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直指性命真源

關燈
此象○為坤爐,拟此象為●為祖炁,其成象如是⊙,第恐太簡難明,莫若以此象(多圈)為易說。

    此圈中之有黑白者,陰陽也,中心之小○,是我本來先天之祖炁。

    白者為陽,黑者為陰,正邵子雲:“無極之前,陰含陽也。

    ”。

    中層一○之黑白,為我後天之陰陽,即所謂凡精凡氣者是也。

    其外一層黑白者,乃天地之陰陽也,分之雖有三層,實則一氣貫通。

    但我本來之先天,已隐藏于後天之中矣。

    所謂一氣貫通者,其中有神焉。

    心為神之舍,言心而神在其中,故人心道心,一心也;人神天神,一神也。

    否則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其影響何以如此捷疾耶? 然丹經中尚有此象(上下雙○内·),比之這個(多圈)更為明白,包括天地人三才,其乾坤爐鼎,坎離水火心腎,無一不備。

    可以三層言,亦可以兩層論。

    以三層言之,上層天也,中層人也,下層地也。

    以一人而論,上層天之陰陽也,下層身中後天之陰陽也。

    中層是我本來先天之陰陽也。

    然此一層已隐藏于後天之中矣。

    以天人之理言之,上○,天之陰陽也;下○人之形質,以及身中之陰陽也。

    中心一●,人之心也。

    心則無處不有,緣被人欲所蔽,故不能與天地通。

    苟去其人欲,惟存天理,則神光獨露矣。

    神之所至,心即随之,心之所至,氣即從之,是故先有一●,後有(上下雙○内·)。

    一●者,太極也,兩(上下雙○内·)陰陽也,所謂“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萬物是玄關。

    ”。

    此玄關者,即此象(上下雙○内·)中間交結處也。

    将這個(上下雙○内·)并作這個⊙,則玄關開矣,天人合矣。

    如何可以并得一個?将我心中一點●之心,一塵不染,時時保我喜怒哀樂未發之中,至靜坐之時,神凝氣定,漸至虛無景象,無人無我,無天無地,則神光獨湛,無一絲毫念慮,是時複我先天面目,是象這個○。

    而我之一靈獨露,其象這個●,是時清空之中,有我一靈,則如這個⊙。

    至靜定之極,則神有恍惚杳冥之象,老子雲:“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有物。

    ”,此精與物者,乃先天真一之精,而我所禀而得為人之物,即所謂先天之祖炁是也,是象這個⊙,與前這個⊙,是有分别,此進一層之象也。

    此兩個這個⊙,尚屬這個(上下雙○内·),蓋前一個這個⊙,是我之元神,與外之清空一氣,後一個這個⊙,是我元神之中,内含先天祖氣,故就内外統論,尚是(上下雙○内·) 其祖炁在恍惚杳冥之中,靜極忽然而動,從内攻出,則恍惚之中,豁然一開,沖破我之後天,方與天地之炁合一,其象亦⊙,此真謂之玄關開也。

    至此時始得這個(上下雙○内·),并成一個⊙這個而我之心與天地之心合一已。

    故一個這個(上下雙○内·),即是三個這個⊙,将這個(上下雙○内·),并作這個⊙,謂之開玄關。

    雖曰玄關開,實則心竅開也。

    蓋天地之真陰真陽在極外,我之本來先天之真陰真陽在極内,被我後天之陰陽隔住在中間,而不能在外相通,故須從内攻出,沖破中間之後天,方可與天地合而為一。

    此所謂靜極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

    此竅一開,我心即天心,我身即天地也。

    爐鼎在此⊙中立,藥物于此⊙中采,火候于此⊙中行,結丹于此⊙中結,即成道亦即在于此⊙中。

    是以古哲有雲:“任你一觔鬥,翻到非非想天,亦跳不出這個○腔子。

    ”。

    故用則有三,而三才立,體則本一而一不存,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人能悟此未生前面目,則吾此心長在先天之中矣。

    得此境,守此行,則吾此身,長處天地之内矣。

    又何有先後之别耶?其妙難窮,其玄莫測,此功夫,在人自悟自進而自得耳。

     玄牝章第九: 夫玄牝一說,亦屬緊要,然玄關既明,玄牝更易明矣。

    玄牝者,天地陰陽之根源也,玄則為陽,天之根也,于物為父;牝則為陰,地之源也,于物為母。

    然天之根生于地,地之源起于天。

    夫陽氣之生,生于下極,下極者,地脈也,自下而上升,升之至極,則化而為陰。

    陰氣之生,生于泥丸,泥丸者,天谷也,自上而下,降至極處,則又化而為陽。

    此陰陽循環無端,而互生互化之理也。

    故陽生之根則為玄,陰生之源則為牝,是此玄牝為陰陽出入之門戶也。

    心印經曰:“出玄入牝。

    ”,此以出則為玄,入則為牝矣。

    然老子曰:“玄牝之門,是天地根。

    ”,天地者,陰陽也,陰陽即玄牝,玄牝即天地未分以前之真一,而根亦即根于其中,故門即根,根即門。

    所以玄牝之門,即天地之根,亦即所謂玄關一竅也,而陰陽之炁,玄妙莫測,故謂之玄,出入必由門,故謂之關。

    關者,一竅也;一竅者,真一之門也。

    真一之門一開,而陰陽從此生出,陰陽一生,而玄牝立焉,此由内而出之理也。

     然人有生以後,此真一之竅已閉,而生機借陰陽以生,故隻有内生而出,并無外生而入。

    是生來即用,生者少而用者多,生完用完,死而後已。

    仙師教仙修複之法,要生者多,而用者少。

    靜則多生,而動者多用,動而能靜,雖用亦生,靜之至極,真一之竅自開,開則生炁從此而入,即于此一竅之内,以運以化,複還本來之真一,方謂之歸根複命,而玄牝往來于玄關之内,即老子雲:“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

    人能鼓天地之橐籥,亦可如天地之長久矣。

    然不知天地之為我耶?我之為天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