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六

關燈
患頭風,臥病餘半年,偏服頭風藥,雖少愈而未能去體。

    偶何用之來訪,雲:祖母嘗因驚避戎馬,奔走,得頭風疾數年,有道人令服此而驗。

    因傳其方,既服遂脫然。

     半夏(四十九粒,湯浸七次) 晉礬(枯過) 南星(一個,洗,薑汁浸) 天門冬(去心) 五味子(各半兩) 麥門冬(去心) 遠志(去心。

    各一兩) 甘草(炙) 白朮 人參(各一分)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調,飛羅面煮糊圓,梧桐子大,硃砂一分為衣,每服十圓至十五圓,食後、臨臥,生薑湯吞下。

     芎辛湯 治傷風寒生冷,及氣虛痰厥,頭疼如破,兼眩暈欲側,嘔吐不定。

     附子(生,去皮、臍) 烏頭(生,去皮、尖) 天南星 乾薑 甘草(炙) 川芎 細辛(各等分)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三盞,姜五片,茶芽少許,煎七分,去滓,食後服。

     芎附散 治氣虛頭痛不可忍。

     張裁衣得此方,屢以醫人,皆立效。

     附子(一兩者,炮,去皮、臍) 川芎(二錢) 熟乾地黃(半兩,須自曬,灑酒九蒸九曝者,市賣者以綠礬搭色,不中用。

    或無,即以好大川當歸半兩代之) 上?咀,每料分作五服,水一大盞,生薑三片,棗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入細磨木香水一蚶殼,再暖,令熱服之。

     藿香散 治傷風挾涎飲,上厥頭疼,偏正夾腦諸風。

     藿香(半兩) 川烏頭(湯浸七次,去皮、尖,一兩) 乳香(三皂子大) 草烏頭(炮裂,去皮、尖,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字,薄荷茶清調下,食後服。

     治眼目諸病證候 夫眼者,五臟之精明,一身之至寶。

    如天之有日月,其可不保護之。

    然骨之精為瞳子,屬腎;筋之精為黑眼,屬肝;血之精為絡果,屬心;氣之精為白眼,屬肺;肉之精為約束,屬脾。

    契前骨、血、氣之精與脈,併為糸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

    故六淫、外傷、五臟內郁、飲食、房室、遠視、悲泣、抄寫、雕鏤、刺繡、博弈、不避煙塵、刺血、發汗,皆能病目。

    故方論有五輪、八廓、內外障等,各各不同,尤當分其所主。

     千金神麯圓 明目,百歲可讀細書,常服益眼力。

     神麯(四兩) 磁石(二兩,煅,醋淬七次) 光明砂(一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米飲服五丸。

    食前,日三服。

     聖惠散 治目赤羞明,冷淚不止。

     夏枯草穗(二兩) 香附子(炒,去毛,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大錢,百沸湯調下,食後服。

    若能飲酒,而目赤作痛,眵淚,隱澀難開,局方密蒙花散,用白茅根煎湯調下,食後服。

     四寶圓 治眼疾,時見黑花,視物不真,及一切目疾。

     枸杞子(八兩) 青鹽(四兩) 川椒(去目並閉口,六兩) 菊花英(六兩) 上四件,一處用水煮,候水涸出,焙為末,煮薄麵糊為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食前,鹽湯、熟水送下。

     大明散 治諸目疾,不問久新,退翳,去赤脈。

    治風毒上攻,羞明怕日,漸覺眼細小,或痛或癢。

    及素有頭風疾最妙。

     蒼朮(四兩,泔浸) 荊芥穗(二兩) 防風 人參(一兩) 菊花(二兩) 木賊(去節,二兩) 川芎(一兩) 鼠黏子(炒,一兩) 甘草(炙,一兩) 羌活(去蘆,二兩) 蟬退(去頭、足,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茶清調下。

    若熱淚目赤,米泔水調下,食後服。

     蟬花圓 治眼睛痛,漸生赤障,視物??,隱澀難開。

     蔓荊子(一兩) 大川烏(炮,半兩,去皮) 川羌活(一兩) 蟬蛻(去頭、足,半兩) 沒藥(半兩,別研) 赤芍藥(一兩) 龍膽草(去苗,半兩) 木賊(去節,半兩) 當歸(去蘆,洗,一兩) 上為細末,薄麵糊為圓,如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圓,食後、茶清送下。

     黑錫丹 有人患赤目,皆作肝經有熱,服洗肝散涼藥治之,久而目覺昏,生翳膜。

    遂服局方黑錫丹、錦鳩圓並駐景圓而痊。

     安腎圓 治氣虛人,目昏,瞻視不明,常見黑花,宜服局方安腎圓和菊睛圓,每服五七十圓,空心、食前,鹽湯送下。

     消風散 治男子、婦人風毒攻注,兩眼赤腫而癢,蓋癢則有風也。

    局方消風散和菩薩散二錢,百沸湯調下,食後服。

     木香流氣飲 若因怒或食物熱,或飲酒而緻目赤,眼胞紫,內生赤脈,局中木香流氣飲加大黃煎服。

     凡患眼疾,切須戒飲節欲。

    蓋酒能引風,況熱而有毒。

    眼屬肝,肝屬木,尤不可用藥點,緣病自內起。

    俗諺雲:眼不點不瞎,耳不幹不聾。

    此之謂也。