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直講
關燈
小
中
大
太上,是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得道為仙家之祖,系上天至尊之聖。
感應篇,是太上勸人作善之書。
感,是感動,應,是報應;言人以善惡感動,天必有禍福報應。
篇中前半勸善說大綱,後半戒惡說細目。
據管窺之見,竊以為衆善之細目,即具在諸惡之對面。
如忠字是綱,後半輕蔑天民等句之對面,便是目;孝字是綱,後半違父母訓等句之對面,便是目;不彰人短句,是綱,後半凡說口過之對面,都是目;推多取少句,是綱,後半凡說貪财之對面,都是目。
即此類推,句句皆然。
今不自揣,将戒惡一百數十條,指出對面,意欲發明,聖人蘊蓄之旨,俾人一面改過,一面便得遷善,敢質世間高明斧政焉。
至其義理,都從格言因果中出,亦非敢杜撰取戾也。
朱子之說理,猶如白話,務使人人了悟;是編仿此,号曰直講。
伏望四方善士,躬行心得之後,口頭存方便,舌上積陰功,到處講講,開悟群迷,均出禍關,共登福路。
諒仁人樂從事焉。
太上曰。
太上老君說道。
禍福無門。
惟人自召 凡人的禍害福利,原無一定的門路,隻在人自做自受。
召,是招來的意思。
善惡之報。
如影随形。
人作善必有福報,作惡必有禍報,就像人身的影子,跟定那身體一樣,不曾差了些。
這四句,是一篇的大主意,後面許多說話,都該括得盡。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
依人所犯輕重。
以奪人算。
算,音蒜。
○此說上天降下來的神道,專掌人間過惡的,巡遊查察遇有過犯,即時錄奏定罪,便削除人的壽了。
人活百日叫一算,犯輕的少奪,犯重的多奪。
算減則貧耗。
多逢憂患。
耗,音好,去聲。
○作惡的人,神明既減了他的壽又罰他貧苦,耗散災厄纏身。
憂是愁苦,患是禍患。
人皆惡之。
惡,去聲。
○作惡的人,人人都厭恨他的,這是公道在人,惡人到此,便無容身的地了。
刑禍随之 作惡的人,必受刑罰,必受禍害,就像跟定他的一般。
吉慶避之。
作惡的人,凡吉的化做兇了,慶的變做禍了,吉祥吉慶,不與他湊合的。
惡星災之。
作惡的人,每每遇著了兇星惡煞,便遭了災殃,這是自投羅網的。
算盡則死。
作惡的人,死的時節,壽命多短促的,從此做畜生,做餓鬼,入地獄,料來不能免的。
又有三台北鬥神君。
在人頭上。
錄人罪惡。
奪其紀算。
此說人的一生,都有神明鑒察的。
三台是星名,掌人壽夭的。
北鬥亦星名,主人善惡的。
這般星神,在人頭上,日夜盤旋,凡暗室虧心,總是瞞不過的。
錄是登寫。
見人罪惡,便登寫簿冊,削除了人的壽,祈禱終歸無益。
人壽十二年,叫做一紀。
又有三屍神。
在人身中。
每到庚申日。
辄上詣天曹。
言人罪過。
屍音詩。
辄,音折。
詣,音羿。
○此說人的一心,都有神明鑒察的。
三屍的神,住在人身裡,凡心頭意語,總是瞞不過的。
庚申是天神決斷人善惡的日子。
辄,是每每如此的意思。
詣,是往到。
曹,是衙門。
三屍神每逢庚申,趁人好睡,便上到天曹,據實告白人的罪惡。
月晦之日。
竈神亦然。
此說人的一家,都有神明鑒察的,一月的末日,叫做晦。
竈神掌人一家的命,凡男女大小罪過,總是瞞不過的。
每到月終,直奏上天,是一月一結算的。
可歎愚人不知利害,瞞了人眼,便要起邪僻的心、做苟且的事;那曉得人可瞞,天不可瞞。
有巡查的鬼神,有照察的鬼神,有在身在家的鬼神;憑你機密,那有不曉?讀了感應篇,凡起一念頭,走一路徑,務要刻刻畏懼,常怕得罪于天地神明。
凡人有過。
大則奪紀。
小則奪算。
以總說諸神,既嚴察人的過惡了,便定他那個過大,那個過小。
過大的削壽十二年,過小的削壽百日。
人到削除壽命酌時節,萬般帶不去,隻有業随身,悔也晚矣。
做一個人,最要趁早思量,趁早立定腳跟的。
其過大小有數百事。
欲求長生者。
先須避之。
這是老君勸人,先從避過做起。
凡要做最有壽的人,必須遠絕了這過惡,就像避水怕淹死,避火怕燒死一般。
凡過惡曾經犯的,痛改了不要再犯;未曾犯的,切戒了不要偶犯。
數百事,就是篇中非義而動,到殺龜打蛇等過。
是道則進。
非道則退。
這就是避過惡的法兒。
凡要做一件事,必先要想一想,想得來是合道理的,便向前去做,這是趨吉關頭。
想得來不合道理的,便落得不去做,這是避兇關頭。
○篇中不履邪徑,到與人不追悔,便是是道;篇中非義而動,到殺龜打蛇,便是非道。
不履邪徑。
腳踏叫做履,邪徑是私僻小路,譬喻做苟且事的話頭。
善人放正了心,便件件事,都要做得正經的;他看苟且的财色等事,猶如禽獸路頭,決要立定主意,必不肯做的。
○從這句到當立三百善,是太上勸人作善召福的事。
不欺暗室。
欺,是遮瞞。
暗,是陰暗。
室,是房室。
善人率真了心,便件件事做得真誠,絲毫不願欺人的;他或在房室陰暗處,沒人看見,遇著人财色等類,可以欺瞞人的,他看來鬼神一定曉得,難逃禍罰,決要立定主意,必不肯做的。
○二句從避過中抽出最緊要處戒人,是做善人的起頭。
積德累功。
善心純熟便是德,善事真實便是功,從少到多叫做積,從低增高叫做累。
積德要像聚錢,漸漸添多;累功要像築牆,漸漸高大。
善人家富,便要學窦燕山、範文正,就是家貧,也能筆舌勸人,精力辦事。
發心要真要堅,用力要勤要久。
前賢說道,凡做善事,必要功德圓滿,方能感格天神;趁早去做,到得積累日子,便是圓滿處。
若些須做一兩件善事,便要邀福,邀不動的。
○這句包括下文衆善,是做善人的總要。
慈心于物。
慈心,是慈悲的心。
這物字,是合天地間的人與萬物,總叫做物。
凡有生氣的東西,都有仁;如桃仁,杏仁等類。
人的仁,便是慈悲的心,初出胞時,就帶來的、這點胎元,斲削不得。
善人時刻想胸中本善的趣味,認得純熟,一到待人接物,他便流露出來,時時有一片懇懇切切痛癢相關的意思。
前賢說人,性氣清冷的,受福必薄,乃知慈心,正是胸頭的暖氣。
○這句是積德累功的本,做善人的根源。
忠。
這忠字,不但殺身殉難,即平日做官,盡心盡職,也叫是忠。
莫說忠不忠的報應,就看泛泛浮浮,主意不在蒼生的,也都沒有好結局。
可見爾俸爾祿,原負不得這個字的。
凡宰相到個百姓,都有該盡的忠在。
然下民性命攸關,縣令作縣,尤不可不忠的。
上天立個民牧,要他養的付托,那可辜負。
善人讀書時節,便真切發心救世,及做了官,乘勢大行善事,自能清慎。
率屬勤訪民隐,仿美政于程宋,問良模于時彥,不循情面,不受财賄,旌善懲兇,興利除害,倡鄉約,重農桑,訓士理學,教民勤儉。
催征務思善法,刑獄每盡仁心,革刁風,察奸吏,水旱早勘,速報災荒,設法赈濟,鳏寡孤獨,責養有人,圩岸溝渠,勸修有效,嚴禁溺女、掠賣、賭博、煙花、迎神、做戲、淫書、宰牛等惡事。
倡行社會、同善會、育嬰、義學、義冢、夏藥局、冬粥廠、刊書局、栖流所等善事,正如學羅寶山一般。
孝。
孝,是萬善的頭。
前賢說忤逆子媳,便是禽獸。
天報最準的,然這點良心,個個都有,隻消一喚便醒。
若有人将二十四孝故事,提點提點,人便感動孝心了;隻怕曉得這個字的,因因循循,過了時候,霎時間父母大期盡了,要報親恩,再無日了,這是流淚不盡的。
古人說孝,必連思字,不思做不出孝的。
善人每日思量父母,生我萬般辛苦,說不盡的,便要做出報親的孝來了。
每日思量親恩未報,父母年紀将衰,是要急急做出報親的孝來了。
每日思量報親,究竟在何事,便要勤本業,省浮費,得父母酒肉無阙,手裡有錢;,又要和顔悅色,逆來順受,做出養親悅親的孝來了。
每日思量養親悅親,也算不得盡孝,便要愛惜精神,不敢斲傷,不敢犯法,又要種德報親,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做出保身修身的孝來了。
又每日思量當初孝子,有代父受刑,刀斧不避的;有萬裡尋親,性命不顧的;即使遭了最苦境界,也要做出孝順來的。
一言一動,總要思量著父母,方才叫做是孝思。
他如父母老的、病的、鳏寡的、貧窮的,這是極苦,子媳更要竭力盡孝。
友悌。
兄去愛弟,叫做友,弟去敬兄,叫做悌。
兄弟是骨肉,他骨是我骨,他肉是我肉。
兄弟又是手足,手病連足也痛,足病連手也痛。
今人兄弟不睦,若内有一個賢明,甘自吃虧,就可和好。
前賢說舜能化象,其機括隻在不見象的不是。
又說骨肉間,隻該講情,不該講理,執了理,便傷情,傷情便不是理。
又說兄不愛弟,做弟的不要學他,隻該盡敬兄道理;弟不敬兄,做兄的不要學他,隻該盡愛弟道理。
善人讓些财帛,耐些沖撞,旁言弗聽,宿怨弗留,化導利濟,先從此做,不論賢愚繼庶,兄弟間一團和氣。
至誠相愛,他或不順,隻認我的差,不認他的差。
功過格說,财物不論爾我,終身如是,準三百功;凡不肯救助兄弟及侄的困厄,準三百過。
就是同高曾的近族,從祖宗看來,也是一脈,都不可不恤的。
○五倫單說三樣,為人能盡了,孝悌,則和好夫婦,信交朋友,自能明白了,這是善人的盡倫。
正己化人。
正,是端正。
化,是教化。
善人端正了自己,又要去勸化别人,勸化人共存善心,共作善事,這是功德最大的。
然化人的時節,務要真真切切,好顔好語,想一個法兒,去感化他的,不是說了幾句,憑他聽不聽便罷了。
若又刻施善書、或格言、或因果、或歌、或圖,善愈廣大了。
○這句是善人向善的度量。
矜孤恤寡。
矜,是哀憐。
恤,是周濟。
孤,是無父的兒。
寡,是無夫的婦。
凡鳏寡孤獨,算做四窮,施恩最要先的。
然細看來孤寡更慘,貧窮的孤寡,實是性命難保的。
善人培植人的孤兒,務要盡力教養,成就他終身的事業。
善人保護人的寡婦,務要盡力周給,成就他一生的貞節,這是關系陰骘不小;就是冥冥中,他的父,他的夫,也是感戴不盡的。
敬老懷幼。
敬,是尊禮。
懷,是撫恤。
老,是衰的。
幼,是弱的。
況貧苦的老幼,支撐不來,成立不來,最是難存活的。
善人從孝養父母的心,推到他人的老,也有一段尊禮的情分。
善人從恩愛己子的心,推到他人的幼,也有一般撫恤的真情。
凡養老堂、育嬰社,仁人最該并舉的。
○這二句,是善人仁民的急務。
昆蟲草木。
猶不可傷。
昆蟲,是蟲的總名。
善人曉得天地是好生的,故凡鳥獸魚鼈等性命,不消說起,本分該救護他的了,就是細小的蟲豸,無情的草木,也不敢傷害的。
○這是善人愛物的盡頭。
宜憫人之兇。
樂人之善。
憫,是憂愁。
樂,是喜愛。
兇狠人做事,暗暗走向死路上去。
善人不是空空憂他,要百計勸化他改悔,改悔了,我憂方寬。
善良人做事,明明走向生路上來,善人不是空空樂他,要百計鼓興他成就,成就了,我樂更暢。
宜,是應該的意思。
這一字直貫下十六句,今人但知有己,不知有人,坐此病痛,便看來件件不是我分應該的,所以磨滅了一生善根。
濟人之急。
救人之危。
人有緊要需用,叫做急。
人有禍難将死,叫做危。
善人看人的急,真像自己的急;看人的危,真像自己的危。
慷慨解囊,從寬付镪,樂此不倦,毫無吝色,猶恐遲了一步,不及救濟。
隻因他原是大有福德的人,故能撞著這般善緣,做得這般善事,事關陰骘,報應最奇,所以說個君子,赢得為君子。
每見财多福薄的人,看人急難,漠不關心,重己财似山,輕人命如毛,上天看來,便是最兇狠人了。
為此水火盜賊,疾病橫災,以及子孫賭蕩等報,必遭一二,破散家财。
況且财寬養子,這句古話最确。
刻薄人家,理無久富,且短壽絕嗣。
屢看屢驗,空為子孫做了蛇蠍,反敗害了子孫,一生勞碌,盡付東流。
然富利迷心竅時節,甘中的毒,那得醒悟,三教中處處說道,積财不肯散施,必有奇禍,豈是哄騙。
見人之得。
如己之得。
見人之失。
如己之失。
善人見人運氣好有得意處,就如自己得意一般,見人運氣不好有失意處,就如自己失意一般。
○這八句是善人,人我一體,毫無間隔的意。
不彰人短。
不炫己長 炫,音眩。
○凡技藝拙,做事陋,都叫做短;技藝高,處事當,都叫做長。
彰是顯說。
炫,是誇口。
善人真個寬厚,故愛惜人的聲名真個謙虛,故淹沒己的才幹。
○這二句說才幹,善人獨能擡高他人,放低自己的意。
遏惡揚善。
遏:音餓,是阻住。
揚,是表獎。
惡的不阻遏,漸漸橫行,人将受其毒害了,故善人有多方糾正的力。
善事不表揚,漸漸淹滅,人将沒有榜樣了,故善人有多方褒獎的功。
○這是善人撐持世道的意。
推多取少。
推,是推讓。
善人與人交财,每事克己,或兄弟分産,或朋友分财,總要把多的讓他,自己隻取少的。
蓋待人的道理,要從厚,故讓多;自待的道理,要從薄,故取少,是分内應該這樣的。
○這句說财帛,善人獨能讓人便宜,甘自吃虧的意。
受辱不怨。
凡受人欺侮,到不堪情狀處,叫做辱。
善人的度量,學得來最寬宏的,故雖處不該受的辱,旁人未免不平,他看來甚是平淡,隻責備自己的德薄功淺,不能感動得人:這個辱,是我應該有的。
從此閉門靜想,愈要積德,豈有一毫的怨恨。
受寵若驚。
凡登科做官,及一應榮華,都叫做寵。
善人的心,刻刻敬畏的,故雖處該受的寵,親戚未免得意,他看來大可危懼,隻怕自己的德薄功淺,不能保守得來這個寵:不是我該有的。
從此趁這勢力,大積功德,豈敢有一日的懈怠。
○這二句說遇合,善人獨能,惡則相忘,善則思報的意。
施恩不求報。
與人不追悔。
施恩是加惠與人,是把财物授人。
善人把恩惠加了人,斷無望他報答的私心,把财物授了人,斷無轉念懊悔的吝心,隻因他看得錢财事輕,救濟事重,故自然無了這般念頭。
錢财人看得最重的,何故善人看得輕?是衆人愚,善人獨智的緣故。
今試細講這種道理:恻隐的心,是天地生人人種子,重了财,不肯救濟,這點靈根漸消、漸滅,便賣絕了生生世世的人種子了,一也。
财聚了必有散日,猶如人生了,必有死日,今日做救濟事,酌量散施,原不虧本的,不要等天來散,等後人來散,散出禍來,二也。
薄德人當不起财的,豈但不享,試看石崇積财不舍的禍,好不慘痛,三也。
世間赤貧的多,我獨稍稍享些家業,已叨天地的福庇,做些善事,上答天恩,庶幾望個久長,四也。
天不足在西北,地不足在東南,天地尚且有缺陷,況人那得有全福的,我享了财的福,或缺了壽,或缺了後嗣,未來事,暗如漆,還要修補修補的好,五也。
教子孫做善人,是起家的本,若論财隻消溫飽便足,何苦财多業重,毒害子孫。
愚的多财,定做歹事傾家;賢的多财,也要利令智昏,漸生驕奢。
況且子孫命該富,雖無立錐,他也能富;命不該富,雖積金如山,也要蕩然,六也。
這是錢财該輕的道理,救濟人,都不肯切心的,何故善人看得重,也是衆人愚,善人獨智的緣故。
今試細講這種道理:凡人生來的福有限,享一分便減一分,積來的福無限,密密做利濟事去,則受福一分,便可積福十分,一也。
世間好事,第一救難恤貧,舒翁全人夫婦,舍二年的束修,張繡活人妻子,舍十年苦積的錢。
常想難舍處能舍,則解囊時節,愈覺輕便,二也。
日行救濟事,性情舒暢,血氣和平,夢裡清靜,有說不盡的風光,說不盡的安慰,三也。
窦氏濟人,增壽三紀,并受無限福祿。
範文正,曾做記一篇的,深信天道,絲毫不疑,四也。
孳孳為善,不但享這百福,并善是帶得去的,善根綿綿,享用不盡,五也。
喜把善書看,喜與善友談,善中滋味愈長,意興愈濃,久久積累,便是神仙的境界,六也。
這是救濟該重的道理,凡此十二條,愚人夢夢,善人了了,所以慷慨舍财無私心,無吝心,終身不變,就像貪名貪利的一般,這二句再提濟急救危事,是善人到樂善不倦地位了。
所以善人。
把上面各條,做得切實,才叫做是善人了。
總算起來,善人一生不該做的事,絲毫不犯,滿腹慈悲,到處流出,盡五倫,廣教化,待人真心體恤,自家實意克己,這便是積德累功的實際。
人皆敬之。
作善的人,順了人心,故人把恭敬報他,有多少稱揚祝頌的情。
天道佑之。
作善的人,合了天心,故天把保佑報他,有多少巧湊妙合的事。
福祿随之。
作善的人有富壽康甯的福,不求自至的,有居官受職的祿,不謀自來的,這是善人享榮華的報。
衆邪遠之。
神靈衛之。
作善的人,邪神都要退避他,故疫魔疠鬼,不敢侵犯;正神常要擁護他,故消災解厄,托賴安全,這是善人享康健的報。
所作必成。
這是善人的事業,長留天地間,受報愈大了,凡做萬民受益的事,冥冥中天神幫助他成就,使他長遠不朽。
神仙可冀。
這是善人的精神,長留天地間,受報愈遠了。
冀,是望字解釋。
神仙可望,如窦燕山的名列仙班便是。
總算起來善人一生,人敬天佑,受榮華,享康健,作事不磨,名登天府,天的報施真善人,這樣隆重。
今勸世間人,大家奮興奮興,勉力勉力,事也不難,隻要肯做。
欲求天仙者。
當立一千三百善。
欲求地仙者。
當立三百善。
此申明白神仙可冀句,言神仙隻在積善。
功行圓滿,超居洞天,叫做天仙。
煉形住世,長生不死,叫做地仙。
立,是積字解釋。
要做天仙,該積一千三百件善事;要做地仙,該積三百件善事。
如救一性命,完一骨肉,倡一件有利的事,除一件有害的事,方算得是一件。
這樣看來,善人召福,雖長生也不難,何況富貴子息延壽等事。
果能積善,斷然必應驗的。
無奈今人失了本性中信字,不但疑人,并要疑天,這是善根最淺薄。
讀感應篇,先要發信心,信這天道福善,有遲速,無差訛,信到十分,方是為善的根子。
○細看篇中諸樣善事,大半要費錢的,凡不費錢的,善事,要真心去做,費錢的善事,要真心舍财去做。
第一要守牢節儉慷慨四字,節儉則多盈餘,慷慨則善事成就。
窦燕山每年進益,除了家裡動用,餘來一概濟人。
家中最儉,不留金玉,不穿細絹,故善事做得大了。
袁了凡進益極少,也能分半做救濟事,減己的衣,縮己的食,勤勤積善,他若家業盈餘,便不止分半做善事了。
凡人隔善如山,病痛隻在奢、華、鄙、吝四字。
奢華的鮮衣美食,遊山做戲,一應無益的費,件件樂從,獨講到善,意興索盡。
鄙吝的,家雖充足,心終不足,日日求田問屋,隻顧自滿,講了善事,便不是我門裡貨。
昔王椒圃到一相知人家,看他色色豪華,仆婦俱穿绫緞,因勸他收養孤貧百口,每年約費千金,終不肯聽,後來無子,家業盡為族中破散。
沈懷玉說道,有兩個相好,俱勤算緻富,性子極是鄙吝,勸他作善,十不一應,後來不及十多年,身亡子敗,兩家一貧如洗。
要曉得奢華鄙吝,便是極惡,故有此報。
奢華的享盡了福,自然一敗塗地;鄙吝的有己無人,人怨天怒,那得不禍敗立至。
耳聞目見,個個報應不爽,然禍患未來,都是昏迷,自道我代代榮華的,譬如秦始皇打算,從一世二世,到萬萬世,誰知身後,氣數三年便盡了。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走轉來也是容易,隻要把這四個字,反轉來做。
○太上又有幾句好說話,載在道德經的,說道多藏必厚亡,說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說道禍莫大于不知足。
這幾句應該刻骨記的。
蓋人不知足,雖萬金
感應篇,是太上勸人作善之書。
感,是感動,應,是報應;言人以善惡感動,天必有禍福報應。
篇中前半勸善說大綱,後半戒惡說細目。
據管窺之見,竊以為衆善之細目,即具在諸惡之對面。
如忠字是綱,後半輕蔑天民等句之對面,便是目;孝字是綱,後半違父母訓等句之對面,便是目;不彰人短句,是綱,後半凡說口過之對面,都是目;推多取少句,是綱,後半凡說貪财之對面,都是目。
即此類推,句句皆然。
今不自揣,将戒惡一百數十條,指出對面,意欲發明,聖人蘊蓄之旨,俾人一面改過,一面便得遷善,敢質世間高明斧政焉。
至其義理,都從格言因果中出,亦非敢杜撰取戾也。
朱子之說理,猶如白話,務使人人了悟;是編仿此,号曰直講。
伏望四方善士,躬行心得之後,口頭存方便,舌上積陰功,到處講講,開悟群迷,均出禍關,共登福路。
諒仁人樂從事焉。
太上曰。
太上老君說道。
禍福無門。
惟人自召 凡人的禍害福利,原無一定的門路,隻在人自做自受。
召,是招來的意思。
善惡之報。
如影随形。
人作善必有福報,作惡必有禍報,就像人身的影子,跟定那身體一樣,不曾差了些。
這四句,是一篇的大主意,後面許多說話,都該括得盡。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
依人所犯輕重。
以奪人算。
算,音蒜。
○此說上天降下來的神道,專掌人間過惡的,巡遊查察遇有過犯,即時錄奏定罪,便削除人的壽了。
人活百日叫一算,犯輕的少奪,犯重的多奪。
算減則貧耗。
多逢憂患。
耗,音好,去聲。
○作惡的人,神明既減了他的壽又罰他貧苦,耗散災厄纏身。
憂是愁苦,患是禍患。
人皆惡之。
惡,去聲。
○作惡的人,人人都厭恨他的,這是公道在人,惡人到此,便無容身的地了。
刑禍随之 作惡的人,必受刑罰,必受禍害,就像跟定他的一般。
吉慶避之。
作惡的人,凡吉的化做兇了,慶的變做禍了,吉祥吉慶,不與他湊合的。
惡星災之。
作惡的人,每每遇著了兇星惡煞,便遭了災殃,這是自投羅網的。
算盡則死。
作惡的人,死的時節,壽命多短促的,從此做畜生,做餓鬼,入地獄,料來不能免的。
又有三台北鬥神君。
在人頭上。
錄人罪惡。
奪其紀算。
此說人的一生,都有神明鑒察的。
三台是星名,掌人壽夭的。
北鬥亦星名,主人善惡的。
這般星神,在人頭上,日夜盤旋,凡暗室虧心,總是瞞不過的。
錄是登寫。
見人罪惡,便登寫簿冊,削除了人的壽,祈禱終歸無益。
人壽十二年,叫做一紀。
又有三屍神。
在人身中。
每到庚申日。
辄上詣天曹。
言人罪過。
屍音詩。
辄,音折。
詣,音羿。
○此說人的一心,都有神明鑒察的。
三屍的神,住在人身裡,凡心頭意語,總是瞞不過的。
庚申是天神決斷人善惡的日子。
辄,是每每如此的意思。
詣,是往到。
曹,是衙門。
三屍神每逢庚申,趁人好睡,便上到天曹,據實告白人的罪惡。
月晦之日。
竈神亦然。
此說人的一家,都有神明鑒察的,一月的末日,叫做晦。
竈神掌人一家的命,凡男女大小罪過,總是瞞不過的。
每到月終,直奏上天,是一月一結算的。
可歎愚人不知利害,瞞了人眼,便要起邪僻的心、做苟且的事;那曉得人可瞞,天不可瞞。
有巡查的鬼神,有照察的鬼神,有在身在家的鬼神;憑你機密,那有不曉?讀了感應篇,凡起一念頭,走一路徑,務要刻刻畏懼,常怕得罪于天地神明。
凡人有過。
大則奪紀。
小則奪算。
以總說諸神,既嚴察人的過惡了,便定他那個過大,那個過小。
過大的削壽十二年,過小的削壽百日。
人到削除壽命酌時節,萬般帶不去,隻有業随身,悔也晚矣。
做一個人,最要趁早思量,趁早立定腳跟的。
其過大小有數百事。
欲求長生者。
先須避之。
這是老君勸人,先從避過做起。
凡要做最有壽的人,必須遠絕了這過惡,就像避水怕淹死,避火怕燒死一般。
凡過惡曾經犯的,痛改了不要再犯;未曾犯的,切戒了不要偶犯。
數百事,就是篇中非義而動,到殺龜打蛇等過。
是道則進。
非道則退。
這就是避過惡的法兒。
凡要做一件事,必先要想一想,想得來是合道理的,便向前去做,這是趨吉關頭。
想得來不合道理的,便落得不去做,這是避兇關頭。
○篇中不履邪徑,到與人不追悔,便是是道;篇中非義而動,到殺龜打蛇,便是非道。
不履邪徑。
腳踏叫做履,邪徑是私僻小路,譬喻做苟且事的話頭。
善人放正了心,便件件事,都要做得正經的;他看苟且的财色等事,猶如禽獸路頭,決要立定主意,必不肯做的。
○從這句到當立三百善,是太上勸人作善召福的事。
不欺暗室。
欺,是遮瞞。
暗,是陰暗。
室,是房室。
善人率真了心,便件件事做得真誠,絲毫不願欺人的;他或在房室陰暗處,沒人看見,遇著人财色等類,可以欺瞞人的,他看來鬼神一定曉得,難逃禍罰,決要立定主意,必不肯做的。
○二句從避過中抽出最緊要處戒人,是做善人的起頭。
積德累功。
善心純熟便是德,善事真實便是功,從少到多叫做積,從低增高叫做累。
積德要像聚錢,漸漸添多;累功要像築牆,漸漸高大。
善人家富,便要學窦燕山、範文正,就是家貧,也能筆舌勸人,精力辦事。
發心要真要堅,用力要勤要久。
前賢說道,凡做善事,必要功德圓滿,方能感格天神;趁早去做,到得積累日子,便是圓滿處。
若些須做一兩件善事,便要邀福,邀不動的。
○這句包括下文衆善,是做善人的總要。
慈心于物。
慈心,是慈悲的心。
這物字,是合天地間的人與萬物,總叫做物。
凡有生氣的東西,都有仁;如桃仁,杏仁等類。
人的仁,便是慈悲的心,初出胞時,就帶來的、這點胎元,斲削不得。
善人時刻想胸中本善的趣味,認得純熟,一到待人接物,他便流露出來,時時有一片懇懇切切痛癢相關的意思。
前賢說人,性氣清冷的,受福必薄,乃知慈心,正是胸頭的暖氣。
○這句是積德累功的本,做善人的根源。
忠。
這忠字,不但殺身殉難,即平日做官,盡心盡職,也叫是忠。
莫說忠不忠的報應,就看泛泛浮浮,主意不在蒼生的,也都沒有好結局。
可見爾俸爾祿,原負不得這個字的。
凡宰相到個百姓,都有該盡的忠在。
然下民性命攸關,縣令作縣,尤不可不忠的。
上天立個民牧,要他養的付托,那可辜負。
善人讀書時節,便真切發心救世,及做了官,乘勢大行善事,自能清慎。
率屬勤訪民隐,仿美政于程宋,問良模于時彥,不循情面,不受财賄,旌善懲兇,興利除害,倡鄉約,重農桑,訓士理學,教民勤儉。
催征務思善法,刑獄每盡仁心,革刁風,察奸吏,水旱早勘,速報災荒,設法赈濟,鳏寡孤獨,責養有人,圩岸溝渠,勸修有效,嚴禁溺女、掠賣、賭博、煙花、迎神、做戲、淫書、宰牛等惡事。
倡行社會、同善會、育嬰、義學、義冢、夏藥局、冬粥廠、刊書局、栖流所等善事,正如學羅寶山一般。
孝。
孝,是萬善的頭。
前賢說忤逆子媳,便是禽獸。
天報最準的,然這點良心,個個都有,隻消一喚便醒。
若有人将二十四孝故事,提點提點,人便感動孝心了;隻怕曉得這個字的,因因循循,過了時候,霎時間父母大期盡了,要報親恩,再無日了,這是流淚不盡的。
古人說孝,必連思字,不思做不出孝的。
善人每日思量父母,生我萬般辛苦,說不盡的,便要做出報親的孝來了。
每日思量親恩未報,父母年紀将衰,是要急急做出報親的孝來了。
每日思量報親,究竟在何事,便要勤本業,省浮費,得父母酒肉無阙,手裡有錢;,又要和顔悅色,逆來順受,做出養親悅親的孝來了。
每日思量養親悅親,也算不得盡孝,便要愛惜精神,不敢斲傷,不敢犯法,又要種德報親,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做出保身修身的孝來了。
又每日思量當初孝子,有代父受刑,刀斧不避的;有萬裡尋親,性命不顧的;即使遭了最苦境界,也要做出孝順來的。
一言一動,總要思量著父母,方才叫做是孝思。
他如父母老的、病的、鳏寡的、貧窮的,這是極苦,子媳更要竭力盡孝。
友悌。
兄去愛弟,叫做友,弟去敬兄,叫做悌。
兄弟是骨肉,他骨是我骨,他肉是我肉。
兄弟又是手足,手病連足也痛,足病連手也痛。
今人兄弟不睦,若内有一個賢明,甘自吃虧,就可和好。
前賢說舜能化象,其機括隻在不見象的不是。
又說骨肉間,隻該講情,不該講理,執了理,便傷情,傷情便不是理。
又說兄不愛弟,做弟的不要學他,隻該盡敬兄道理;弟不敬兄,做兄的不要學他,隻該盡愛弟道理。
善人讓些财帛,耐些沖撞,旁言弗聽,宿怨弗留,化導利濟,先從此做,不論賢愚繼庶,兄弟間一團和氣。
至誠相愛,他或不順,隻認我的差,不認他的差。
功過格說,财物不論爾我,終身如是,準三百功;凡不肯救助兄弟及侄的困厄,準三百過。
就是同高曾的近族,從祖宗看來,也是一脈,都不可不恤的。
○五倫單說三樣,為人能盡了,孝悌,則和好夫婦,信交朋友,自能明白了,這是善人的盡倫。
正己化人。
正,是端正。
化,是教化。
善人端正了自己,又要去勸化别人,勸化人共存善心,共作善事,這是功德最大的。
然化人的時節,務要真真切切,好顔好語,想一個法兒,去感化他的,不是說了幾句,憑他聽不聽便罷了。
若又刻施善書、或格言、或因果、或歌、或圖,善愈廣大了。
○這句是善人向善的度量。
矜孤恤寡。
矜,是哀憐。
恤,是周濟。
孤,是無父的兒。
寡,是無夫的婦。
凡鳏寡孤獨,算做四窮,施恩最要先的。
然細看來孤寡更慘,貧窮的孤寡,實是性命難保的。
善人培植人的孤兒,務要盡力教養,成就他終身的事業。
善人保護人的寡婦,務要盡力周給,成就他一生的貞節,這是關系陰骘不小;就是冥冥中,他的父,他的夫,也是感戴不盡的。
敬老懷幼。
敬,是尊禮。
懷,是撫恤。
老,是衰的。
幼,是弱的。
況貧苦的老幼,支撐不來,成立不來,最是難存活的。
善人從孝養父母的心,推到他人的老,也有一段尊禮的情分。
善人從恩愛己子的心,推到他人的幼,也有一般撫恤的真情。
凡養老堂、育嬰社,仁人最該并舉的。
○這二句,是善人仁民的急務。
昆蟲草木。
猶不可傷。
昆蟲,是蟲的總名。
善人曉得天地是好生的,故凡鳥獸魚鼈等性命,不消說起,本分該救護他的了,就是細小的蟲豸,無情的草木,也不敢傷害的。
○這是善人愛物的盡頭。
宜憫人之兇。
樂人之善。
憫,是憂愁。
樂,是喜愛。
兇狠人做事,暗暗走向死路上去。
善人不是空空憂他,要百計勸化他改悔,改悔了,我憂方寬。
善良人做事,明明走向生路上來,善人不是空空樂他,要百計鼓興他成就,成就了,我樂更暢。
宜,是應該的意思。
這一字直貫下十六句,今人但知有己,不知有人,坐此病痛,便看來件件不是我分應該的,所以磨滅了一生善根。
濟人之急。
救人之危。
人有緊要需用,叫做急。
人有禍難将死,叫做危。
善人看人的急,真像自己的急;看人的危,真像自己的危。
慷慨解囊,從寬付镪,樂此不倦,毫無吝色,猶恐遲了一步,不及救濟。
隻因他原是大有福德的人,故能撞著這般善緣,做得這般善事,事關陰骘,報應最奇,所以說個君子,赢得為君子。
每見财多福薄的人,看人急難,漠不關心,重己财似山,輕人命如毛,上天看來,便是最兇狠人了。
為此水火盜賊,疾病橫災,以及子孫賭蕩等報,必遭一二,破散家财。
況且财寬養子,這句古話最确。
刻薄人家,理無久富,且短壽絕嗣。
屢看屢驗,空為子孫做了蛇蠍,反敗害了子孫,一生勞碌,盡付東流。
然富利迷心竅時節,甘中的毒,那得醒悟,三教中處處說道,積财不肯散施,必有奇禍,豈是哄騙。
見人之得。
如己之得。
見人之失。
如己之失。
善人見人運氣好有得意處,就如自己得意一般,見人運氣不好有失意處,就如自己失意一般。
○這八句是善人,人我一體,毫無間隔的意。
不彰人短。
不炫己長 炫,音眩。
○凡技藝拙,做事陋,都叫做短;技藝高,處事當,都叫做長。
彰是顯說。
炫,是誇口。
善人真個寬厚,故愛惜人的聲名真個謙虛,故淹沒己的才幹。
○這二句說才幹,善人獨能擡高他人,放低自己的意。
遏惡揚善。
遏:音餓,是阻住。
揚,是表獎。
惡的不阻遏,漸漸橫行,人将受其毒害了,故善人有多方糾正的力。
善事不表揚,漸漸淹滅,人将沒有榜樣了,故善人有多方褒獎的功。
○這是善人撐持世道的意。
推多取少。
推,是推讓。
善人與人交财,每事克己,或兄弟分産,或朋友分财,總要把多的讓他,自己隻取少的。
蓋待人的道理,要從厚,故讓多;自待的道理,要從薄,故取少,是分内應該這樣的。
○這句說财帛,善人獨能讓人便宜,甘自吃虧的意。
受辱不怨。
凡受人欺侮,到不堪情狀處,叫做辱。
善人的度量,學得來最寬宏的,故雖處不該受的辱,旁人未免不平,他看來甚是平淡,隻責備自己的德薄功淺,不能感動得人:這個辱,是我應該有的。
從此閉門靜想,愈要積德,豈有一毫的怨恨。
受寵若驚。
凡登科做官,及一應榮華,都叫做寵。
善人的心,刻刻敬畏的,故雖處該受的寵,親戚未免得意,他看來大可危懼,隻怕自己的德薄功淺,不能保守得來這個寵:不是我該有的。
從此趁這勢力,大積功德,豈敢有一日的懈怠。
○這二句說遇合,善人獨能,惡則相忘,善則思報的意。
施恩不求報。
與人不追悔。
施恩是加惠與人,是把财物授人。
善人把恩惠加了人,斷無望他報答的私心,把财物授了人,斷無轉念懊悔的吝心,隻因他看得錢财事輕,救濟事重,故自然無了這般念頭。
錢财人看得最重的,何故善人看得輕?是衆人愚,善人獨智的緣故。
今試細講這種道理:恻隐的心,是天地生人人種子,重了财,不肯救濟,這點靈根漸消、漸滅,便賣絕了生生世世的人種子了,一也。
财聚了必有散日,猶如人生了,必有死日,今日做救濟事,酌量散施,原不虧本的,不要等天來散,等後人來散,散出禍來,二也。
薄德人當不起财的,豈但不享,試看石崇積财不舍的禍,好不慘痛,三也。
世間赤貧的多,我獨稍稍享些家業,已叨天地的福庇,做些善事,上答天恩,庶幾望個久長,四也。
天不足在西北,地不足在東南,天地尚且有缺陷,況人那得有全福的,我享了财的福,或缺了壽,或缺了後嗣,未來事,暗如漆,還要修補修補的好,五也。
教子孫做善人,是起家的本,若論财隻消溫飽便足,何苦财多業重,毒害子孫。
愚的多财,定做歹事傾家;賢的多财,也要利令智昏,漸生驕奢。
況且子孫命該富,雖無立錐,他也能富;命不該富,雖積金如山,也要蕩然,六也。
這是錢财該輕的道理,救濟人,都不肯切心的,何故善人看得重,也是衆人愚,善人獨智的緣故。
今試細講這種道理:凡人生來的福有限,享一分便減一分,積來的福無限,密密做利濟事去,則受福一分,便可積福十分,一也。
世間好事,第一救難恤貧,舒翁全人夫婦,舍二年的束修,張繡活人妻子,舍十年苦積的錢。
常想難舍處能舍,則解囊時節,愈覺輕便,二也。
日行救濟事,性情舒暢,血氣和平,夢裡清靜,有說不盡的風光,說不盡的安慰,三也。
窦氏濟人,增壽三紀,并受無限福祿。
範文正,曾做記一篇的,深信天道,絲毫不疑,四也。
孳孳為善,不但享這百福,并善是帶得去的,善根綿綿,享用不盡,五也。
喜把善書看,喜與善友談,善中滋味愈長,意興愈濃,久久積累,便是神仙的境界,六也。
這是救濟該重的道理,凡此十二條,愚人夢夢,善人了了,所以慷慨舍财無私心,無吝心,終身不變,就像貪名貪利的一般,這二句再提濟急救危事,是善人到樂善不倦地位了。
所以善人。
把上面各條,做得切實,才叫做是善人了。
總算起來,善人一生不該做的事,絲毫不犯,滿腹慈悲,到處流出,盡五倫,廣教化,待人真心體恤,自家實意克己,這便是積德累功的實際。
人皆敬之。
作善的人,順了人心,故人把恭敬報他,有多少稱揚祝頌的情。
天道佑之。
作善的人,合了天心,故天把保佑報他,有多少巧湊妙合的事。
福祿随之。
作善的人有富壽康甯的福,不求自至的,有居官受職的祿,不謀自來的,這是善人享榮華的報。
衆邪遠之。
神靈衛之。
作善的人,邪神都要退避他,故疫魔疠鬼,不敢侵犯;正神常要擁護他,故消災解厄,托賴安全,這是善人享康健的報。
所作必成。
這是善人的事業,長留天地間,受報愈大了,凡做萬民受益的事,冥冥中天神幫助他成就,使他長遠不朽。
神仙可冀。
這是善人的精神,長留天地間,受報愈遠了。
冀,是望字解釋。
神仙可望,如窦燕山的名列仙班便是。
總算起來善人一生,人敬天佑,受榮華,享康健,作事不磨,名登天府,天的報施真善人,這樣隆重。
今勸世間人,大家奮興奮興,勉力勉力,事也不難,隻要肯做。
欲求天仙者。
當立一千三百善。
欲求地仙者。
當立三百善。
此申明白神仙可冀句,言神仙隻在積善。
功行圓滿,超居洞天,叫做天仙。
煉形住世,長生不死,叫做地仙。
立,是積字解釋。
要做天仙,該積一千三百件善事;要做地仙,該積三百件善事。
如救一性命,完一骨肉,倡一件有利的事,除一件有害的事,方算得是一件。
這樣看來,善人召福,雖長生也不難,何況富貴子息延壽等事。
果能積善,斷然必應驗的。
無奈今人失了本性中信字,不但疑人,并要疑天,這是善根最淺薄。
讀感應篇,先要發信心,信這天道福善,有遲速,無差訛,信到十分,方是為善的根子。
○細看篇中諸樣善事,大半要費錢的,凡不費錢的,善事,要真心去做,費錢的善事,要真心舍财去做。
第一要守牢節儉慷慨四字,節儉則多盈餘,慷慨則善事成就。
窦燕山每年進益,除了家裡動用,餘來一概濟人。
家中最儉,不留金玉,不穿細絹,故善事做得大了。
袁了凡進益極少,也能分半做救濟事,減己的衣,縮己的食,勤勤積善,他若家業盈餘,便不止分半做善事了。
凡人隔善如山,病痛隻在奢、華、鄙、吝四字。
奢華的鮮衣美食,遊山做戲,一應無益的費,件件樂從,獨講到善,意興索盡。
鄙吝的,家雖充足,心終不足,日日求田問屋,隻顧自滿,講了善事,便不是我門裡貨。
昔王椒圃到一相知人家,看他色色豪華,仆婦俱穿绫緞,因勸他收養孤貧百口,每年約費千金,終不肯聽,後來無子,家業盡為族中破散。
沈懷玉說道,有兩個相好,俱勤算緻富,性子極是鄙吝,勸他作善,十不一應,後來不及十多年,身亡子敗,兩家一貧如洗。
要曉得奢華鄙吝,便是極惡,故有此報。
奢華的享盡了福,自然一敗塗地;鄙吝的有己無人,人怨天怒,那得不禍敗立至。
耳聞目見,個個報應不爽,然禍患未來,都是昏迷,自道我代代榮華的,譬如秦始皇打算,從一世二世,到萬萬世,誰知身後,氣數三年便盡了。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走轉來也是容易,隻要把這四個字,反轉來做。
○太上又有幾句好說話,載在道德經的,說道多藏必厚亡,說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說道禍莫大于不知足。
這幾句應該刻骨記的。
蓋人不知足,雖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