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頭眩心悸,中脘不快,發為寒熱,飲食生冷,酒後當風感寒,或夏取涼,心煩口燥,口吐黃水,中脘不快,寒熱發作,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傷寒後虛煩上攻,此藥最好,並宜服之。

     廣陳皮(去白,五錢) 半夏(治五錢) 白茯苓(去皮,四錢) 甘草 上依此方治之,用生薑五片,不拘時溫服。

     嘔逆,加丁香、砂仁。

     痰多,加南星、枳實。

     頭眩,加川芎、白芷。

     心忡,加麥門冬。

     咳嗽,加細辛、川芎、五味子。

     中脘停痰,加莪朮、砂仁。

     寒熱往來,加黃芩、前胡。

     傷寒後心煩,加枳實、竹茹、蓮肉。

     口燥,加乾葛、烏梅。

     口吐黃水,加乾薑、丁香。

     或因生冷,加青皮、白豆蔻。

     脾胃不和,加草果、砂仁。

     咳嗽,加桑白皮、五味子。

     脾黃,加白朮、厚樸、草果。

     五 參蘇散 治四時感冒,發熱頭疼,咳嗽痰飲,中脘痞滿,嘔吐痰水,寬中快膈,不緻傷脾,一切發熱皆能取效,不問內外所感及小兒室女,一切治之。

     人參(三錢) 蘇葉 桔梗 乾葛 前胡(各四錢) 陳皮 茯苓(各五錢) 枳殼(三錢半) 木香(一錢半) 甘草(三錢半) 半夏(四錢) 上依此方修合,治療神效。

     咳嗽,加五味子、杏仁。

     久嗽者,加桑白皮、柴胡。

     鼻衄,加麥門冬、茅根、烏梅。

     心盛,去木香,加黃芩、柴胡。

     嘔逆,加砂仁、藿香。

     鼻衄出過多,加四物湯。

     頭疼,加川芎、細辛。

     脾洩,加蓮肉、黃耆、白扁豆。

     六 香蘇散 治四時傷寒溫疫,頭疼,寒熱往來,不問兩感內外之證,並皆治之。

     春月探病,宜用此方。

     蘇葉(四錢) 香附子(炒,五錢) 陳皮(去白) 甘草(二錢) 上每用的效。

     潮熱,加人參、黃芩。

     咳嗽,加桔梗、五味子。

     頭疼,加川芎、細辛、白芷。

     疹痘未成,加升麻、乾葛。

     瘧痢,加枳殼、黃連,去甘草。

     水瀉,即脾洩,加藿香、肉豆蔻。

     惡寒潮熱,加桂枝、麻黃。

     身疼,加赤芍藥、官桂。

     心氣痛,加玄胡索、烏藥、茴香。

     久瀉,加木香、訶子。

     瘧疾,加檳榔、草果。

     胸膈痞滿,加枳實、半夏。

     腳膝拘攣,加木瓜、檳榔、牛膝、羌活,又名檳蘇散。

     潮熱往來,加和正氣散。

     嘔逆,加丁香、乾薑。

     腹痛,加赤芍藥、白朮。

     七 經驗對金飲子 治諸疾,不問遠近,無不愈者。

    常服固元陽,益氣健脾,進食和胃,祛痰,自然榮衛調暢,寒暑不侵。

    及療四時傷寒,手足腰痛,五勞七傷,外感風寒,內傷生冷,不問三焦痞滿,極有神效。

     陳皮(去白炒黃四兩) 蒼朮(米泔浸,一兩五錢) 川厚樸(薑汁炒,一兩五錢) 甘草(三兩重) 上依此方治療神效。

     有溫疫時氣二毒,傷寒頭疼,加撫芎、蔥白三莖煎服。

     五勞七傷有熱,加黃芩、柴胡。

     手足痠疼,加烏藥、檳榔。

     痰嗽發瘧,加草果、烏梅。

     冷熱氣疼,加茴香、木香。

     水氣腫滿,加桑白皮、木通。

     婦人赤白帶下,加黃耆、當歸。

     酒傷脾胃,加丁香、砂仁。

     傷食,加良薑、白豆蔻。

     四時洩瀉,加肉豆蔻、訶子。

     風痰,加荊芥、北細辛。

     膝腿冷疼,加牛膝、乳香。

     腿痹,加菟絲子、羌活。

     渾身拘急有熱,加地骨皮、麥門冬。

     白痢,加吳茱萸。

     赤痢,加黃連,去甘草。

     頭風,加藁本、白芷。

     有氣,加茴香。

     氣塊,加三稜、莪朮。

     頭疼,加茱萸、乾薑。

     婦人腹痛,加香附子、烏藥。

     眼熱,加大黃、荊芥。

     冷淚,加木賊、夏枯草。

     腰痛,加杜仲、八角茴香。

     八 加減玄武湯 治傷風傷寒,數日未解,六脈浮沉,身疼頭疼,惡寒潮熱,咳嗽痰喘,遍身疼痛,手足冷痹,飲食進少,大便腑溏痢,不問四時傷寒,一切治之。

     白朮 芍藥(各一兩) 白茯苓(七錢) 甘草(三錢) 上依此方治之,用生薑五片。

     頭疼,加川芎、細辛。

     洩瀉,加木香、藿香。

     咳嗽,加五味子、半夏。

     遍身疼痛,加官桂、川芎。

     有痰,加天南星、陳皮。

     水瀉,加乾薑、木香。

     四肢疼痛,加附子,名真武湯。

     心煩,加人參、麥門冬。

     熱未除,加黃芩、乾葛。

     三日無汗,如瘧惡熱惡寒,加麻黃、桂枝。

     九 五苓散 治傷寒溫熱病,表裡未解,頭疼發熱,口燥咽乾,煩渴及飲水煩渴不止,小便赤澀,霍亂吐瀉,自利煩渴,心氣不寧,腹中氣塊,小腸氣痛者,熱不散,黃疸發渴,一切治療之。

     白朮(一兩) 茯苓(去皮,八錢) 肉桂(去皮,七錢) 豬苓(五錢) 澤瀉(八錢) 上依此方治療無不效驗。

     陽毒,加芍藥、升麻,去肉桂。

     狂言亂語,加辰砂、酸棗仁。

     頭疼目眩,加川芎、羌活。

     咳嗽,加五味子、桔梗。

     心氣不定,加人參、麥門冬。

     痰多,加半夏、陳皮。

     喘急,加馬兜鈴、桑白皮。

     大便不通,加大黃、樸硝。

     氣塊,加三稜、莪朮。

     心熱,加黃芩、蓮肉。

     身疼拘急,加麻黃。

     口乾噯水,加乾葛、烏梅。

     眼黃酒瘟及五瘟,加茵陳、木通、滑石。

     鼻衄,加山梔子、烏梅。

     五心熱如勞,加桔梗、柴胡。

     有痰有熱,加桑白皮、人參、前胡。

     水氣,加甜葶藶、木通。

     吊腎氣,加茱萸、枳殼。

     小腸氣痛,加茴香、木通。

     霍亂轉筋,加藿香、木瓜皮。

     十 四君子湯 治男子、婦人、小兒諸證,不問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咳嗽,潮熱往來,脾胃洩瀉,四時感冒,不問遠年近日,一切治之。

     人參(五錢去蘆) 白茯苓(一兩去皮) 浙術(一兩) 甘草(三錢半) 上依此方治之,無不效驗。

    向內加減,各四錢重。

     生薑五片,棗一枚煎服,或三錢重亦可。

     有痰,加陳皮、半夏。

     吐瀉,加藿香、黃耆、白扁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