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新經注解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方同木蘭共議。
木蘭崔将軍曰:我有門徒,乃太上之弟子,乃玉淸之郎君,而今二百馀年,未複原根,願求帝君赴乩,随感演說靈章,判斷眞經,使此子得複根原。
更願演經功德,普及于衆生。
更願 天尊慈悲。
道君仁聖 玉帝恩光,普及于衆生。
孚佑帝君于是下界臨壇,統領善信弟子吳、傅、馬、任諸士,演說于公善堂。
其經功德,不可思議。
又歸重孚佑與崔将軍演經,佐演者身上内提出扶演之人,竝所演之處,人當在公善二字上着眼。
可見是經為天下萬古之公經,是道卽為天下萬古之公道也。
吾發十願:一願君王萬嵗,二願國土清平,三願官清吏明,四願人物康甯,五願五谷豐登,六願父母長齡,七願富貴充盈,八願子孫盈庭,九願七祖解脫,十願十方超升。
願以十願,普及于衆生。
壇下弟子聞此妙經,皆灰百念,堅心信從。
聞此十願,皆大歡喜,皆大踴躍,皆稽首頓首,誠惶誠恐,作禮而贊曰:元始天尊,哀我衆生。
太上道君,哀我衆生。
玉皇上帝,哀我衆生。
玄座說法,救濟生靈。
玉淸演教,至妙玄文。
上帝勅令,發示宣行。
諸神護将,羣仙衞眞。
慈悲普及于遐方,恩光遠照于海濱。
願九皇眞君,願 七元大聖常照我生靈,常主持我本命。
此十願乃天下萬古之公願,此一贊乃天下奇緣難逢之一大贊也。
後将太淸、紫微經各一結,完此一卷。
人能常如吳、傅、馬、任,何愁時時無眞人下界演說靈章;人能如蔡壽陽、楊玄根,又何愁時時無純陽祖師臨世恢宏正化也。
特世人皆為七情六欲所迷,不能一心淸靜,因而不能一身淸靜,因而不能一世淸靜,不能一世淸靜,因而不能世世淸靜也。
吾于己酉嵗,卽臨漢上公善堂,演此眞經,以度凡夫。
又于是己未年,複臨漢上紫炁院,演說尊經大注,中闡五仙靈文、朝鬥眞訣、金丹大道、玉液口訣。
吾之心,卽天地生成萬物之心也,惟願個個成眞;吾之身,卽衆生自在之身也,惟願人人超證。
吾對萬世發一誓,倘有虛言,定複降塵世;如萬世執迷,不體吾心,亦當永堕無間地獄,不複輪回。
吾今留此,惟願有根緣者,複還根緣;有道本者,仍歸道本;有福田者,仍獲福田;有仙種者,仍歸仙種。
三淸在上,監臨吾心;上帝在上,酙酌吾心。
吾心亦婆心,度盡凡夫之願。
從此一立翹望,不執着、不迷惑、不堕毀者,皆上蓬萊仙島,與諸仙諸眞同為雲侶霞友也巳。
太淸紫微中天北鬥九皇七元救生濟死至眞妙道尊經卷下終 張大真人偈序 斯時 高明大帝對小葛而言曰:夫下卷者,有辟邪衞眞之法也,有諸天現象之妙也。
故首以雷祖為主,将玉淸聖境,神霄天界,打通一個大光明世界,現出麒麟當空,如意懸虛,九天亦得其慧光生,何愁諸天法界,不從此而照徹大千也。
未以鬥姆作結,以鬥姆為人一身之主宰,乃心腎相關之司命,故七元合乎七窔。
經中教人先默朝七元,以開七窔,使人好用唵字,作大還丹運用也。
吾聞: 高明大帝此言,不覺拱手而敬,答曰:妙哉!眞人之法乳,誠為萬世之慈航。
先必要大眞人雌雄二劍,法水一口,将急急如律令,方呼得十界通靈,萬象朝眞也已。
葛大眞人偈曰: 上卷勸善,鬼仙地仙。
中卷演道,天仙神仙。
上中二卷,内藏人仙。
至于下卷,諸神諸天,報應懲戒,其寔通玄。
寶劍三口,内寓未言。
一無情劍,北方玄天。
一神通劍,神霄九天。
一摩利劍,鬥姆西天。
有此三劍,安入三田。
得道得仙,先朝三元。
文昌檢錄,司命取結。
三官保舉,方引朝谒。
先見王公,次見王母。
方見四相,始朝玉帝。
帝發勅旨,東嶽啟奏。
毫無過愆,純是善德。
然後發牒,檢選洞天。
加号授籙,始曰眞仙。
如此證果,下卷難言。
妙哉大哉,玄之又玄。
許大眞人偈曰: 先闡妙道後闡法,萬世度人上仙槎。
何用贊歎多言語,注中行行是仙歌。
薩大眞人偈曰: 下卷為輔,中上不離。
三卷合一,成為尊經。
經在元始,道在玉淸。
法在上帝,注内諸眞。
可度生死,可超仙眞。
有緣一遇,劫劫常存。
韓眞人偈曰: 一部新經有眞訣,難以講明其中穴。
若能參透眞骨髓,何愁還丹不全得。
正陽眞人偈曰: 太極大道,内藏眞奧。
七元輪轉,上下通窔。
北鬥新經,探若精妙。
垂之千古,且任歌嘯。
藍眞人偈曰: 無根樹卻有根,鬥中訣内觀心。
紫炁運用先天,詳究精微有本。
東華帝君高明偈曰: 七星拱照北鬥中,鳳凰運推入洪蒙。
天地交泰水火轉,如雷如潮菩提空。
果祖眞人偈曰: 人生世上如蝼蟻,洪蒙未開道難知。
眞心觀住無窮妙,一點靈光落橋西。
曹眞人偈曰: 理微意深眞難識,訣全法備有功夫。
若要金阙化身日,先從金丹鍊子午。
一陰一陽通心窔,海底蓮花便生枝。
何眞人偈曰: 醍醐灌頂甘露水,一步一趨到紫微。
結成一塊金靈霜,泥丸湧波有輪回。
偈垂千古竝萬世,自有成仙駕鶴飛。
己酉演經,衆生未悟,修習已未,奏演注解。
弟子等蒙祖師之仁慈,同 天地恩德竝。
日月乃稽首頓首,俯伏而敬獻頌曰: 善哉元始,妙道之祖。
太上道君,尊經拔苦。
上帝勅律,書于紫府。
玄帝朝谒,請頒下土。
己酉三春,孚佑演主。
臨乩公善,衆生得覩。
中天北鬥,右弻左輔。
救生濟死,仁慈恩溥。
愚昧難醒,請勅演注。
己未季秋,複臨漢土。
紫炁道院,天象雲護。
鬥示默朝,玄生髒腑。
五仙修習,智愚皆悟。
恩同天地,覆載今古。
德竝日月,運行寒暑。
斯注留傳,萬世普度。
八極靜談,九華宜住。
皇圖帝道,綿遠鞏固。
木蘭崔将軍曰:我有門徒,乃太上之弟子,乃玉淸之郎君,而今二百馀年,未複原根,願求帝君赴乩,随感演說靈章,判斷眞經,使此子得複根原。
更願演經功德,普及于衆生。
更願 天尊慈悲。
道君仁聖 玉帝恩光,普及于衆生。
孚佑帝君于是下界臨壇,統領善信弟子吳、傅、馬、任諸士,演說于公善堂。
其經功德,不可思議。
又歸重孚佑與崔将軍演經,佐演者身上内提出扶演之人,竝所演之處,人當在公善二字上着眼。
可見是經為天下萬古之公經,是道卽為天下萬古之公道也。
吾發十願:一願君王萬嵗,二願國土清平,三願官清吏明,四願人物康甯,五願五谷豐登,六願父母長齡,七願富貴充盈,八願子孫盈庭,九願七祖解脫,十願十方超升。
願以十願,普及于衆生。
壇下弟子聞此妙經,皆灰百念,堅心信從。
聞此十願,皆大歡喜,皆大踴躍,皆稽首頓首,誠惶誠恐,作禮而贊曰:元始天尊,哀我衆生。
太上道君,哀我衆生。
玉皇上帝,哀我衆生。
玄座說法,救濟生靈。
玉淸演教,至妙玄文。
上帝勅令,發示宣行。
諸神護将,羣仙衞眞。
慈悲普及于遐方,恩光遠照于海濱。
願九皇眞君,願 七元大聖常照我生靈,常主持我本命。
此十願乃天下萬古之公願,此一贊乃天下奇緣難逢之一大贊也。
後将太淸、紫微經各一結,完此一卷。
人能常如吳、傅、馬、任,何愁時時無眞人下界演說靈章;人能如蔡壽陽、楊玄根,又何愁時時無純陽祖師臨世恢宏正化也。
特世人皆為七情六欲所迷,不能一心淸靜,因而不能一身淸靜,因而不能一世淸靜,不能一世淸靜,因而不能世世淸靜也。
吾于己酉嵗,卽臨漢上公善堂,演此眞經,以度凡夫。
又于是己未年,複臨漢上紫炁院,演說尊經大注,中闡五仙靈文、朝鬥眞訣、金丹大道、玉液口訣。
吾之心,卽天地生成萬物之心也,惟願個個成眞;吾之身,卽衆生自在之身也,惟願人人超證。
吾對萬世發一誓,倘有虛言,定複降塵世;如萬世執迷,不體吾心,亦當永堕無間地獄,不複輪回。
吾今留此,惟願有根緣者,複還根緣;有道本者,仍歸道本;有福田者,仍獲福田;有仙種者,仍歸仙種。
三淸在上,監臨吾心;上帝在上,酙酌吾心。
吾心亦婆心,度盡凡夫之願。
從此一立翹望,不執着、不迷惑、不堕毀者,皆上蓬萊仙島,與諸仙諸眞同為雲侶霞友也巳。
太淸紫微中天北鬥九皇七元救生濟死至眞妙道尊經卷下終 張大真人偈序 斯時 高明大帝對小葛而言曰:夫下卷者,有辟邪衞眞之法也,有諸天現象之妙也。
故首以雷祖為主,将玉淸聖境,神霄天界,打通一個大光明世界,現出麒麟當空,如意懸虛,九天亦得其慧光生,何愁諸天法界,不從此而照徹大千也。
未以鬥姆作結,以鬥姆為人一身之主宰,乃心腎相關之司命,故七元合乎七窔。
經中教人先默朝七元,以開七窔,使人好用唵字,作大還丹運用也。
吾聞: 高明大帝此言,不覺拱手而敬,答曰:妙哉!眞人之法乳,誠為萬世之慈航。
先必要大眞人雌雄二劍,法水一口,将急急如律令,方呼得十界通靈,萬象朝眞也已。
葛大眞人偈曰: 上卷勸善,鬼仙地仙。
中卷演道,天仙神仙。
上中二卷,内藏人仙。
至于下卷,諸神諸天,報應懲戒,其寔通玄。
寶劍三口,内寓未言。
一無情劍,北方玄天。
一神通劍,神霄九天。
一摩利劍,鬥姆西天。
有此三劍,安入三田。
得道得仙,先朝三元。
文昌檢錄,司命取結。
三官保舉,方引朝谒。
先見王公,次見王母。
方見四相,始朝玉帝。
帝發勅旨,東嶽啟奏。
毫無過愆,純是善德。
然後發牒,檢選洞天。
加号授籙,始曰眞仙。
如此證果,下卷難言。
妙哉大哉,玄之又玄。
許大眞人偈曰: 先闡妙道後闡法,萬世度人上仙槎。
何用贊歎多言語,注中行行是仙歌。
薩大眞人偈曰: 下卷為輔,中上不離。
三卷合一,成為尊經。
經在元始,道在玉淸。
法在上帝,注内諸眞。
可度生死,可超仙眞。
有緣一遇,劫劫常存。
韓眞人偈曰: 一部新經有眞訣,難以講明其中穴。
若能參透眞骨髓,何愁還丹不全得。
正陽眞人偈曰: 太極大道,内藏眞奧。
七元輪轉,上下通窔。
北鬥新經,探若精妙。
垂之千古,且任歌嘯。
藍眞人偈曰: 無根樹卻有根,鬥中訣内觀心。
紫炁運用先天,詳究精微有本。
東華帝君高明偈曰: 七星拱照北鬥中,鳳凰運推入洪蒙。
天地交泰水火轉,如雷如潮菩提空。
果祖眞人偈曰: 人生世上如蝼蟻,洪蒙未開道難知。
眞心觀住無窮妙,一點靈光落橋西。
曹眞人偈曰: 理微意深眞難識,訣全法備有功夫。
若要金阙化身日,先從金丹鍊子午。
一陰一陽通心窔,海底蓮花便生枝。
何眞人偈曰: 醍醐灌頂甘露水,一步一趨到紫微。
結成一塊金靈霜,泥丸湧波有輪回。
偈垂千古竝萬世,自有成仙駕鶴飛。
己酉演經,衆生未悟,修習已未,奏演注解。
弟子等蒙祖師之仁慈,同 天地恩德竝。
日月乃稽首頓首,俯伏而敬獻頌曰: 善哉元始,妙道之祖。
太上道君,尊經拔苦。
上帝勅律,書于紫府。
玄帝朝谒,請頒下土。
己酉三春,孚佑演主。
臨乩公善,衆生得覩。
中天北鬥,右弻左輔。
救生濟死,仁慈恩溥。
愚昧難醒,請勅演注。
己未季秋,複臨漢土。
紫炁道院,天象雲護。
鬥示默朝,玄生髒腑。
五仙修習,智愚皆悟。
恩同天地,覆載今古。
德竝日月,運行寒暑。
斯注留傳,萬世普度。
八極靜談,九華宜住。
皇圖帝道,綿遠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