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八

關燈
末,每服二錢,紫草酒調下。

    小兒量大小加減,徐徐三兩服即紅活。

     升麻湯 治大人、小兒傷風寒、溫疫,頭痛,寒熱,體疼,斑瘡已發、未發並可服。

     升麻 乾葛 甘草(炙) 芍藥(各等分) 上為銼散,每服秤五錢重,水二盞,煎七分,去滓,熱服。

    小兒量與。

    一法加紫草茸煎。

     仙靈散 治斑瘡入眼。

     仙靈脾 威靈仙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食後、米湯調下。

     大和散 治痘瘡後,寒熱往來,嗜臥,煩躁悶亂。

    楊氏方。

     生地黃 川當歸(洗,去蘆) 地骨皮 人參(去蘆) 甘草(炙) 赤芍藥 上件等分,?咀,每服一錢,水半盞,煎至三分,去滓,通口服。

     消毒散 治瘡疹未出,或已出未能勻遍。

    又治一切瘡,涼膈去痰,治咽喉。

     牛蒡子(二兩,炒) 甘草(半兩,銼,炒) 荊芥穗(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不拘時候。

     調肝散 治瘡疹太盛,宜服此方,令不入眼。

     生犀(銼,取末,一分) 草龍膽(半錢) 黃耆(半兩,切) 大黃(去皮,二錢) 石膏(半兩) 桑白皮(自採,焙乾) 鉤藤鉤子 麻黃(去節。

    各一分) 瓜蔞(去皮) 甘草(炙。

    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半盞,食後、時時溫服少許。

     治瘡疹入眼 馬屁勃(半兩) 皂角子(十四個) 蛇皮(半兩) 上入小罐子內,鹽泥固濟,燒存性,研細。

    溫酒調下一二錢,食後服。

     又方,治瘡疹入眼成翳 瓜蔞根(半兩) 蛇皮(二錢) 上同為細末,用羊子肝一個,批開,入藥末二錢,麻纏定,米泔煮熟,頻與食之。

    未能食肝,令乳母多食。

     治痘瘡黑陷,藥不能發,神驗秘方。

     穿山甲 上一味,燒存性,為細末,入麝香當門子少許。

    一歲半錢,三歲一錢,隻溫酒調下,一服見效。

    雖遍身黑而欲絕,亦能暫蘇而發紅色。

    但目閉無魂者,不復生矣。

     歌曰 未先五日顫如寒,不覺生驚又似癇。

     心熱又同蚊子齧,眼睛赤色臉紅鮮。

     發豎手心如火熱,更兼睡裡作狂言。

     躁熱嫌人撥手睡,又加氣急喘相連。

     須知此候先宜表,遲卻流得入臟間。

     若得神仙真妙訣,定須七日自然安。

     治瘡疹之法,如傷寒一同,初當表發,其病在腑,則出細疹。

    失表,其熱不退便出,其病在臟,必發痘瘡。

    得其妙理,方不失一。

     湯火門 紫雪 治湯燙、火燒,痛不可忍,或潰爛成惡瘡。

     松樹皮剝下,陰乾,為細末,入輕粉少許,生油調稀,敷。

    如敷不住,紗絹帛縛定,即生痂。

    神效不可言。

    然宜預先合下,以備急。

    自剝落而薄者尤妙。

     治湯火瘡,雖膿水出,皮肉潰爛者,不過敷三兩次即安。

     上以蛇莓爛搗敷之,以瘥為度。

    錢文子佃客,因遺漏燒灼,遍身皆潰。

    偶一道人傳此,用之既安,更無疤痕。

    《本草》不言治湯火傷。

     治湯火傷,瘡膿爛痛,不可忍者。

     李莫安撫方。

     上用牛皮膠入少湯,於火上溶稠,狗毛剪碎,以膠和毛,攤軟帛封之,直至痂脫不痛。

    吳內翰家婢夜炊,末,釜翻,傷腿膝。

    以夜不敢白此,曉已潰爛。

    用此治之,隨手即愈。

     又方,以箬葉燒存性,灰敷。

    煮酒瓶頭箬尤妙。

     又方,仍無疤痕。

    孫盈仲所傳。

     上以雞子清塗之,神效。

    一方雞子殼燒灰,油調敷。

     又方,王仲杞傳。

     上以乾甑萆燒存性,灰敷之。

     又方,張德俊雲:頃年和倅餘杭人將赴官,因蒸降真木犀香,自開甑,面撲甑上,為熱氣所熏,面即浮腫,口眼皆為之閉,更數醫不能治。

    最後一醫雲:古無此證,請以意療之。

    於是取僧寺久用炊布,燒灰存性,隨敷隨消,不半日而愈。

    蓋以炊布受湯上氣多,返用以出湯毒,亦猶以鹽水取鹹味耳。

    醫者之智亦可喜。

     又方,用白瓷器末,湯煮過,碾極細,以油調塗,立效。

    或又用煉銀坩堝子搗細,調塗亦可。

     治湯火燒,已潰,膿出不已者。

     先以山梔子煎湯,放溫,洗淨搵幹,以赤焦大油餅,炭火上燒存性,灰研細敷之。

     又方,上以大黃,用米醋調敷。

    或倉卒不能得末,隻於新淨瓷、瓦器上,以醋磨敷亦可。

     至聖膏 治湯火傷,無疤痕。

     上以雞子黃一兩,用銀器內熬成自然油,調好粉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