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元陽經(卷次品名不詳)1
關燈
小
中
大
(P?2450抄本,前缺)
〔諸弟子等上白師尊言:衆生各有緣品,及諸大士、男官女官等。
如弟子惟忖,今聖非過去聖師〕,廣演次第,即是元陽升〔仙大法,演大義經,諸〕法衆聖、男官女官、外契内〔契。
我于過去〕諸仙界土,得大莊嚴,神通明了。
曾〔見此瑞,放〕斯光明,即說大法。
是故當知師尊現視〔變化〕2,廣演言教,神通第二。
一切諸法,亦複如是。
故令弟子等鹹得聞知。
一切世間難信之人,故發斯瑞。
諸男官女官等,若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時,有一王名大相燈清淨法王,應化八萬四千地。
其地平政3,歡樂饒人,無有山河沙石溝坑,原陸曜阜。
其城黃金為壁,水銀為池,真珠玉室,瑪瑙華寝,連綿四百餘裡,人民慈善。
有一弟子名大法林,廣聞諸法,明惠具足,超登無上,化導夭人,其義不雜,其音巧妙,具足明白,五通之相,說法利益,度脫衆生,了一切法空。
是為真人,與上六神王俱次得道,元陽上品真人第二,能成就一切道智。
次複有一弟子,名常精進行相大士,名曰明如長相。
是人曾于廿二身得生文昌宮,由以宿植德本,靈智自天,禀化玄風,餐訓妙法,積福具備,證果九天,獲慶将來,得蔭太清,凝神天府,功德弘厚4,靈獄真府,仙官授手。
其所習翫,紫陽仙公太清圖品,應為第七。
未出家時,有一大士,姓李名過,字拯難,智慧具足。
其所祖述,紫陽為師,而每勤學神仙元陽,為上天圖仙品有焉第二5。
其人能知初仙、中仙、下仙,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最後。
仙真人未出家時,有八從弟子:一名晃林,二名珍林,三名意林,四名表林,五名善林,六名樂林,七名寶林,八名除疑林。
是人而系名天宮元陽上品,具足智行,備五神通,威德自在,各領天人。
初出家時,思惟樹下,棄舍高位,發大悲心,秉意逃逝,常修真行,皆為仙伯,于千萬歲後,所植諸善,悉皆成就。
夜半子時建剛,仰候北鬥魁中紫微文昌,忽然而開,但見太上老子乘雲青龍而下,〔下〕則青馬也。
謂其人曰:是何真賢?時老子答言:吾是東海小童子李元真人,天人慶會,遣我來下,化子林大士,後能演無量義經,敷元陽神仙第二,天花覆其上,普化世界,六種震動。
爾時會中有一年少,厥年十二,姓尹名林,字妙香,上白師尊曰:如我大衆得未曾見,今歡喜娛樂,長跪端心,觀師尊所說,善辭巧妙,善喻方便,能放一大光明,普照一切,令其會中蒙得開明,所為因緣,照明元陽上品仙聖大品天人之界,其土清淨,得未曾有,故使百千萬歲中,衆生永安大福。
條林6法淨真人曰:吾師說元陽上品以來,曾經六十小劫,不起于座,今欲攝應歸本,正月七日當還天宮,慶集天人。
汝等若有一人二人,乃至十人,于我去後,能宣傳妙法,勸化衆生,皆當往生元陽品中,莫得懈倦。
六十小劫,天人并位,齊心受記。
乃告諸大士等:得條林法淨真人言,今當慶會天人,其人去後,妙元林與光妙林,應達五通廣智神仙巧利經記,當得淨慧,開悟衆生,号曰淨慧度。
真人授記已,便于壬辰年正月七日,忽然去矣。
元陽淨慧度林真人者,生于深妙王宮,其先代積行,勤心翹念,就讀真經,每習仙記,常所祖述太一元宮。
其所修學太一仙經八百卷,其中廣演言教,化度衆生。
說妙林仙記八千卷,滿八十小劫不起于坐,為人演說。
有八弟子:一名晃林,二名妙林,三名教林,四名堅固林,五名燈香林,六名樂林,七名度林,八名化林。
是八弟子,皆有明行,于元陽上品第三弟子也,處台榭園田廣林樹下。
有成仙品者,名曰伯皇真人,求在左右,通利誦典,廣演諸經,宣暢至品。
曾于大衆過去之世,經六十小劫,其衆嚴敬演教,度一切無數,令入元陽上品。
初岀家時,有三弟子,見神大聖,諸仙随從,說此經中無量種義,諸天仙人,當廣分别。
吾當說此時,即于天上玄坐虛空中八十小劫,下觀汝等,廣演言教,升入無量品,天香寶蓋,天龍仙王,供養人中。
一切諸仙世界嚴淨,其土如脂,多諸寶樹,名師子像王宮。
實時六種天人神響震動,淨慧度林真人放神通光明,見諸希有之相,悉見彼土一切人民。
其土清淨,真珠為地,黃金為城,水銀為壁,白銀為室,黃青赤繩,連綿其中,瑪瑙界側,水精為殿,白玉為樓,處處行樹,園林台榭,清淨蓮池,華果茂盛。
一切衆生受樂其中,連綿相續四千餘裡,天光普照,衆寶莊嚴,琉璃頗梨,内外朗徹,不由日月。
諸仙供辦肴膳飲食,自然天廚供具肴膳,彼有天人,明淨第一,岀乘雲車,駕龍神虎,飛鳳蕭茗7,四面懸鈴,八方安施,自然伎樂,身色光明,如金寶山,端嚴甚妙
如弟子惟忖,今聖非過去聖師〕,廣演次第,即是元陽升〔仙大法,演大義經,諸〕法衆聖、男官女官、外契内〔契。
我于過去〕諸仙界土,得大莊嚴,神通明了。
曾〔見此瑞,放〕斯光明,即說大法。
是故當知師尊現視〔變化〕2,廣演言教,神通第二。
一切諸法,亦複如是。
故令弟子等鹹得聞知。
一切世間難信之人,故發斯瑞。
諸男官女官等,若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時,有一王名大相燈清淨法王,應化八萬四千地。
其地平政3,歡樂饒人,無有山河沙石溝坑,原陸曜阜。
其城黃金為壁,水銀為池,真珠玉室,瑪瑙華寝,連綿四百餘裡,人民慈善。
有一弟子名大法林,廣聞諸法,明惠具足,超登無上,化導夭人,其義不雜,其音巧妙,具足明白,五通之相,說法利益,度脫衆生,了一切法空。
是為真人,與上六神王俱次得道,元陽上品真人第二,能成就一切道智。
次複有一弟子,名常精進行相大士,名曰明如長相。
是人曾于廿二身得生文昌宮,由以宿植德本,靈智自天,禀化玄風,餐訓妙法,積福具備,證果九天,獲慶将來,得蔭太清,凝神天府,功德弘厚4,靈獄真府,仙官授手。
其所習翫,紫陽仙公太清圖品,應為第七。
未出家時,有一大士,姓李名過,字拯難,智慧具足。
其所祖述,紫陽為師,而每勤學神仙元陽,為上天圖仙品有焉第二5。
其人能知初仙、中仙、下仙,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最後。
仙真人未出家時,有八從弟子:一名晃林,二名珍林,三名意林,四名表林,五名善林,六名樂林,七名寶林,八名除疑林。
是人而系名天宮元陽上品,具足智行,備五神通,威德自在,各領天人。
初出家時,思惟樹下,棄舍高位,發大悲心,秉意逃逝,常修真行,皆為仙伯,于千萬歲後,所植諸善,悉皆成就。
夜半子時建剛,仰候北鬥魁中紫微文昌,忽然而開,但見太上老子乘雲青龍而下,〔下〕則青馬也。
謂其人曰:是何真賢?時老子答言:吾是東海小童子李元真人,天人慶會,遣我來下,化子林大士,後能演無量義經,敷元陽神仙第二,天花覆其上,普化世界,六種震動。
爾時會中有一年少,厥年十二,姓尹名林,字妙香,上白師尊曰:如我大衆得未曾見,今歡喜娛樂,長跪端心,觀師尊所說,善辭巧妙,善喻方便,能放一大光明,普照一切,令其會中蒙得開明,所為因緣,照明元陽上品仙聖大品天人之界,其土清淨,得未曾有,故使百千萬歲中,衆生永安大福。
條林6法淨真人曰:吾師說元陽上品以來,曾經六十小劫,不起于座,今欲攝應歸本,正月七日當還天宮,慶集天人。
汝等若有一人二人,乃至十人,于我去後,能宣傳妙法,勸化衆生,皆當往生元陽品中,莫得懈倦。
六十小劫,天人并位,齊心受記。
乃告諸大士等:得條林法淨真人言,今當慶會天人,其人去後,妙元林與光妙林,應達五通廣智神仙巧利經記,當得淨慧,開悟衆生,号曰淨慧度。
真人授記已,便于壬辰年正月七日,忽然去矣。
元陽淨慧度林真人者,生于深妙王宮,其先代積行,勤心翹念,就讀真經,每習仙記,常所祖述太一元宮。
其所修學太一仙經八百卷,其中廣演言教,化度衆生。
說妙林仙記八千卷,滿八十小劫不起于坐,為人演說。
有八弟子:一名晃林,二名妙林,三名教林,四名堅固林,五名燈香林,六名樂林,七名度林,八名化林。
是八弟子,皆有明行,于元陽上品第三弟子也,處台榭園田廣林樹下。
有成仙品者,名曰伯皇真人,求在左右,通利誦典,廣演諸經,宣暢至品。
曾于大衆過去之世,經六十小劫,其衆嚴敬演教,度一切無數,令入元陽上品。
初岀家時,有三弟子,見神大聖,諸仙随從,說此經中無量種義,諸天仙人,當廣分别。
吾當說此時,即于天上玄坐虛空中八十小劫,下觀汝等,廣演言教,升入無量品,天香寶蓋,天龍仙王,供養人中。
一切諸仙世界嚴淨,其土如脂,多諸寶樹,名師子像王宮。
實時六種天人神響震動,淨慧度林真人放神通光明,見諸希有之相,悉見彼土一切人民。
其土清淨,真珠為地,黃金為城,水銀為壁,白銀為室,黃青赤繩,連綿其中,瑪瑙界側,水精為殿,白玉為樓,處處行樹,園林台榭,清淨蓮池,華果茂盛。
一切衆生受樂其中,連綿相續四千餘裡,天光普照,衆寶莊嚴,琉璃頗梨,内外朗徹,不由日月。
諸仙供辦肴膳飲食,自然天廚供具肴膳,彼有天人,明淨第一,岀乘雲車,駕龍神虎,飛鳳蕭茗7,四面懸鈴,八方安施,自然伎樂,身色光明,如金寶山,端嚴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