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關燈
小
中
大
錄,以廣前方之所未備。
蓋人之禀養不齊,病亦随異,故方各有所宜,在人活變而用之耳。
萬靈膏 香油(四斤)槐柳桃榴椿杏楊(各二枚)兩頭尖白芷赤芍大黃人參黃連白芍草烏苦參川芎生地黃川椒胎發穿山甲熟地黃槐子杏仁(各一兩)當歸(二兩)蓖麻(去皮,一百三十粒)巴豆(去皮,一百二十粒)黃柏(去皮,一兩)木鼈(去皮,五十個) 上二十二味,俱?咀如麻豆大,入香油内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
黃香十二兩,黃丹(二斤水飛澄,火焙七次)、阿魏、沉香、丁香、麝香、血竭各一兩,木香八兩,乳香、沒藥各三兩。
上阿魏八味,俱為細末,先将香油并藥入銅鍋内熬焦,将藥鍋取下,溫冷用生絹過淨,将藥再下黃丹,用槐、柳等枝不住手攪,此時用燒火宜慢,常滴藥在水中,成珠不散,入黃香,将鍋取下冷片時,減火性,乃下阿魏等八味,攪勻,化開貼患如神。
柴胡三棱飲 治小兒食積。
柴胡神曲黃芩莪術人參三棱枳實陳皮半夏烏梅青皮茯苓厚樸槟榔甘草姜(三片)草果仁(二瓣) 水煎。
黃連磨積丸 治遺精。
滑石黃柏 為末,秋冬煉蜜,春夏面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九,滾水下。
治腸風下血 槐角(一兩) 水一盞。
煎半盅。
治風瘡疥瘡 香油(一盅)豬油(半兩)黃柏苦參頭發雞子皮黃蠟 以上諸藥,在鍋内煎化頭發後,用水銀、猩紅、枯礬、木鼈、大風子、蛇床子、人言、硫黃、雄黃、花椒、吳茱萸,俱為細末,入前藥内調搽。
治喉痛生瘡 内用涼隔散加防風牛蒡子射幹升麻 治瘡吃藥 生地黃黃柏黃耆防風荊芥當歸栀子白蒺藜蒼術川芎赤芍甘草大黃 水煎。
治頭瘡 石螺(去殼,留肉)白蠟(五錢)香油(二兩)松香(五錢) 二味将油煮滾,入白蠟、松香,入油内,成膏。
治九種心痛 莪術三棱青皮陳皮益智仁桔梗藿香肉桂甘草香附槟榔 為咀片,白水煎。
孕婦不可服。
治痢疾 梧桐子诃子肉(各一兩)枯礬(二錢) 細末。
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紅痢甘草湯下;白痢幹姜湯下。
二次止。
牙疼 牙痛獨活散 木通玄胡羌活獨話川芎防風(各一錢) 水煎。
治便毒 金銀花穿山甲木鼈子(去油)白芨天燈心僵蠶全蠍(去毒)常山大黃連翹細辛牛膝漏蘆乳香沒藥(藥煎熱方下此二味) 水、酒各一盅,煎服。
治癞瘰 新剃頭時,用白糖滿頭搽上後,用活螺蛳搗爛附上,幹一層再加一層。
治蟲牙痛 用黃蠟少許,在鍋內化開,用艾葉小大三皮、人言少許,同處為丸,又用鵝繭一個盛之。
如疼在左,放蠟丸在左,右疼痛安右。
治嗽 用桑白皮、蘿蔔,共一處,水煎,露一夜,清晨溫熱服之。
治風牙 用川烏一片,放清油內蘸過燒紅,放於牙上立效。
治痔漏瘡方 蓮蕊(二錢) 歸尾(焙乾,一兩) 大黃(一兩半) 乳沒 猩紅(各一錢) 文蛤 黑白醜(各一兩) 為細末,每服四錢,獖豬肉湯下。
四更服之,四時下蟲,如無下蟲,爛肉為度。
固齒搽牙散 骨碎補(炒黑,一兩) 青鹽(五錢) 食鹽(五錢) 花椒(五錢) 為末搽之。
頭風方 川芎(三錢) 柴胡(一錢) 石菖蒲 防風 藁本 生甘草 升麻(各一錢) 熟甘草 生地黃(酒浸,各一錢) 黃連(酒炒) 黃芩(酒炒,各四錢半) 為末,每服二錢。
食後真茶湯送下。
楊文宇治天行熱病方 柴胡(熱潮將息者一錢,未息者一錢半) 黃芩(一錢半,加多亦可) 半夏(九分或一錢) 白茯苓(九分) 枳實(一錢,未下者錢半) 厚樸(五分) 頭痛胸痛者,加川芎五分,有斑先服青黛三錢,水化服,後服藥,姜三片為引;已經下者,加大棗一個為引,未下者不用。
中滿腫脹方 人參(三分) 白朮(一錢) 茯苓(六分) 黃芩(五分) 麥冬(八分) 木通(五分) 厚樸(三分) 紫蘇葉(三分) 海金沙(五分) 膈噎方 生地黃(水洗,一錢三分) 當歸(酒洗,八分) 白芍(一錢) 川芎(七分) 陳皮(八分) 紅花(三分) 桃仁(五分) 甘草(炙,五分) 水煎,初服二三劑時,定有一反,反後即愈。
當多服一二十劑。
若動火,加黃芩、青皮各五分;有別症隨宜加藥。
蓋人之禀養不齊,病亦随異,故方各有所宜,在人活變而用之耳。
萬靈膏 香油(四斤)槐柳桃榴椿杏楊(各二枚)兩頭尖白芷赤芍大黃人參黃連白芍草烏苦參川芎生地黃川椒胎發穿山甲熟地黃槐子杏仁(各一兩)當歸(二兩)蓖麻(去皮,一百三十粒)巴豆(去皮,一百二十粒)黃柏(去皮,一兩)木鼈(去皮,五十個) 上二十二味,俱?咀如麻豆大,入香油内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
黃香十二兩,黃丹(二斤水飛澄,火焙七次)、阿魏、沉香、丁香、麝香、血竭各一兩,木香八兩,乳香、沒藥各三兩。
上阿魏八味,俱為細末,先将香油并藥入銅鍋内熬焦,将藥鍋取下,溫冷用生絹過淨,将藥再下黃丹,用槐、柳等枝不住手攪,此時用燒火宜慢,常滴藥在水中,成珠不散,入黃香,将鍋取下冷片時,減火性,乃下阿魏等八味,攪勻,化開貼患如神。
柴胡三棱飲 治小兒食積。
柴胡神曲黃芩莪術人參三棱枳實陳皮半夏烏梅青皮茯苓厚樸槟榔甘草姜(三片)草果仁(二瓣) 水煎。
黃連磨積丸 治遺精。
滑石黃柏 為末,秋冬煉蜜,春夏面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九,滾水下。
治腸風下血 槐角(一兩) 水一盞。
煎半盅。
治風瘡疥瘡 香油(一盅)豬油(半兩)黃柏苦參頭發雞子皮黃蠟 以上諸藥,在鍋内煎化頭發後,用水銀、猩紅、枯礬、木鼈、大風子、蛇床子、人言、硫黃、雄黃、花椒、吳茱萸,俱為細末,入前藥内調搽。
治喉痛生瘡 内用涼隔散加防風牛蒡子射幹升麻 治瘡吃藥 生地黃黃柏黃耆防風荊芥當歸栀子白蒺藜蒼術川芎赤芍甘草大黃 水煎。
治頭瘡 石螺(去殼,留肉)白蠟(五錢)香油(二兩)松香(五錢) 二味将油煮滾,入白蠟、松香,入油内,成膏。
治九種心痛 莪術三棱青皮陳皮益智仁桔梗藿香肉桂甘草香附槟榔 為咀片,白水煎。
孕婦不可服。
治痢疾 梧桐子诃子肉(各一兩)枯礬(二錢) 細末。
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紅痢甘草湯下;白痢幹姜湯下。
二次止。
牙疼 牙痛獨活散 木通玄胡羌活獨話川芎防風(各一錢) 水煎。
治便毒 金銀花穿山甲木鼈子(去油)白芨天燈心僵蠶全蠍(去毒)常山大黃連翹細辛牛膝漏蘆乳香沒藥(藥煎熱方下此二味) 水、酒各一盅,煎服。
治癞瘰 新剃頭時,用白糖滿頭搽上後,用活螺蛳搗爛附上,幹一層再加一層。
治蟲牙痛 用黃蠟少許,在鍋內化開,用艾葉小大三皮、人言少許,同處為丸,又用鵝繭一個盛之。
如疼在左,放蠟丸在左,右疼痛安右。
治嗽 用桑白皮、蘿蔔,共一處,水煎,露一夜,清晨溫熱服之。
治風牙 用川烏一片,放清油內蘸過燒紅,放於牙上立效。
治痔漏瘡方 蓮蕊(二錢) 歸尾(焙乾,一兩) 大黃(一兩半) 乳沒 猩紅(各一錢) 文蛤 黑白醜(各一兩) 為細末,每服四錢,獖豬肉湯下。
四更服之,四時下蟲,如無下蟲,爛肉為度。
固齒搽牙散 骨碎補(炒黑,一兩) 青鹽(五錢) 食鹽(五錢) 花椒(五錢) 為末搽之。
頭風方 川芎(三錢) 柴胡(一錢) 石菖蒲 防風 藁本 生甘草 升麻(各一錢) 熟甘草 生地黃(酒浸,各一錢) 黃連(酒炒) 黃芩(酒炒,各四錢半) 為末,每服二錢。
食後真茶湯送下。
楊文宇治天行熱病方 柴胡(熱潮將息者一錢,未息者一錢半) 黃芩(一錢半,加多亦可) 半夏(九分或一錢) 白茯苓(九分) 枳實(一錢,未下者錢半) 厚樸(五分) 頭痛胸痛者,加川芎五分,有斑先服青黛三錢,水化服,後服藥,姜三片為引;已經下者,加大棗一個為引,未下者不用。
中滿腫脹方 人參(三分) 白朮(一錢) 茯苓(六分) 黃芩(五分) 麥冬(八分) 木通(五分) 厚樸(三分) 紫蘇葉(三分) 海金沙(五分) 膈噎方 生地黃(水洗,一錢三分) 當歸(酒洗,八分) 白芍(一錢) 川芎(七分) 陳皮(八分) 紅花(三分) 桃仁(五分) 甘草(炙,五分) 水煎,初服二三劑時,定有一反,反後即愈。
當多服一二十劑。
若動火,加黃芩、青皮各五分;有別症隨宜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