。

    ”]王用三驅②,失前禽,[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三驅,謂驅下三陰,不及于初,故‘失前禽’。

    ]”邑人③不誡④,吉。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

    舍⑤逆⑥取順⑦,“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⑧也。

     【注釋】 ①顯:顯揚,顯著。

     ②三驅:古代帝王狩獵取樂時,從左、右、後三方驅趕禽獸,就叫三驅。

     ③邑人:此處泛稱普通老百姓。

    邑是古代的居住點,有如後世的村落。

     ④誡:戒備,警惕。

     ⑤舍:棄。

     ⑥逆:迎面而來。

     ⑦順:順從。

     ⑧中:中正。

     【譯文】 九五,以光明之道相輔佐的例子是,君王狩獵,由三面包圍驅趕,聽任前方的禽獸逃走,隻追逐而不獵殺,吉祥。

     《象傳》說:“以光明之道相輔佐”的吉祥,說明君主居位端正适中。

    舍棄背逆而隻取順從,正如“聽任前方的禽獸逃走”,“隻追逐而不獵殺”,這是說君王謹守中庸之道讓臣民不驚。

     【解說】 九五是全卦唯一剛爻,又位居尊位,各爻都以它為核心來親比,非常顯赫,故稱顯比。

    下卦為坤田,有狩獵之象,大王(九五)用三驅之禮來狩獵,因為中正,雖然興師動衆,所經過地區的人(邑人)并不驚懼戒備。

    以不傷獵物正面,特别是以顔面為貴,這種獵物可以用來祭祀,所以打獵時候,要放過獵物正面(前面),從側後面射殺,“舍逆取順”。

    “失前禽”即指此意。

    這種浩蕩、祥和的場面,說明九五真是天下歸心。

     【原文】 上六,比之無首①,兇。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陽欲無首,陰以大終。

    陰而無首,不以大終。

    故‘兇’也。

    ”] 《象》曰:“比之無首”,無所終也。

     【注釋】 ①首:首領,領袖。

     【譯文】 上六,相親相輔于人而不領先居首,有兇險。

     《象傳》說:“相親相輔于人而不領先居首”,說明未能善始善終故沒有好結果。

     【解說】 上六前面無路,沒有親比的對象,掉頭回來親比九五,上位是首,這樣比之仿佛無首,茫茫然不知所歸。

    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